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制作:第三组主要内容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上节课我们结束了人生观部分的学习,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进入道德理论的学习。提起道德,我们每位同学都非常的熟悉,比如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做人诚实守信,可能更多的是从个人修养方面去理解。但是道德涉及的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道德涉及的“不是小事,而是我们应当如何生活的问题”。.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第一幅图片是2011年10月13日发生的事情。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而离世2011年10月23日,刁娜夫妇救助因撞车受伤女孩王园园,在这个过程中刁娜不慎被过往汽车撞断了腿。而王园园因刁娜夫妇的行为获救。随后,刁娜的事迹流传开,被网民亲切地称为“最美女孩”。两幅图片,两个类似事件,两种不同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里导致这种对比的道德问题被凸显出来。——道德危机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我们生活的世界道德淡漠,我们的世界会变成怎样?假如我们生活的世界每个人都讲道德,那么我们的世界又会变得怎样?——道德教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道德还让我们变成好人。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生活世界中道德是如此重要而广泛。那么什么是道德?人为什么要有道德?道德的发展有没有规律?人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将从第四章的学习中找到答案。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三、道德德历史发展一、道德的起源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他反映论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论关系的行为准则。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摩西十诫犹太民族“不屈服于奴役,所以他们选择了流浪”,摩西带领他的族人在西奈山下祈祷,请求上帝指一条道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峭壁上刻出十条戒律。第一条:除了上帝,不可有别的神。第二条: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世间百物。第三条:不可妄称耶和华。第四条: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第五条:当孝敬父母。第六条:不可杀人。第七条:不可奸淫。第八条:不可偷盗。第九条: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第十条: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结果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後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暴打了一顿。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于是A放弃了,这五只猴子就没有再被水喷到。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暴打了B一顿。特别的是,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扁。一、道德的起源1、非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在人类社会中,道德又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根源在哪里?历史上许多中外伦理学家曾对此进行过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从而形成了许多的“道德起源说”。伦理思想史上关于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神启论”: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和超自然的规定。“天赋论”: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情感欲望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本能欲望和天然情感之中。“动物本能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性”本能“神启论”有的书也把它叫做“天道论”,核心观点是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是神或“上天”通过启示、征兆指示圣人或君主制定出来的,是神意或天意的产物。这是宗教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比如,我国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旧约》中的摩西十诫,被称为“黄金定律”,奠定了基督教道德的基础。“天赋论”“天赋论”或叫“天赋道德论”,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根源于人心。比如,孟子就认为人天生就有四种“善端”(善的种子)——“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情感欲望论”认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本能欲望和天然情感之中。(本能体现或情感再现)。道德起源于人的某种感情或者欲望。“动物本能论”认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性”本能。以达尔文为代表的进化论伦理学认为,道德起源于群居性动物的社会性本能。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道德不是人所独有的,一切群居性动物都有道德感。人的道德是动物道德的演化。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生产的主观条件。3、道德生产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生产实践。环境的恶劣个体能力的限制群体劳动社会关系行为准则道德观的萌芽---人们在生产实践中认识到合作比不合作好。道德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判断,它主要由人类活动中互相加强的心理作用逐渐形成。实践证明,互相帮助有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互相残杀则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道德的本质1.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社会意识形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性质,直接决定道体系的本质和核心。每一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恩格斯如:私有制的出现,带来了道德观的变化奴隶社会,奴隶主对奴隶的任何奴役、买卖、虐待以至随意杀害都被视为合乎道德的行为,而奴隶的任何反抗言行则都被看作是大逆不道。在封建社会中,维护地主阶级的专制制度和宗法等级制度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也是资产阶级的基本原则。私有制被推翻,公有制建立,道德观也必然发生变化。制的出现,带来了道德观的变化2.作为上层建筑的道德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基础变化而发展变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变化,随着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而发展变化,随着知识的丰富和分辨能力的增强,对道德的理解就越深。三、道德的功能道德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道德功能有:调节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其中,调节功能是道德的最主要的功能。认识功能也是道德的主要功能。道德其他功能都是建立在调节功能和认识功能的基础之上的。四、道德的作用人类最重要的努力莫过于在我们的行动中力求维护道德准则,我们的内心平衡甚至我们的生存本身全部有赖于此。只有按道德行事,才能赋予生活以美和尊严。——爱因斯坦1、对个人——立身之本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获得健康长寿——获得完善的人格——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成功的事业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道德智商(MoralQuotient)罗伯特·科尔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德性或道德品质是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智慧实践,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关键所在。哈佛大学提倡“一个人能不能有所成就,不单单看智商,还应该看他的情商,进而看他的德商”。哈佛大学提倡“一个人能不能有所成就,不单单看智商,还应该看他的情商,进而看他的德商”。2、对社会——生活和谐、社会有序的根基道德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论证产生它的经济基础的合理性、正义性。造成相应的社会舆论去谴责、否定不利于它的经济基础的思想和行为。(1)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重大的影响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以及部分社会科学。(3)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作为社会规范,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维护社会的生产与生活秩序,使社会有序发展。社会越发展,道德的作用越重要。没有红灯停,哪有绿灯行?(4)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五、道德的历史发展1、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1)原始社会的道德(2)奴隶社会的道德(3)封建社会的道德(4)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5)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原始社会的道德道德原则: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道德规范:热爱劳动、团结互助、平等民主,勇敢刚毅。道德缺陷:氏族复仇、血缘群婚和食人之风奴隶社会的道德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屈从和人生依附。鄙视劳动和劳动者强调对奴隶主国家的绝对忠诚。信奉男尊女卑、男主女从。封建社会道德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是封建社会道德最突出的特征。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规范。道德的政治化、宗教化、规范化、理论化是封建地主阶级道德的重要特征。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道德原则。自由、平等、博爱是基本的道德规范。惟利是图是占主导地位的道德规范。2、道德发展的规律性(1)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人类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2)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3、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利于下一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和结晶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面临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问题.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历史和文化道德传统,这是他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保持自己特色、走出自己道路基础的重要基础。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实践充分说明,现代化的模型可以多种多样,但都不能脱离自身的民族性。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是如此,如果离开对中国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就会失去历史的基础而难以更好的推进。道德的力量是巨大的,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真善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美德就能汇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2、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能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能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经济社会更好发展。3、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人总是需要精神力量支撑的,总是在一定的道德环境中成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根,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之根,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也有利于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优良道德传统的熏陶和润泽,能够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完善我们的道德品质,成为个人成才成长的重要推进力量。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源泉。一、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
本文标题:第四章思修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2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