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提高锚喷支护施工优良率
提高锚喷支护施工质量优良率发布单位:项目部发布时间:2012年1月3日发布人:一、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本工程位于北路北侧,工程基坑面积约5.5万平米。工程北区±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9.1米,南区相当于黄海高程38.6米。基坑深度7.31米(±0.000以下),场地自然地坪标高约为-1.9米。土方开挖深度约5.5米。(二)地质条件及土方开挖顺序1、地质条件根据《》,该工程基坑开挖内土层由上至下分别为:杂填土(少部分区域)、粉质黏土、黏土、粉质黏土。地下室稳定水位标高位于29.99~30.01m标高范围,低于基坑底标高。2、土方开挖顺序及坡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工程工期等要求,土方开挖分为了两支队伍,北区的土方开挖采取大开挖的方式;南区采取先开挖主楼范围、待主楼区域出±0.000后,再行开挖剩余区域地下室基坑的方式。基坑支护需随土方开挖进度及时进行。本处基坑开挖坡度按1:0.3进行控制。(三)基坑支护方案根据工程基坑特点、地质条件,基坑支护采用锚喷支护方式。1、锚喷支护的特点①能合理利用土体的自承能力,将土体作为支护结构的不可分割部分;②结构轻型,柔性大,有良好的抗振性和延性;③施工便捷、安全,土钉的制作与成孔简单易行,且灵活机动;④施工不需单独占用场地;⑤总工期短,可以随开挖随支护,基本不占用施工工期。⑥与其他深基坑支护类型相比费用低,经济。2、施工方法以自然地坪为±0.000标高,布置短土钉、挂钢筋网片、经验收通过后喷C20砼。第一排土钉从基坑边缘外0.5米开始布置。Φ16螺纹钢筋,L=1000@1500,梅花状布置,土钉外露边坡斜面60~100mm,,与水平面成10º~15º夹角。钢筋网:外露部分用Φ6钢筋双向间距1500焊接连接。钢板网:钢筋网底部坡面满铺孔径50mm的钢板网,长度300,Φ6“U”形卡固定3个/㎡。喷射砼:C20砼,厚度50mm。顶面砼强度达到1.2Mpa后,在边坡上口500mm距离处砌筑120mm厚、300mm高挡水墙,并用1:4水泥砂浆内外抹面,同时迎水面根部做R=50的凹弧。施工步骤:基坑土方开挖后,立即派人进行支护,每层施工高度控制在2米。护坡前人工铲除坡面松动土方,并大致修整找平。二、QC小组小组课题简介小组名称锚喷支护施工QC小组注册日期课题名称提高锚喷支护施工优良率课题注册号活动时间2012年1月小组类型现场型小组人员简介姓名学历职务职称组内业务分工本科项目经理工程师总负责本科项目工程师助工现场技术负责本科质量负责人助工现场质量负责大专质量负责人助工现场质量负责本科安全负责人助工现场安全负责大专项目资料员助工资料收集三、活动课题选题理由质量要求存在问题质量目标根据公司质量目标要求:本工程项目锚喷支护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前期已完成100个锚喷工程,经监理审核,优良率直达到53%根据公司要求,进一步提高施工优良率提高锚喷支护施工优良率四、前期施工现状调查不良项目钢筋网锚喷厚度锚杆安装砼强度其它合计单元个数221842147调查时间2012年1月3日~1月5日为提高锚喷支护施工优良率,确保项目创优目标的实现,本QC小组对已评定的100个喷锚支护工程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结论由调查结果可以得出锚喷支护施工的优良率为(100-47)/100=53%不良项目频数累积频数频率累积频率钢筋网222246.8%46.8%喷层厚度184038.29%85.1%锚杆安装4448.5%93.6%砼强度2464.25%97.81%其它1472.1%100%05101520253035404550钢筋网喷层厚度锚杆安装砼强度其它五、目标设定小组经过认真论证,将目标值定为:本项目部,锚喷支护施工子分部工程优良率达到93%020406080100现状目标53%90%以上1、目标2、目标依据通过对现状的调查,问题的症结我们已找到。只要我们将钢筋网、喷层厚度的问题解决,本工程项目支护优良率就会达到:(100-4-2-1)/100=93%小组成员由技术、管理人员组成,人员素质较高,加之项目部领导的高度重视,施工人员的积极配合,另外经调查发现其公司项目锚喷支护工程的优良率已经达到了90%。目标值可行六、第一轮循环1、P阶段在确定课题后,我们小组成员就着手编写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基坑开挖与运输方案,阐明土方开挖顺序,从东往西方向开挖,先挖西边支护工作面,分段开挖。支护分段进行,并规定每段开挖的长度不得超过12米,若每天开挖超过12米,则采取跳槽开挖,下一层开挖应待上一层砂浆和喷射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开挖,我们计划从2012年1月28日开始到2012年3月30日结束,在施工过程中着重加强对钢筋网、混凝土厚度、锚杆安装进行质量控制,要求喷锚网围护工程支护一次成功,内业资料齐全。2、D阶段按照上述计划进行喷锚网施工,至2012年2月20日,13个单元第一层喷锚网施工完毕。3、C阶段首先确保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土方开挖与锚喷支护,然后检测基坑周边土体的位移和沉降,针对第一层锚喷支护,引起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土体位移现象进行调查。(1)现状调查由项目经理组织全体成员对周边土体的动态变化进行观察。