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华东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华东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华东理工大学作为第一批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211”重点大学,自该计划启动以来,一直在稳步扎实地推进各项工作,下面就我校实施“卓越计划”的进展情况进行汇报。一、总体概况我校实施“卓越计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依托优势学科和产学研基础,以“卓越计划”试点工作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大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打破围墙,充分发挥专业学院的主体作用,由各专业学院直接执行培养方案,并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工程教育学系负责管理、协调和指导,同时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按照学校要求,负责制定试点专业学生培养的总体方案和实施细则,并监督实施;以实施《探索工程科技领军人才中外合作培养模式》国家教改项目为契机,充分利用国际合作与交流资源;学校各部门积极参与和支持配合。我校“卓越计划”的目标定位是: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批面向过程工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杰出科技人才和领军人物。为此,一方面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精神和科学素养,另一方面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截至目前,我校共有7个本科专业入选“卓越计划”,分别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自动化。其中,前4个专业作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获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每个专业获得150万的建设经费;后3个专业我校将于2013年拨款专项经费150万支持建设(每个专业各50万元)。我校“卓越计划”试点班的学生按照“志向驱动、择优遴选”的原则进行公开选拔,目前进入“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班”的学生人数为2010级111名、2011级189名。学生选拔在一年级结束后进行,在二年级组成试点班,并执行各专业的“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四年级半年进行工程实践,半年进行毕业设计和论文,即按照“1+2+0.5+0.5”的模式进行培养。我校的“卓越计划”目前只在本科阶段进行,第一批试点班学生毕业后,“卓越计划”将自然延伸到研究生阶段。二、组织管理为顺利实施“卓越计划”,我校在2009年10月设立了专门机构—工程教育学系(我国高校史上第一个以“工程教育学”命名的独立部处级单位)。同时,为充分利用多年来在优秀生培养方面积累的工作经验,并为“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思想和理论指导,我校将原理工优秀生部和高等教育研究所并入工程教育学系。如今,工程教育学系已成为我校负责工程教育学研究、“卓越计划”组织和管理的专职机构,成为“卓越计划”的理论研究、方案设置、产学研合作以及政策分析等四位一体的综合专职培养机构,并将为进一步落实“卓越计划”的各项任务提供政策、理论和实践的坚实保障。此外,为协调各部门间关系,有效落实各项保障措施,更好地整合各种优质资源,为我校“卓越计划”的实施做好顶层设计,我校还构建了不同层面的管理体系:1、以校长为组长的“卓越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包括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工程教育学系主任、相关部处负责人、相关学院院长及合作企业领导。2、成立“卓越计划”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来自学校的资深教育专家(院士、国家教学名师等)和来自企业的工程科技专家(院士和工程界知名专家)参与指导、审核培养方案及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经费投入等。3、成立产学研合作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分管副校长担任主任,主要成员由大型企业高管组成,负责协调和落实学生的企业实践环节。总之,我校的组织管理以各专业学院为主体,工程教育学系负责总体协调、组织和管理。各专业的“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由专业学院负责执行,并纳入教务处的统一教学管理。三、政策措施1.学校层面首先,为确保“卓越计划”经费的科学管理和使用,我校制定了《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暂行)》(参见附件1)。同时,我校也出台了学生遴选与学籍管理政策。在每个“卓越计划”的专业设立试点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志向和未来发展的定位,自愿报名,然后择优选拔,允许其它专业的学生通过转专业进入试点班(参见附件2—附件5)。此外,为了大力推动卓越计划的实施,我校于2012年对产学研合作教育专家指导委员进行了调整(参见附件6)。2.院系层面各入选“卓越计划”的专业学院,结合各自特色,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典型措施列举如下:生物工程学院在选拔过程中精心组织面试,全面考察候选人的学习成绩、外语水平、工程热情、综合素质及对未来学习人生的认识等,并在推荐硕博连读、保送工程硕士、推荐国外交换或知名企业等方面优先考虑“卓越计划”试点班学生。药学院在学院岗位津贴中专设两个特殊任务岗,以激励从事“卓越计划”教师工作,“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均在学院党政联席会上集中讨论解决,制定了《药学院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班的选拔及流进流出规则》。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对于参加基于项目学习的指导教师予以工作量补贴,学院统一资助指导卓越工程师班学生开展研究项目所需的经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对于参与“卓越计划”项目建设的团队教师,给予业绩肯定;与“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班”学生结对子的指导教师,优先考虑其保送研究生的名额分配。四、培养模式1.学校培养标准和专业培养方案。我校以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及《“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校培养标准编制要求》为指导,遵循“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国家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制订学校层面的统一指导性培养标准和实施方案,并强调全面工程教育理念。参与专业根据其特色制订“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主要由三大模块构成:共性工程基础知识模块,具体包括基础必修课、基础选修课等;特色专业教育模块,具体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及创新教学环节等;企业学习实践模块,包括工程基本技能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基于项目的毕业论文/设计等,具体内容见附件7-14。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我校本着加强工程技能训练、凸显工程特色、教学科研互动的原则,以密切联合企业、培养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在具体实施中,依据“卓越计划”培养标准,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同时不搞一刀切,突出专业优势和特色。