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牙周炎的局部刺激因素
牙周炎的局部促进因素余幸鸽口腔9109205008概述牙周炎是累及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往往引发牙周支持组织的炎性破坏。牙周炎的患病率和严重性随年龄增高而增加,35岁以后患病率明显增高,50~60岁时达高峰,此后患病率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一部分牙周破坏的牙已被拔除。失牙是未经治疗的牙周炎的最终结果。现在一般认为牙周炎占拔牙原因的30%~44%,是我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要原因。但多数成年人罹患的牙周炎为轻到中度。重症者仅占人群的5%~20%。仅有少数人的少数牙位呈现阶段性的活动性破坏,极少数部位发生快速进展。最易受累的牙位是下颌切牙和上颌磨牙。分类牙周炎主要分为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坏死性牙周病。局部促进因素局部促进因素是指影响牙周健康的口腔和牙、合的局部因素(而非全身作用)。负面作用:a、促进或有利于牙菌斑的堆积;b、造成对牙周组织的损伤,使之容易受细菌的感染;c、对已存在的牙周病起加重或加速破坏的作用。牙石(dentalcalcalculus)定义沉积在牙面或修复体上的已钙化的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矿物盐逐渐沉积而成。以龈缘为界,可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牙石的形成包括三个步骤:获得性薄膜菌斑成熟矿物化龈上牙石的矿化成分来源于唾液,龈下牙石来源于龈沟液牙石牙石的矿化与两个因素有关:矿化的核心和矿物质沉积致病作用:牙石量与牙周炎呈明显的正相关,牙石为菌斑的进一步积聚和矿化提供理想的表面,对牙周组织的主要危害来自其表面堆积的菌斑,此外,牙石的多孔结构也容易吸收大量细菌毒素,妨碍口腔卫生的措施,使得牙龈出血、牙周袋加深、牙槽骨吸收和牙周病发展。解剖因素一、牙解剖因素根分叉根柱(釉牙骨质界到分叉口的距离)根面凹陷颈部釉突和釉珠腭侧沟牙根形态异常冠根比例失调二、骨开裂或骨开窗三、膜龈异常系带附着异常附着龈宽度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牙合畸形个别牙的错位、扭转、过长或萌出不足等,均易造成接触区位置改变或边缘嵴高度不一致等,导致菌斑堆积、食物嵌塞,因而好发牙周病。其他诱病因素医源性充填体悬突失活剂及其他化学试剂放置不当修复体的设计修复体材料正畸治疗牙合创伤一、概念不正常的牙合接触关系或过大的牙合力,造成咀嚼系统各部位的病理性损害或适应性改变称为牙合创伤,但一般将牙合创伤一词仅用于对牙周组织的损伤。牙合关系正常者,当咬合力超过牙周组织承受力时,便有可能产生之。牙合力是进食时咀嚼肌群收缩而产生的力。造成牙周创伤的牙合关系称为创伤性牙合,如咬合时牙齿的过早接触、过高的修复体、牙尖干扰、夜磨牙、正畸治疗时加力不当等。从牙合力与牙周组织两方面来考虑,牙合创伤分为:a原发性牙合创伤、b继发性牙合创伤、c原发性和继发性牙合创伤并存。牙合创伤二、造成创伤的因素(一)咬合力异常即原发性1.咬合力方向垂直压力与牙体长轴平行侧向压力与牙体长轴成大于45度角扭转力使牙发生扭转2.咬合力分布不均匀早接触(二)牙周支持力不足即继发性牙合创伤三、病理改变损伤期:牙周组织受压侧有牙槽骨垂直吸收,牙周膜间隙增宽,张力侧的牙周膜主纤维束受牵引,可有骨新生。压力严重时,换死去周围的骨髓腔内分化出破骨细胞,将坏死骨组织吸收,此过程称为潜掘性吸收。修复期:在创伤性牙合力作用时,组织修复活动增强,坏死组织被移除后,在被吸收处相应的一侧有新的牙槽骨形成,以代偿性地增厚变薄的骨质,称之为扶壁骨形成。改形重建期:牙合创伤继续存在时,牙周组织为适应创伤性牙合力,可发生一系列的改形重建,牙槽嵴顶可呈角形缺损,该处的牙周膜呈楔形增宽,但无牙周袋形成。牙合创伤四、牙合创伤与牙周炎的关系(对牙周组织作用)1.单纯、短期的牙合创伤不会引起牙周袋,液不会引起或加重牙龈的炎症。2.牙合创伤会增加牙的动度,但动度增加并不一定是诊断牙合创伤的唯一指征。3.当长期的牙合创伤伴随严重的牙周炎或明显的局部刺激因素时,它会加重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4.自限性牙松动在没有牙龈炎症的情况下,不造成牙周组织的破坏。食物嵌塞一、概念在咀嚼过程中,食物被咬合压力楔入相邻两牙的牙间隙内,称为食物嵌塞。二、食物嵌塞的方式(一)垂直性嵌塞食物从合面垂直方向嵌入原因:1.两邻牙失去正常的接触关系,出现缝隙,则食物易嵌入。2.来自对颌牙的楔力或异常的牙合力。3.由于邻面和颌面的磨损而使食物外溢道消失,致使食物被挤入牙间隙。(二)水平性嵌塞唇颊舌的压力将食物水平压入食物嵌塞引发牙龈和牙周炎症两牙间发胀或有深隐痛牙龈发炎出血,局部有臭味龈乳头退缩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严重发生牙周脓肿牙周膜轻度炎症导致牙齿咬合不适或叩诊不适根面龋不良习惯口呼吸吐舌习惯牙刷创伤其他:咬唇习惯、不正确地使用牙线等牙面着色食物和化学物质烟草THANKYOU!
本文标题:牙周炎的局部刺激因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495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