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诗仙”李白一、李白其人二、李白的思想三、李白的漫游经历四、李白的诗一、李白其人李白(701——762)字太白,籍贯一说为蜀人(刘全白);一说为山东人(元稹);一说陇西人(李阳冰);一说出生于中亚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范传正说)。据唐李阳冰《草堂集序》等记载,李白是凉武昭王九世孙,其先因故流亡到碎叶。中宗神龙元年,李白随父迁居唐剑南道绵州彰明县青莲乡。李父入蜀后,一直过着“高卧云林,不求禄仕”的隐逸生活,可能是一个富商。李白相貌:“眸子炯然,哆chǐ如饿虎”。“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与韩荆州书》)李白读书与喜好:泛览百家,不事章句,颂慕鲁仲连那样扶危济困、功成身退的英雄,鄙视皓首穷经的儒生。又向慕神仙长生之术,喜游侠击剑。李白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对酒忆贺监(并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⑵。殁后对酒,怅然有怀,而作是诗。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逃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栗如来是后身。唐人依据李白字太白,认为他是太白金星下凡。李阳冰《唐李翰林草堂集序》中说:“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李白自己在一篇序文中却称自己原本是三十六天帝的外臣:吾稀风广成,荡漾浮世,素受宝诀,为三十六帝之外臣。即四明逸老贺知章呼余为谪仙人,盖实录耳。(《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昭夷序》)二、李白的思想儒、道、侠、纵横家思想的杂糅,以道家思想为主。龚自珍《最录李白集》:“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三、李白的漫游经历(一)蜀中时期(705--724)(二)以安陆为中心的干谒漫游时期(725--742)(三)长安三年时期(742--744)(四)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的再次漫游时期(744--755)(五)安史之乱时期(755--762)李白前期漫游与干谒开元十三年(725),李白二十五岁,以为“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经长江三峡出蜀,沿途作有《登峨嵋山》、《峨嵋山月歌》、《渡荆门送别》等诗。出蜀至江陵,他遇到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赞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沿江东下,东至金陵和扬州。李白风华正茂,广事交游,轻财好施。“襄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救之。”《上安州裴长史书》“少任侠,手刃数人”。魏颢《李翰林集序》“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开元十五年(727),李白西游安州(今湖北安陆),故相许圉师妻以孙女。李白以安陆为家,一面读书写作,一面从事干谒活动。“申管晏之谈,谋霸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州,不足为难矣。《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开元十八年,李白已三十岁,去蜀以来,遍干诸侯,未遇知己,因而有“南徙莫从,北游失路”之叹。于是此年夏,他决定西入长安。一入长安,他“历抵卿相”,却有志难伸,心中苦闷,和长安市井少年浪游。大失所望,败兴而归。其《长相思》、《行路难》即作于此时。离开长安,泛黄河而下,至汴州、宋州、洛阳等地。开元二十二年,出游襄阳,拜访了享有盛名的韩朝宗,有《与韩荆州书》,文中说自己“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日试万言,倚马可待”。开元二十三年,他应元演之邀,北游太原及雁门。次年返回河南,与友人元丹丘、岑勋在嵩山南麓颍阳山置酒高会,其名作《将进酒》即此时所作。开元末,大概由于许氏夫人去世,李白便移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时已四十一岁。李白二入长安之风光与失落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可能是因元丹丘推荐,玄宗皇帝下诏,命李白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赐七宝床,御手调羹,命待诏翰林。命其起草诏诰。据说他曾作过《和蕃书》、《出师诏》等文,又应诏作过一些描写宫廷歌舞享乐生活的诗文,如《泛白莲池序》、《宫中行乐词》、《清平调》等。歌功颂德,“平交”诸侯。天宝三载春,上书请“还山”,玄宗以其“非廊庙器”,赐金放还。天宝三载,李白怀着悲凉、怨愤,高傲而又恋恋不舍的心情,告别了帝都,经由商州大道,离开关中,结束了在长安一年多的宫廷生活。李白后期的沉沦与漂泊天宝三载(744)春,李白忧愤出京。五月,至洛阳,与杜甫相会,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次年春,再与杜甫、高适会鲁郡和济南,和杜甫结下深厚友谊。十一月,李白从高天师受道箓于济南郡紫极宫。回任城,修酒楼,日夜沉饮其上,以示绝意仕进。天宝五载,漫游越中,临行赋《梦游天姥吟留别》,渲泄郁闷。天宝九载,李白五十岁,深感从政无望,欲以诗文为终身事业,作《古风·大雅久不作》等诗以明志。天宝十载秋,白在南阳附近石门山中元丹丘处作客,颇有出世之意,忽又寄诗幽州节度使判官何昌浩,想弃文就武,从军赴边。白于幽州知禄山有作乱之心,便毅然南返,三入长安,欲向朝廷反映真象。不久,从河南梁园南下宣州(安徽宣城),作《远离别》。天宝十二载秋,与族叔侍御使李华登谢眺楼,作《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史之乱,次年正月,洛阳沦陷,李白携宗氏夫人仓皇南奔,西入庐山。天宝十五载六月,潼关失守,玄宗奔蜀。