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3m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
平整度3m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本方法规定用3m直尺测定距离路表面的最大间隙表示路基路面的平整度,以mm计。2、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压实成型的路面各层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及使用质量,也可用于路基表面成型后的施工平整度检测。二、仪具与材料(1)3m直尺:硬木或铝合金钢制,底面平直,长3m。(2)楔形塞尺:木或金属制的三角形塞尺,有手柄。塞尺的长度与高度之比不小于10,宽度不大于15mm,边部有高度标记,刻度精度不小于0.2mm,也可使用其他类型的量尺。平整度(3)其它:皮尺或钢尺、粉笔等。三、方法与步骤1、准备工作(1)按有关规范规定选择测试路段。(2)在测试路段路面上选择测试地点:当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需要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确定,可以单杆检测;当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需要时,应连续测量l0尺。除特殊需要者外,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80一100m)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对旧路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用粉笔在路面上作好标记。(3)清扫路面测定位置处的污物。平整度2、测试步骤(1)在施工过程中检测时,按根据需要确定的方向,将3m直尺摆在测试地点的路面上。(2)目测3m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情况,确定间隙为最大的位置。(3)用有高度标线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记其最大间隙的高度(mm),准确至0.2mm。(4)施工结束后检测时,按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4)的规定,每1处连续检测10尺,测记10个最大间隙。四、计算1、单杆检测路面的平整度计算,以3m直尺与路面的最大间隙为测定结果。连续测定10尺时,判断每个平整度测定值是否合格,根据要求计算合格百分率,并计算10个最大间隙的平均值。2、报告单杆检测的结果应随时记录测试位置及检测结果。连续测定10尺时,应报告平均值、不合格尺数、合格率。摩擦系数测定一、目的和适用范围适用于以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摆式仪)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值,用以评定路面在潮湿状态下的抗滑能力。二、仪具与材料(1)摆式仪:摆及摆的连接部分总质量为1500±30g,摆动中心至摆的重心距离为4105mm测定时摆在路面上滑动长度为126士lmm,摆上橡胶片端部距摆动中心的距离为508mm,橡胶片对路面的正向静压力为22.2土0.5N。(2)橡胶片:当用于测定路面抗滑值时的尺寸为6.35mm×25.4mm×76.2mm,橡胶质量应符合要求。当橡胶片使用后,端部在长度方向上磨耗超过16mm或边缘在宽度方向上磨耗超过32mm,或有油类污染时,摩擦系数测定即应更换新橡胶片。新橡胶片应先在干燥路面上测试10次后再用于测试。橡胶片的有效使用期为1年。(3)标准量尺:长126mm。(4)洒水壶。(5)橡胶刮板。(6)路面温度计:分度不大于1℃。(7)其它:皮尺或钢卷尺、扫帚、粉笔等。三、方法与步骤(一)准备工作(1)检查摆式仪的调零灵敏情况,并定期进行仪器的标定。当用于路面工程检查验收时,仪器必须重新标定。摩擦系数测定(2)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测点应选在行车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lm,并用粉笔作出标记。测点位置宜紧靠铺砂法测定构造深度的测点位置一一对应。(二)试验步骤(1)仪器调平(2)调零(3)校核滑动长度(4)洒水润湿测试路面,用橡胶板刮除表面泥浆。(5)再次洒水,释放开关,使摆在路面滑过,指针读书即为摆值当摆杆回落时,用左手接住摆,右手提起举升柄使滑溜块升高,将摆向右运动,并使摆杆和指针重新置于水平释放位置。摩擦系数测定(6)重复以上步骤测5次。并读记每次测定的摆值,即BPN5次数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不得大于3BPN。如差数大于3BPN时,应检查产生的原因,并再次重复上述各项操作,至符合规定为止。取5次测定的平均值作为每个测点路面的抗滑值(即摆值FB),取整数,以BPN表示。(7)在测点位置上用路表温度计测记潮湿路面的温度,准确至1℃。(8)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该处的测定位置以中间测点的位置表示。每一处均取3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准确至1BPN。摩擦系数测定四、抗滑值的温度修正当路面温度为T(℃)时测得的摆值为FBT,必须4换算成标准温度20℃的摆值FB20FB20=FBT+△FFB20——换算成标准温度20~C时的摆值(BPN);FBT——路面温度T时测得的摆值(BPN);T——测定的路表潮湿状态下的温度(℃);△F——温度修正值;同一个测点,重复5次测定的差值应不大于3BPN。抗滑性能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一、目的与适用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粗糙度、路面表面的排水性能及抗滑性能。二、仪具与材料(1)人工铺砂仪:由圆筒、推平板组成。①量砂筒:一端是封闭的,容积为25±0.15mL,可通过称量砂筒中水的质量以确定其容积V,并调整其高度,使其容积符合规定要求。带一专门的刮尺将筒口量砂刮平。②推平板:推平板应为木制或铝制,直径50mm,底面粘一层厚5mm的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抗滑性能③刮平尺:可用30㎝钢板尺代替。(2)量砂;足够数量的干燥洁净的匀质砂,粒径0.15+0.3mm(3)量尺:钢板尺、钢卷尺,或采用已按式将直径换算成构造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的构造深度尺。(4)其它: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等。三、方法与步骤1、准备工作:(1)量砂准备:取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0.15~0.3mm的砂放入适当的容器中备用。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回收砂必须经干燥、过筛处理后方可使用。(2)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测点所在抗滑性能横断面位置。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lm。四、试验步骤(1)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小于30cm×30cm。(2)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表面上轻轻地叩打3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注: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均匀性。