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高考中国近代经济史总结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物质生活的变迁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表现: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主要原因。①鸦片战争后,洋纱洋布先后输入东南沿海,取代了中国的土纱土布,,使得耕织分离②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得丝、茶商品化。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的瓦解,从根本上冲击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2.洋务运动背景: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即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起止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内容:①“自强”,19世纪60年代,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代表: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②“求富”,70年代开始,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为军事工业解决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重要代表: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③海防方面:从70年代开始,初步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④教育方面:创办新式学堂(代表有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派遣留学生失败的标志: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作用:引进了西方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的倡导下出现了,它们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的封建经济瓦解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失败的根本原因:只引进西方的技术,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本身3.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原因:受到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吸引以及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的诱导诞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分布: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代表: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影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中国产生了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因:①甲午战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②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成果:商办企业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分布上由沿海向内陆扩展。2.短暂春天——空前迅速发展,但是时间短暂时间:1912——1919年原因:①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抵制洋货,提倡国货)。④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外部条件)。成果:新增资本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和,面粉、纺织业发展最快。3.曲折发展1927-1936年,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原因:①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②国内秩序相对稳定。成果: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记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打击。①在沦陷区,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进行破坏和掠夺(战争损毁,使用“军管理”吞并)。②在国统区,国民党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民族资本日益萎缩。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原因:①美国取得在华政治、经济特权,大量美国商品涌入中国,排挤国货。②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③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导致通货急剧膨胀。☆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的归纳:1.从部门结构来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发展不充分。2.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内陆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3.从发展历程来看,民族工业受到了来自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发展空间小,发展道路曲折。☆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启示:国家和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振兴发展的基本前提,善于利用有利时机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科学技术和资金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民族资本、官僚资本、外国资本的区分近代民族资本主要指的是私人资本,有进步性,但是由于受到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势力、官僚资本的压迫,具有两面性和妥协性;官僚资本指的是大官僚、买办凭借国家政权力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压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外国资本是相对于本国基本而言的。在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外国资本比重较大;而在本国资本中,官僚资本比重很大,民族资本比重很小,实力很弱。三.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1.背景:鸦片战争后,西方商品、生活方式、民主思潮大量传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2.表现:①衣:洋布、洋装②食:西餐厅、面包房、咖啡馆③住:欧式洋房与中西合璧的豪宅④风俗:“剪辫子”“废止缠足”,简化婚丧仪式。近代社会的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近代城市生活之中,广大农村依然存在着旧式的生产和生活习俗,处于落后、封建的状态。3.特点: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②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③城乡差别极大,地区之间也发展不平衡④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虽然有变化,但是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四.近代中国交通工具与通讯工具的进步1.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2.20世纪上半叶,铁路建设进展缓慢。3.20世纪初,在上海等大城市,汽车开始出现。民国时期修建了一些公路,但由于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汽车和油料依赖进口,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4.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轮创招商局打破了列强的垄断。此后,各大口岸相继出现一批轮船公司,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的近代化。5.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到天津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6.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了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20世纪初,上海崇明设立了无限电报局。当时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供官商通用。7.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此后电话发展缓慢。五.近代的大众传媒1.报刊:19世纪中期,外国人在华办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70年代出现中国人自己办的报;戊戌维新到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报刊业繁荣发展;中共政论性报刊《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为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贡献。2.影视业:1905年,第一部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电影《定军山》首映,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走向成熟,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中外的作品。训练:1.19世纪六十年代后,日本兴起机器棉纺织业,使中国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7821两激增到1895年11202661两,棉花从入超转成出超。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①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的局面③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④推动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这表明李鸿章强调国家走向富强最终取决于()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引进西方工业设备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兴办学校培养人才3.近代实业家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时,“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有人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乡民相率附和,几欲将(继昌隆)丝厂毁拆……当风潮最剧时,亲友危之,宗族议之。(启沅)亦绝不为动。”对材料中的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资本家的沉重剥削导致了工人的反抗运动B.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C.新旧生产方式的冲突尖锐D.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进一步瓦解了农村的自然经济4.阅读下表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193716%4.4%7.3%194258%78%49%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有()①此现象的出现是受抗日战争的影响②表明西南西北的工业有了较大发展③改变了中国经济布局不合理的格局④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5.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浙财团最早的雏形是宁波商帮。“宁波帮”源于宁波而成于上海。鸦片战争后,宁波人开始向上海进军,最初主要从事商业、沙船运输业和钱庄业,19世纪晚期随着西方经济的进一步入侵,“宁波帮”又向近代工业企业和新式银行扩展,在这一过程中,“宁波帮”还扩展该帮成员,其联络对象由宁波籍扩大到浙江、江苏籍,甚至包括安徽籍,因此“宁波帮”演变扩大为“大宁波帮”——“江浙财团”。……至中华民国初期,江浙籍人士控制的银行已成为上海金融界最重要的力量,江浙财团至此正式崛起并达到鼎盛时期。材料二“江浙财团”投资人和主办人大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有些是北洋时期的军阀官僚,出身于买办,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不少集团带有较浓厚的官僚买办资本主义倾向,但其民族资本主义成分则是主要的。其代表人物曾表现过一定程度的反帝、反官僚军阀政府的积极性。……又表现了较强的动摇性和妥协性。特别是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胜利,使他们感到恐惧。当蒋介石准备发动“四·一二”政变时,许多人站到了蒋介石一边。材料三江浙财团希望南京政府能够实现国内的统一和稳定,取消外国企业在华的经济特权,虽然蒋介石与其有共同点,但蒋介石主政期间致力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对于江浙财团所掌握的银行业这样的命脉行业,是必定要将其纳入国家的控制下,这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三十年代随着日本入侵的威胁日益临近,国民政府对经济的统制程度日渐加深,至1935年时,全国2566家银行有1971家被国民政府控制,江浙财团在经济上逐渐失去主导地位,它们中许多银行和企业被兼并,逐步地沦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附庸。这种局面的形成,标志着江浙财团开始瓦解。(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浙财团”在近代崛起并达到鼎盛的主要因素。(8分)(2)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评“江浙财团”。(6分)(3)联系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江浙财团在近代发展受阻并最后瓦解的主要因素。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6分)
本文标题:高考中国近代经济史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516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