李亨于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永王璘出镇江陵。李亨命璘还蜀,璘不从,十二月,璘出兵沿江东下,三次派人请白入幕。白素怀报国之心,遂入永王军中,作《永王东巡歌》十首。未及一月。亨、璘内战,璘败亡,白以“附逆作乱”罪入狱,幸得友人推覆清雪,以无罪开释。判长流夜郎。至德二年春,行至奉节,遇赦返江陵,作《早发白帝城》。上元元年,李白六十岁,还至豫章(江西南昌),再登庐山,作《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一诗,意欲求仙学道,以度残年。上元二年,复游金陵,物是人非,生活拮据,以随身宝剑抵偿酒钱。是年,贼势复炽,天下兵马副帅李光弼出镇临淮,将北上讨贼,李白又欲立功报国,遂请缨入幕,因病半途而返,往依族叔李阳冰。宝应元年(762),白六十二岁,十一月,卒于当涂。李白的人格: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自信自负豁达的精神风貌,狂放不羁的性格,飘逸洒脱的气质。这是魏晋开始的人的觉醒发展至巅峰的产物,是盛唐精神高度升华的产物。饮中八仙歌杜甫……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四、李白的诗李白的诗歌,是继屈原以来的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发展的高峰。“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的乐府歌行李白诗古、近体俱佳,而尤以古体诗中的乐府歌行而著称。在艺术上,李白的乐府歌行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和无比强大的表现力。其艺术特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鲜明的自我和浓厚的主体意识“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自信满满、傲气十足、昂扬奋发、乐观进取、经世致用、大济苍生……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反映了诗人宏大理想抱负受阻的内心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又突出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2、感情强烈,个性鲜明李白诗中所表现的情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情绪、心态,而是澎湃汹涌般的激情;其情感的抒发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如同江河奔泻、火山迸发般的尽情宣泄。而在这类情感的抒发中有往往表现了诗人鲜明的个性特征:向往人生自由,追求精神解放,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是人生短促的悲叹还是自我肯定的乐观?是失意的放纵还是自信的豪迈?是借酒消愁还是狂放至极?是积极的情绪多还是消极的情绪多?《将进酒》原是汉乐府《鼓吹曲辞·汉铙歌》中的曲调旧题,题目之意即“劝酒歌”。艺术特色:(1)诗情豪迈悲壮,具有震动人心的气势与力量(“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夸张的手法、排比的句式,充实深厚而又波涛汹涌的情感。(2)结构大起大落,诗情跌宕。悲——乐——狂放——愤激——狂放(3)语言富于变化(长短,节奏等的变化)3、大量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构成奇幻绚丽、色彩斑驳的艺术世界,洋溢着浓厚的浪漫气息。(1)丰富奇特的想象(2)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悲凉喜悦悲凉喜悦豁达感情跌宕起伏而又率性纯真。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沈德潜《唐诗别裁》:“脱口而出,纯乎天籁。此种诗,人不易学。”乾隆:“千古奇趣,从眼前得之。尔时情景虽复潦倒,终不胜其旷达。”4、诗歌结构奇突多变、跳跃跌宕思想感情的恣肆奔放、跌宕起伏,决定了他的诗歌结构不拘一格。变化多端。而正是这种大度落差、跌宕跳跃的结构,才足以充分宣露诗人独特的心灵世界。管世铭云:“李供奉歌行长句,纵横开阖,不可端倪,高下短长,唯变所适。”(《读雪山房唐诗·七古凡例》)蜀道难噫吁嚱,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镵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硑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艺术特色:(1)运用了大量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丰富的想象、大量的神话传说、极度的夸张等手法,来表现蜀道的艰险,使蜀道风光既神奇又壮伟,令人惊奇振奋。(2)结构上:以反复咏叹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抒写感情,深化主题,具有回环往复之美,因而成为千古名句。(3)句式自由灵活,长短错落,形成了全诗感情奔放而又跌宕起伏的抒情特色。唐代殷璠:“可谓奇之又奇,自骚人以后,鲜有此体调”。李白歌行的价值,表现在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傍依,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情之所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神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李白诗歌风格——豪放飘逸1、豪迈雄放这是李白诗歌最显著的风格特征。诗中充沛的激情、高昂的格调、奔放的气势,突出体现了其诗的艺术个性(这一风格主要体现在
本文标题:李白生平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451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