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油井故障分析之:油管漏失
抽油井故障之油管漏失葡北采油工区二00七年五月葡北采油工区培训讲义一、油管漏失对生产的影响二、油管漏失故障诊断三、油管漏失的原因四、预防措施及处理提纲一、油管漏失对生产的影响抽油机井井下部分的故障,除了杆、泵的故障外,还有油管漏失故障的危害,轻者造成油井减产,严重时导致油井停产。一、油管漏失对生产的影响1、抽油井故障分类①抽油杆故障:如断脱、蜡卡等;②抽油泵故障:如凡尔漏失、凡尔卡死、泵体断裂、砂卡、蜡卡、气锁、砂埋等;③油管柱故障:油管漏失、油管断脱等。一、油管漏失对生产的影响2、油管漏失2007年,葡北采油工区检泵共计40井次,其中由于油管漏失而检泵为9井次,占检泵比例的22.5%,与抽油杆断脱并列检泵原因之首。检泵原因抽油杆断脱蜡卡砂卡凡尔漏失油管漏失泵不工作其他合计井次964497140所占比例%22.515101022.517.52.5100一、油管漏失对生产的影响3、油管漏失程度:根据对生产造成的影响大小,分为:①轻微漏失:油管漏失量很小,单量变化不大,一般可继续生产;一、油管漏失对生产的影响3、油管漏失程度:根据对生产造成的影响大小,分为:②一般漏失:油管漏失量﹤泵的排量,反映在生产上为井口取样困难,单量减产;一、油管漏失对生产的影响一、油管漏失对生产的影响3、油管漏失程度③严重漏失:油管漏失量≥泵的排量,反映在生产上为井口取样及单量不出;一、油管漏失对生产的影响二、油管漏失故障诊断一般情况下,先是发现一口井产液量减少或不出,然后经一步步的诊断分析排除,最后确定是否油管漏失故障。二、油管漏失故障诊断诊断步骤:→发现减产(或不出)→碰泵后憋压不起→落实工况→对比以前功图分析→油管打压→确定是否油管漏失二、油管漏失故障诊断一般症状:七字管井法①光杆发烫或发黑②碰泵排除杆断后仍然憋不起压③抽油机平衡无明显变化④工况显示有泵工作正常或泵不工作⑤功图对比发现上下行载荷有明显变化实例分析:1、葡10-1井二、油管漏失故障诊断该井以前为注水井,因长期欠注计划关井,2007年3月压裂后改采,至5月初含水100%,未见油,且地层供液较差,怀疑地层污染,5月2日酸化解堵后排液,5月5日发现该井不出液,落实工况泵工作正常,动液面1400米(该井泵挂为2000米),怀疑油管漏失,热洗车打压不起。二、油管漏失故障诊断功图对比:正常时功图油管漏失功图载荷变化:正常时二、油管漏失故障诊断故障时最大载荷KN最小载荷KN37.758.640.581.9减少减少动液面变化:正常时1930m二、油管漏失故障诊断故障时1400m实例分析:2、火8井二、油管漏失故障诊断2006年12月29日发现火8井站产液量减少较多,落实为火8井不出液,测试工况泵不工作(上行有轻微加载),动液面1470米(该井泵挂为2500米,正常生产时液面为2400米左右),碰泵后排除杆断,怀疑为油管漏失,直接报请检泵,起出后发现油管2300米处偏磨穿槽。二、油管漏失故障诊断功图对比:正常时功图油管漏失功图载荷变化:正常时二、油管漏失故障诊断故障时最大载荷KN最小载荷KN61.676.962.485.7减少减少动液面变化:正常时2420m二、油管漏失故障诊断故障时1470m三、油管漏失的原因由于油管与抽油杆在井筒内长期连续作相对运动,承受着交变负荷,同时油管又受到井内液体化学性质差异的影响,造成油管性能下降,最终某个部位损坏而造成漏失。一般来讲,造成油管漏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三、油管漏失的原因1、油管钢材质量:由油管的加工制造过程、使用时间、保养管理等决定;三、油管漏失的原因2、井下作业施工质量:作业队伍的施工水平,责任心等;例如在油管连接下井过程中丝扣密封脂涂抹不匀,上扣时扭矩不够等,导致油管在井下工作一段时间后丝扣松动或泄漏。三、油管漏失的原因3、抽油杆偏磨:油井完钻质量水平,抽油杆防偏磨措施工艺水平;如:葡5-10、火8、神244、葡北3-8等井。三、油管漏失的原因4、化学腐蚀:在含水井中,由于地层水矿化度高,腐蚀性强,往往在油管连接部位最易造成腐蚀损坏。四、预防措施及处理由于油管漏失后往往造成油井停产,过多的检泵使得作业成本负担加大,因此在生产中,根据造成油管漏失的各方面因素,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预防。而一旦发现油管漏失,必须检泵排除故障恢复油井产能。四、预防措施及处理1、油管质量环节: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在油管的选购、运输、保养等环节加强质量控制;四、预防措施及处理2、井下作业环节:加强油管下井过程质量控制,保证油管连接紧固、密封,并进行试压检验;四、预防措施及处理3、必要的工艺措施:防止井下偏磨措施及防腐措施。四、预防措施及处理4、生产过程:抽油井合理的工作参数选择。
本文标题:油井故障分析之:油管漏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403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