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第七章_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市场结构演示文稿
第七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市场结构第一节不完全竞争市场一、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产生•在现实世界中,生产差异产品、规模收益递增具有一定普遍性。要全面解释当今现实世界中的国际贸易,就必须突破传统贸易理论中产品同质性假设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差异产品使产品不具有完全替代性,从而厂商有了一定程度的订价权或市场控制权;•而规模收益递增使大企业获得成本优势,使最初的完全竞争市场因规模经济效果的存在而最终演变为一个稳定的寡头垄断或完全垄断市场。•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种类•在传统经济学中,按不完全竞争市场竞争受到限制的程度将其分为三种:•第一类市场结构是垄断;•第二类市场结构是垄断竞争;•第三类市场结构是寡头。•三、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经济学者以上述三类不同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作为分析的出发点。例如,•克鲁格曼和兰开斯特等人对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国际贸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布兰德等人对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的国际贸易进行了系统研究;•另一些学者对国内市场垄断情况下的国际贸易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互倾销贸易模型。第二节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一、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厂商较多,产品有差异但又存在较大替代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每家厂商均是其特有产品的唯一生产者,但对其产品的需求却又取决于同产业中其它厂商生产的同类产品的数量和相应价格。•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厂商之间不存在策略性互动,即每个厂商决策时都会把其他厂商的行为当作既定。•进入壁垒相当微弱,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一家新厂商的进入会从两个方面有利于消费者:它降低了市场价格;它提高了产品的多样性。•短期内,可以有超额利润;但长期均衡时零利润。左图:垄断竞争的一般长期均衡模型•在右图中,由于存在规模经济,所以代表性厂商的AC向右下方倾斜。当AC下降时,MC一定低于AC,即MCAC,所以MC曲线在AC曲线之下。•相应地,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条件为:MR=MC,P=AR=AC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差异产品国际贸易(一)局部均衡分析假定只有本国和外国,本国和外国分别有若干家企业,每家厂商生产一种差异产品,即两国所生产的差异产品数目等于各国厂商的数目。1、市场规模与代表性厂商的产量、差异产品的数目如上图,曲线RR表示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市场规模与差异产品数目及代表性厂商产量的关系。随着一国市场容量的扩大,该国将有更多的厂商生产差异产品,从而使差异产品数目增加;同时,由于更多厂商参与竞争使每个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的弹性增大,每个厂商的产量都增加了,但平均成本由于规模经济效应而下降。2、市场容量不变时代表性厂商数目与产量的关系如图,在市场容量和总要素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厂商总数的增加意味着每一家企业能够占有的市场份额和能够获得的生产要素数量会减少。当市场规模扩大时,EE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向左下方移动。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较高的代表性厂商产量意味着平均成本的降低。3、封闭均衡和国际贸易发生后的均衡•如图,本国的封闭均衡点为E1E1和RR交点H,外国的封闭均衡点为E2E2和RR的交点F。•外国在封闭均衡时无论是生产的差异产品种类,还是每个代表性厂商的产量,都要高于本国封闭均衡的水平,原因是外国的国内市场容量要大于本国。•EtEt表示E1E1和E2E2加总后新的一体化市场下代表性厂商数目和产量关系,交点T是国际贸易发生后的一体化市场的开放均衡点。•显然,在开放的一体化市场上,本国和外国的消费者都面临着比封闭状态下更多的差异产品种类,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增加了,贸易后厂商即差异产品总数增加到Nt,这超过了封闭状态下两国的差异产品生产数目N1和N2。•另一方面,贸易后两国代表性厂商的生产规模均为Qt,超过了封闭状态下两国的代表性厂商产量水平Q1和Q2。