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景观设计学》第12辑篇首语:水殇作者:俞孔坚发表:《景观设计学》2010,12(4):20-23关键词:景观设计学水景观欧洲景观双年展在很大程度上,人类文明对待水的态度至今还是不文明的,而且,至少在整个上世纪中,都误解、肢解和曲解了水的含义和价值,在科学与技术的名义下,毁掉了水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残忍地谋杀了水的生命。谋杀“水”的第一次行动在每个儿童的启蒙时代就已经开始。在我那个年代的乡村,这种启蒙在小学一年级的自然课上,在今天可能从幼儿园就已开始—那就是老师关于水的“科学定义”:在常温下,水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液体。当时还是六七岁的我听到老师关于水的这个定义,大为不解,而且我知道,不解的还有其他多数同学。因为,随后掀起的、令老师几乎无法控制的、异常踊跃的吵嚷热潮证明了这一点。水怎么是无色的?无色是什么?我们村西的白沙溪里的水可是白花花的;村南林中的乌龙潭的水可是蓝蓝的;水又怎么可以是无味的?我家天天喝的溪边砂子里的泉水,明明是甜甜的啊,从村前风水林里流出的水,可都是带着松油和水草的芳香的啊;水怎么是无形的?语文课上学的“水”就是象形于河流的蜿蜒和两侧飘带一样的水潭啊,这也正是白砂溪的形状啊。还有,水里那五彩的卵石、那舞动的水草、那游动的鱼统统与水无关了?吵嚷声持续了很久,终于在老师的拍案声中沉静下来。老师于是把水壶里的水倒入带刻度的玻璃量杯,举过头顶,以黑板为背景,问道:“什么颜色?”“黑色!”学生们一齐高喊。接着,老师走到窗前,又将玻璃量杯以窗外的树木浓荫为背景,问:“什么颜色?”“绿色!”学生们又一齐高喊。接着,老师在杯里滴入红墨汁,顿时,水成了鲜红色。“所以,水是无色的,可以成为任何一种颜色。你们那些关于水的认识和理解都是一些经验的水,不是科学的水。”老师终于挥动起科学的大棒,压制了稚嫩的反叛。我关于水的美好与浪漫的理解,第一次被无情地颠覆了。生命的、多姿多彩的、有丰满意味的水,突然间变得苍白、无味、无形、无情。对水的谋杀在中学到大学的课堂上一步步升级,水最终被定义为有两个H和一个O组成的化学分子式。今天,当我问我的大学生儿子水是何物时,他便不加思索地回答:H2O。完整的水、生命的水在理论上,堂而皇之地在我们的最高学府、最高学术殿堂之上,被彻底地谋杀,并肢解了。令人想起电影《美丽的心灵》中,数学家将男女爱情还原为“两种液体的交流”,一切爱情与浪漫从此被彻底消灭了。对“科学”的水的认识,终于换来了一幕幕生命之水被屠杀的场景。先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江南水乡的大规模消灭钉螺运动。为了防止吸血虫病,所有河道、水塘的沿岸必须铲除杂草,用“六六粉”和DDT喷洒,来杀灭吸血虫的寄生体钉螺,所有水中生命便一同遭了殃。河道的“三光”被当作先进典型示范。于是生命被从水里彻底清除。“水”被还原为不含生命“杂质”的液体。稍晚的70年代末,轰轰烈烈的大地园田化在家乡被掀起来了。河道开始被裁弯取直,蜿蜒的溪流开始被硬化为水渠;被茂盛的灌丛所环护的坑塘被填埋,泉水不再,鱼鳖不见了。“三面光”的“现代化”排灌渠纵横于起伏的田野上,通过一个个水闸和水泵控制着水位,取代了先前沿地形自流于田间地头、被丰茂水草所掩盖的土水沟。绕过村前的水渠断流了,政府开始鼓励挖井取地下水。没过多久,管道代替水井,自来水进入每家每户。接着,村镇里千百年来使用过的水塘终于失去其功能,成为污水池和垃圾坑。水的形态至少在儿童们体力所及范围内,彻底被还原为“无”了。当自然真实的水终于离开我们日常的感知范围以后,迎来的便是80年代大规模的乡镇企业运动,河道成为了排污沟,湖塘变成了方便经济的垃圾场。于是,我们所见到的水又不再为无色、无味了,而是棕色乃至黑色,仰或危险的绿色(如蓝藻泛滥的湖泊),且臭味熏蒸。如能回到童年,针对老师关于水的科学定义,我便又会惊异,水怎么可能是无色无味的呢?分明是色浅如酱汤,色浓如墨汁的啊,且异味浓烈。于是,90年代以后,关于水治理的环境工程与科学技术得到空前发展。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城乡的水环境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日益恶化。科学的研究不能说没有发展,技术也不能说没有进步,君不见对水质的测量和化验已经发展到对近2百种元素的分析;国家的投入不能说不多,仅仅一个滇池,水治理的投入就以千亿计,还有太湖、淮河乃至大江南北整个水系统。我惊异于工程师们如何用超纯水制造技术(诸如活性碳技术、臭氧技术、微纳米气泡水处理技术、生物膜技术,等等不一而足)来治理我们的水环境。所有技术都在试图将被污染的水还原为纯粹的“H2O”,唯独没有将水当作我启蒙前所认识的那充满生命、色彩斑斓、形态万千、芬芳四溢的完全的水,那现象学意义上的真实的水。