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四章变形缝构造§14.1伸缩缝当建筑物过长,平面形式复杂或同一建筑物个别部分的荷载或高度有较大差别时,建筑构件会因为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地震等作用而产生裂缝或破坏,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建筑上通常可以采取“阻”“让”两种不同措施;“阻”→通过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性,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以阻止这种破坏;“让”→在变形敏感部位将结构断开,预留垂直缝隙,使建筑物各部分能自由变形,以减少附加应力产生,即以退让的方式避免破坏;使其成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各部分能独立变形,互不干扰。这种缝隙按其所起的作用不同分为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Back一、作用建筑因受到温度变化而生热胀冷缩现象,使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应力而变形,造成构件开裂或破坏。当建筑物体量过大时,这种情况更加明显。为避免这种温度变化引起的破坏,需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具有一定宽度的颖隙。即伸缩缝(温度缝或温度伸缩缝)二、设置原则:1.沿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垂直方向预留2.断开部位:基础顶百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同一位置)基础不需断开(因基础部分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3.间距: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Back三、构造1.缝宽:一般为20~40mm(通常取30mm)2.结构处理:(1)砖混结构缩缝设置:单墙方案双墙方案(2)框架结构:中部断开、双柱等办法设置、简支梁、悬挑BackBack3、伸缩缝构造(1)墙体伸缩缝①截面形式→平缝(厚度为一砖的外墙上只能做平缝);→错口缝(厚度为一砖以上的外墙上应做成错口或企口形式);→企口缝(凹凸缝)(厚度为一砖以上的外墙上应做成错口或企口形式);Back②外墙伸缩缝构造为防止透风和透蒸汽,外墙变形缝口一般用油膏、沥青麻丝、泡沫塑料等防水防潮的弹性保温材料填缝缝口较宽时,还应用镀锌铁皮、彩色钢板等材料在外侧盖缝,且为保证变形缝的正常工作,盖缝铁皮应有可调节变形能力。Back③内墙伸缩缝构造对外墙(内墙)内侧缝隙,一般用具有一定装饰作用的木条等盖缝板条盖缝,盖缝板应一侧固定,以保证结构在水平方向的自由伸缩。Back(2)楼地板层伸缩缝①位置与墙体变形缝一致②处理应:a.满足地面平套、光洁、防滑、防水和防潮要求b.缝内一般用沥青麻丝(油膏)、金属调节片等弹性材料填或封缝,上铺活动盖板或橡胶、塑料板等地面材料;c.顶棚处用木板、金属调节片等做盖缝处理。Back1、原始建筑物:Back(3)屋面伸缩缝构造有:伸缩缝两侧屋面标示棚、高低错落两种情况处理上应考虑屋面防水做法和使用功能要求并满足防水、保温、隔热等屋面构造要求不上人屋面→可在伸缩缝两侧加砌矮墙(或砼矮墙),并做好泛水构造处理,盖缝处应能保证自由伸缩不漏水。上人屋面→多做防水油膏嵌缝,并注意泛水处理;BackBack§14.3沉降缝解决由于建筑物高度不同、重量不同,平面转折部位等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变形;一、作用如果建筑物存在各部分地基承载力不同或荷载差异过大现象,将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匀现降,严重时会导致建筑物结构构件破坏。二、设置原则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设置沉降缝:(1)建筑物建造在不同的地基土壤上,并难以保证均匀沉降时;(2)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的基础形式,宽度和埋深相差悬珠时易形成和均匀沉降时;(3)同一建筑相邻部分高差在两层以上或超过10mm以上时;或相邻部分荷载相差很大或结构形式变化明显且易导致不均匀沉降时;(4)建筑物形体较复杂,连接部位较薄弱时;(5)原有建筑物与扩建、新建建筑物间。BackBack三、构造1、断开部位(必须将建筑物的基础,墙体:楼层及屋顶等部分垂直断开)即基础及基础以上构件全部断开;2、缝宽:通常取30~70mm;与地基情况及建筑物高度有关;3、构造(1)基础沉降缝构造①砖混结构墙下条形基础处理一般有:双墙偏心基础、挑梁基础、交叉式基础②框架结构:双柱偏心、挑梁基础、柱交叉基础;(2)墙体沉降缝通常采用镀锌铁皮、铝合全板和彩色薄钢板等盖缝;Back(3)楼地面(屋顶)沉降缝构造同伸缩缝;(4)地下到沉降缝构造处理重点是:做好地下室墙身的防水构造,一般是在沉降缝处预埋止水带;止水带:橡胶止水带、塑料止水带、金属止水带;构造:内埋式、可卸式Back§14.4防震缝一、作用将建筑物分成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防止建筑特各部分在地震力作用下震动,摇摆引起变形裂缝,造成破坏;二、设置原则:在地震设防烈度为~地区,当建筑物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设置防震缝:(1)因毗邻房屋立面变大于6m;(2)建筑有错层且接板高差较大;(3)房屋毗邻部分结构刚度压量截然不同或相差悬珠,另体型复杂,有较长凸出部位,如L形、U形、T形、山字形等;Back三、构造1、断开部位:全高设置,基础可不断开;2、两侧应布置墙;若与沉降合并设置→基础也应设缝断开3、方案:双墙、双柱、一墙一柱;4、缝宽:一般取50~100mm;另:据地震然度和建筑物高度确定;对于多层和高层砼结构房屋最小缝宽应符合以下要求:BackBack①房屋高度H≯15时,取a=70mm;②房屋高度H>15m时,据不同设防烈度增加缝宽:a.设防烈度为,高度每增加5m,缝宽增加20mm;b.设防烈度为,高度每增加4m,缝宽增加20mm;c.设防烈度为,高度每增加3m,缝宽增加20mm;d.设防烈度为,高度每增加2m,缝宽增加20mm;5、变形缝墙较厚时,一般采用企口缝或错口缝,有利于保温和防水;但:抗震缝要做成平缝,以适应地震时的摇摆;6、构造防震缝宽度较大,应充分考虑盖缝条的牢固性和对变形的适应能力,做好防风和防水;Back本章小结:1、变形缝据功能不同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2、何时设置何时变形缝,同时应掌握其构造做法,重点应掌握以下各点:(1)伸缩缝要能保证建筑物在水平方向的左右胀缩而不能坏(2)沉降缝要保证建筑物在垂直方向的自由沉降而不破坏(3)沉降缝可代替伸缩缝,而伸缩缝不能代替沉降缝(4)防震缝要能保证建筑物在垂直方向自由沉降,在水平方向又能左右移动(5)在地震区设置伸缩缝、沉降缝时均按抗震颖要求考虑同一建筑,可合并设置(6)伸缩缝和防震缝一般从基础上将建筑物断开,沉降缝必须断开基础3、3种变形缝的异同:设置目的、断开部位、缝宽、缝的形式(防震缝仅能为平缝形式,其余二者3种缝形式均可)Back
本文标题:第十四章变形缝构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571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