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解答历史特点类设问的方法技巧
模板三解答历史特点类设问的方法技巧历史特点类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各自特点)、共同特征、不同特征。角度一,针对某一历史知识设问,如根据材料总结法家思想的特点。角度二,针对某一历史知识的某一方面设问,如田纳西水利工程的兴建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角度三,针对两项或两项以上历史知识设问,如与欧盟相比东盟有哪些特点。回答历史特点类问题时,首先应明确问题涉及的主体是什么,然后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及问题赋分的多少,决定是从某一方面还是从某几个方面思考并总结特点。一般来说,根据要素概括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作准备,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如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与以往儒家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相比,其特点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2)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等方面。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相比,具有爆发时间早、经历时间长的特点。(3)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如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同属旧民主主义革命,但从目的来说,辛亥革命具有新的特点(从经济上说,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从政治上说,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挽救民族危亡)。(4)过程:相关准备、发生的变化(领导力量、力量对比)、是否顺利、最突出的地方、其中的重大事件等。如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与英国、美国政治制度的确立相比,就具有艰难曲折的特点(从1789年到1875年,共和势力与封建势力经历了近百年的斗争)。(5)内容(措施):产生依据、体现某种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包括的方面、侧重的方面、实行的办法等。如《资政新篇》的内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了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6)程度:完成或实现的情况、是不是彻底、局限性等。如近代德国与英国相比,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德国君主立宪制具有不彻底性。(7)范围:包括地域、领域等。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以往的危机相比,就具有范围广(波及地域广、涉及的经济部门多)的特点。(8)性质:是否具有时代特征、双重性质、性质发生变化等。如爆发时二战是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后来演变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9)影响:影响的广度、深度,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会议的影响直至今天,并将继续影响中国,因此该会议具有影响深远的特点。[例](2010·天津高考)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1)概括材料1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材料2:(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洪武三十年(1397年)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2)材料2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材料3: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拿破仑法典》(3)材料3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该法典有何影响?(4)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材料4: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5)归纳材料4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指出其历史作用。材料5: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6)材料5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概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表现。(7)综上,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解析]本题以法律问题为命题切入点,考查中外法制建设,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的第一小问概括材料1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由材料中对“谋反”“谋大逆”“谋叛”等罪行的严惩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的第一小问概括材料2内容即可回答;第二小问首先要注意题设中“对当时的社会经济”这一限定,然后根据第一小问答案回答即可。第(3)问的第一小问概括材料3并注意结合启蒙思想进行作答;第二小问从对法国大革命成果的巩固、对资产阶级立法和对世界影响等方面分析即可。第(4)问按照题目要求——“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回答即可。第(5)问的第一小问从立法内容、立法性质、法律思想来源等方面概括材料4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注意从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分析。第(6)问的第一小问由材料5的第一句话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出处中的时间“1978年12月”即可得出答案;第三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7)问综合以上诸问即可得出答案。[答案](1)对危害统治的行为给予严惩。维护君主专制统治。(2)加强市场管理;实行“海禁”。市场立法规范了商品市场,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实行“海禁”不利于开拓海外市场,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契约具有法律效力。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法律经典;对世界产生广泛影响。(4)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5)经济立法涉及领域较为广泛;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将西方有关法规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6)加强法制建设。“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提出新时期法制建设方针;1982年修改宪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法律化。(7)法制伴随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与完善;法制是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材料2:19世纪30年代英国制定了新的《济贫法》,并推行了以“救济大量贫民、失业者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保障措施。但在当时,英国国民充斥着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意识形态,认为……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形式也以自愿为主……在1908年之前,英国始终没有一个由政府管理的公共养老金计划。材料3: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婴儿出生时,产妇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还可以得到一定补贴。16岁以前的公民每周有补助,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失业后有救济金,退休后有养老金,死亡后其家属还能得到抚恤金。(1)依据材料2,分析英国政府为解决材料1中存在的社会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有何特点?(2)根据材料3概括二战后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解析:第一步,审清设问。第(1)问要求回答的是“措施”及其“特点”,问题主体是“解决材料1中存在的社会问题”,有两个限制性条件,即回答依据(材料2)、采取措施的力量(英国政府)。第(2)问要求回答的是“特点”,问题主体是发达国家福利制度,限制性条件是回答依据(材料3)、时间(二战后)。第二步,套用“答题模板”。材料2、3都重点介绍了英国政府的社会保障措施,第(1)问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答题模板,从做法上总结(自愿原则);第(2)问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答题模板,主要从依据、涉及面方面总结。第三步、提取材料中的信息“以自愿为主”“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答案:(1)措施:推行社会保障措施。特点:以自愿为主。(2)特点: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保障的种类繁多,覆盖面广。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其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材料2: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3: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1)简析材料1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的含义。(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2中的观点。(3)概述材料3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阐述三次战争对中华民族的不同影响。(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化的主要特点。解析:第(1)问要求回答的是“含义”,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作答。第(2)问要求回答的是对观点的“论证”,可从两个方面(1840年前、1840年后)回答。第(3)问要求回答的是“主要观点”“不同影响”,“主要观点”据材料3分析概括,“不同影响”据所学知识阐述。第(4)问要求回答的是“主要特点”,回答依据是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知识主体是“中国近代化”,中国近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根据答题模板,主要从相关准备、领导力量、是否顺利等方面总结特点。从三则材料中可以得出西方侵略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这一特点,其余的特点要根据所学知识总结。答案:(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指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自认为是天朝大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外国人,视外国为夷。“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指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等。(3)观点: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促使中华民族深刻反思、抗争、探索,最终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并建立了一个新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企业产生;部分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掀起洋务运动,中国经济、军事、教育逐渐走向近代化。经济、军事近代化虽以失败告终,但促进了中国教育体制、政治思想的近代化。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它的腐败无能暴露无遗,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被提上议事日程——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4)主要特点:在西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的过程中起步;地主阶级最初担负着近代化的重任;缺乏资本积累;过程艰难曲折。
本文标题:解答历史特点类设问的方法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492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