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眉山市交通中心周边道路市政工程——裴城路施工图设计1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一、概况裴城路是交通中心周边道路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之一,该道路位于规划交通中心北侧,紧邻高铁客运站。道路起点接在建裴城路西段,终点至裴成桥,全长870.73米,红线宽30米。现状裴城路为既有道路,既有路面为水泥混凝土结构,本次设计中将破除原有道路结构,按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新建。道路采用城市次干道标准,断面为单块板。道路周边地块均以形成,道路两侧分布着民用住宅区,教育机构及少量企事业单位。道路红线范围基本无建筑需拆迁。本册设计内容含道路、照明、排水管线及交通工程等,本设计说明为道路部分及总体设计说明。二、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及执行情况(一)初步设计批复1、道路红线宽30米:4.0米人行道+2.0米绿化带+18.0米车行道+2.0米绿化带+4.0米人行道。(二)初步设计批复执行情况1、按批复意见执行。三、设计依据及相应技术规范(一)、设计依据(1)我院与建设单位(眉山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2011QT-005补1,2012.08);(2)裴城路(市交通中心至永通河)道路红线图(眉建选[2012]65#);(3)《眉山市东坡大道、裴城路、红星路、环湖路东延段道路路面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定版)》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2年8月;(4)勘察单位提供的实测道路横纵断面资料;(5)我院相关设计人员现场踏勘调查资料;(6)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及评审会议纪要;(7)眉山交通中心周边道路市政工程裴城路(永通河至双赋园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8)眉山市公共交通客运公司关于裴城路公交港湾式停靠站设计的函(眉公交函[2012]7号)(9)其它相关资料。(二)、技术规范(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眉山市交通中心周边道路市政工程——裴城路施工图设计2(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10)《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11)《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12)《城镇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CJJ152-2010)(13)《北京市废轮胎胶粉沥青及混合料设计施工技术指南》北京市路政局京路科安发(2006)912;四、技术标准及主要技术指标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2、设计车速:30km/h。3、荷载标准:路面:BZZ-100标准车;桥涵设计荷载:汽车公路-I级,人群3.5Kpa。4、设计年限:交通量饱和年限15年;沥青砼路面结构临界状态设计年限10年。5、道路交通等级:重型;6、抗震要求:七度设防;8、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9、横断面形式:单块板断面形式;五、设计概要(一)、平面设计1、道路平面设计线形与规划相同,与各规划交叉口也按规划设计。2、道路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起点接在建裴城路西段,桩号K0+000,坐标X=3328135.686,Y=498723.535,终点顺接既有裴城桥,桩号K0+870.73,坐标X=3327653.344,Y=499448.461,路线总长870.73米,道路红线宽30米。3、公交停靠站采用港湾式停靠站,具体布置形式及平面位置由眉山市公共交通客运公司拟定,详见《道路平面设计图》及《港湾式公交站平面大样图》。4、本工程坐标系采用2009眉山城市坐标系。(二)、道路纵断面设计1、裴城路现状为既有道路,因道路两侧场地已形成,故本道路在纵断面设计过程中要优先考虑与道路周边场地的衔接。2、纵断面设计相关指标如下道路纵坡:Imax=0.3%,Imin=0.16%;最小坡长234.938m。3、道路设计高为道路中线处对应路面标高。4、本工程高程系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三)、道路横断面设计眉山市交通中心周边道路市政工程——裴城路施工图设计31、本次道路横断面设计按规划执行。2、横断面具体布置型式为30米红线:车行道宽2×9.0米,绿化带宽2×2.0米,人行道宽2×4.0米。横断面具体布置详见《道路平面设计图》及《道路标准横断面图》。3、路拱形式为二次抛物线形型。4、车行道路拱为向外单面坡,横坡度为1.5%,人行道为向内单面坡,横坡度为2.0%,绿化带不设横坡。(四)、路基、路面设计1、路基设计(1)路基设计高程为道路中线对应处标高。(2)地质条件根据地勘报告,本次设计道路路床范围内土层为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多呈硬塑状,受地表水及人工活动影响小,地基稳定,是路基较好持力层。但与人工填土层接触部位部分呈软塑状,厚约0.5~0.6m,分布不均,不宜直接作持力层。因此,在结合了地勘报告,综合考虑专家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及眉山当地多雨的气候特点的基础上,本道路车行道路面结构层下平均超挖0.6m换填为天然砂砾石以保证路基稳定性。道路土基顶部当量回弹模量为30Mpa。(3)由于道路既有道路,同时填挖高度较小,边坡均采用临时边坡。边坡坡度填挖方分别为1:1.5与1:1。(4)土基的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填方路基要求路槽底面以下0~80cm不低于94%,80cm以下须大于91%。挖方路基要求路槽下0~30cm为94%。路槽应作与路面一致的横坡。车行道路槽底面土基当量回弹模量应≥30Mpa,路床弯沉值≤310(0.01mm),采用黄河JN150测试。(5)施工中应严格执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路面设计机动车道(1)底基层裴城路底基层采用天然级配砂砾石30cm,设计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不低于96%,抗压回弹模量≥170Mpa,弯沉值≤140(0.01mm)。