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确定了大学物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化工工艺等8门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对于大面积学科基础课程,聘请国家级和上海市教学名师授课,对于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也聘请优秀任课教师担任主讲教师。此外,对化工热力学、化工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等核心课程采取增加学分、强化实践的措施。还专门聘请工程设计院和鹰图(中国)有限公司的专家为化工卓越试点班学生开设了3学分的《SP3D工厂设计软件应用》的课程。生物工程专业确定了“基础理论学习、科研方法训练、企业工程实践”三阶段的课程模式。一、二年级以基础理论学习为主(包括聘请优秀师资、选用或自编优秀教材),三年级以科研方法训练为主(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将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学科竞赛等科研活动融入其中),四年级以企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将认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小设计和毕业论文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活用于实践过程)。同时在必修课中增加生物工程相关的重要设计类课程,比如生化过程自动化控制与生物反应器机械设计等;强化双语/全英文课程教学,开展微生物学、生物分离工程、生物炼制工程、生物反应工程原理等课程的双语及全英教学;增开企业课程和企业专门讲座,包括“企业GMP规范和质量控制”(16学时)、“发酵工厂设计概论”(16学时)、“企业管理”(16学时)以及8场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主讲的专门讲座;此外,还精简了部分必修课程。制药工程专业增设特色课程《制药分离工程》和《药物制剂工程》;探索增加工程类实验及与其它专业联合开展实验;由校企专家联合编写完成了《制药工艺学》、《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物分析》等五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在“过程、装备、控制一体两翼”知识结构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以知识的可拓为依据,在原则上不增加学时的情况下,通过“删、减、并、增”优化教学内容、倡导工程驱动型教学方法等实现课堂教学由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增加《化工原理》学时数(由80学时增加到96学时);专业选修课开设《化工过程分析与开发》、《化工系统工程》等工程类课程;同时,将工程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和教材中,在《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课程中将从高分子化学合成机理的角度结合工业生产实际讲述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结构特征;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中增加高分子材料加工生产中的实例分析(如产品质量分析)等;并开设高分子合成工程和加工工程方面的课程。环境工程专业,突出了与卓越工程师培养及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相一致的核心课程,其中重点课程包括环境化学,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分析及监测,化学反应工程,环境评价,环境工程设计等。大幅度地增加了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如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和环境评价等三门课程均分别增设了8学时课程设计。对环境工程设计进行了重新优化组合,并增加了与工程密切相关的授课内容。代表性的若干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见附件15-16。3.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将企业项目和执业工程师考试内容纳入传统教学,强调理论应用与实际结合;加强互动式教学、双向交流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取现场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的方式。探索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探索项目、实验、设计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所有专业都注重聘请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企业教师参与到主要专业核心课程的授课当中,并与校内教师一同开展相应的课程设计教学指导工作。比如:生物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的场所不仅仅是教室,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带领学生在学院内生物炼制微型工厂、生物发酵实验平台等试验场所,边传授教学内容边简单动手实践,寓教于动。制药工程专业部分专业主干课程(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课程实践环节直接在企业完成,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显著提高。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启动“基于项目的学习”,采取以问题为导向,以大作业、专题研究报告、文献综述报告、研究性实验报告等为载体的探索式学习模式,通过“做中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也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实践教学环节全部在企业中完成;而环境工程专业直接安排由企业(陶氏化学公司、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和泖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设计、主讲《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概论(HSEMS)》课以及三门专业课。五、师资队伍1.校内参与卓越计划的专职师资队伍建设及相应的政策措施。学校从各专业选派中青年教师进入企业及工程设计院实习;鼓励和推进教师利用多种形式前往企业实际部门参与研发、工作或实习;着手调整现行岗位聘任、考核、晋升评价等办法,把工程和项目设计开发等成果都纳入考核范围。在人才引进中,我校对具有企业背景及从事过重大项目实施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倾斜。为了加快青年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我校还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参见附件17)。为了提高青年教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学校成立了9个青年教师培训基地,其中7个与“卓越计划”直接相关(参见附件18)。此外,各学院根据自身优势和具体条件,也出台了各具特色的师资建设措施。比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依托国家精品课程和教学名师组建了“青年教师培训中心”,并选派教师到“国际合作平台”签约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密西根大学、里海大学、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等国外著名大学进修学习。而制药工程专业则选派部分老师去上海医药及下属各子公司进行挂职锻炼。2011年已有4名教师在企业接受过系统培训,1名教师专赴药监局实践,4名教师接受过新版GMP的
本文标题:华东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575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