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CHAPTER9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ECONOMICINTEGRATIONANDGLOBALIZATIONS经济与一体化的分析国际经济组织及作用经济全球化与新秩序第1节区域经济一体化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涵义:是指参加国将部分经济权利让渡给一体化组织,根据共同利益,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行使经济政策的过程。一、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区域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有五种形式,即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1、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2、关税同盟是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统一对非成员国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关税同盟的特征:(1)与自由贸易区不同,关税同盟的成员国在相互取消进口关税的同时,设立共同对外关税。(2)从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看,随着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各成员国为保护本国的某些产业,需要采取非关税壁垒。3、共同市场是指各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而且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4、经济联盟是指不但成员国之间废除贸易壁垒,统一对外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在协调的基础上,各成员国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5、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是指成员国在实现了经济联盟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统一的形式。二、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在理论上,关于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影响效果的分析,大都以关税同盟为研究对象。关注: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贸易创造,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从而提高了成员国的福利。贸易转移,是指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降低了成员国的福利。(二)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关税同盟的动态优势:1.大市场效应或规模经济效应。2.促进成员国之间企业的竞争。3.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资。关税同盟的动态劣势1、促成了新的垄断的形成2、拉大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三)关税同盟的政策含义成员国的利益与损失取决于若干条件,如成员国与外部国家生产成本差异、结成同盟前关税高低、成员国间的竞争状况、地理位置等;政策应审慎;三、开放的地区主义是指成员间的所有优惠性的措施或安排,也适用于非成员成员经济体。这一点与传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的排他性有本质上的差异。典型形式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APEC(Asia-PacificEconomicCorporation)四、最优货币区理论与实践MUNDEL提出,根据成本与收益分析,如果价格和工资刚性,经济一体化成员国参加单一货币区是最优选择;FRIDEMAN认为:如果价格和工资具有刚性,则浮动汇率是最佳选择。最优货币区是指采用单一货币或几种货币之间汇率永久固定、对外统一浮动的经济区域。(一)最优货币区的条件最优货币区是在固定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劣比较的基础上产生的。其条件有:1、商品市场高度融合;2、要素市场融合3、金融市场融合;4、宏观经济政策协调5、政治文化融合;(二)单一货币的收益收益主要来自经济效率的提高1、消除交易成本的收益。包括直接和间接收益。直接收益:消除成员国间货币兑换的成本。欧盟委员会估计,该费用每年高达200多亿美元,占欧盟GDP的0。5%。间接收益:减少成员国间价格歧视,提高了消费者的福利。2、消除汇率不确定性带来的收益;3、有助于形成更健全的价格机制和降低实际利率水平;4、信用延伸的收益: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从通货膨胀率低联盟国家获得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支持的收益。5、稳健的中央财政:《马斯特里赫条约》对各国财政约束是严格例如:加入欧元区前一年财政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公债占GDP的比重不得超过60%等;(三)单一货币区的成本加入的成本主要是失去独立性政策工具:(1)缺乏有效的需求变化的调节手段:在工资和劳动力价格弹性小,调节作用弱时,汇率政策调节更为重要。(2)改变国内非均衡偏好的成本:改变偏好造成政策搭配失调,如由注重通货膨胀转向就业;(3)劳动力市场结构差异造成的成本。劳工组织的工资谈判集中度不同造成成本;(4)单一货币下财政体制不同造成的成本。成本最少的财政赤字融资的选择受到限制。(5)国家间经济增长率不同导致贸易不平衡。五、国际货币体系狭义定义:主要指国际间的货币安排,具体包括国际汇率体系,国际收支和储备资产,以及国别经济政策与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国际金融体系的作用:建立相对稳定合理的汇率机制;为国际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清偿力;促进各国经济政策协调等。(一)国际金本位制度1870-1914背景:19世纪70年代,当世界上主要的西方国家都实行金本位制度后,国际金本位制度即自动形成。概念: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制度。黄金是金本位制度的基础;特点:黄金充当国际货币;以铸币平价为基础的固定汇率制度;黄金能够自由进口和出口;本国的货币供应量受本国黄金储备的制约;国际收支自动调节;1936年,金本位制度彻底崩溃(二)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3指第2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内容:以美元为中心的汇率平价体系(双挂钩机制);美元充当国际货币;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IMF;运用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宣布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兑换黄金,该体系崩溃;崩溃的原因:1、特里芬难题TriffenDilemma:美国为满足美元储备需求的增长而大量增发美元,而难以保证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币值稳定的矛盾。2、汇率体系僵化:固定汇率制度限制了国别经济政策的作用;3、IMF协调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能力有限:各国国际收支失衡严重,大大超过IMF所能提供的财力支持;(三)牙买加体系1976-现在1976年IMF“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并达成《牙买加协议》。从而形成了国际货币关系的新格局。