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消防部队社会抢险救援案例研讨
诚汲前车之鉴,谋求打赢之策——消防部队参加社会抢险救援战例研究目录摘要……............3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水果实验室爆炸案例………...........4-11海南省高速公路油罐车泄漏事故案例…….………12-17海南圣保生物制品公司酒精仓库爆炸案例…………18-21分析与思考….22-29结束语……..........30摘要火灾等灾害事故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和损失,面对灾害事故造成的悲惨场面,消防工作者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已经发生的悲剧无法再改变,已经造成的损失也无法再挽回,重要的是如何防止灾难和悲剧重演。每一场灾害事故都给人们留下惨痛的教训。无论是扑救火灾还是抢险救援工作的成功与失败,只要我们能够本着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分析和研究,便可以从中总结出十分宝贵的经验和吸取深刻的教训。为部队在今后一个时期扑救重大火灾和参与社会抢险救援工作提供实际而又生动的活教材。本文就我省近年来部队参加社会抢险救援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借鉴。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水果实验室爆炸案例2.1爆炸现场情况2001年7月7日17时18分,位于海口市五公祠后路的省农科院办公大楼水果实验室里,因一名工人在加工过程中违章操作,致使约500公斤氯酸钾发生爆炸,使半径200米范围内楼群的玻璃门窗被全部震碎,将一幢1500平方米的实验楼夷为平地,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千多万元。2.2、出动力量17时18分,海口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4个普通中队、2个特勤中队、14辆消防车和127名指战员,并调集市城建局四部挖掘机和吊车,赶赴现场进行紧张的抢险救援。17时42分,省、市政府、公安厅、省消防总队领导及市公安局、交警、医疗和武警等相继赶赴现场。爆炸事故抢险救援力量部署图2.3主要救援措施18时成立事故现场救援总指挥部和前沿指挥部,并确立了迅速抢救被困人员、防止二次爆炸和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救援指导思想。2.3.1、侦检、警戒、疏散第一出动力量到达现场后,首先划定事故现场警戒线,范围以爆炸点200米为半径,并认真进行现场情况侦察。特勤大队抢险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立即组织侦检小组利用气体侦检仪检测有毒气体,根据有毒气体的性质及当时的风向、风力和温度等调整警戒线范围,组织生命探测小组搜索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由交警、武警负责外围警戒、疏散无关人员撤离现场、清除外围火源、维护现场秩序、进行交通管制。2.3.2、现场救助17时56分,侦察小组利用生命探测仪探测到在东侧两米多深的废墟下面有一名生还可能的小孩。由于爆炸造成整个建筑物墙体倾斜,楼板塌落,废墟瓦砾堆积如山,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据此,总指挥部决定采取以下救援措施:第一,利用挖掘机从楼板的一侧抬起楼板,并用起重气垫支撑;第二,用镐、铁铤、液压剪和扩张器等工具对埋压小孩附近的预制件进行破拆;第三,为防止机械工具造成被困人员二次创伤,参战官兵用双手搬运瓦砾石块,实施抢救;第四,挖出小女孩上身后,120医务人员立即给小孩输氧和输液,并每隔5分钟向总指挥汇报一次小孩呼吸的情况。经过3个半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在21时29分救出被困小孩,21时50分其他三名遇难者也相继被挖掘出来。2.3.3、处毒、堵漏、排爆在现场救助被困人员的同时,处毒组、堵漏组、排险组在前沿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迅速展开工作:一是清理收集现场散落的各种固体和液体的有毒农药;二是利用无火花工具对泄漏的氧气和氢气钢瓶的断裂管线进行堵漏;三是将二楼的其他氧气和氢气钢瓶搬离到安全的地带。2.3.4、稀释、洗消一是用喷雾水枪对现场进行稀释,减少空气中有毒和可燃气体的含量,防止人员中毒和发生二次爆炸;二是与防疫部门合作用药剂和水对爆炸现场、人员、器材和车辆进行洗消,防止次生灾害。