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要素禀赋理论本章要点俄林-赫克歇尔定理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里昂惕夫之谜重要概念1。要素禀赋指一个国家拥有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无关。KA/LAKB/LB2。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对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KA/LAKB/LB产品密集度的判断方法KBXYLOA我们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来判断产品的要素密集度。B点使用的K多于A点。由此可见,X产品为劳动要素密集型产品,而Y产品则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等产量线等产量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可以生产相同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各种组合点的连线。等产量线有两层含义:一是产品的生产是由两种生产要素组合的结果;二是生产同一产量时,可以有多种要素的组合形式。等产量线的形状表明了两种生产要素在生产某种特定商品时的相互替代程度。边际技术替代率为等产量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等成本线等成本线也称为企业的预算线,是在企业成本和生产要素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的各种组合点的轨迹。俄林-赫克歇尔定理引言李嘉图模型假定了各国相对优势差异(单一要素生产率或要素生产率差异),但没有解释各国相对优势的原因。李嘉图模型没有说明贸易后增加的利益如何配。李嘉图模型没有说明贸易后不同国家之间同质生产要素价格(收益)的变化。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将在上述三方面对李嘉图模型进行补充和扩展,使贸易理论更具现实指导意义。H-O模型的假设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产要素(K和L)这是一个典型的2×2×2模型。这一假设很明确,就是为了用一个二维的平面几何图来说明问题。实际上,放松这一假设(即研究更为现实的多个国家、多种商品、多种要素)并不会对H-O模型所得出的结论产生根本的影响。2.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这样,如果要素价格在两国是相同的,两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就会使用相同的劳动和资本的比例。由于要素价格通常是不同的,因此各国的生产者都将使用更多的价格便宜的要素以降低生产成本。3.A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B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在两国中,商品X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商品Y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假设表明,A国的劳动价格比较便宜,B国的资本价格比较便宜。在两个国家中,生产商品Y相对于生产商品X来说,使用的资本-劳动比例更高4.生产函数是线性齐次的,即生产过程中的规模收益不变。这意味着:增加生产某一商品的资本和劳动投入将带来该商品的产量以同一比例增加。例如,如果资本和劳动投入增加1倍,X的产量也会增加一倍。对于Y产品的生产也是这样。5.两国的商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这意味着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数量众多,他们的行为都不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对于资本和劳动的使用者和供给者也是这样,他们都是价格的接受者。这一假设还表明,在长期中,商品的价格将与生产成本相等,生产者不会获得任何超额利润。最后,这一假设还意味着,所有的生产者、消费者、要素所有者对商品的价格和要素收入是完全了解的。6.两国消费者的需求偏好相同。即两国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如果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是相同的,两国消费X和Y的比例也是相同的。7.在一国内,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与国之间不能流动。因而在不存在国际贸易的情况下,国与国之间要素收入的差异将会永远存在。8.两国的生产资源都被充分利用。9.没有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也没有任何限制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贸易存在的条件下,当两国的相对(或绝对)商品价格完全相等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如果存在运输成本、交易成本和其他贸易限制措施,则当两国的价格差等于单位贸易商品的关税、运输等成本时,两国的生产分工就会停止。由以上假设可知,A、B两国除要素禀赋不同外,其他一切条件都是完全相同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也称要素禀赋理论,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论形式,前者研究和预测贸易格局,后者研究和预测贸易后要素价格的变化又称为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和S-S定理)。H-O定理的一般均衡框架基本思路:要素禀赋差异→要素成本(价格)差异→商品价格差异→分工→贸易商品价格(差异)要素价格要素的派生需求(相同)商品的最终需求(相同)技术(相同)要素供给(差异)偏好(相同)生产要素所有权分配即收入分配(相同)俄林-赫克歇尔定理内容一国经济的比较利益根源于它的要素禀赋。一个劳动要素相对充裕的国家,能够较便宜地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从而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因此,国际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的主要原因就是要素禀赋的不同。该定理是在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比较利益是怎么产生的这个根本问题。要素禀赋XYOA国B国封闭状态下XYB国A国OABPBPA开放状态下XYⅡPWB’A’对H-O模型的评价H-O模型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要素流动假设也基本与比较优势理论相一致。同时,H-O模型从两个方面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首先,H-O模型是以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为分析前提的。该理论是建立在多种而不是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基础上的。这一点与现实更加接近。其次,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基础上的,H-O模型假设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是相同的,各国间生产同一产品的成本差异是由各国不同的要素禀赋差别造成的。H-O模型的缺陷(1)H-O模型的分析只假定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实际上,生产要素可以分成许多种类,即使是某一类生产要素也可以进一步分成许多项。(2)H-O模型比较强调静态结果,排除了技术进步的因素。H-O模型实际上是从现有的贸易结构反推比较利益形成的基础。(3)该理论对于需求因素并未予以充分的重视,这也影响了其对于现实问题的分析。