因此,我呼唤完全的水的回归:水不是“H2O”,水是活的生态系统,水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在于它是否有多纯净,而在于与土地、与生物的联系;在于其系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水的价值也必须回到完全的生态系统服务上来理解和评价。水环境的治理必须回到对水作为生命系统的完整性的恢复上来,包括水系统的生产服务、调节服务、生命承载服务和文化服务。因此,水景观的设计就是要让水回归生命、回归完全、回归土地。发生学视角下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构成作者:俞孔坚,奚雪松发表:《地理科学进展》,2010,29(8):975-986摘要:遗产廊道是针对大尺度文化景观保护的一种区域化的遗产保护途径。遗产廊道构成的确定是中国大运河遗产廊道保护与管理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发生学方法,通过历史模型的建构阐释了运河在各历史时期演变进程中构成要素的功能与相互关系,明确了大运河遗产廊道的构成及特征。大运河遗产廊道由生态系统、遗产系统与支持系统3大部份构成。作为大运河发生背景,与大运河生态功能维护相关的湿地、林地、农田等区域境要素构成廊道的生态系统;与大运河漕运功能相关的水利工程遗产,与大运河发生发展历史相关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大运河无发生学关联,仅空间距离相关的其它非运河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廊道的遗产系统;游憩道、解说系统、公共服务设施构成廊道的支持系统。三者为沿运地区可持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自然资产、文化资产和社会资产。整合构成集生态与遗产保护、休闲游憩、审美启智与教育为一体的大运河遗产廊道。关键词遗产廊道;大运河;构成;发生学1引言遗产廊道(HeritageCorridor)是美国针对本国大尺度文化景观保护的一种区域化的遗产保护战略方法。强调的是一种呈线性的文化景观,在这些景观中人与自然共存,经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它首先是一种线性的遗产区域。把文化意义提到首位,也可以是河流峡谷、运河、道路以及铁路线等,也可以是把单个的遗产点串联起来的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线性廊道。对遗产的保护采用区域而非局部点的概念,是一个自然、经济、历史文化三者并举的综合保护措施与多目标的保护体系。一定尺度上的遗产廊道同时还是战略性的生态基础设施,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保护,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为城乡居民提供游憩、休闲、教育等生态服务。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区域化趋势和绿道思想结合的产物,遗产廊道不仅强调了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整合了生态价值和经济性。[1-8]自21世纪初引入中国以来,围绕大运河遗产廊道构建、生态与遗产保护、旅游开发等方面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研究的重点[6-19]。确定大运河遗产廊道构成,是大运河遗产廊道保护与管理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对大运河价值的全面认识,从发生学的角度构建反映大运河相关要素历史演进的历史模型,从而明确大运河遗产廊道的构成与特征。2研究方法发生学方法是一种反映和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形式发展、演化的历史阶段、形态和规律的方法。主要特征是:把研究对象作为发展的过程进行动态的考察;有分析地注重考察历史过程中主要的、本质的、必然的因素[20]。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皮亚杰[21-22]创立发生认识论开始,发生学方法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方法学意义上的学科方法[23-26],广泛应用于哲学发生学、艺术发生学、审美发生学、文化发生学等学科[27-33]。3文化学者指出,一个地区出现新文化现象的时候,旧文化现象的主要部分并不是以消亡和破产为特征,而是经过选择、转换与重新解释以后,依然被一层一层地重叠和整合在新文化结构之中。对于由传播途径而来的异地文化,也是通过选择、转换与重新解释以后,被一层一层地重叠和整合在新文化结构之中。于是形成了“新”、“旧”、“异”化时空层叠整合的“多重时空层叠整合”状态。