•由于规模经济效应,贸易后两国的厂商都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供给差异产品,这将提高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和贸易参加国的福利水平。(二)一般均衡分析1、基本假定假定只有本国和外国,本国资本丰裕,外国劳动丰裕。每个国家具有两个生产部门:生产若干种差异产品的垄断竞争行业X部门和生产一种同质产品的完全竞争行业Y部门,X部门资本密集,且规模收益递增,Y部门劳动密集,且规模收益不变。两国的生产技术和消费者需求偏好结构完全相同。2、图形说明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一般均衡分析•从Oh出发度量本国的要素禀赋,从Of出发度量外国的要素禀赋,E点将世界的资源总量分割为两国的要素禀赋。•本国的要素禀赋是OhKh数量的资本和OhLh数量的劳动,剩余的是外国的要素禀赋。•E点位于埃奇沃斯盒对角线的上方,说明本国相对于外国是一个资本丰裕的国家。•由于两国贸易后的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与一体化的世界相同,那么本国和外国都会使用与要素能够跨国界流动的一体化世界相同的要素密集度生产两个部门的产品。•本国以OhX的斜率表示的要素密集度生产X部门产品,以OhY的斜率表示的要素密集度生产Y部门产品,外国的情况也类似。•小埃奇沃斯盒OhKhELh中平行四边形OhQhxEQhy,给出了本国用于生产X产品和Y产品的要素配置。•过E点画出一条斜率等于要素价格比率w/r的直线。•由于在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长期均衡之下的超额利润都为零,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或单位产品的要素成本,而要素成本就是要素所有者的报酬,要素所有者的总报酬又等于国民收入,这样沿着直线EC的所有点都表示本国既定的国民收入,它等于本国在E点处的国民收入(EC为预算线)。•同理,从原点Of的角度考察EC,可知外国的国民收入水平也是不变的。•本国国民收入在世界总收入中的份额为OhC/OhOf,外国国民收入的份额为OfC/OhOf。•由于两国的需求结构相同,两国必然以相同的比例消费X部门和Y部门产品,进而两国包含在消费中的要素服务的比率必定相等。这样,两国的要素消费分割点肯定落在对角线OhOf之上。•由于全部的国民收入都被消费掉,消费点为C。过C点作平行四边形OhChxCChy,得到本国X部门商品的消费点Chx和Y部门商品的消费点Chy。•显然,OhChxOhQhx,即本国对X部门商品的消费小于生产,进而说明本国是X部门商品的净出口国;•同理,由于OhChyOhQhy,说明本国Y商品的消费大于生产,进而说明本国是Y商品的进口国。•类似地,外国是X产品的净进口国和Y产品的出口国。•上述分析显示:•1、本国作为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成为资本密集型的X商品的净出口国和劳动密集型的Y商品的进口国,这符合要素比例理论对贸易模式的预测。•2、在本国和外国之间所进行的国际贸易中,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并存。垄断竞争部门X的产品在两国间的流动属于产业内贸易,而Y部门由于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生产同质产品,因此Y产品的国际贸易属于产业间贸易。•3、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并存的现象说明传统的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三、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的进一步讨论1、没有国际贸易时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假设所有的垄断竞争厂商都是对称的,即各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成本函数是完全一样的。真正关心的是长期均衡状态下该产业中的厂商数目和厂商的代表性价格水平。(1)需求函数和边际收益一般说来,对于一家垄断竞争厂商来说,对其所在产业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越高、其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越高,则对该厂商产品的需求越大;反之,竞争对手越多,自己的产品价格越高,则对该厂商产品的需求就越小。利用这些特征,假设代表性厂商面临的是如下形式的需求函数:Q表示对该厂商产品的需求,也是该厂商的销售量,A表示产业总销售量,是个常数,反映市场规模。N是市场上的厂商数目,P是该厂商的产品价格,P0是竞争对手的平均价格,e反映该厂商面对的需求对它的产品价格和其竞争对手的平均价格的差异的敏感性,是个正的常数。显然,这个需求函数隐含了下述特征:如果所有厂商索取相同的产品价格,则每家分享1/N的市场份额A/N,价格高于其他厂商平均价格的厂商只能得到较小的市场份额,反之,则得到较大的市场份额。(2)成本函数、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假设该代表性厂商具有如下线性形式的成本函数:这意味着存在规模经济(3)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首先确定厂商数目和市场价格的关系。由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原则:由于假设所有厂商是对称的,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所有厂商确定的价格是相同的,即P=P0,此时所有厂商平分市场,各自的销售量均为Q=A/N,则该式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厂商越多,每个厂商的平均成本越高。