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军训那些事儿高一(1)班龚冠睿十天的生活短暂如一瞬,我甚至可以一抬眼就看到十天前第一次走进训练场的场景,可以想起那天下午天空飘落的淅淅沥沥的雨点,可以想起第一次见到教官那严谨的模样的时候。然而,十天过去了。在经历了十天的骄阳、暴雨、闪电、雷鸣,在经历了十天的皮肤红得发痛、被雨淋得浑身湿透,在经历了十天意志的考验之后,我长大了。这十天,便是军训的十天。壹.初始“人生若只如初见。”十天前,当我们踏着轻快的脚步迈进学校体育馆的时候,天空阴沉着一张脸,却完全没有打消我们期待军训的心情。我们说着笑着,带着青春的灿烂与美好。我们站在教官规定的排旗下,看着前后左右和自己相同着装的同学,看着主席台一脸严肃的领导们,看着在台上发言的同龄人……我们终于等来了:“军训开始。”贰.前进“万事开头难。”军训前几天的生活,其艰难程度到现在我回味起来也是令人感叹的。还记得,那天我们练习走正步。在走正步之前,我们按照教官的要求做了正步的端腿练习。我们按照队列站好,根据要求抬出左腿或右腿,一抬就是三五分钟。刚开始我想,这么容易的动作,我们一定都是没有问题的。可还没到一分钟,我们很多人就吃不消了。摇晃者有之,咬牙者亦有之;向前向后跳一步缓解痛苦者有之,口中念念有词转移注意者亦有之……大脑一片空白。只听得当教官让我们放下腿时全体同学都长舒了一口气的声音。叁.坚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天,我的大腿酸痛到无可抑制的程度,只能用这样的语句来安慰自己。凡事都是要坚持的,否则怎么会有成效呢?回家,我坐在床上看书。看到精彩文字时,想起身拿笔,却发现两条腿已经麻木到没有知觉的地步。只好手扶着书桌慢慢站起来。而第二天,与我所设想的一样,所有人脸上带着充满信心的微笑——那是苦难的财富。肆.结束“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我们终于迎来了军训汇演的那一天。欢声笑语不再,却有了更为挺拔的身影;轻松愉快的脚步不再,却有了更为有力的整齐划一的步伐。阳光倾洒,照射在我们这群年少轻狂的少年身上。头发反射起光芒,远远望去,满人群都是耀眼的金色。军训结束了,不再畏惧流汗的我眼角竟有些湿润。……我已无力去回忆,那些发生在军训时的点点滴滴。有人说:“连结起每一刻的感动,便成了生活。”我说:“收集起每一丝的努力,便成了军训。”军训感言高一(1)班李若言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我们带着敌意和恐惧瞥着陌生的教官、陌生的学校和日后的军训“生涯”。天公作美,雨大了起来,站着生疏军姿的我们被带入室内休息,望着天空,又昏又暗。“哈-哈-哈-哈-”教官正一招一式地教我们打军体拳,忍受着恶毒的烈日,扎着马步的双腿开始发抖,下巴上悬挂着汗珠都被抖落,我在心里开始默默祈祷“开下雨吧!MyGod!”“轰”一个雷声从远处传来…“哈,威力不小!”看着朝我们飘来的片片乌云,我暗暗叫好。“天灵灵,地灵灵,各路神仙快显灵。”站在我身边的同学闭上眼,微微晃起脑袋,轻声嘀咕。“啪”一个闪电划破长空,扭曲着白色的光芒。我抿着嘴,心中暗乐,脸上想笑却不敢,简直比哭还难看。“哗-哗-哗-”天似乎被戳破了一般,雨水直往下灌。“快,跟我走!”教官大喝一声。我们却被雨水淋得乐滋滋的,恨不得再发个烧以逃过这残酷的“魔鬼训练”。站在屋檐下,我们有说有笑。虽然“人蚊大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可大家都虔诚地希望“雨一直下”…随着“阅兵表演”的临近,练得半生不熟的我们心里也有些忐忑。“不行,我得抓紧这最后几天恶补,要是表演中出了差错就太丢人了。”我默默下定决心。正当我练得起劲时,雨毫无征兆地落下了。此时我真想仰天长叹:“老天,我究竟做错了什么!”“啪”“死蚊子,现在还敢来惹我。”我一边出手,一边吼道。望着屋檐下越来越清晰的雨帘,我焦急地左右徘徊,眉头也越皱越深。“雨,停下来吧!”我的心灵在呐喊。最后一个下午,气压很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心没来由地开始烦躁。“会下雨吗?”在听到天边滚滚雷声后,我这样问自己。滴滴答答的雨点给了我回答,教官领着我们到走廊上避雨。我扶在栏杆上,享受着这难得的闲适时光,天虽空旷却仍有些阴霾。