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麻醉期间心电监测麻醉科心电监测的意义心电监测是保证循环功能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具有重要意义:避免严重意外的发生为急救复苏争取时间为心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并对进一步治疗提供意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必须安置好心电监测必须知道正常的心电图一份心电图的具体观测寻找P波、形态P-P间期P与QRS的关系QRS的形态及间期明确心律失常的性质及处理常见的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窦速窦缓窦性心律不齐SSS异位节律点心律正常情况下窦房结的自律性较其他异位节律点高,整个心脏处于窦房结控制之下,但有时异位节律点暂时或持久地控制着心脏的活动,见于异位节律点的自律性增高,激动频率超过窦房结,“抢先”一步控制整个心脏或一部分心脏活动——主动异位心律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或窦房结激动传导发生阻滞或干扰,异位节律点从窦房结的控制之下解脱出来,它发出的激动或久或暂地控制着心脏活动——被动性异位心律。各种逸搏。房室分离产生机理心脏自律性的异常。当窦房结的频率过低或异位节律点的频率增高,心室被较快频率的异位节律点抢先控制。而窦性激动到达时该部位处于绝对不应期,故窦性激动被干扰不能下传至心室,于是窦性激动只能控制心房,异位激动控制,形成干扰性房室分离AVB。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有病理性阻滞,窦性激动不能下传或传导迟缓,因而低位节律点有机会和窦房结并行发出激动,两个节律点分别控制心房和心室——阻滞性房室分离。分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不完全性预后良好。期前收缩又叫早跳,早搏。ECG特点为异位激动较正常窦性激动提早出现,其后有代偿间歇,属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最良性的心律失常之一。以激动起源分为房性、结性及室性三种。室性最多见,占期前收缩的60-70%,结性最少。期前收缩产生原因心肌中存在异位兴奋灶,见于•心肌炎或炎症遗留的疤痕•心肌缺氧•坏死或缺血引起的心肌纤维化•心肌中毒性损害,如洋地黄中毒•充血性心力衰竭•兴奋心肌药物过量:正肾、副肾、异丙肾•电解质紊乱•心脏机械性刺激•心腔内局部压力改变,心导管加压注射造影剂神经功能因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期前收缩ECG诊断房早•期前发出的异位P•期前收缩的P-R间期大于0.12秒•QRS形态正常•其后伴有不完全代偿期室早•提前的QRS前无P•QRS畸形,间期0.12秒,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其后多伴有完全性代偿期前收缩ECG诊断多源性室早: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条•同一导联中多个室性早搏,QRS波群至少有两种以上形态•同一导联中多个室早间期互不相等•ECG有以下严重损害之一严重的心肌缺氧广泛心梗显著低血钾弥漫性心肌病变洋地黄中毒期前收缩ECG诊断结性早搏•QRS波群形态正常•结性P波表现四种形式逆行P在QRS之前QRS前后无P逆行P在QRS之后QRS之后出现窦性P•早搏多伴有完全性代偿期多源及多发性早搏,同一导联上出现房早室早或结早2种或3种期前收缩处理钾盐。适于毛地黄中毒,如急性心梗。10%KCl10ml,tid,术中1.5-2g加至500mlGS中iv奎尼丁0.1,2h一次心得安10-20mg,tid洋地黄类,用于Hf阿托品。迷走神经张力增高,HR缓慢的功能性早搏普鲁卡因酰胺,0.5g,q6h,控制后改为0.25,tid利多卡因。频发室早,50-100mg,iv,后4mg/kg,iv维持苯妥英钠。用于室早,麻醉,电转复及心导管术中产生的室早,口服,0.1-0.2g,tid异位节律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突然发作突然终止,发作时HR可达160-200次/min。最快可达260次/min。小儿可达300-360次/min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常与情绪激动、恐惧、激怒、恶梦、体力过劳等。麻醉期间常见于低血钾、洋地黄中毒、心导管检查及心脏手术异位节律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恶性:心肌损害较严重,多伴有低血钾,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较良性:心肌损害较轻或无器质性心脏病,症状体征均较少,多呈短暂性发作,可自行恢复或用药后迅速恢复,预后良好异位节律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ECG诊断:持续性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必须具备下述4条中第1条,同时具备2,3,4中任何一条方能诊断1.