CC曲线表示厂商数目和平均成本的这种关系式。当垄断竞争市场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厂商的利润为零,每个厂商的产品价格等于其平均成本:P=AC,即由此得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厂商数目为该式表明,当垄断竞争市场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厂商数目也相应地增加,但是两者不是等比例增加,厂商数目的增加比例低于市场规模的增长比例,这意味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带来各个厂商的销售量的扩大,由于存在内部规模经济,因此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将会下降,这说明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考虑到在长期均衡状态中厂商的产品价格等于其平均成本,因此市场规模扩大还会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市场均衡价格为:该式表明,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而且,由于垄断竞争厂商生产的是差别产品,因此厂商数目的增多还意味着商品种类的增多。总之,这个垄断竞争模型告诉我们,垄断竞争市场规模的扩大一方面通过扩大每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来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使得消费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为丰富多样的商品。2、内部规模经济、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能够突破一国市场的规模限制,扩大垄断竞争厂商所面对的市场规模。假设有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各自汽车市场的年需求量分别为Ad和Af,并且。为了简化分析,假设两国汽车厂商面临的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是一样的,均为与上述类似的推导可知:在没有国际贸易时,本国汽车市场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的厂商数目和市场价格分别为:假设两国可以无成本地进行汽车贸易,这样就创造出一个总需求量为Ad+Af的一体化汽车市场。类似地,当这个一体化市场进入长期均衡状态以后,市场上的厂商数目和市场价格分别为:上式表明,发生国际贸易后,两国总的厂商数目比贸易前减少了,但是一体化市场中的厂商数目超过贸易前两国各自国内市场中的厂商数目,因此两国消费者面对的厂商数目增多了。这意味着一方面国际贸易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带来了各个厂商的销售量的扩大,由于存在内部规模经济,因此平均成本将会下降,这说明国际贸易会导致生产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垄断竞争厂商生产的是差别产品,因此厂商数目的增多意味着商品种类的增多,从而两国消费者的选择机会增多了。上图中CCd曲线和CCf曲线分别表示没有国际贸易时本国和外国国内汽车市场上的CC曲线,而CCT曲线表示开展国际贸易后一体化市场上的CC曲线。由上式公式看出,在厂商数目不变的条件下,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导致每个厂商的平均成本下降,因为市场规模的扩大意味着每个厂商的销售量及对应的产量的增加,由于内部规模经济的存在,这将会带来平均成本的下降。因此,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导致CC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由AdAf,所以CCd曲线在CCf曲线的右下方,而CCT曲线又在CCd曲线的右下方。另外,市场规模的改变并不影响PP曲线。总之,所有人都从国际贸易中得到了好处。国际贸易使得两国市场一体化从而扩大了市场规模,厂商能够以更高的生产效率提供更多的商品,而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更为丰富多样的商品。第三节寡头与国际贸易一、关于寡头垄断市场企业的行为假设与均衡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均衡是厂商之间策略性互动的结果。对厂商行为进行两种假设,即产量竞争、价格竞争,并假定市场上只有两家厂商,且厂商同时采取行动。(一)产量竞争与古诺均衡假设两家厂商生产同质产品,具有相同的成本函数C=F+mq,由产品同质,两家厂商产品售价相同。设线性逆需求曲线P=a-(qd+qf),am,否则没有生产必要(当产量为1时,成本为m,为保证价格P大于零,必有P=a-m0,即am)。在古诺竞争中,两家厂商均将产量作为自己的选择变量,并且在
本文标题:第七章_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市场结构演示文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506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