张开双臂,仰面,接受着雨的洗礼。“你在干什么?”耳畔传来教官的声音,我回头朝教官笑笑,回答:“赏雨!”“我明天就要走了。”教官又说道,我一下愣住了,不知道该说什么话。只好木讷地“嗯”了一声,便沉默了。凭栏处,潇潇雨歇。教官哥哥,我并非无所谓你的离别,只是我不愿把情绪挂在脸上,虽然只与你相处了不到十天,但正如你所说,在茫茫人海中遇到就是一种缘分。所以我要微笑着与你告别…我的军训便是一场雨与另一场雨串连成的动画,每一场雨都有她的酸甜苦辣,都凝结着我的汗水与蜕变。所以,结局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自己曾经付出过,努力过,便不会后悔,不留遗憾。何为军魂高一2班董宇阳放假在家看了部电影《西线无战事》,该片是由德国作家雷马克原名小说为剧本拍摄的,是第3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看惯了如今的大片,再欣赏过去的黑白片,倒别有般滋味。但随着的电影的结束,原本轻松的心情蓦地沉重,联想到刚刚结束的军训,一个问题在脑海中浮现出来:“军训,要训练出什么样的人?”“是享受血腥厮杀的战争机器吗?”“当然不是!”电影中的画面不禁在脑海里回放。电影开头是以欢天喜地的形式开场的。德国民众们欢送士兵奔赴前线作战,老师在教室里用尽浑身解数向学生灌输沙文主义并“鼓励”他们投身于战争这一无私而又光荣的事业中。学生们被当时高涨的气氛所感染,个个毅然参军。不过这股高涨的情绪在他们第一次遭遇轰炸时便烟消云散。在此后的一次次战役,死亡的恐惧萦绕在每个人身上。有人在战场被毒气熏死;有人在战场受伤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便被截肢,最后仍悲惨死去;有人厌倦了防御工事的幽暗狭窄,出去呼吸空气便被炸弹横尸在外;有人应被各式的恐惧加深了自己的癔症从而发疯。而更多的人则是在战场上被流弹、炸弹碎片永久地留在了异国他乡。而位于战场后方的指挥官却对此无动于衷,在不明敌我差距的情况下竟头脑发热地想让士兵攻进巴黎,这让保尔彻底失望,认为家乡还不如前线,前线虽然遍布死亡,但至少没有谎言与愚昧。看看那些指挥官,他们将军队作为玩具,将战争作为“光荣而又神圣”的游戏,借此来树立自己的功德簿。然而战争本身永远是残酷的。电影中主人公曾不停思考:为何要战争?我们交战双方连彼此都未见过,却要为一个莫名其妙甚至不存在的理由拼个你死我活。打仗不是玩红警,几百块钱就可支配别人到死,这不是战争,是场闹剧,更是悲剧。这一点在保尔手刃敌人后发现敌人口袋里的全家福后情绪格外矛盾得到充分体现。古语云:“用兵之道,犹必以礼与法相表里,文与武相左右。”兵者,国之器也,关系到民族存亡,国家兴衰,不用正义统帅必成凶器。所以,军训绝不可能想把人训练成战争机器,因为战争的结果永远都是血流成河,除了以卫国为性质的战争外,其他战争均不应有存在的必要。不过,这终究只是浪漫的理想。往远看,马岛战争、两伊战争;往近看,“9-11”、利比亚乃至如今南海剑拔弩张的气氛无一不说明一个道理——有人的地方总有战争。这又使我想到《西线无战事》开头的话“本片描述的是一代虽能躲过炮弹,却永远无法逃出战争毁灭的人。”如果真要陷入战场,那就要好好生存。战场同课堂、同考场,你需学会的不仅仅是如何在潮湿的草木中生火,也不仅仅是如何躲避从天而降的炮弹,更重要的是理清人性与战争的关系。它唯一与考场不同的是如果你答错,被扣掉的不是分数,而是生命。所以最终士兵们在战场上会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人性与生命。至于那些整天叫嚣着所谓为国捐躯的指挥官们,他们则应该“冲到前线,拿着棍棒,一决雌雄”。回到最初的问题,军训既然不是要训练出痴迷战争的疯子,那应训练成什么样的人?军训生活又浮现在我眼前。曾经我也迷惘,整天练军姿、踢正步的军训有何意义?难道踢个标准的正步就能让山姆大叔不再耀武扬威,就能让小日本收回他们的狼子野心吗?后来我才明白,如今对学生的军训不是传授单兵作战能力,而是传授一种精神,一种能在烈日曝晒下不怨天尤人仍服从命令岿然不动的韧性与意志。真正的士兵厉害的不仅仅是个人作战能力出色,更是因为他们拥有一种不怕吃苦善于忍耐的意志。志者,帅也。朱熹说过:“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唯有志不立,最无着力处。”总之,军训训练的是一种精神,是军人的灵魂,军魂不是嗜血杀戮的利器,而是在残酷战场中飞舞的人性之蝶。