(2)基层基层为5%水泥稳定碎石36cm,分两层碾压,每层碾压厚度18cm压实度要求(重型击实标准)不低于98%,抗压回弹模量≥1400MPa,7天饱水无侧限抗压强度≥3.5Mpa。碎石级配要求见下表: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31.526.5199.54.752.360.60.075液限塑性指数10090~10072~8947~6729~4917~358~220~7<28<9注:集料中0.5mm以下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细粒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3)面层面层采用复合面层,上面层为橡胶沥青混凝土,厚4cm;下面层眉山市交通中心周边道路市政工程——裴城路施工图设计4为AC—20C型沥青混凝土,厚6厘米。上面层设计弯沉≤26(0.01mm)。上面层与下面层之间设置乳化沥青粘层,下面层与基层顶面之间设置乳化沥青封层、透层。(4)面层沥青混凝土技术规范要求:橡胶沥青:①基质沥青橡胶沥青所用基质沥青采用A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②橡胶沥青橡胶沥青技术指标检测项目技术指标试验方法旋转粘度177℃Pa.s1.5~4.0T0625-2000回弹率25℃至少18%ASTMD3406锥入度25℃,150g,5sec25~70(0.1mm)ASTMD217软化点(P&B)℃52~74SATMD36橡胶沥青中橡胶含量参考值:橡胶占橡胶沥青总量18~22%;橡胶粉细度参考值不大于0.15mm。以上参考值可根据试验进一步确定。③碎石性质为保证沥青加铺层表面的抗滑能力和混合料中骨料的嵌挤,选用优质碎石作为下层沥青混凝土所用石料,选用玄武岩石料作为表面层橡胶沥青混合料所用石料,石料应满足下表所示的技术要求。石料技术要求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面层下层用石料集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30T0317视密度不小于%2.602.50T0304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5级5级T0616坚固性不大小%1212T0314细长扁平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1518T0312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面层下层用石料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12181520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T0310软石含量不大于%35T0320石料磨光值(面层石料)不小于BPN42-----T0321吸水率不大于%2.03.0T0304石料的破碎面积不小于%100100T0346④石料的级配特别高强粗集料的第二次破碎应采用反击式破碎机、锤机式破碎面或圆锥式破碎机破碎。在路面加铺工程中,拟采用四种规格要求的破碎集料:10~15mm、5~10mm、3~5mm、0~3mm;粗集料的级配组成应满足下表所列的技术要求。沥青混凝土粗集料的级配要求粒径(mm)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26.519.013.29.54.752.360.610~1510090~1000~150~55~1010090~1000~150~53~510090~1000~150~3⑤橡胶沥青混凝土的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需满足下表所列的要求:橡胶沥青混凝土级配要求筛孔(mm)13.29.54.752.360.60.075通过率(%)10083~8728~4214~228~120~8注:沥青混合料中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⑥橡胶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性能要求橡胶沥青混凝土性能应满足下表所列要求:热拌橡胶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眉山市交通中心周边道路市政工程——裴城路施工图设计5试验项目技术标准击实次数(次)两面各75次稳定度(kN)不小于6.0流值(0.1mm)20~50空隙率(%)5.5±1.0沥青饱和度(%)70~85矿料间隙率VMA(%)不小于19浸水残留稳定度(%)不小于85冻融残留强度比(%)不小于80抗压回弹模量≥1300Mpa。沥青砼下面层矿料级配组成结构层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沥青用量(%)31.526.519.016.0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AC-20C10090~10078~9262~8050~7226~4516~4412~338~245~174~133~74.0~6.0沥青砼技术指标要求项目击实次数(次)稳定度(KN)流值(0.1mm)空隙率(%)饱和度(%)粘附性(级)残留稳定度(%)要求两面各75820~403~570~85575抗压回弹模量≥1100Mpa。沥青砼技术试验技术标准指标技术指标试验方法针入度(25°,0.1mm)最小50JTJT0604-2000针入度指数PI最小0T0604软化点(R&B)最小70JTJT0604-2000延度(5°,5cm/min)最小30JTJT0605-1993运动粘度(135°Pa.s)最小3JTJT0625-2000溶解度(%)最小99JTJT0607-1993离析、软化点(°C)差最大2.2JTJT0661-2000弹性恢复25°C(%)最小90JTJT0662-2000RTFOT后残留物质量损失(%)最大1JTJT0610-1993针入度比25°C(%)最小60JTJT0604-2000延度5°C(cm)最小20JTJT0605-1993SHRP:原样沥青动态剪切76°CG#/SINδ(Kpa)最小1AASHTOM320-03T315-04RTPOT试验后AASHTOM320-03T240-03指标技术指标试验方法动态剪切76°CG#/SINδ(Kpa)最小2.2AASHTOM320-03T315-04压力老化后AASHTOM320-03T28-02动态剪切31°CG#/SINδ(Kpa)最大5000AASHTOM320-03T315-04蠕变劲度-12°C(MPa)M值最大300AASH
本文标题:市政道路设计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57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