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安吉振民高级中学高二地理学案编制人刘志伟1中亚、日本【学习目标】1.了解中亚的位置、主要国家、地形和气候及河流特征。2.理解中亚发展农业、工业、交通的条件。议题代讲日本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二、中亚探究一.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中亚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势东高西低,起伏较大,既有世界上高峻的天山、帕米尔高原西部平原、丘陵二、中亚严重旱情产生的原因1.位置因素:中亚深居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内部,海洋上的水汽难以到达。所安吉振民高级中学高二地理学案编制人刘志伟2以中亚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常年干燥,当地呈现出一片干旱、半干旱的环境。2.地形因素:丘陵、山地比例小,以高原、平原为主,平坦开阔,这种地形特征有利于地面吸热、辐射,并导致蒸发量增大,所以地形助长了旱情。3.周边气候环境:中亚深居内陆,处在北有温带草原气候,南有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的环抱中,正南还贴近亚热带草原气候和沙漠气候,所以周边气候环境对中亚调温调湿不利,加剧了旱情。4.中亚的植被:林木稀少,以温带草原、荒漠为主,所以中亚植被涵养水源、调温调湿功能十分微弱。5.中亚的水资源:干旱气候条件下,旱情的缓解全靠地面水资源。而中亚地区水资源不足、分布不均,且现有水资源日趋减少,常年闹“水荒”。当前若没有得力措施,中亚的旱情会越来越严重。上述几点是中亚干旱、半干旱地区地理环境形成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其中“深居内陆”的位置,是中亚干旱环境产生的根本原因。五、中亚的河湖1、河流分为(1)外流河:指河水能流入海洋的河流。(2)内流河:又称内陆河,指河水不能流入海洋,而是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中的河流。2、湖泊分为(1)外流湖:指湖水与外流河相通,最终汇入海洋的湖泊。(2)内流湖:指湖水不外泄入海的湖泊不断缩小的的湖-咸海原因:①自然原因: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人为原因: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等增多,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危害:使周围地区的气候变得更加恶劣,生态环境恶化;湖泊含盐量不断升高,影响水生生物生存;加剧周围地区土壤盐碱化。安吉振民高级中学高二地理学案编制人刘志伟3【随堂演练】一、选择题读下图,回答1~2题。1.图中全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岛屿或半岛是(A.④B.③C.②D.①2.图中岛国的工业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是因为()A.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B.沿海地区石油资源丰富C.气候温暖湿润D.可以利用便利廉价的海洋运输读里海及周边地区图,回答3~4题。3.下列河流注入里海的是()A.阿姆河B.伏尔加河C.底格里斯河D.约旦河4.里海东岸广大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A.处于大高加索山脉的雨影区B.全年受信风或者副高控制C.人口的快速增长D.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二、综合题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大高加索山脉很多山峰都很高大,许多山峰的绝对高度超过了海拔5000米,主峰海拔5642米,山上气候寒冷,终年积雪。大高加索山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1200米以下为阔叶林;1200~2200米为针叶林;2200~3000米为亚高山安吉振民高级中学高二地理学案编制人刘志伟4和高山草甸;2600~3500米为高山苔原;3000~3500米以上为高山冰雪带。材料二高加索地区局部图。(1)甲乙两地1月均温相差明显,其中甲约6℃,乙约0℃,简析差异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和图分析该地河流广布的自然原因。(3)简析高加索地区发展冶金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26.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图中________河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水汽不易到达。(2分)(2)图示区域棉花种植的主导自然因素是_________;该地棉花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光照强、__________。(2分)(3)矿化度(单位湖水中矿物质含量)是衡量湖水咸淡的重要指标。图中咸海的矿化度较高,其主要原因是流域内降水量少,造成_______量小,而湖区_______量大。(2分)(4)“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与该区域相关国家在能源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简述“中哈输油管道”建成对中国能源安全和哈萨克斯坦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4分)第22、23题图安吉振民高级中学高二地理学案编制人刘志伟5答案1.D2.D北海道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因为日本国内资源缺乏,市场狭小,但有便利廉价的海运,工业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3.B4.D第3题,阿姆河注入咸海,底格里斯河注入波斯湾,约旦河注入死海。第4题,里海东岸广大地区处于亚欧大陆内部,气候干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受水资源条件制约,生态环境脆弱。5.C6.C一月份盛行西北季风,日本海一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B为日本海域,其等温线发生弯曲主要是由于沿岸暖流自南向北流动以及该海域位于日本海一侧,水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导致。7.C8.A9.D第7题,中亚地区降水少,植被稀少,易发生土地荒漠化。第8题,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里海沿岸地区。第9题,中亚位于亚欧大陆中部,自古以来都是东亚和欧洲交通的必经之地。中亚地区不仅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矿产资源和能源丰富。中哈输油管道可以向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输出石油,还可以输送包括俄罗斯等里海沿岸国家的石油。中哈管道不经过第三国,也不用铁路和油轮运输,安全系数高。加上中国的石油需求量稳步增长,因此投资潜力巨大。此项合作,中哈互补,可实现双赢。10.B11.D12.A结合纬线和剖面图特征分析,①地附近为祁连山;②地所在地区是本州岛,地形以山地为主,水力资源丰富,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根据日本工业原料和农畜产品的来源可知,乙表示铁矿石输往路线,丙表示石油输往路线,丁表示畜产品输往路线。13.解析:(1)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周边纬度等方面分析;地形需要指出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地势分布特征。河流特征应结合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从岛国、山地和季风气候等对河流的影响分析。(2)气候特征可从气温和降水分布判断,从气温来看,夏季高温,冬季温度在0℃以上,故判断冬季温和。而降水量终年丰富。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海底的地震还容易引发海啸;且夏秋季节容易出现台风灾害安吉振民高级中学高二地理学案编制人刘志伟6等。(3)日本工业发达,但本国的原料、能源不足,原料、燃料需大量进口,而沿海地区多良港,海运便利。故工业布局于太平洋沿岸地区,则利于原料、燃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答案:(1)位于中纬度(温带、亚热带)地区,群岛国家,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密集、短小,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2)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全年降水较多台风地震(火山爆发、海啸)(3)日本的原料、燃料和市场对外依赖度高,工业布局在太平洋沿岸便于原料、燃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太平洋沿岸多优良港口,海运便捷。14.解析:(1)结合图示,由于图示大高加索山脉对冬季风的影响,是甲乙两城市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2)河流的发育主要从地形、降水量、冰川融水等因素分析。(3)有色冶金工业布局主要从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源和交通、市场等方面分析。答案:(1)甲乙之间有大高加索山脉,甲处于山脉南侧,乙处于山脉北侧,山脉阻挡南下冷空气,降温效应乙处更加明显。(2)山麓为阔叶林,说明降水比较充沛;多高山,山顶积雪明显,水源补给充沛;地形起伏明显,易发育河流。(3)锰、铜等有色金属丰富;水力资源和石油、天然气、煤等能源资源丰富;有铁路经过,原料和产品运输便利。
本文标题:东亚中亚第一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441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