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部分汇总
1《教育学基础》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二、教育的三要素1.教育者: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2.学习者3.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同一。4.三者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能开展,学习者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系统,是上述三种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三、教育形态的概念:是指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形式变化。四、教育形态的分类1.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非制度化的教育: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3.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五、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2.生物起源3.心理起源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最深厚的动力。六、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1.农业社会的教育: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2.工业社会的教育: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3.信息社会的教育:学校将出现一系列的变革;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七、教育学的主要派别(了解):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和批判教育学。八、当代教育学的新的特征: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学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九、教育学的价值1.反思日常教育经验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第二章教育功能一、教育功能的概念: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二、教育功能的类型1.从作用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个体功能: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如师资水平、课程的设置及内容的新旧、教育物质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及其运用,都构成影响个体发展方向及其水平的重要因素。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衍生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二者的关系:辩证统一,既要看到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功能衍生的前提和基础,也要看到教育的社会功能对教育的个体功能的发挥的制约作用。2.从作用的方向看,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正向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显性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价值,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隐性功能:是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蔽性的功能。4.多维度的复合分类:把性质(方向)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把对象和性质结合起来划分。三、教育的个体功能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开发人的2创造性吗,促使个体价值的实现。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指通过教育,是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谋生创造条件。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求知欲得到实现,获得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并进而获得自由和幸福。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表现:过重的学业负担,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体质下降和心理问题等;现存学校管理模式,只能教学生学会顺从,不利于学生个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教育的功利性使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措施(关键是进行教育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要纠正教育活动和过程中的失当行为。四、教育的社会功能1.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人口: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根本途径。文化:保存、选择、融合、创造。经济:教育通过劳动力的生产、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政治: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创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2.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当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出现总体的负向功能;当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总体上是正向的,但也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失调,出现局部的负向功能。五、教育功能的实现教育的两大功能是本体和衍生的关系,从形成过程来看,教育通过培养人实现其本体功能;然后,培养的人才进入社会,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实践,衍生其社会功能。1.教育本体功能的形成: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是指可能导致产生一定功能结果的所有教育行动,主要是指入学选拔和培养);教育功能直接结果的产生。2.教育社会功能的衍生施放,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产品的社会输入;产品的社会利用。第三章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所不同。联系:它们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区别: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较多,它不仅包括“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还包括“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而教育方针则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更为突出。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除意识性、意欲性、可能性和预期性外,还有以下两方面。1.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一是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总体上都内在地含有对教育“为谁培养人”、“为谁服务”的基本规定;二是对教育对象的发展具有质的规定性,既规定了教育对象培养的社会倾向,也规定了培养对象应有的基本素质。2.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四、教育目的的类型1.价值性教育目的和功用性教育目的价值性教育目的:教育在人的价值倾向性发展上意欲达到的目的,内含对人的价值观、生活馆、道义观、审美观、社会观、世界观等方面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反应教育在建构和引领人的精神世界、认为情感、人格品行、审美意识、生活态度、社会倾向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结果。公用性教育目的:教育在发展人从事或作用于各种事物的活动性能方面所预期的结果,内含对人的公用性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在教育实践中以能力、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呈现出来。应使二者一致,并在实践中统一。2.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终极性教育目的(理想的教育目的):指具有终极结果的教育目的,表示各种教育及其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它蕴含着人发展的那种最为理想的要求。发展性教育目的(现实的教育目的):指具有连续性的教育目的,表示教育及其活动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表明对人的培养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前后具有衔接性的各种要求。前者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后者是实现前者的必由之路。3.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3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指被社会一定权力机构确定并要求所属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教育目的。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指蕴含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它不是被社会一定的权力机构正式确立而存在的,而是借助一定的理论主张和社会根基而存在的。二者为互为依据的关系。4.内在教育目的和外在教育目的内在教育目的:具体教育过程要实现的直接目的,是对具体教育活动预期结果的直接指向,内含对学习者情意品行、知识认知、行为技能等方面发展变化预期的结果,通过某门课程及其教学目标或某一单元、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来的可预期的具体结果。外在教育目的:指教育目的领域位次较高的教育目的,它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在人的培养上所预期达到的总的目标和结果,是一个国家对所属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普遍的原则要求。五、教育目的的功能的概念: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六、教育目的的功能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对人的培养的定向作用;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对教师教学的定向作用。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通过价值的方式进行调控;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个;通过目标的方式进行调控。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对教育效果的评价。七、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1.社会依据:要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2.人的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人的需要。八、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概念: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型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是教育理论中最为复杂、最为重要的领域。九、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1.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缺点:带有历史唯心主义色彩和过激的观念意识。激进的对立的人本位价值取向离开社会来思考人的发展,无视人的发展的社会要求和社会需要,甚至对立,易在现实中导致个性、自由和个人主义的绝对化。因此带有片面性。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缺点: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割裂了人和社会的关系,易造成人本性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3.正确观点:把二者结合起来,可避免上述缺点。十、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1.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适应于超越问题(即对现实社会的适应性和超出性);功利价值(和物质、经济有关的作用)和人文价值(和精神、文化有关)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2.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二者并重);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二者不能对立);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问题(协调发展)。十一、我国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造就“四有”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是社会主义;是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十三、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十四、全面发展教育的概念: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互相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其基本构成包括德智体美等。第四章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的概念: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二、教育制度的特点: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强制性。三、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
本文标题: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全国12所重点院校)部分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468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