抗滑性能(3)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做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的向外摊开,使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动余砂。注意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4)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5)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该处的测定位置以中间测点的位置表示。五、计算抗滑性能TD——路面表面构造深度(mm);V——砂的体积(25cm3);D——摊平砂的平均直径(mm)。注意:每一处均取3次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准确至0.1mm。22318311000DDVTD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回弹仪检测水泥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场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它构筑物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快速评定,所试验的水泥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100mm,温度应不低于10℃。2、回弹法试验可作为试块强度的参考,不得用于代替混凝土的强度评定,不适于作为仲裁试验或工程验收的最终依据。二、仪具与材料(1)混凝土回弹仪:指针直读式的混凝土回弹仪,也可采用数字显示式或自记录式的回弹仪。回弹仪应符合下列标准:水泥混凝土的强度①水平弹击时,在弹击锤脱钩的瞬间,回弹仪的标称动能应为2.207J。②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拉簧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弹击锤起点应位于刻度尺的零点处。③在洛氏硬度为HRC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2。(2)酚酞酒精溶液,浓度为l%。(3)手提式砂轮。(4)钢砧:洛氏硬度HRC60±2。(5)其它:卷尺、钢尺、凿子、锤、毛刷等。三、方法与步骤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一)回弹仪检定与保养1、回弹仪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送检定单位校验。检验合格的回弹仪应具有检定合格证,其有效期为一年。①累计弹击次数超过6000次;②弹击拉簧座、弹击杆、缓冲压簧、中心导杆、导向法兰、弹击锤、指针轴、指针片、指针块、挂钩及调零螺丝等主零件之—经更换后;③弹击拉簧前端不在拉簧座原孔位或调零螺丝松动;④遭受严重撞击或其它损害。2、回弹仪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钢砧上进行率定试验:①进行构件测试前后如连续数天测试,可在每天测试完毕后率定一次;②测定过程中对回弹值有怀疑时。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如率定试验结果不在规定的80土2范围内,应对回弹仪进行常规保养后再进行率定,如再次率定仍不合格,应送检定单位检验。3、回弹仪率定步骤回弹仪率定试验宜在室温为20土5℃的条件下进行。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混凝土地坪上,回弹仪向下弹击时,弹击杆应分4次旋转,每次旋转约90,弹击3~5次,取其中最后连续3次且读数稳定的回弹值进行平均作为率定值。四、测定步骤(一)测区和测点布置1、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将一块混凝土板作为一个试样,随机取样方法决定。每个试样的测区数不宜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少于6~10个,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宜大于2m;测区宜在试样的可测表面上均匀分布,并宜避开板边板角。(2)对其他混凝土构造物,测区应避开位于混凝土内保护层附近设置的钢筋,测区宜在试样的两相对表面上有两个基本对称的测试面,如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一个测区允许只有一个测面。(3)测区表面应清洁、干燥、平整,不应有接缝、饰面层、粉刷层、浮浆、油垢等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表面的杂物和不平整处,磨光的表面不应有残留粉尘或碎屑。(4)一个测区的面积宜不少于200mm×200mm,每一测区宜测定16个测点,相邻两测点的间距宜不小于3cm。测点距路面边缘或接缝的距离应不小于5cm。水泥混凝土的强度(5)对龄期超过3个月的硬化混凝土,应测定混凝土表层的碳化深度进行回弹值修正,也可用砂轮将碳化层打磨掉以后进行测定,但经打磨的与未经打磨的不得混在一起计算或与试块强度比较(未打磨)。(二)回弹值测定在测试过程中,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混凝土路面。(1)将回弹仪的弹击杆顶住混凝土表面,轻压仪器,使按钮松开,弹击杆徐徐伸出,并使挂钩挂上弹击锤;(2)使回弹仪对混凝土表面缓慢均匀施压,待弹击锤脱钩,冲击弹击杆后,弹击锤即带动指针向后移动直至到达一定位置时,指针块的刻度线即在刻度尺上指示某一回弹值;(3)使回弹仪继续顶住混凝土表面,进行读数并记录回弹值,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如条件不利于读数,可按下按钮,锁住机芯,将回弹仪移至他处读数,准确至1个单位。(4)逐渐对回弹仪减压,使弹击杆自机壳内伸出,挂钩挂上弹击锤,待下一次使用。(三)碳化深度测定(1)对龄期超过3个月的混凝土,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可在每个测区上选择一处测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值。当相邻测区的混凝土土质或回弹值与它基本相同时,则该测区测得的碳化深度值也可代表相邻测区的碳化深度值。(2)测量碳化深度值时,可用合适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为15mm的孔洞(其深度略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然后用毛刷除去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不得用水泥混凝土的强度液体冲洗),并立即用浓度为1%酚酞酒精溶液洒在孔洞内擘的边缘处,再用钢尺测量自混凝土表面至深部不变色(末碳化部分变成紫红色)、有代表性交界处的垂直距离1—2次,该距离即为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值,每次测读至0.5mm。五、计算1、将一个测区的16个测点的回弹值;去掉3个较大值及3个较小值,将其余10个回弹值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10NisN水泥混凝土的强度2、当回弹仪非水平方向测试混
本文标题:3m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00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