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八讲宗教信仰宗教:就它的本质而言,是人对客观环境(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生活)错误地感觉、认识及至荒谬解释的结果。它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两种关系,是人对这两种关系的评价、态度和处理方式。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一、多神信仰和三大崇拜中国文明是一种农业文明,传统农民以自耕自足的小农经济为本,这便造成中国人讲究现实利益的文化心态,其宗教信仰也谋求对现实的生产和生存现状有直接的救助,因而中国人崇尚多神信仰,如门有门神,灶头有灶王爷。不过,从总体上说,中国人对天地、祖先、君师的崇拜是最为突出的。为什么呢?这三大崇拜实是出于古人对这三者的认识。天地是人的生存环境,先祖是人的生理纽带,而君师是引导社会前进的人物。这三者失去其一,人就不可能平安地生活在世间,因此对这三者的崇拜是很自然的事。(一)天地山川崇拜及祭祀天神称为“皇天上帝”,地神称为“后土地祗”,合称“皇天后土”。古代对天地的祭祀最隆重的是“封禅”。所谓“封禅”,就是由帝王来祭祀天地,“封”是在泰山顶上设坛祭天;“禅”是在泰山附近的小山上祭地。封禅的根本目的是帝王取得天下以后,以天子身份祭告天地,以表示自己的统治符合天意,合乎正统。史书记载第一个封禅的帝王是秦始皇,第二个是汉武帝。唐代最后一个封禅的帝王是唐玄宗,唐以后,宋真宗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禅的帝王。祭祀后土是封建国家专门祭祀地神的仪式。以原始信仰来看,古人祭祀地神,是为了酬谢大地负载万物、养育万民的功劳。历史上首次将祭祀后土列为大典的是汉文帝。古代帝王除往泰山封禅、往汾阴祭祀后土之外,祭祀天地的仪式还有庙祭和郊祭两种。西周时已有天帝庙,由天子亲祭。后五行学说渗入,天帝数目增多,名称也混乱了,大致认为天神中最尊贵的是太一,它有五个辅助神分别管理天的一方,其名称为东方青帝(木)、西方白帝(金)、南方赤帝(火)、北方黑帝(水)、中央黄帝(土)。至于郊祭,则是在京城的郊外举行祭祀天地的仪式,史书上称为“郊”。北京现存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都是明清两代为祭祀天地山川而建设的。山川是大地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地的象征。古人崇拜山岳,大约是因其高达,云遮雾绕,能兴风雨,似有神灵居住;崇拜大河,则因它终年流动,或利或害,神力无边;封建帝王祭祀山川则有事天地而礼山川,保天下而护山河的用意在内。古时祭祀以“五岳”,“四渎”,“四海”为最重要,五岳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二)祖先崇拜及祭祀祖先是人类延续的根本,远古时代“男根”崇拜就是祖先崇拜的反映,及至周代初年形成宗法制,把祖先崇拜制度化。自那时以来,不但帝王祭祖,官员百姓也要祭祖。如周代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只有一庙。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只准皇帝拥有宗庙,百官不得擅建,宗庙由此成为帝王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后世称为“太庙”,现存北京市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即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太庙。帝王祭祀自己的祖先用太庙,官员祭祀祖先用宗祠。一姓一族聚于一地,为敬奉祖先或本族杰出人物立祠以祭。如:广州市有一座宏伟的“陈家祠”。(三)君师圣贤崇拜及祭祀君师圣贤实际是指那些在历史发展中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但在古人的观念里,他们都是具有非凡神性的人物,对他们的崇拜便由此而来。“君”,指历代帝王。“师”,指那些可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传统上指孔子和关公两个人。这一文一武体现了中国治国的两大机制,是封建国家赖以长存的两大支柱。祭孔,实际上是封建国家尊崇教育的一种体现,是汉代以来独尊儒术并以儒学作为统治思想的必然结果。祭关,虽热有宣扬忠义勇武的一面,但宗教色彩比较浓厚。孔子的最高封号是“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属于圣哲的范畴,并未脱离人界,关公就不同了,他的最高封号是“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属于道教神祗系统,已进入神界,跟人判然有别。历史上祭孔,始于孔子死后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一直到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由他的家乡沛(今江苏省沛县)还长安,过曲阜,亲祭孔。这是封建帝王祭孔的开始。到汉元始元年(公元1年),汉平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这是孔子受封的开始。