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第九章 新诗(下)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第九章新诗(下)第九章新诗(下)·30年代诗歌一、关于“现代派诗歌”“现代派”是一股追求“纯诗”的文学思潮,是30年代前期逐步形成,而在30年代中期臻于鼎盛的一个诗歌流派。“有一个南京的刊物说你以《现代》为大本营,提倡象征派诗,现在所有的大杂志,其中的诗大都是你的徒党”,“徐志摩而后,你是有希望成为中国大诗人的”,并称之为“诗坛的首领”(施蛰存致戴望舒的信)第九章新诗(下)·30年代诗歌1932年施蜇存创办《现代》,“现代派”或由此得名。后卞之琳于北平编文艺杂志《水星》,与之呼应,共同推动发展。诗人群包括戴望舒、施蛰存、金克木、何其芳、林庚等。1936年10月戴望舒主编《新诗》杂志,并邀卞之琳、冯至、孙大雨、梁宗岱等参与,把现代诗派推向高潮。抗战爆发后,急剧分化、衰落,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则为40年代的“九叶诗派”所继承和发展。艺术渊源:法国象征派诗歌、美国意象派诗歌和以T·S·艾略特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诗潮;唐五代温李一派。诗学主题与社会公众主题相疏离,多聚焦于内心世界,抒写自我情绪与感觉。第九章新诗(下)·30年代诗歌戴望舒第九章新诗(下)·30年代诗歌第九章新诗(下)·30年代诗歌1949年1月,戴望舒全家在离港前合影第九章新诗(下)·30年代诗歌《望舒草》(现代主义代表作):回避了中国社会的现实,以个体生命和个人情感为中心——表达心灵经验,融汇了法国象征派诗风与中国古典诗学传统。《雨巷》——情绪与音律的交融a.借重音乐;b.古典意象与现代诗情;c.寻找的迷茫,提炼出了一种青春期的公共情绪或幻想。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全诗七节,首尾两节复沓,构成前后的跌荡回环。每节由二——三个诗句割断为六行。诗行与诗行之间不一定压韵,诗句与诗句之间基本上压ang韵。这种疏韵,构成了全诗舒缓而沉重的主旋律。但是它并不单调板滞。在诗句与诗句之间,利用具有ang韵为脚韵的复沓诗行,大量运用诗行中的韵(内韵),即诗行里ang韵的字词;选择有ang韵的词尾组成的双声叠韵的词汇,如“芬芳”、“惆怅”“迷茫”和“彷徨”等。凡诗中的复沓成分,内韵和双声叠韵,大都附着在诗的主体意象(雨巷、姑娘、丁香)上,达到了声、义、情、景相互融合,使ang的音响在全诗流动,谱写了浏亮舒缓,飘忽蕴藉的节奏。从诗的意境构成看,这首诗是抒写诗人主观的“希望”,把在悠长雨巷中飘忽独行的姑娘作为自己感情的对应物。与古典诗词中的丁香相比,《雨巷》中的丁香已经大大的拓展了艺术容量。丁香在这里不仅是喻体,而且同喻体是相互依存相互叠加的一个意象,彼此渗透交融。“《雨巷》在音节上完美无缺,比起唐人的长短句来,实在毫无逊色。”(朱湘)“我心里永远保持着《雨巷》中的诗句给我的遐想。当年在家乡时,每逢雨天,在深巷里行着,雨水滴在撑着的伞上,滴答滴答,我便想起了《雨巷》里的韵节。”(冯亦代)第九章新诗(下)·30年代诗歌《我的记忆》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甚于我最好的友人。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它生存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笔盒上,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在压干的花片上,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它在到处生存着,像我在这世界一样。它是胆小的,它怕着人们的喧嚣,但在寂寥时,它便对我来作密切的拜访。它的声音是低微的,但是它的话却很长,很长……第九章新诗(下)·30年代诗歌a.日常口语的抑扬顿挫;b.情绪的节奏取代音乐节奏;c.真实而又隐秘性的生命个体。“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或使诗情成为畸形的,……智者却为自己制最合自己脚的鞋子。”(《望舒零札》)第九章新诗(下)·30年代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我用残损的手掌第九章新诗(下)·30年代诗歌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三秋草》,1935年《鱼目集》,1936年与李广田、何其芳合著《汉园集》。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卞之琳的创作与提倡格律诗的新月派有关联,但他的风格实际上更接近于象征派。1910—2000,江苏海门人。第九章新诗(下)·30年代诗歌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十月三日第九章新诗(下)·30年代诗歌(一)画面:“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围绕他,有桥、有风景、有楼上看风景的人。一幅水墨小品或风物素描。(二)画面:现实与想象图景的结合。也许是看风景归来的人,或许是无关的另外的人,这“你”可以是“他”,也可以换成“我”。“淘洗”了个人感情,实践诗的“非个人化”,而增强了诗的普遍性。诗思具有了更大的开放性。对举互文:句子的首尾相联,加强了语言的密度,在视觉与听觉上都产生了一种音义回旋的美感效果;主语和宾语、主体意象与客体意象的互换,增强了诗画意境的戏剧性效果,隐喻的相对关联的哲理也得到了形象的展示。第九章新诗(下)·30年代诗歌卞之琳诗歌的特色:①诗性与哲思、理趣的交融;②“诗的非个人化”——隐匿个人性,放大为普泛化人生体验;③暗示性、多义性;④格律上讲究“顿”、“音组”。“我写诗,而且一直写的是抒情诗,也总是在不能自已的时候,却总倾向于克制,仿佛故意要做‘冷血动物’”。“小处敏感,大处茫然,……总象身在幽谷,虽然是心在峰巅”。(《雕虫纪历·自序》)第九章新诗(下)·30年代诗歌何其芳(1912—1977),四川万县人。1.早期诗风将象征主义与中国古典尤其是李商隐、李煜诗词的凄凉、艳冶结合,形成了他早期诗歌的现代主义特色。诗集《预言》(1945),收入30年代作品。“差不多都是飘在空中的东西”。2.转变,诗集《夜歌》(1945)(《夜歌和白天的歌》),收入1938—1942年在延安时的诗。“其中有一个旧我与一个新我在矛盾着、争吵着、排挤着”。一个小布尔乔亚知识分子在一个以拯救民族的存亡为己任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武装集团里所面临的思想感情问题的诗性的回答。