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多极化趋势资本主义阵营日本:迅速崛起欧洲:走向联合美国:遇到挑战社会主义阵营苏联:众叛亲离中国:走向振兴新兴力量出现亚非: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欧洲共同体形成的背景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丘吉尔。雅尔塔会议上的三巨头——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二战后苏联势力的扩展左图为遭到轰炸后的英国著名大教堂——考文垂大教堂,它只留下了建筑物的框架。英国人民在清理战争废墟。考文垂大教堂以上图片反映了“二战”后初期,西欧国家面临的什么困境?西欧国家普遍衰落,国际地位严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以恢复经济和对抗苏联。材料一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谢、政治危机、社会动乱等诸多困难,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材料二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政治因素: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1.原因材料三由于地缘原因和历史所沉淀下来的“大欧洲”思想,欧洲的居民有着近似的民族意识,生活思维方式和相同的本原文化,于是在全球化的潮流中,它率先举起统一大旗。……两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列强,已丧失了十九世纪时的“光荣”,不管是世界霸主,还是资本主义世界霸主,都让位他人。但传统的心理,使一些欧洲大国积极筹促,希望重塑昔日国家的辉煌,至少保留昔日“大欧洲”的辉煌。近代以来的理性思维外交告诉他们,要与美国抗衡,就必须统一欧洲,建立一个比美国还要大的统一市场,必须统一政治外交思想,建立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内务甚至军事等方面全面联合的欧洲。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材料四1963年1月22日,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和德国总理阿登纳签署了法德合作条约,实现了法德两国历史性的和解。以这个条约为基础,法德两国组成了推动欧洲建设的“发动机”,从而一步步地改变着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版图。法德宿敌的和解成为联合的关键。1.原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政治因素: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关键因素:法德宿敌的和解;1967年欧洲共同体合一发展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共同的农业政策2.欧洲一体化进程统一关税与外贸趋向货币一体化趋向政治一体化共同的外交政策趋向军事一体化3.欧共体的扩大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1981年1月1日,希腊成为欧共体第10个成员国;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使欧共体成员国增至12个;1993年欧共体改名欧洲联盟,成为经济政治实体;2004年5月1日,欧盟实现最大规模扩大,成员国达到25个;思考:欧洲一体化进程有什么特点?4.影响:①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②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严重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③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④冲击了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欧洲一体化趋势及特点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方向发展;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一组数据:①1960-1970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达16%,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3%。②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达1419亿美元,超过西德,仅次于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③1986年日本黄金储备达42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④1988年,日本国民人均收入达1.9万美元,超过同期美国的1.8万美元。请思考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1.背景“二战”后初期,日本面临的国内状况和国际环境如何?国内:国土荒芜,经济衰退,民不聊生国际:美国占领制裁。“冷战”开始后,美国对日本的政策有什么变化?美国由削弱日本转变为扶持日本。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示意图日本新干线列车日本的汽车工业日本为什么能够创造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铲除封建残余的社会改革(基础);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高度重视教育和科技;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政府结合国情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提出“贸易立国”口号;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同美国大批订货;美国的扶持。2.日本经济的崛起原因:时间日本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1952—19608.22.82.77.54.85.81961—197011.24.12.84.85.85.6材料一: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材料二: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前提下展开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1982年上台的中曾根康弘首相在多次场合公开声明,日本还要谋求做一个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并积极争取得到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日本成为经济大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4.影响①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②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③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冲击了两极格局;④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铁托尼赫鲁纳赛尔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1)原因:①政治基础: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②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举行(3)奉行的原则:独立、自主、非集团、不结盟(4)任务: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5)意义:①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不结盟运动真的不结盟吗?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只是不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新中国建立经济恢复发展文革挫折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科技成就突出;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冲击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四、中国的振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71年,在第26届联大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恢复了合法席位,中国代表团笑逐颜开。中国的振兴,冲击了两极格局。主体地位的变化特点重大影响19C六七十年代推动多极化趋势的政治经济力量欧共体(欧盟)日本第三世界中国社会主义阵营1967年走向联合经济政治实体经济上:与美国竞争政治上:推行独立外交60年代末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经济实体改一边倒外交,行以日美为轴心全方位外交1961年不结盟运动诞生的推动国家众多标志着第三世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兴起)1971年26联大恢复合法席位政治大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突出随着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而瓦解瓦解弱化了两大阵营的对抗,推动了多极化进程整体认识:资本主义经济三足鼎立挑战两极格局和美国霸权,政治上第三世界和中国登上国际舞台,制约着两极格局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强大的美国强大的苏联实力迅速上升冲击两极格局实力相对下降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小结: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①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多极化格局尚未定型;②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而不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差距缩小●美国的扶植;●民主化改革;●高度重视教育和科技;中国要想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在国际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需要具备那些因素?(从西欧、日本的崛起中得出哪些有益的启示?)深化探究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坚持对内改革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政府和民众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政府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结合国情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坚持对外开放;处理好与大国、邻国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政策符合中国国情1.欧共体成立的时间:A.1951年B.1957年C.1958年D.1967年课堂训练:2.欧共体成立时的主要出发点是:A.保证自身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B.争取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C.密切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3.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的标志是:A.1955年亚非会议的召开B.1956年南斯拉夫、埃及、印度三国首脑会议C.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D.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首脑会议C4.西欧一体化,首先是在哪个领域里开始的:A.经济领域B.政治领域C.文化领域D.经济和政治领域5.欧共体成立后,在哪些领域进行了密切的合作?①建立了关税同盟②实现了共同的农业政策③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了科技合作④实行了共同的外交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精品课件!精品课件!6.20世纪50—70年代,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客观有利条件是:A.扫除了封建落后的因素B.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C.重视教育D.在朝鲜战争中得到了美国的大量订单
本文标题: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401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