南朝宋元嘉二年(公元424年),为孔庙设专职管理官员一人;元嘉二十年,又规定祭孔用乐,这表明祭祀仪式的进一步升级。后来到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诏令天下州县立庙,实行全国性的祭孔,孔子由此成为全国知识分子必须朝拜的对象。祭祀关公的活动开始得较晚,他的显赫跟后期道教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到了宋代,关羽突然显赫起来。此后道士相传,说关羽曾多次显灵于荆州地面,故佛、道二教争相网罗关羽为本教护法神。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崇信道教的万历皇帝加封关羽“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正式列入道教神祗系统。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清政府出于笼络汉族臣民的考虑,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全国规模的祭关比全国规模的祭孔晚了一千多年。“妈祖信仰”也是很值得一提的信仰之一。在海峡两岸甚为流行,特别是在台湾省,对妈祖的信仰历久不衰。“妈祖”,也陈“天妃”、“天后”、“天后娘娘”,两岸奉为海神,其实是宋代初年的一位女性,姓林,善观气象,可预知海上风浪,使当地渔民免除许多海难,死后被奉为神灵,祭祀香火不断。对于先贤的崇拜,也是中国传统的信仰之一。所谓“先贤”,就是那些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过牺牲和贡献的杰出人物。。人们信仰和祭祀他们,乃是钦敬他们的才干和精神,肯定他们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因此,对他们的祭祀,是最具有文化意蕴的历史现象。从西周初年的周公,战国的屈原,汉代的张良、韩信,三国的诸葛亮魏晋时的王羲之、陶渊明,到唐宋时期的李白、杜甫、苏轼、岳飞,及后来的文天祥,都是后世钦崇的对象,建有专门的祠宇祭祀他们。二、佛教(一)、佛教的传入和发展一般认为,佛教是由释迦牟尼于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在古印度境内创立的,因此在我国又叫“释教”,管和尚又称“释子”。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人在寺内译出《四十二章经》,据说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佛经。据史料推断,佛教传入我国最早的时间大约在两汉之间。佛教初入中国,人们还只是把它当作一种神灵来崇拜,跟神话了的黄帝、老子一样,在朝廷和一些王公贵族的家里供奉,民间还没有什么人信仰。从文献记载看,汉桓帝可能是第一个信奉佛教的皇帝。最早出家信佛而又见于记载的汉人是汉灵帝时的严佛调。至于第一个登坛受戒、正式成为和尚的朱士行,已是三国时代的人了。足见佛教初来时的影响是很有限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有了突出的发展,表现在:第一,佛经翻译的规模明显扩大。第二,弘传活动进一步兴盛,出现了比较大的佛教活动中心,如洛阳、长安、建康、庐山等地。第三,大量营建佛寺僧舍,建造石像石窟。据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所载,仅北魏在洛阳的寺庙已达1376所。北齐在邺都(今河北省临漳县)的寺庙达4000所。南朝的寺庙也不少,梁时已有2846所。第四,西行求法活动成风。中国最早到西域去求法取经的僧人是三国时的朱士行,他也是中国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人。第五,在思想信仰方面,已不满足于前一时期只求一般地解脱痛苦,而是祈求往生弥勒净土(极乐世界)。(二)中国佛教的宗派1、三论宗。2、三阶宗。3、天台宗。因创立地在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因以《法华经》为教义依据,故又名“法华宗”。其教义主张诸法实相,万物互通,一心具有三千世界,即千差万别的事务都反映了真如法性的本质,因而万物皆由心生。4、华严宗。这一派所依据的经典是《华严经》,故名“华严宗”。其始祖被认为是隋末唐初的杜顺。教义主张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客观世界只有在主观世界感觉到它时才存在。5、法相宗。其理论在于深入辨析一切事物的种种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故名“法相宗”,创始人为玄奘及其弟子窥基。6、律宗。是以研习和传持戒律为主的一个宗派,其依据的经典是《四分律》,他们一般把戒律分为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个部分。7、净土宗。8、密宗。9、禅宗。禅的本意是思维修养、静虑定心,本位印度佛教的一种修炼方法。传入中国后形成一个宗派,产生一整套理论体系和修行体系,形成佛教中国化的最典型的产物。它的特点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主张我心即佛,识心见性,以心传心,因而不用背诵经卷,只要坐禅修行即可。