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部分民生热点一、面向时代要求谋划教育发展(一)重要性紧迫性•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只有一流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对2050年的中国社会最为重要的是教育,如何发展教育,教育下一代是最为重要的,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最最重要的就是教育。•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一年,劳动生产率就上升17%(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主要内容•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即: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措施第一,加快推进教育改革。•树立先进教育理念,把教书和育人很好地统一起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改革办学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适应各类学校的办学体制。•大量倡导民主治校,专家办学。第二,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一要把义务教育办好。•二要逐步解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三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体系。“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缩小不同群体发展差距的重要途径。为群众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群众对发展教育的期望,不仅要切实解决“上学难、上不起学”的问题,还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努力解决“上好学”问题,推动教育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第三,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类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力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进一步办好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缓解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扩大就业。•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高质量创新人才。二、想方设法促进就业(一)重要性紧迫性•就业是民生之本。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保障就业。•一个人如果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不仅他本人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基础,他的家庭也会也会因此陷入困境。•一个社会如果失业率过高,就很难保持和谐稳定,经济也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二)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首先,我国是人口大国,需要就业的人口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当突出。其次,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结构性短缺日趋严重,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同时,大量富余劳动力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要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把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为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创造就业机会,使每个人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让所有劳动者的活力和创造力都得到充分发挥。这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三)促进就业的主要措施•一是发展经济促进就业。解决就业问题,根本途径还是发展经济,通过扩大经济规模来扩大就业容量。•二是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就业。同样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不同,就业情况大不一样。•三是发挥劳动者、市场、政府促进就业的合力。完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机制。•四是加强和改善就业公共服务。(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1、进一步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2、采取措施,为毕业生创造更多、更大的就业空间。3、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企业、边远地区就业政策4、大力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毕业就业能力。5、加强就业心理疏导,切实转变就业观念。6、建立完善对困难毕业生的援助制度,开展一对一就业帮助,解决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五)解决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措施•强化就业服务,让农民工就业有门路,求职有信息。•开展大规模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储备一批技术人才。•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稳定在岗农民工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形势稳定。•制定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专项行动,保障农民工求职的合法权益。三、深化改革努力做到“病有所医”(一)重要性紧迫性•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人民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反映强烈。(三)新医改的目标•总目标: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三)新医改的目标•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四)主要措施1、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四)主要措施•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为主体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四)主要措施•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国家指导定价。规范药品生产流通。完善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严格市场准入和药品注册审批,大力规范和整顿生产流通秩序。(四)主要措施2、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完善医药卫生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科技与人才、信息、法制建设,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四)主要措施3、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大力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明显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实现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努力让群众看好病。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开展“核定收支、以收抵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奖惩分明”等管理办法的试点。改革人事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严格工资总额管理,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四、多措并举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重要性紧迫性•住房价格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直接影响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条件的改善,影响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甚至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确保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二)主要措施•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稳定房价的责任。建立考核问责机制。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城市人民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住房城乡建设部、监察部等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建立约谈、巡查和问责制•大力调整和改善住房供应结构。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继续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倡导住房租赁消费,盘活住房租赁市场。(二)主要措施•坚决抑制投机性购房。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发挥税收政策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大对稳定房价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完善土地收入管理使用办法,抑制土地价格过快上涨。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从严查处。•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住房建设计划和住房用地年度供应计划。要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设。五、节能减排建设”两型“社会(一)重要性紧迫性•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二)现状与问题•干部的认识尚未完全到位。•淘汰落后产能总体进展缓慢。•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滞后。•激励政策不完善。•价格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基础工作薄弱。(三)实现“节能减排”的对策•强化政府责任,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加大政府引导资金的投入,完善相关政策,形成节能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对重点用能单位加强监督。•加快节能减排技能研发和推广。加快节能减排技能研发和推广。•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六、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一)重要性紧迫性•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有效扩大内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
本文标题:申论之民生热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60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