第九章新诗(下)·30年代诗歌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呵,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私语,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你一定来自那温郁的南方,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燕子是怎样痴恋着绿杨。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那温暖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一定要走吗?请等我和你同行?我的脚知道每一条熟悉的路径,我可以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你可以不转眼地望着我的眼睛。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你的脚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象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呵,你终于如预言中所说的无语而来,无语而去了吗,年轻的神?(《预言》1931年秋天,北平)第九章新诗(下)·30年代诗歌——初临爱情时的惊喜,对爱情的憧憬和态度,以及初恋消逝之后的怅惘。“预言”是诗人对于自己爱情的预言,他预言命运女神是不会光顾他的,即使临近了也会离他而去。(“年轻的神”,《蒹葭》)集中还有《脚步》《秋天》《欢乐》《花环》《爱情》《夏夜》《赠人》等名篇。寻找和追求美好的东西,尤其是爱情,情调细腻、缠绵而又反复低徊。压卷之作《云》:“从此我要叽叽喳喳发议论:/我情愿有一个茅草的屋顶,/不爱云,不爱月,/也不爱星星。”预示了即将到来的转变。第九章新诗(下)·40年代诗歌艾青(1910—1996),1910生于浙江金华,原名蒋海澄。1933年写《大堰河——我的褓母》时始用笔名艾青。1929年赴法学习美术,1932年回国,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第九章新诗(下)·40年代诗歌1.艾青诗歌的三个阶段:①《大堰河》时期:从“彩色的欧罗巴”带回的“芦笛”,并和多灾多难的民族现实结合,扎根于土地和人民。诗的基调是“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大堰河》(1936)(《芦笛》《大堰河——我的褓母》)②《北方》时期:从“吹笛”的流浪者变成时代的“吹号者”。在战争中深入人民中间,思索民族的命运,探索新诗通向“民族心灵深处”的道路。“我乃是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呼唤“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北方》(1939)(《复活第九章新诗(下)·40年代诗歌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向太阳》《我爱这土地》)《他死在第二次》《吹号者》(1939)《火把》(1941)《黎明的通知》(1942)“我们是悲苦的种族之最悲苦的一代,多少年月积压下来的耻辱与愤恨,都将在我们这一代来清算。我们是担戴了历史的多重使命的。……我们写诗,是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而写诗的。”(《诗论·诗与宣传》)③建国后。《藏枪记》、《归来的歌》第九章新诗(下)·40年代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那从林间出现的,赶着马车的你中国的农夫,戴着皮帽冒着大雪你要到哪儿去呢?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由于你们的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我能如此深深地知道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岁月的艰辛。第九章新诗(下)·40年代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沿着雪夜的河流,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那破烂的鸟篷船里映着灯光,垂着头坐着的是谁呀?而我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躺在时间的河流上苦难的浪涛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流浪与监禁己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贵的日子,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第九章新诗(下)·40年代诗歌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无数的我们的年老的母亲,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就像异邦人不知明天的车轮要滚上怎样的路程……——而且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啊,你篷发垢面的少妇,是不是你的家——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己被暴戾的敌人烧毁了么?是不是也像这样的夜间,失去了男人的保护,在死亡的恐怖里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第九章新诗(下)·40年代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中国的痛苦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1937年12月28日夜间第九章新诗(下)·40年代诗歌2.艾青诗歌的意象群及其内蕴:A.“土地”意象群:①对土地——农民
本文标题:第九章 新诗(下)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545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