经过23个小时努力,顺利完成了救人、排毒和防爆等救援任务。海南省高速公路油罐车泄漏事故案例3.1泄漏事故情况2000年10月10日凌晨4时22分,海南东线高速公路一辆满载10吨汽油的改装走私汽油槽车,因左前轮胎爆裂导致翻车,司机受重伤被挤压在驾驶室内,汽油槽车车顶法兰阀撞坏,大量的汽油沿着开裂的罐体往外泄漏,当天西南风,风力3-4级,气温32摄氏度,在高温下,汽油蒸气挥发扩散,一遇火花随时有爆炸的危险。3.2出动力量接到报警后,先后出动了琼山消防中队、特勤一中队和特勤二中队三个消防中队、6辆消防车、48名指战员到达事故现场。后调度了起重机厂大型吊车和石油公司两辆空油罐车协助救援。3.3主要救援措施3.3.1、侦检、警戒利用侦检器材检测空气中汽油挥发蒸汽的含量,划出警戒范围,防止明火,并进行交通管制,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3.3.2、起重、破拆、救人利用吊车将汽油槽车吊起,然后用破拆器材将驾驶室的门、座垫和护拦拆除,把驾驶员救出送至120救护车。3.3.3、稀释堵漏利用高速公路一侧池塘,采取浮艇泵供水,用喷雾水枪稀释可燃气体浓度,在水枪的掩护下,用无火花堵漏工具对汽油槽车进行堵漏,并用大量的水对汽油槽车进行冷却和冲洗地面流淌的汽油。3.3.4、起吊、转输导罐为了避免放空汽油会造成稻田被毁和尽快恢复高速公路交通,指挥员决定采用起吊导罐的方法。首先在钢丝绳及车体触地面用帆布包裹,并用无火花器材拆御电瓶,避免产生火花,然后成功地使车体复位,采用输转导罐把汽油导向两辆空油槽车。经过5个半小时的努力,顺利完成了救人、排险等救援任务。海南圣保生物制品公司酒精仓库爆炸案例4.1爆炸现场情况2000年10月7日上午9时20分,位于工业大道海口保税区的圣宝生物制品股份公司酒精仓库,由于工人违章焊接,导致酒精罐爆炸,造成地上一层、地下一层的72平方米的仓库全部坍塌,库里的2个12立方米的酒精罐严重移位,大量酒精漂浮水面猛烈燃烧,2台加压泵和大量塑料制品被烧毁。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4.2出动力量接到报警后,先后出动了秀英消防中队和特勤一中队两个消防中队、6辆消防车、45名指战员到达事故现场。后调度了起重机厂大型吊车和交警、派出所协助救援。4.3主要救援措施4.3.1、堵截灭火在东侧出两支泡沫管枪和一支水枪,堵截火势向厂房蔓延,在北侧出一条干线两支水枪消灭塑料制品火灾。4.3.2、破拆、排水、救人利用挖土机和吊车在北侧挖掘出一通道,再用金属切割机、断电剪等破拆工具切割裸露钢筋,打开救援入口。而后利用手抬机动泵排出库内积水。由救人小组深入内部将被困和遇难的人员救出。经过3个半小时的努力,顺利完成了救人、灭火等救援任务。分析与思考以上是我省近年来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中的几起典型案例,抢险救援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更有一些思考。随着《消防法》的实施,消防部队功能的扩展,以及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新产品、新技术的出现。消防部队扑救现代火灾和抢险救援任务将成倍增加,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会更多、更复杂。通过透析以上几起战例,联想近年来全国各地抢险救援的实际,本人对消防部队参加社会抢险救援工作谈谈几点粗浅意见。5.1、消防部队应加快配备现代特种装备器材部队在参与社会抢险救援工作中,经常会面临着侦检、探测、勘察、救生、堵漏、处毒、排爆、起重、破拆、清障、洗消等技术性较强的救援任务。这些仅靠原始常规的装备是无法实现准确、快捷、高效完成抢险救援工作。为此,消防部队要依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采取多种形式、广开渠道筹措资金,购置多功能、智能化、大功率的抢险救援车、化学救援车及各种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装备器材,从而确保部队顺利承担社会抢险救援工作。5.2、应尽快建立起抢险救援的社会联动机制多次抢险救援的经验告诉我们,事故现场的救援工作具有多重性、复杂性、艰难性,仅靠消防部队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如力量调派、维护秩序、交通管制、物资搬运、供水供电、院前救护、后勤保障等方方面面的任务。只有建立规范的高效的城市灭火救援组织指挥体系,才能做到在发生灾害事故时,当地省、市政府及总队领导快速赶赴现场,成立抢险救援总指挥部,迅速调集公安、武警、交警、城建、卫生医疗、供电、自来水等相关单位参与救援工作。并在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明确分工,协同作战,共同完成抢险救援工作任务。