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让你的作文波澜起伏——写出事件的波澜
作文训练五----写出事件的波澜文似看山不喜平久旱逢甘霖只一滴他乡遇故知是债主洞房花烛夜在隔壁金榜题名时在梦里人生四大喜事人生四大悲事跌宕多姿,起起伏伏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九天仙女下凡尘喝彩儿孙个个都是贼惊怒偷得蟠桃献至亲拍手叫好跌宕生姿,起起伏伏,吊足胃口一:什么是事件的波澜?二:为什么要写出事件的波澜?三:怎样写出事件的波澜?教学目标波澜人们把文章的起伏变化比喻成波澜。有起伏、有曲折、有变化。有曲折性、复杂性。为什么要写出事件的波澜?1.客观事物本身就是起伏变化的,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客观性)2.“文若看山不喜平”,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阅读心理)构成审美期待落差,有吸引力文章要与读者交流,当然要吸引读者人们对异于常态的事物总怀着极强的好奇心------冯友兰作诗要“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起。”《白石道人诗话》平铺直叙,见头知尾。则索然寡味。情节曲折,波澜迭起。则吸引读者。平静的湖面固然能给人以美感,而水面的荡漾,荷花的摇曳,则会给人更多的联想和感受。怎么样才能写出事件的波澜?1.善于选择本身就曲折复杂的事件来写。(前提)2.运用使叙事曲折的技巧。常见的兴波澜的方法情节突转法设悬解悬法误会掀澜法巧合兴波法情感起伏法抑扬变化法情节突转法指的是情节突然转变的一种叙事方法。这种转变,或表现为喜事突然变成悲事,或表现为人物从顺境突然转为逆境,完全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反之亦然。关键在于突转之前要选取与中心命意相反的事层层铺垫,步步烘托,再一下子倒转,使结尾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尴尬瞬间我对已搬来一星期却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邻居很是好奇,总想一睹“芳容”。终于有一天,隔壁传来开门的声音。机不可失,赶忙打开门一看,哇,好一位秀发披肩清纯美丽的现代淑女!当我正上上下下“饱餐秀色”时,一声河东狮吼:“见鬼,瞅什么瞅,没见过人哪?”唬得我心里直发毛,灰溜溜地关了门。一天,我正要下楼,楼下传来了脚步声。糟糕,“见鬼”来了,真是冤家路窄。无奈,只好昂首阔步视而不见,下楼梯如履平地,一脚踏了三个台阶,结果可想而知--让“见鬼”笑了个够。而由于自己“光荣负伤”在床上趴了好几日,恨恨发誓与“见鬼”势不两立。几天后,忽有人敲门,一看,是“见鬼”,“你的腿怎么样了?”满脸灿烂的笑容和关切的神情让我如坠千里迷雾,又受宠若惊。“没,没事儿。”“那你可以帮我抬煤气罐吗?”啊?!(此文获第三届“跨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设置悬念法就是设置一个个悬而未决的矛盾,使情节回旋推进,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三国演义》用奇谋孔明借箭设悬解悬法:例文赏析《只借一美元》一位富豪走进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前,举止得体地坐下来。“先生,您有什么事需要我们服务吗?”贷款部经理一边打量着来者,一边热情地问道。“我想借点钱!”富豪回答。“可以,您想借多少呢?”“一美元。”“一美元?只借一美元?”贷款部经理惊诧地看着他。“是的,我只需要借一美元。可以吗?”“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都是可以的。”经理彬彬有礼地说。(续写,尽量实现情节的突转。)“好吧。”那人从皮包里取出一沓股票、债券放在桌上:“这些票据做担保可以吗?”经理清点之后说:“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吗?”“是的。”富豪不动声色地回答。经理干脆地说:“好吧,请办理手续。年息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我们便把这50万美元的股票、债券都还给您。”“谢谢!”富豪办完手续后,从容离去。一直在一旁观望的银行行长怎么也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一美元呢?