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一)1
2020/1/191垣曲古城中学化学教师:杨战荣2第四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3学习目标1.了解原电池的概念;2.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3.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4实验探究1•请同学们分组做以下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好纪录,共同得出结论。2020/1/195实验探究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⑴将Zn片插入稀H2SO4中。1⑶将一Zn片,Cu片平行插入稀H2SO4中,用导线相连。(4)将⑶的导线间连一电流计。锌片上有气泡锌与稀硫酸反应Zn+2H+=Zn2++H2↑铜片上无气泡铜与稀硫酸不反应1铜片上有气泡1电流计指针偏转导线中有电流通过2H++2e-=H2↑⑴⑶(4)⑵将Cu片插入稀H2SO4中。1⑵2020/1/196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1、原电池概念一、原电池7实验探究2•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2020/1/198实验探究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用一干电池连接电流计,观察指针偏转情况。用Cu-Zn原电池连接电流计,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1电流计指针偏向铜片方向电流计指针偏向正极方向锌片为负极铜片为正极12020/1/199电极概念电极材料负极正极电子流入的一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流出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还原性较强的物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请同学们精读课本:P87内容填表:通常是活泼金属通常是较不活泼金属或石墨电极2020/1/1910电极电子移动方向得失电子的粒子负极(Zn)正极(Cu)Zn+2H+==Zn2++H2↑(氧化还原反应)溶液中的H+离子Zn-2e-==Zn2+(氧化反应)2H++2e-==H2↑(还原反应)Zn原子负极:正极:总反应:电极反应:[模拟动画演示]填表:电子由负极(锌片)流出通过导线流到正极(铜片)11实验探究3•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2020/1/1912实验探究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1指针不发生偏转没有形成原电池1指针不发生偏转没有形成原电池1指针不发生偏转没有形成原电池1指针发生偏转形成原电池⑴⑵⑶⑷2020/1/191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非金属导体)作电极(2)要有电解质溶液(3)两极相连或接触,形成闭合回路一、原电池2020/1/1914[练习1]判断下列哪些装置构成了原电池?若不是,说明理由;若是,请写出电极反应式。①②(×)(×)蔗糖溶液稀盐酸2020/1/1915③(∨)正极:负极:总反应:Fe-2e-=Fe2+Cu2++2e-=CuFe+Cu2+=Fe2++CuFe+CuSO4=FeSO4+CuCuSO42020/1/1916[练习2]A、B、C都是金属,把A浸入C的硝酸盐溶液中,A的表面有C析出;A和B组成原电池时,B为电池的负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A>B>C(B)A>C>B(C)B>A>C(D)B>C>A√2020/1/19171、原电池:2、工作原理:3、原电池的正、负极及电极反应4、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氧化—还原反应(1)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非金属导体)作电极(2)要有电解质溶液(3)两极相连或接触,形成闭合回路一、原电池小结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正极:还原反应2H++2e-=H2↑(以Cu-Zn原电池为例)2020/1/19183.预习:“二、化学电源”、“三、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作业1.课后习题:一、4二、2.32.动手实践:(1)做P91家庭小实验。(2)搜集废干电池并拆开,弄清它的构造及原理2020/1/1919实验探究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⑵将Cu片插入稀H2SO4溶液中。⑴将Zn片插入稀H2SO4溶液中。1⑶将一Zn片,Cu片平行插入稀H2SO4溶液中,用导线相连。(4)将⑶的导线间连一电流计。锌片上有气泡锌与稀硫酸反应Zn+2H+=Zn2++H2↑1铜片上无气泡铜与稀硫酸不反应1铜片上有气泡1电流计指针偏转导线中有电流通过2H++2e-=H2↑⑴⑵⑶(4)2020/1/1920实验探究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1指针不发生偏转没有形成原电池1指针不发生偏转没有形成原电池1指针不发生偏转没有形成原电池1指针发生偏转形成原电池⑴⑵⑶⑷
本文标题: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一)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45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