连续、快速畸形的QRS波群,其频率在150-200次/min,QRS间期较短,畸形不明显。2.偶尔室上激动可下传至心室发生心室夺获,其QRS间期较短,畸形不明显。3.有时室性激动和窦性激动形成室性融合波4.室性异位激动表现为多源性异位节律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治疗:如发生在急性心梗或其他较严重心脏病基础上应立即处理直流电电击:200-300J利多卡因:同前述普鲁卡因酰胺:0.5-1.0g溶于注射用水20ml中,在ECG监测下按2ml/min缓慢iv,心动过速已控制或达到总量后立即停止注射,若有血压下降可同时用升压药使用钾盐有休克或血压显著下降用缩血管剂提升血压Hf者使用西地兰扑动与颤动AF和Af的ECG诊断AF•P波消失•出现AF波,频率250-350次/min,形态呈锯齿状,F-F间无等电位线,F波形态、间距及振幅均绝对匀齐,但QRS或T融合在F波上时可变形•F-R间期在一次ECG记录中可完全相等,亦可不等•心室率可表现为快速而规整,房室传导比例为2:1,F-R间期固定,150次/min慢而规整,F-R间期固定,房室传导多呈4:1、5:1,3:1少见慢而规整,F-R间期不固定不规整,房室传导比例不固定QRS波群一般为室上性扑动与颤动AF和Af的ECG诊断Af•P波消失•出现f波,频率为350-600次/min,振幅形态及间距均不相等•R-R间距绝对不整扑动与颤动混乱性心律由单个或短阵出现的多源、多发的早搏形成不规律心律,预示VF和Vf将要发生,故需立即采取措施扑动与颤动VF和Vf:为极严重的心律失常,如抢救不及时将导致患者死亡VF的ECG特点•规律的、连续的、大幅度的正弦曲线波•频率约为200次/min•QRS波群与T波相连,二者难以区分Vf的ECG特点•QRS波群消失,带之以振幅、形态均不规整的基线摆动•频率约为150-500次/min扑动与颤动VF和Vf治疗•最有效的手段是直流电或交流电电击除颤•除颤时机:取粗颤。无效时先行心脏挤压和人工呼吸,静脉或心内注射肾上腺素1mg,仍无效可静脉或心内注射利多卡因100mg,或普鲁卡因酰胺再除颤电除颤参数直流电交流电成人体外150-300j5A400-600V0.2-0.25s体内2.5-20j1.5A100-150V0.1-0.2s小儿体外10-200j5A50-100V0.2s体内1-10j1.5A50-100V0.1s心脏传导阻滞因心脏不应期呈病理性延长,使正常能传导的激动出现传导延缓或传导中断的一种异常状态。按其阻滞部位可分为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及室内阻滞。心脏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AVB)Ⅰ度AVB: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即可确诊•P-R间期超过0.20s•P-R间期超过相应HR之P-R间期最高值•P-R间期虽未超过0.20s,但与以前ECG相比HR相近或增快时,P-R间期延长0.04s心脏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Ⅱ度AVB:按其阻滞部位和程度分为二型,Ⅰ型主要是由于希氏束主干以上房室结区域的传导发生病理性改变所致。Ⅱ型阻滞部位大多数在希氏束远侧端,但QRS波群形态仍正常。•Ⅰ型: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QRS波脱落。QRS波群脱落之前R-R间距逐渐缩短,表现为室率逐渐增快。脱落前的R-R间距最短,脱落后的R-R间距最长,QRS波群脱落时的长R-R间距小于任何短的R-R间距的二倍——文氏现象。心脏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Ⅱ度AVB•Ⅱ型:较Ⅰ型少见。预后较差,绝大多数由心脏病引起,易发展成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ECG特点:单个心室漏搏,出现长的R-R间歇,间歇中由P波,其后无QRS波群,长的R-R间歇为窦性周期的二倍高度AVB:指房室传导比例超过2:1的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以是3:1,4:1,5:1,有时达6:1,易发展成完全性AVB心脏传导阻滞完全性AVB:即Ⅲ度AVB。所有房性激动均不能传入心室,形成完全性房室分离。阻滞部位以下的最高节律点发出激动控制心室,阻滞部位以上的最高节律点发出激动控制心房。ECG特点•P波与QRS波群完全无关,各自有其规律性•室率慢,其频率及QRS波群形态由阻滞部位决定。阻滞部位在希氏束以上,QRS波群形态正常,间期小于0.12s,室率40-60次/min。在分叉以下QRS形态明显畸形,间期大于0.12s,室率30-40次/min。心脏传导阻滞完全性AVB治疗:AVB的治疗比较复杂。麻醉手术期间发生的多有明显原因,应首先去除病因。•常用的药物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激素如发生Hf,电击除颤维持血压,保证重要脏器血供属于不可逆性Ⅲ度AVB,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本文标题:麻醉期间心电监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49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