于是,他追了上去,大惑不解地问这位富豪:“对不起,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这实在弄不懂,您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还要借一美元呢?”“好吧,我可以把实情告诉你,我到这里来办事,需要一段时间,随身携带这些有价票据很不安全。我曾到过几家金库,想租他们的保险箱,但租金都很昂贵。我知道贵行的保安很好,所以就将这些票据以担保的形式寄存在贵行。况且借款利息很便宜,一年只要支付6美分……”行长恍然大悟:有头脑又有金钱的人是幸运的,他们能用头脑支配金钱;而只有金钱没有头脑的人则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的头脑被金钱所支配。经商斗智,善谋者胜。“误会”源于人与人之间的错误理解。这种错误理解使得人物之间的对话、行动、感情等等都朝着意外的方向发展,从而掀起事件的波澜。应该说,误会的产生大多是出于偶然,但如果能用偶然的误会来表现某些必然的事物,往往会有非常好的效果。误会掀澜法:《雷雨》《父亲》巧合兴波法《荷花淀》由于出人意料的因素造成事件偶合或人物奇遇,称为巧合。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巧得自然,巧得真实,从而吸引读者欲罢不能。例文赏析:花(美·诚然谷)他在为工作埋头忙碌了一个冬季之后,终于获得了两个礼拜的休假。他老早就计划好要利用这个机会到一个风景秀丽的观光胜地去,泡泡音乐厅,交些朋友,喝些好酒,随心所欲地休憩一番。临行前一天下班回家,他十分兴奋地整理行装,把大箱子放进轿车的车厢里。第二天早晨出发前,他打电话给他母亲,告诉她去度假的主意。母亲说:“你会不会顺路经过我这里,我想看看你,和你聊聊天,我们很久没有团聚了。”“母亲,我也想去看你,可是我忙着赶路,因为同人家已约好了见面时间的。”他说。当他开车正要上高速公路时,忽然记起今天是母亲的生日,于是他绕回一段路停在一个花店门口,他打算买些鲜花叫花店给母亲送去。他知道母亲喜欢鲜花。店里有个小男孩,正挑好一把玫瑰在付钱。小男孩面有愁容,因为他发现所带的钱不够,少了10元钱。他问小男孩:“这些花是做什么用的?”小男孩说:“送给我妈妈,今天是她的生日。”他拿出钞票为小男孩凑足了买花的钱。小男孩快乐地说:“谢谢你,先生。我妈妈会感激你的慷慨。”他说:“没关系,今天也是我母亲的生日。”小男孩满脸微笑地抱着花转身走了。他选好一束玫瑰、一束康乃馨和一束黄菊花。付了钱,给花店老板写下他母亲的地址,然后发动车,继续上路。车子在开出一小段转过一个小山坡时,他看见刚才碰到的那个小男孩跪在一个小墓碑前,把玫瑰花摊在碑上。小男孩也看见他,挥手说:“先生,我妈妈喜欢我送给她的花。谢谢你,先生。”他将车开回花店,找到老板,问道:“那几束花是不是已经送走了?”老板摇头说:“还没有。”“不必麻烦你了,”他说,“我自己去送。”情感起伏法闲适→惊喜→失望→悲观欢愉→悲观→平静→快乐→伤心→愉快钱包丢了之后生活总会给人以磨练,使懦弱的人变得坚强,使我们更完美的认识到:这才是生活!也更让我们感受到“情”。就在这个星期我把钱包丢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他的丢失意味着我的饭卡、银行卡、一些现金……全部转化为零。“零”是个可怕的数字,我这一周的生活将没了希望。远离家的我将不会再有家的补给。为了使家里人不担心,我没有说出我的“零”。想到这担心没用,还不如让他们放心。只是让他们将银行卡挂失。然后办新卡,在一切的事情办妥后,我无奈的宣布我最主要的财源已经断绝。所有的东西只剩下“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乐观了。我在丢钱包的那条路上寻了无数遍。贴出去写得我手酸的“寻物启示”静静地等待着回音。同桌是第二个知道我的的钱包丢了的人。他没说什么立即给我了一些钱,并说:“这是压底的钱,不够再跟我讲。”这句话给予了我很强的动力。是啊!这是个关键时刻,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在没钱的时候友情成了我最坚强的支柱。只一句话便谱出了我心中最华美最绚烂的乐章。丢失了钱包的第二天,我的信心已经没有了。但我仍然又写了几份“寻物启示”贴在了我曾经遗忘的角落。我心已经很沉静,心里剩下的想法只是:这几天生活异常严峻,将是自己所没有经历过的。中午我问了许多的同学,而在这中间许多同学表示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借钱给我,而且有好几个同学都拿出自己的钱塞在我手中,说句“别客气!需要,还有”……“你怎么那么不小心”……“以后要注意”的话。我很感动,但没有流泪。下午吃饭的时候,朝阳叫上我去吃饭,它让我刷了他的卡。