菩提达摩是初祖,慧可是二祖,六祖慧能。(三)喇嘛教源流与达赖、班禅“喇嘛教”就是西藏地区流传的佛教。“喇嘛”是藏语译音,意思是“上师”,是藏族人民对有地位有学问的和尚的尊称。在唐朝的松赞干布时代佛教在西藏获得广泛流传。“达赖”和“班禅”是黄教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的称号。“达赖”是蒙语,意思是大海。这个称号始于明朝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到1652年,经中央册封才算合法成为定制。班禅称号比达赖略晚,公元1713年,清政府正式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规定其转世同达赖一样,须经中央政府批准。(四)反佛思想和灭佛斗争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否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实体存在,否认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能力;在变化纷繁的现实和充满矛盾的人生面前,人只能采取消极躲避的办法,尽力求得精神的解脱。基本教义是“无常”、“无我”、“八苦”。“无常”是说人生变化无常,人无法主宰人生;“无我”是说世间万物都没有独立的实体,连人的本身也是各种感觉和精神的暂时聚合。“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忧悲恼苦。造成这种种痛苦的原因,既不在神灵,也不在社会环境,而是人自身的“惑”(贪婪和痴迷)、“业”(行为及意识活动)。“惑”、“业”为因,造成生死不息之果,根据善恶行为,轮回报应。为此,就要念经、修行、持戒,彻底转变自己的世俗欲望和认识,超出生死轮回的范围,达到转变的最高目的,这就叫做“涅磐”、“解脱”。从基本理论和主张看,佛教有“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之分。所谓小乘佛教是指原初的、传统的教派,大乘佛教则指后起的、变化了的教派。比较早的反佛思想家是南北朝时候的范缜。他从无神论的主张出发,写了《神不灭》来系统批判佛教妄说。唐朝反佛比较有名的是狄仁杰、韩愈。历史上的灭佛事件主要有四次,叫“三武一宗”,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的主要原因是表明自己亲汉不亲胡;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灭佛是因为佛教的扩大极其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五)佛教与中国文化(1)佛教与中国哲学史。禅宗把佛教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与儒、道互相影响。宋代以来的唯心主义思想几乎都从佛教哲学中吸取营养。程颐、朱熹的程朱理学借用了华严宗的某些命题;陆九渊和王阳明的陆王心学则吸收了禅宗的某些思想。汉唐以后的哲学史,根本就离不开佛教思想史,而且成为中国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佛教与中国文学。从题材来看,历代描写佛教的诗文不计其数,从全唐诗来看,其收唐诗约五万首,其中与佛教有关的诗占了将近十分之一。从艺术风格来看,由于佛教追求自我解脱,主张离尘出世,使文学界形成了一种清淡悠远的艺术流派。从诗歌理论来看,唐宋以后,主张“以禅论诗”,讲究诗歌创作要“物象超然”、“意境空蒙”。从创作队伍看,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和尚诗人,史书上称作“诗僧”。唐代诗僧寒山、皎然,近代有苏曼殊。(3)佛教与艺术。尤其绘画和雕塑更能显示出佛教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印度以及西域的石窟艺术也跟着传入。至于壁画,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以佛教为内容的宗教壁画大大发达起来,出现了像吴道子等著名的宗教画家。(4)佛教与中国语言。佛教的流传,使佛语、佛典大量渗入社会生活,并失去了佛教含义而具有了社会含义,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谚语。如“一尘不染”、“五体投地”、“当头一棒”等。(六)佛教文物和佛教胜迹佛教主张离尘出世,因此寺庙建筑大多建在幽深的山林里,人工建造了无数的石窟、佛像和佛寺,留下许多有价值的佛教文物和佛教胜迹。(1)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2)佛教四大禅林:山东省长青县灵岩寺、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湖北省当阳市玉泉市、南京市栖霞寺。(3)三大石窟艺术,指云岗、敦煌、龙门。(4)十大坐佛。(5)四大卧佛。(6)两大木佛。(7)两大铜佛。(8)一部金版《大藏经》。(9)
本文标题:第八讲 宗教信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566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