主要内容: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非货币化;提高SDRs的国际储备地位;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运行特点:国际储备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渠道调节国际收支;主要缺陷:(1)多元化国际筹备格局使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性增加;(2)汇率体系不稳定,增加了外汇风险;(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仍然不健全,难以消除全球性国际收支失衡;第2节国际经济组织及其作用一、IMF及其作用IMF1946年建立,有39个会员国,中国是创始会员国。现在IMF会员国约183个。宗旨:就国际货币问题进行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平衡发展、提高就业、增加收入、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对成员国提供所需的临时性融资、消除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衡等。最高决策机构是理事会;二、WORLDBANK1945年成立,其宗旨为:对用于生产目的的投资提供便利,提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需的贷款等。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和国际金融公司组成;还有两个服务性附属机构:多边投资保险机构和投资结算纠纷国际中心。组织形式是股份制,最高决策机构是理事会。1980年5月15日我国恢复在世界银行集团中的合法席位三、世界贸易组织WTO1995年1月1日正式取代1948年生效的GATT而成立。是经过成员国政府和立法机构批准的国际条约创建的长设经济组织。中国于2003年加入WTO执行机构为总理事会,成员国协商产生总干事,最高权利机构是每两年一次的部长级会议,关键架构为贸易争端解决机构和贸易政策审议机构。1、WTO基本原则:WTO协定明确规定以自由贸易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为宗旨,实行五大基本原则:(1)非歧视性原则:贯彻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缔约国给予另外一个国家的优惠待遇(诸如一项对特定产品的进口可支付关税的消减),必须立刻无条件的给予所有缔约国同样的待遇。国民待遇原则:进口产品通过一个国家的边境线(此时已经支付了所需的任何一种关税),它们必须受到不低于这个国家国内产品的待遇。(2)贸易自由化原则:通过减少贸易障碍,促进贸易规模扩大。这些贸易障碍包括关税,数量限制,进口管制和外汇管制等。(3)可预见性原则:各成员国在其贸易政策或规定执行前,要对成员国公开并通知世界贸易组织。(4)促进公平竞争原则:世界贸易要在公开、公正和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开展。(5)鼓励发展与改革原则:对发展中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与改革采取鼓励原则。如在执行协定内容在时间上的灵活性和过渡期规定;2、WTO协议主要职能制订国际多边贸易规则监督执行WTO的各个协定组织多边国际贸易谈判解决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指导各国制订对外贸易政策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帮助与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3、WTO协议内容(一)关于货物贸易的多边协议:包括《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WTO货物贸易理事会管辖的12个领域的协议;(二)《服务贸易总协定》(三)《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四)《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五)其他多边协议:包括《民用航空器协议》、《政府采购协议》、《国际制品协议》和《国际牛肉协议》。第3节国际经济秩序与经济全球化一、国际经济秩序含义:是指国际范围内各种类型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以及全部国家经济体系与制度的总和。旧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国际生产领域、国际商品交换领域、国际金融领域中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实行的不平等做法,以及存在的经济控制方面的不合理关系。二、新国际经济秩序国际经济新秩序:是指发展中国家在维护资源、经济独立、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生产领域与发达国家进行全面合作的南北关系。1、南北关系的过去与现在源于过去殖民地与宗主国的关系,目前演变为南北关系。在这个关系中,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在上升,但在基本方面仍然存在不平等的情况,南方对北方有一定依附性,北方对南方经济存在不平等控制。2、新国际经济秩序的提出1964年第二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第一次提出这一口号,要求在国际经济领域的贸易、金融、技术转让、经济合作、援助等方面建立新的南北关系。1974年第6次联合国特别会议通过了有关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一系列文件。3、新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根据1974年特别联大通过的《关于建立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和《关于建立国际经济秩序的行动纲领》,发展中国家在维护资源、经济独立、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生产领域与发达国家进行全面的合作。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认识到建立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国际经济秩序是非常必要的。三、经济全球化ECONOMICGLOBALIZATIONS(一)经济全球化定义:1996年联合国贸发会的定义: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跨国界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的过程。(二)发达国家与经济全球化20世纪70年代是美国失去的10年,80年代是拉丁美洲、非洲失去的10年;90年代是日本、俄罗斯失去的10年。1、发达国家控制地位:控制生产要素和经济产出流动方向的能力强;其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更大的空间和灵活性;发达国家为主体的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2、美国新经济探悉新经济概念:指美国经济自1991年走出衰退以来保持长达120个月创记录的持续增长。美国经济在平稳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财政赤字都控制在较低水平。其原因有:风险投资社会化:使创新可能出现失败的负面影响大大降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数字模拟化:科技创新中,生命科学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模型化给美国带来更多机会;治理结构虚拟化:网络的兴起使人们可以结合成虚拟的社会,实现自由人的联合和共同的经济目标;法规与政策保障:美国政府实行一系列扶助、促进政策,如减税、建立基金、形成指导,并在世界经济范围内为新经济的发展开拓空间,对其发展作出了贡献。(三)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1)发展中国家的边缘化:全球经济所需要的规则、标
本文标题:国际经济学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31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