那“吱儿——”的一声,在我心里激起了一层涟漪,一滴泪珠滴入心湖中,我百感交际……晚上,躺在床上,漆黑中一滴泪水落在散发芳香的枕巾上。同时我也不再想钱包了。我的“寻物启事”像投入大海般无回音……我的信心早已被磨灭。第三天的早晨我没有去吃早饭。教室里已有不少同学。我惊讶——我的桌子上已端正地躺好了一个面包和一袋牛奶。我一步一步走过去,坐下,大声说了一个“谢谢!”百余只眼睛扭过来看着我,先是惊讶,随后嘴角都不约而同露出了微笑,淡淡的,甜甜的。我早已流下了一串泪珠,同桌轻轻递来一张纸巾,“吃吧!”我接过纸巾……晚上,我在日记里写下:“钱包,拜拜,我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伟大的财富。”抑扬变化法欲扬先抑,即对人欲表扬而先批评,对事欲说对而先说错,对物欲说好而先说坏;欲抑先扬,则与之相反。抑扬相生,富于变化。应注意避免的问题:1.将事件描写得繁复曲折,但与突出的中心关系不大,徒使文字冗长拖沓。2.情节的构思老套,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事件的走向,达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3.为了叙事曲折而穿凿附会,破绽百出。新学期伊始,我们高年级学生去车站迎接新同学。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旁不知所措,便主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不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只好勉强支撑。才走了几步,那女生便对我说:“……”1、讲半个故事,听了以后将它续写下去,力求能够写出波澜,出人意料。新学期伊始,我们高年级学生去车站迎接新同学。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旁不知所措,便主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不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只好勉力支撑。才走了几步,那女生便对我说“背不动就滚吧!”我一听此言,顿时怒从心头起,放下箱子,怒视着她。那女生愣了几秒钟,才满脸通红地指着箱子的底部对我说:“我指的是轮子。”2、某人报考一家公司职员,因落榜而轻生。后被人救活,又突闻被录用的消息。就在他告知亲友时,又传来消息:公司解聘了他。请将上述材料重新设计其情节,要求前因后果,叙述清楚;曲折有度,合情合理。求职始末大学毕业才两年的舒平下岗了。为了生活,舒平不得不四处奔波,终于一家有朋友的公司答应他去应聘。在复试时,他与一位业务经理因意见上的分歧而发生了争执,他那桀骜的个性使他的言语犀利而偏激,令经理十分尴尬,结果他落榜了。舒平连遭重创,心灰意冷。想到年迈的父母正巴巴地盼着享儿子的福,想到相恋两年的女友因自己境况不佳而常闹分手,想到自己才华横溢而无处施展,他绝望了,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恰好此时,那家公司的朋友找到他,将他从死神身边拽了回来,同时带给他一张聘请书。原来那位经理经过冷静的思考,认为舒平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决定高薪聘用他。舒平躺在病床上,通过电话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悦。第三周星期一,舒平早早地来到公司门前,却见一张通告赫然映入眼帘:“鉴于舒平先生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本公司决定予以解聘……”课外练习:真没想到……要求:或选一事,或选一人,或选一物,或选一景,写成记叙文。要有适当的议论或抒情。提示:本文的题眼是“没想到”,文章的内容应是由“没想到”引发出来的、出乎自己意料的震撼人心的事,即表现出生活中闪光的东西。题目限定了所写的对象是“我”,因此,文章的内容一定要自己亲身经历的,切忌编造。开头可按自己原来对事物的发展看法叙述,结尾一定要点明“没想到”这个题眼,既照应了开头,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记叙为主,可兼有抒情或适当的评论。
本文标题:让你的作文波澜起伏——写出事件的波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0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