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大纲及重点归纳以及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大纲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城市发展的动因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2、城市化概念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体的分析包括:人口(农业、非农业);地域(农村、城市);产业(农业产业、非农产业);空间形态转化(城市空间形态、农村空间形态);文化和生活方式;基础设施和环境。3、城市化发展的S形曲线初期阶段(小于30%左右):生产力水平低,发展速度较缓慢;中期阶段(30%~60%或以上):快速发展期;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农业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移,城市中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1、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两种基本指向1、分散发展(指通过新建城市来缓解大城市的发展):1、田园城市(霍华德)2、卫星城、新城(恩维等)3、有机疏散(沙里宁)4、广亩城(赖特)2、集中发展:柯布西埃:指望通过对城市结构的重组在城市内部解决城市问题。2、田园城市、卫星城、新城的概念田园城市GardenCity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以解决城市与自然隔离的矛盾和城市自发膨胀、土地投机等问题。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元,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新城:改进的卫星城。城中居住与就业岗位协调,具有与大城市相近似的文化福利设施配套,可以满足居民就地工作和生活所需,是一个职能健全的相对独立的城市。3、有机疏散的城市发展方案、技术手段和特点指导思想:有机秩序的原则,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也应当成为人类建筑的基本原则。城市发展方案:全面的改建。技术手段: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特点:原先密集的城区,将分裂成一个一个的集镇,它们彼此之间将用保护性的绿化地带隔离开来。4、柯布西埃现代城市设想的核心思想核心思想:强调城市规划是一种三度空间科学。城市应当集中发展,由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中心区人口密度过大;交通拥挤;绿地、空地太少;日照通风、休憩、运动条件差——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5、霍华德与柯布西埃思想的比较共同点: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不同点:霍华德-城市分散发展,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理论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柯布西埃-城市集中发展,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6、雅典宪章的核心内容1)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城市规划的区域观2)城市规划的出发点: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观—以人为本3)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功能分区。(这对解决当时大多数城市无计划、无秩序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马丘比丘宪章的核心内容1)城市规划应该从人的需要和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不要为了追求分区清楚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优先考虑发展公共交通;不应着眼于孤立的建筑,要追求建筑、城市、园林绿化的统一2)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城市发展存在不确定性;3)承认公众参与的极端重要性——要使市民参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1、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1)发展目标: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2)土地利用:用地种类、使用性质、功能分区、数量比例、开发强度等3)空间布局:各项建设的空间构成和组合(地上、地下)4)建设步骤:近、远期目标2、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一)、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二)、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三)、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时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3、城市规划的两大层面及其主要内容两大层面:1、城市发展战略层面: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大、中城市)2、建设控制引导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区域规划等上层次的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本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第四章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1、城市用地的概念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予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适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2、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的概念对土地的自然环境,按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进行土地使用的功能和工程的适宜程度、以及城市建设的经济性与可行性的评估。3、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分类中的一类用地、二类用地和三类用地分别指什么(见书79面)一类用地:是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二类用地:是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三类用地:是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必须付以特殊工程技术措施后才能用作建设的用地。4、目前的城市用地分类表要熟悉(见书84面)10大类、46中类、73小类。5、居住用地的组成与分类组成: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分类:一类居住用地至四类居住用地。6、总体规划中居住用地比重指标两类指标:1、居住用地占整个城市用地的比重及人均指标2、居住用地的分级以及各组成内容的用地分配及标准(居住用地的比重: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20%-32%;居住用地人均指标:居住用地为人均18-28m2,并规定大中城市不得少于16m2/人)7、居住用地多级构成模式要清楚(哪些级别?)