序号测定值目标值30mmyRy1y2y3y4y5110.55.55.56.57.57.15Ymax=35.5225.53114.535.526.526.621Ymin=2.5328.521.517.515.510.518.718Ymax-Ymin=33432.58.59.510.516.515.524h=33/20=1.65526.518.513.512.52.514.724取h=2620.515.525.512.524.519.713h/2=1726.524.512.516.518.519.71482.5185.510.512.59.815.5第一组916.518.520.521.523.520.17下距:2.5-1=1.51010.523.526.59.51917.817上距:2.5+1=3.51118.510.513.518.521.516.5111218.518.520.516.513.517.571320.516.51917.521.51951423.522.531.52118.523.4131589.56.51917.512.112.5166.58.516.524.522.515.7181729.528.54.56.526.519.125182213.524.51619.519.1111918.56.510.58.518.512.5122016.529.524.523.518.522.513347.1286基坑周边土体位移观测调查表基坑周边土体位移观测调查序号分组组中值频数统计等距分组(一)下界上界fiuiui×fiui2×fi11.5~3.52.522-8-1612823.5~5.54.54-7-2819635.5~7.56.566-6-3621647.5~9.58.577-5-3517559.5~11.510.577-4-28112611.5~13.512.558-3-2472713.5~15.514.53-2-612815.5~17.516.51111-1-1111917.5~19.518.516160001019.5~21.520.5591991121.5~23.522.577214281223.5~25.524.577321631325.5~27.526.555420801427.5~29.528.545201001529.5~31.530.522612721631.5~33.532.51177471733.5~35.534.5118864∑100-731385利用频数统计数据作直方图频数统计表24677891116107652211051015201.5~3.53.5~5.55.5~7.57.5~9.59.5~11.511.5~13.513.5~15.515.5~17.517.5~19.519.5~21.521.5~23.523.5~25.525.5~27.527.5~29.529.5~31.531.5~33.533.5~35.5组距频数从频数统计表中数据求得:Y=17.435R=14.475根据直方图看出直方已落在公差界限外,已经出现不合格品。根据CP<1判断说明基坑周边土体位移变化不能满足公差(第一层开挖过程)要求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严密监视,加强监测基坑周边的土体动态变化。4、A阶段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基坑周边土体位移量增大,基坑周边土体位移应列为影响基坑围护结构工程主要问题和进一步加强对钢筋网、砼厚度、锚杆安装的质量控制。成孔喷浆不熟速度滞慢工艺机具管理操作人钢筋固定不到位工序不合理钻孔喷浆不协调厚度标识不到位钻孔机具少空压机压力不够工序质量把关不严劳力分布不均匀管理流于形式操作工人素质低作业马虎经验不足技术交底不到位土方开挖分层高度每天施工段无落实土方开挖过于集中速度太快支护开挖不协调砂浆稠度不够影响周边建筑物土体位移因素灌浆压力不足1、P阶段(1)原因分析小组成员围绕基坑喷锚网支护开挖影响周边建筑物沉降和周边土体位移变化进一步分析讨论,形成共识,为此我们支用因果图(见下图)进行原因分析。在因果分析基础上,我们又组织小组成员召开会议,针对各种现状,研究。制定有效控制周边建筑物沉降和土体位移对策。七、第二轮循环(2)要因确认小组成员通过“因果图”,从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对导致锚喷支护单元工程达不到优良标准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共找出12个末端因素,并制定要因确认计划。通过现场调查、分析、查看对确认计划的全面实施,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判断、比较,最终确定主要影响因素3个。主要影响因素技术交底不到位钢筋固定不到位厚度标识不到位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地点完成时间负责人1技术交底不到位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二次技术交底使人人熟知质量要求及技术参数1、项目部组织施工管理人员、质检人员、施工队带班进行技术交底;2、施工队组织所有工人进行技术交底。项目部会议室2010年2月21日陆相森2钢筋固定措施不到位对钢筋固定措施进行改进确保钢筋固定间距适当、固定牢靠后再进行大面积绑扎施工1、用软卷尺顺基岩面进行布置2、用冲击钻在岩石上打孔、插筋进行固定。施工现场2010年2月22日郭肖3厚度标识布置不到位厚度标识进行加密、加长布置喷射砼过程中随时能看到实际的喷层厚度1、将标识间距加密1m×1m;2、将标识布置在岩面突出的位置;3、要求标识的高度大于喷层厚度。施工现场2010年2月22日郭肖(3)对策制定利用5W1H的原则,制定实施对策如下对策一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二次技术交底实施过程1、总工办组织对所有参与施工的技术员、质检员、工队带班进行重新集中技术交底,并当场询问是否掌握。2、工队带班组织所有施工工人进行二级技术交底,总工办参与监督,完成后进行询问、考核。3、经二次技术交底后,现场所有人员已经掌握质量标准及技术要点。2、D阶段对策二对钢筋固定措施进行改进实施过程1、用软卷尺顺基岩面进行曲面布置,保证样筋在曲面上保持间距符合要求。2、用冲击钻在岩石上钻孔、插筋,并将钢筋牢固的固定在插筋上,保证钢筋的间距及与坡面的距离符合要求。3、经过措施的改进,钢筋的固定牢靠,不易移位,从而保证了整体钢筋网的绑扎质量。序号实测值目标值30mm_YRY1Y2Y3Y4Y5115.52.51019.8811.217.3Ymax=30215.51621.518.923.1197.6Ymin=2.5317.91221.38.59.513.812.8Ymax-Ymin=27.5418.413.516.5232018.39.5h=27.5/20=1.35517.254.520.5610.616取h=261519171723.518.38.5h/2=1715.910.525.57.521.116.118第一组下界:2.5-1=1.5816.719.317.516.52218.45.5第一组上界:2.5+1=3.5916.41
本文标题:提高锚喷支护施工优良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372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