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现状与发展 > 读《我是怎样教语文》有感
读《我是怎样教语文》有感每一次翻阅余永正老师的《我是怎样教语文》一书,我总会有很多的感触,书中的画面犹如亲临他的课堂听课一般清晰的浮现在眼前,受益良多。今天已经是我第三次阅读这本书了,于老师书中的每一种教法都描述得非常透彻,每次阅读之后就会有“我把他的方法运用到自己课堂之中”的冲动。《我是怎样教语文》这本书一共有五辑。“解词的艺术”是第三辑“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中的第三个知识点。对于“解词的艺术”,于老师在书中指出了以下六种方法:1.联系上下文理解。(抓住关键句子,根据课文大意来理解。)2.联系全文理解。(把全文读完了,读懂了,才能理解。)3.借助情景理解。4.靠意会,靠朗读,靠想象。(能意会多少是多少。读多了,见多了,自会懂,自会运用。)5.不从概念到概念,不从抽象到抽象。6.运用造句来理解。这几种解词的方法,于老师用了七页就介绍完了,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字里行间充满着他对语文教育的热爱与执着,以及他卓越的教育智慧,这不得不让我对于老师敬佩有加,所以我对这本书更是爱不释手了。看了于老师的解词艺术,再反思一下我在课堂上的解词方法。对于词语的解释,我是要求学生做到:1.课前预习,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2.联系上下文理解。3.问同学问老师。这些方法运用在课堂上往往收效甚微,原因何在?没有自觉性的学生根本就不预习,即使预习了也是为了敷衍老师,借助工具书理解的词语,学生都是把词语的概念写下来,压根儿不会运用,喜欢问老师的学生极少。究其原因,是自己在教学中捉摸太少,用心太少。记得上学期,二年级有一篇课文《动手做做看》,有个学生提出对课文中“吸引”这个不理解,当时就是让学生观察图画,再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然后用词造句。通过大概五分钟,学生都还似懂非懂,最后我故意把一个学生的语文扔到讲台前,学生们都懵了,然后我就问:“同学们,你们此刻被什么吸引住了。”好几个学生都举手回答了,恰巧就在当时,窗口又飞来一只小鸟,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肯定会被小鸟吸引过去。我就借此情景让学生造句。学生对“吸引”这个词就记忆深刻了,达到了积累、感悟、运用的目的。通过自己的课堂,结合于老师的解词艺术,我认为联系上下文解词和情景解词是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解词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解词是及其重要的环节,如果一篇课文学完了,学生连部分关键词都不会理解,可以说是纯粹没有学懂。语文教学重在积累、感悟、运用。学会积累词语,学会理解词语,学会运用词语是语文课堂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看了于老师的“解词艺术”,让我懂得了今后的课堂怎样教会学生理解词语,让我更加热爱于语文教学。于老师这本《我是怎样教语文》成了我的好友,更是我在语文教学道路上的一位导师,感谢我的教学路上有你:《我是怎样教语文》。
本文标题:读《我是怎样教语文》有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375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