多级序列:二级构成(居住小区-居住区)三级构成(居住小区-居住区-居住地区)四级构成(居住组团-居住小区-居住区-居住地区)8、城市中工业布置的基本要求有那些(1)工业用地自身的要求:用地形状和规模、地形、水源、能源、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殊要求(2)交通运输的要求:铁路、公路、水路运输等(3)环境保护的要求:废气、废水、废渣、噪声(4)与居住区空间关系的要求:尽量做到均衡分布工业区,以减少单向高峰交通量9、工业用地规划指标比重指标:一般以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5-25%为宜人均指标:10-25m2/人,特殊情况可适当提高,但不宜大于30m2/人。特大城市18m2/人以下。10、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形式(根据生产卫生类别、货运量、用地规模)1、布置在远离城市和与城市保持一定距离的工业2、布置在城市边缘的工业(一般宜集中在专门地段形成不同性质工业区)3、布置在城市内和居住区内的工业11、仓储用地概念及分类仓储用地:指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附属运输道路、附属行政管理及生活等用地)。分类:(1)从城市的卫生安全角度,按储存货物的性质及设备特征划分:一般性综合仓库、特种仓库(2)从城市使用的角度划分:储备仓库、转运仓库、供应仓库、收购仓库12、仓库在城市中的布局小城市宜设置独立的地区来布置各种性质的仓库,大、中城市仓储区的分布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布置时,应按仓库的类型进行考虑。13、储备仓库、转运仓库、收购仓库、供应仓库或一般性综合仓库、特种仓库如何布局要看看(见书140面)14、了解公共设施用地的两种分类按使用性质划分、按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分类(三级:市级、居住区级、小区级)。15、公共设施用地指标的三种确定方法(分别适宜什么情况?)(1)按人口增减(只要是指与人口有关的中、小学、幼儿园等设施)(2)按个专业系统和有关部门规定(适合于银行、邮局、医疗、商业、公安部门等)(3)按地方特殊需要(自然条件特殊、少数民族地区等)对一些非地方性的公共设施,如科研、高校管理等机构,或是地方特殊需要设置的,如纪念性展示馆、博览会场、区域性竞技场馆等,以项目确定其用地。16、公共设施规划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重点)(1)分级配套布置,集中与分散相结合(2)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根据服务范围大小和服务人数的多少,依次推算公共设施的规模)(3)有利于城市交通组织:在布局上要有意识地避免在主要道路交叉口及其附近过于集中布置吸引人流的设施。(4)考虑各种设施的自身特点及其对环境的要求(5)城市景观组织(6)合理建设顺序,并留有余地(7)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留、并、迁、转、补)第五章城市发展战略城市性质: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1、城市性质确定的方法(1)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如国际性、全国性、地方性等)(2)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如钢铁工业、电子工业等)(3)城市的其它主要职能(如历史文化属性、风景旅游属性等)相应地,一个城市其性质的表述往往也可分为相应的三个层次。2、自然增长、机械增长的概念自然增长是指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即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机械增长是指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即一定时期内,迁入城市的人口与迁出城市人口净差值。3、如何用人口规模确定用地规模(重点),看懂规划人均用地指标选择表在城市发展用地无明显约束条件下,一般是先从预测人口规模着手研究,再根据城市性质与用地条件加以综合协调,然后确立合理的人均用地指标,就可推算出城市的用地规模。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级:指标级别Ⅰ用地指标60.1~75.0;Ⅱ75.1~90.0;Ⅲ90.1~105.0;Ⅳ105.1~120.0。新建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宜在第Ⅲ级内确定;当城市的发展用地偏紧时,可在第Ⅱ级内确定。第六章城市总体布局1、城市形态类型:集中式和分散式各自的优缺点集中式:优点:便于集中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用地紧凑,有利于社会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生活。问题:处理城市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分散式:优点:易处理近期和远期的关系,易接近自然,各项用地各得其所。缺点: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投资、经营管理费用大。2、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核心:城市用地功能组织按组群方式布置工业企业,形成城市工业区;按居住区、居住小区等组成梯级布置,形成城市生活居住区;配合城市各功能要素,组织城市绿化系统,建立各级休憩与游乐场所;按居民工作、居住、游憩等活动的特点,组织公共建筑群,形成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系;按交通性质和交通速度,划分城市道路的类别,形成城市道路交通体系。3、什么是城市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协调(概念理解)内部结构:通常反映在城市用地的功能结构、产业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外部结构:是从广义上理解为城市平面布局和空间结构的延伸和扩展部分,是指城市建设发展的外部因素和条件。城市总体布局的四大协调:城市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协调;城市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协调;城市局部地区与整体布局相结合;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期控制相结合4、看懂城市总体布局方案优化的程序图(见ppt)城市规划基础资料,城市性质,城市发展规模,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着手布置总体方案—提出多种方案—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选择方案—在各功能区方案中优化(工业区布局方案、居住区布局方案、交通系统方案、公共中心布局方案、城市发展方案)--得出城市总体布局方案5、了解城市总体布局方案比较的内容(见ppt)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资源与生态保护;城市功能组织;交通运输条件;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安全与环境质量;技术经济指标;分期建设与可持续发展。6、了解城市绿地的分类见(书145面)6大类、11中类、10小类。7、理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置的原则(1)合理分级,均衡布置(2)因地制宜,结合自然环境(3)内外结合,形成系统,构筑城乡一体的生态大绿化环境(4)各类绿地,全面规划
本文标题: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大纲及重点归纳以及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518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