(4)该理论在分析过程中引进了价格或货币因素,这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在国际贸易中,产品价格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可能引起建立在比较利益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和价格竞争优势之间的差异或脱节。戈特哈德·贝蒂·俄林(BERTILOHLIN)(1899-1979),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作了开创性研究。1899年4月23日生于瑞典南部柯里潘村。1915年~1916年年,就读于瑞典隆德大学,获学士学位1917年~1918年,就读于斯德哥尔摩商业经济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入伍,期满后又到斯德哥尔摩大学,在著名教授卡塞尔门下当研究生。1924年在斯德哥尔縻大学商业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24年~1929年任哥本哈根大学教授,又先后到英国剑桥、美国哈佛大学学习进修。1930年~1965年任斯德哥尔摩商业经济学院教授。俄林从16岁跨入经济学的大门到获得诺贝尔奖,奋斗达60余年。1979年8月3日,也就是在他获得诺贝尔奖的第3年与世长辞,享年80岁。1924年,在其博士论文及答辩中,他提出的贸易理论被认为是第一次较完整地阐达了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关于区际和国际分工贸易理论体系。1931年,他把自己的贸易理论体系进一步如以充实、修改和提高,完成了著称世界经济学坛的著作《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至此,最终形成俄林贸易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很快就被写进当时世界上一些最有影响的经济学教科书里,被称为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俄林也因此而获得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在要素禀赋理论模型中,我们一直假定要素总量是固定不变的。在此我们去掉这一假设。一般来说要素禀赋的变化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从而影响其贸易条件,甚至影响比较优势的形态。在此我们引入了罗伯津斯基定理。罗伯津斯基定理罗伯津斯基定理的内容: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的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罗伯津斯基定理的进一步分析假定一个经济的资本供给增加了,为了使新增加的资本被充分利用,就需要资本密集的X部门来吸收新增资本,但是要保证全部吸收还得一定数量的劳动与之搭配。所以Y部门就不得不缩小生产规模释放出一定的劳动,同时也释放出一定的资本。当所有的要素都充分利用,且两个部门的要素密集度保持不变,结果X部门的生产扩大,而Y部门的生产就会下降。罗伯津斯基定理的应用罗伯津斯基线0TPXYT’T’TP’QQ’相对价格线引起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要素积累与贸易条件在开放条件下,如果一国要素增加,对方国家一切保持不变,那么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产量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相对价格就要下降。若该商品是要素增加国家的出口商品,则该国家的贸易条件就会恶化。要素积累使贸易条件恶化的图例0TPWXYT’T’TQQ’Q*CC*C’P*W要素积累与比较优势一国的比较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时间足够长,要素积累和经济增长可能会改变一国比较优势的形态。注意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大国经济下是无效的,因为这一定理以价格不变为前提,而在大国经济下,价格是可以改变的,其原因是大国经济把价格从一个外生变量变成了一个内生变量。萨缪尔森于1915年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Gary)城。20岁时,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文学学士(B.A.)学位;1936年又获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M.A.)学位;5年后获得哈佛大学博士(Ph.D.)学位。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其博士学位论文《经济理论操作的重要性》获哈佛大学威尔斯奖,正是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经济分析基础》为萨缪尔森赢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斯托帕-萨缪尔森定理内容:某一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一、斯托帕-萨缪尔森定理的分析国际贸易是由什么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斯托帕-萨缪尔森定理实际上是考察商品相对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要素价格。商品市场到要素市场的传递过程在均衡时,生产要素在所有部门的报酬应该是相同的。如果X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将导致X部门的资本和劳动比Y部门获得更多的报酬。在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中,资本的新增需求大于新增供给资本的价格上升,劳动的价格下降。二、斯托帕-萨缪尔森定理的引申与含义引申: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将提高劳动丰裕国际劳动的相对价格,降低资本丰裕国家劳动的相对价格,从而使两国的要素价格趋向均等化。含义: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国际贸易虽然改善了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但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有利的。三、斯托帕-萨缪尔森定理的意义1.提出了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不但两国商品的价格,要素的价格也会趋向相等。2.国际贸易可以替代要素的国际流动,间接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最佳配置;3.国际贸易会影响贸易国收入分配的格局。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华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Leontief)(1906–1999)“forthedevelopmentoftheinput-outputmethodandforitsapplicationtoimportanteconomicproblems”华西里·列昂惕夫1906年出生于彼得堡。1925年在彼得堡大学获社会学硕士学位,1928年取得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30年移居美国,正式从事投入产出方法的研究。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获得过很多荣誉,1967年,美国纽约大学授予他终身教授称号。他还曾是日本经济研究中心、英国皇家统计学会名誉会员。里昂惕夫之谜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以美国为例,用投入-产出法来验证俄林-赫克歇尔定理。结果却发现美国出口商品的劳动密集度要高于其进口商品的劳动密集度。这一结论不仅与俄林-赫克歇尔定理完全相反而且有悖常理,一个世界上资本要素最充裕的国家竟然在出口劳动要素密集型产品。这就是里昂惕夫之谜。本章关键词等产量线等成本线边际技术转换率要素价格均等化里昂惕夫之谜
本文标题:要素禀赋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22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