军姿间的蝉鸣——高一(2)张萍“稍息,立正,调整军姿”铿锵有力的口令,在空气中飘荡,接着似有若无的消散。耳边除了聒噪不止的蝉声便再无其他。不知道第几次忍耐地站着军姿。目视前方,心中是无止尽的烦躁和隐忍。累吗?似乎是累的,不然为什么极其排斥站军姿呢?不累吗?似乎是不累的,没有想象中的眩晕,没有四肢酸痛,有的只是麻木和僵硬。一时间,矛盾起来。于是,更加烦闷。没有烈日的曝晒,却依旧在闷热的空气中流下一滴滴汗,汗水沿着鼻梁缓缓滑下,痒痒的,酥酥的,刺激着皮肤很不舒服,却没有丝毫动作,是意志力强大?不,只是习惯了这个动作而麻木得无法动弹。表面认真地站着,心里却是毫不在意的,甚至鄙视着现在做的事情。军训意义何在?应付应付不就好了嘛。陷入无聊中,情绪低迷,风吹过,带动树叶沙沙作响,树上的蝉似乎叫得更大声了。在我的认识中,蝉是低级的让人厌恶的东西,总是那么高亢地发声,丝毫不在意人的感受,不断地聒噪,不断地打扰,带来的不仅是夏天,更是烦躁。想想蝉用多年的奋斗破土,只为了一夏喧嚣,只得了一片骂声,我甚至有些对这种坚持嗤之以鼻。而此时的蝉的兴奋和激昂,仿佛战场上意气风发的军人,那深入骨子里的骄傲,那般耀眼,让人不解。即使他所骄傲的是我们不屑的,即使他所坚持的是我们不在意的,即使我仍然不认同他存在的意义,他仍然保持满腔热情,挥洒在叶间。让提不起精神的我显得无比渺小。多久没有这种激情了?自以为这是成熟,却不知道才十六岁而已,只是被自以为是磨去了棱角罢了。蝉用生命和激情回应夏天,叫嚣着青春;我用不情愿的承受面对军训,挥霍着青春。这种军训的随意让我有些许愧怍,玷污的不仅仅是神圣的军人的使命,还有我的夏天。明明明白军训的意义是磨砺意志,锻炼身体等等,却不屑明白,随意的参与了,却不知道自己其实从来没有参与过。似乎是觉得那些老生常谈的道理,那些老一辈坚持的东西,我们应该不屑一顾才能体现青春。明明知道是对的,却强迫自己不认同,这就是我们所谓的青春,和蝉所以为的激情澎湃的青春相差甚远!没有动作,似乎什么都没有变化,但是,我知道,有些思想在改变,耳边,是蝉声不再聒噪。下一刻,我知道,我会试着好好地热血,军训是个开始。军训记高一(3)陈子悦稍息。立正。弹指间,十日即逝。一、十天前,我们还是偶尔碰面低头无视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十天后,我们却是无话不谈分别之时依依不舍的好朋友。也许是这几天气温太高,烈日太焦灼,“生人”都变“熟人”了!休息时盘腿而坐,虽有树荫庇护,仍如蝉儿一般耐不住闷热与沉默。“哎,你是4班的吧,你叫什么名字啊?”也许是闷得脑子供不上血,我毫不客气地问旁边的女生。“啊?我叫阿雯唉,你呢?”“KK。”然后我们从天南聊到地北,从天文聊到地理,于是日渐熟络起来。有时在教官的训斥下也乖乖闭了嘴,默听风与知了的吟唱。虽然沉默地坐着,但知道身边并不孤单。阿雯特有喜感,挑一挑眉都是我们所喜闻乐见的。她说鬼故事都像是在讲笑话。新晨说:“真对得起那么幽默的一张脸,以后要真找不着工作还可以去当喜剧演员呢!”休息是我们最大的企盼便是听阿雯说恶心笑话。最后明明喝水都觉得反胃,却仍忍不住求她——“有没有了?再讲一个啊~~”十日匆匆。其实“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也未必。二、“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领导在闭营式上如是说。其实也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罢了。若未亲身经历,谁又能体会军人生活之辛苦枯燥。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一天的艰苦训练都是从三个“可怕”的字眼开始——站军姿。一声口令“调整军姿!”令人毛骨悚然,并且每天加长站立时间。刚开始还能勉强忍受,到后来每一秒都是煎熬。在诅咒教官无数次和默念“怎么还没到时间啊!!啊?~”无数次后终于倦乏了,后来干脆连想想都嫌累。汗珠一颗一颗在脸颊上滑动、滚落。燥热难耐,几乎窒息。我觉得近乎绝望了:“教官不会忘了我们,不顾
本文标题:范文―军训那些事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448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