5.3、特殊灾害事故救援必须充分发挥大型机械装备的作用多次抢险救援工作以充分证明,当发生地震、爆炸、倒塌、列车、汽车颠覆等重大灾害事故时,救援中大型机械装备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为此,充分利用地方城建部门的挖掘机、推土机、吊车等大型机械装备,可在抢险救援中顺利承担清障、支撑、起吊、破拆、挖掘等险重任务。上述三个战例中都启用大型机械装备投入抢险工作,确保救援任务顺利完成。因此,消防部队应在平时与城建部门建立联系方式,明确调派权限和程序,适时组织大型机械设备参与部队的战术合成配套演练,以便在抢险救援中快速调集,投入抢险工作。5.4、消防部队必须真正落实“练为战”的指导思想,实实在在的推动训练改革工作。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消防部队所承担的灭火及抢险救援的任务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大,配备的器材装备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训练一定要有针对性,必须紧紧瞄准救援对象和新装备。改变以往传统的训练机制,切实做到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加快改革原有的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本着“灾怎样救,兵就怎样练”的原则,制定科学、规范、系统的训练体系框架。5.5、要加强特勤队伍的专业化训练特勤队伍是在抢险救援工作中起着攻坚和尖刀作用。训练必须紧紧围绕所承担的任务,突出抓好针对性、系统性、专业性的训练。一是指战员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在抢险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随时都面临着中毒、爆炸、倒塌、辐射等极度危险的场景,只有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才能不断提高指战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解决好部分消防员的惊慌、恐惧、失措及临阵脱逃的心理。二是对技术含量较高的特种装备的训练。随着部队参与社会抢险救援工作的增多,各种特种装备器材在救援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部队在组织训练中,应对警戒、侦检、救生、起重、堵漏、处毒、洗消等各项器材进行分组专业训练,突出抓好对新装备器材的研究和技战术的应用,以便部队在救援中能够快速操作,熟练使用。三是部队在日常训练中选择酷似实战环境的条件下进行模拟训练。5.6、各级指挥员必须成为扑救现代火灾和抢险救援的专家和内行指挥员是处置各种灾害事故的组织者和决策者,其专业技能和指挥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关系抢险救援工作的成败。一是要掌握相关专业及科学文化知识,包括技术装备、物质燃烧、战术理论、火场供水及物理、化学、数学、力学等专业领域知识;二是熟练运用各种技术含量较高的特种装备器材,掌握其功能特点、适用范围、技术参数及使用方法;三是遵循各种抢险救援工作组织指挥程序及相关规定,做到因时、因地、因情、慎重思考,科学决策,按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组织指挥抢险工作。四是要加大对各级指挥员的培训和交流的力度,并建立起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办法和科学制度,以此保证和提高各级指挥员的专业素质和指挥艺术水平。5.7、建立正规的、科学的执勤秩序良好正规的执勤秩序是消防部队顺利完成抢险救援任务的保证。为此,作为一支同灾害做斗争的专业化队伍,必须适应诸多情况的变化,在平时建立起处警、调派、联动、演练等正规秩序。如制定执行《灾害事故升级程序》、建立高效快捷的计算机指挥决策系统、事故救援预案、化学危险品处置、专家咨询等辅助资料数据库。战时要建立指挥、协同、攻坚、处置等正规救援程序。如《灾害事故处置规程》、《抢险救援组织指挥程序》、时间紧迫、技术手段要求较高的条件下,有条不紊的投入抢险救援工作。结束语灾害事故教训是惨痛的,但通过消防部队参与社会抢险救援战例的分析和研究,为今后一个时期部队顺利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宝贵的经验。谢谢大家!2002年8月
本文标题:消防部队社会抢险救援案例研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23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