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全球通信全球通信基础设施用于从国际监测系统的337个设施,
全球通信全球通信基础设施用于从国际监测系统的337个设施,以接近实时的方式向位于维也纳的国际数据中心传送原始数据,由后者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全球通信基础设施还用于向缔约方分发经过分析的数据,以及与《条约》履约核查有关的报告。为确保传输过程中数据的保密性,以及防止数据被篡改,还使用了数字签名和密钥。利用卫星和地面通信链路相结合的方式,该全球网络将实现世界所有地区的国际监测系统设施和国家与禁核试组织之间的数据交流。全球通信基础设施在运行时必须具备99.5%的可用率,并且需要在数秒的时间内将数据从源头发送给最终的目的地。全球通信基础设施已于1999年中开始临时运行。扩大全球通信2007年,全球通信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仍在继续扩大,安装了五个甚小孔径卫星终端和四套新的虚拟专用网络。虚拟专用网络利用现有的电信网络进行专用的数据传输。全球通信基础设施的多数虚拟专用网络都使用基本的公共因特网基础设施,以及多种专用的协议来支持专用通信。在甚小孔径卫星终端仍未投入使用,或未进行运行的情况下,虚拟专用网络的速度虽然通常较慢,但可以提供替代的通信手段。到这一年底,全球通信基础设施共包括203个甚小孔径卫星终端、20套虚拟专用网络和4条帧中继线路。计划中的甚小孔径卫星终端数量已有所减少,原因是一些站点已转而依靠独立的子网,或者因为有些采用了虚拟专用网络连接。在这一年中,全球通信基础设施和特殊链路每天向国际数据中心传输的数据流量已从8300兆字节增至略高于8500兆字节。在另一个方向上,从国际数据中心向远程站点传输的数据也从每天6500兆字节增至7000兆字节。2007年全球通信基础设施的可用率为96.01%,其中包括所有甚小孔径卫星终端和地面线路服务中断造成的影响。如果仅考虑全球通信基础设施承包商造成的服务中断,则经调整后的平衡可用率为99.70%。10全球通信2007年各项重要活动•已有57个通信站点迁移到一种新的技术平台上•新的全球通信基础设施承包商于9月实现了运行支持准备能力•在南极的覆盖时间从每天12小时增至24小时•新增五个甚小孔径卫星终端和四套虚拟专用网络•全球通信基础设施、国际数据中心特别链路,以及国际数据中心至远程地点之间的数量流量大幅提高。甚小孔径卫星终端技术全球通信基础设施是第一种建立在甚小孔径卫星终端基础上的全球卫星通信网络。除近极区缔约国外,国际监测系统设施和全世界的其他缔约国都可以利用本地的甚小孔径卫星终端地球站,通过6颗地区同步卫星中的一个,开展交换数据的工作。卫星会将传输内容传送给地面的中枢,然后数据便可通过地面链路发送给国际数据中心。全球通信11技术更新全球通信基础设施技术更新项目涉及现有全球通信基础设施技术的更新或升级工作,目的是利用通信技术的进展并替换老旧的设备。该项目还充分利用了技术改进带来的成本节约优势,并且提高了在电信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在2007年,临时技术秘书处开始将全球通信基础设施过渡到一家新承包商提供的新技术平台,并有效地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全球通信基础设施。向新型全球通信基础设施的过渡工作在2007年的进展良好,北美、欧洲和大洋洲的57处站点均迁移至这一新型技术平台。9月,这家新的承包商已实现了迁移站点的支持准备能力。AMC23@172ENSS5@183EIS-704@66EEUTW3A@7ESatMex5@243ENSS7@338ENSS5@183EAMC23@172ESPASBYEIK新的全球通信基础设施。维也纳奥地利国家数据中心天线上安装的新射频发射器-接收器头。安装在全球通信基础设施甚小口径终端点的新射频发射器-接收器头,为澳大利亚的放射性核素台站RN4和放射性核素实验室RL2提供通信。增加与南极的连接到2007年,由于卫星覆盖能力有限,全球通信基础设施与南极AS114辅助地震台站的连接只能保持每天12个小时。通过利用由覆盖南极洲的66颗低轨道卫星组成的商用卫星群,找到了将连接能力提高至24小时的解决方案。在2006年进行成功测试后,该解决方案于2007年初开始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联合执行。南极地区的12小时额外连接能力意味着,全球通信基础设施现已能够不受干扰地全天24小时从南极接收数据,进一步加强了全球通信基础设施满足不断提高的核查系统需求的能力。
本文标题:全球通信全球通信基础设施用于从国际监测系统的337个设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43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