用“发生学还原”的方法,将共时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文化材料还原到历时态中去,从而展现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对于文化史的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30-32]。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久、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全长约1800km,贯通了京、津、冀、鲁、苏、浙六个省或直辖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历经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并将在未来后工业社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每一个发展阶段的构成要素都会在当时主导文化现象的驱动下形成独特的功能关系。最后呈现“多重时空层叠整合”状态。因此,利用发生学的方法科学界定大运河遗产廊道构成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将运河的发生发展展现为一个动态的结构,从历史过程的梳理中阐释运河在各历史时期演变进程中其构成要素的功能与相互关系,可以弥补现阶段运河遗产保护中重“最后结果”而轻“建构原因与过程”,重“单体状态”而轻“整体结构”等现象,全面揭示运河诸构成要素在不同时空状态中的发生发展规律与特征价值。其次,利用发生学跨学科、综合性的性质,应用历史学、地理学、生态学、民俗学、遗产保护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剖析,是我们全面把握运河发生发展动态结构、各构成要素发生发展规律与特征价值的重要途径。再次,发生学方法可以使我们在深入理解现存事物本质的基础上科学预见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建构科学的解释模型[21,22,30-33]。从事物的原型出发,通过对原型条件的抽象、简化、类比等方法,把原型的本质特征抽象出来,构成一个实物或概念的体系,这一过程称之为模型建构过程[34]。对于大运河这样一个结构复杂、各要素呈现“多重时空层叠整合”状态的复杂巨系统而言,模型的建构将运河发展历史过程中复杂的功能要素加以抽象与简化。反过来,又通过模型对原型时期运河发展中最主要的、本质的、必然的因素进行解释。从而揭示出不同历史时期运河构成要素的功能与相互关系,以确定运河廊道构成。3发生学视角下的遗产廊道构成3.1模型建构3.1.1农业时代中国东部平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雨量不均。在大运河开通以前,与之相关的华北平原地区属于自然地理区划中的半旱生落叶阔叶林区,自然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湿地相当发育,冲积扇镶嵌交叠,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貌起伏变化较小。区域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自然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粮棉产区之一[35-36]。城镇建设、渔猎农业、水运交通等人类活动多沿自然条件优越的河流展开。自然河流、湖泊湿地、林地、农田等自然生态系统与聚落、建筑、石刻、遗址等人工系统共同构成区域格局(图2—3)。运河开通以后,如何有效地解决“漕粮进京”的问题是历代运河治河的核心。以山东运河济宁段为例,自元至清以来,采用了开凿会通河、南阳新河、泇河作为主要运道,引汶水、泗水等五水济运,引各地山泉济运,修筑进水、减水功能的闸、坝、堰、浅等水利工程设施调节水量,设置北五湖、南四湖水柜储蓄水源,修筑河湖堤防等方法以解决翻越“运河水脊,黄河泛滥冲击运河,泥沙淤积、运河水源不足等重大技术难题。体现了古人在水资源利用、水文规律的认识以及灾害防治等方面高超的智慧。并于主河道设置大量船闸、桥梁、码头、运口、纤道等航运工程设施以保证运河的顺利通航[37-38]。这一时期,运河水利工程体系由以下要素构成(图4):4(1)河道除运河正河河道之外,还有沟通距离较远聚落或街区的月河河道,用于汛期分洪的减河河道以及为解决运河水源问题开挖的引河河道等。部分自然河道,如元至清康熙时期的徐州至淮安段黄河也被利用作为运河的组成部份。(2)水源工程主要是泉与水柜,以解决水源问题。(3)水利工程设施由闸、坝、堰、堤防、引
本文标题:景观设计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333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