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语言的接触原本不同的社会会有接触,亲属语言和方言在分化后也可能会有后起的新的接触。接触的类型: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语言(区域)联盟;语言替换与底层残留;通用书面语、民族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次;洋泾浜和混合语一、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借词借词也叫外来词,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借词和意译词不同。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语种原词借词意译词•英telephone德律风电话•英microphone麦克风扩音器•英cenment士敏土/水门汀水泥•英piano披亚诺钢琴•英ink因克墨水•俄катюша喀秋莎火箭炮•俄хлеб裂巴面包汉语“一音节一义”的特点是意译词取胜的原因。•意译词里有一种仿译词,它的特点是用本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它的内部构成形式也移植过来。•原词blackboardOxfordmachinegun•仿译黑板牛津机关枪原词supermarketdownload超市下载成语的仿造:尘埃落定(thedustsettles)烫手山芋(hotpotato)仿译词是外部形式用本族语,内部形式和意义均引自外语的词。音译加意译。啤酒、卡片有时只是音译时用有意义的组合,为便于记忆,但其意义与原词关系不大,如:迷你(mini)、基因(gene)、可口可乐(Cocacola)、粉丝(fans)。当借词时间久远时,人们有时就意识不到它是借词了。“玻璃”“葡萄”“石榴”“菠萝”“狮子”“苜蓿”等汉时从西域借入;“佛”“菩萨”“罗汉”“魔”“僧”“尼”“和尚”“塔”是汉代以后借入的佛教用词;“胡同”“站”“蘑菇”是元代时借入的蒙古语词。•借词占胜本族词的现象。“站/驿”•回归借词,借出去的词再借回来。一进一出之间,音义之间都会有一些变化。“福晋”•来自日本的移借词。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提倡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他们或者赋予汉语借词以新的意义,或者用汉语的构词材料构成新词,借以反映西方新事物、新概念。中国向西方学习晚于日本,从日语中成批地借用了这些表达新概念的词。“经济”“博士”“政治”“干部”“公民”等。当代日语借词:萌、达人、吐槽等。•为什么一个语言要向别的语言借词?•1、概念空缺。•名物空缺思想空缺•2、有相应的概念,但没有相应的词汇,存在词汇空缺。借词引入了一个简洁的表达形式。•fans•3、既不存在概念空缺,也不存在词汇空缺,单纯由于另一个语言的声望高而借用。•Poseshow•借词是民族关系的一种见证,是研究民族发展史的一项重要材料。在语言历史的研究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语音知识,有很大一部分需要求助于借词。借词虽然音义都借自外语,但语音、语法上还得服从本族语言的结构规则。但是,如果词语的借用数量很大,它们的语音、语法特点也可能渗入借入语言的系统而出现音位、音节构造、构词规则乃至句法规则的借用。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向汉语借用了很多词,并在此基础上吸收了汉语的一些结构要素和结构规则。有的语言增加了一些新的音位和复元音,有的语言的一些音位变体在汉语的影响下变成了独立的音位。一些语言(如民家语)的语序从OV变成VO,壮语的构词规则由原来的“受定成分+限定成分”变成“限定成分+受定成分”。结构规则除了借用以外,也可以仿造。五四以后的欧化句式。•语言联盟•语言联盟是指一片地理区域内的不同语言不仅在词汇上相互有大量的借贷,而且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也十分相似,但各语言仍有相当数量的核心词根彼此不同。•语言联盟是不同民族深度且相对平衡接触的结果。•系统感染•在语言系统大的方面上的相互影响,并形成一种一致的倾向。有时候也称作区域类型。•比如,东南亚作为一个语言区域,各个语言之间的系统感染造成了共同的单音节语素类型,在声调格局上呈现出四声八调的情形,主要以虚词为主,而屈折变化较少。•比如巴尔干半岛的语言联盟。从语源上说,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属于斯拉夫语族,罗马尼亚语属罗曼语族,阿尔巴尼亚、希腊语则各自单独成一个语族。但是从语音和语法系统的结构特点来看,这些亲属关系较远的语言与自己亲属关系更近的同语族语言的差异明显,它们彼此之间反倒在音系和形态上十分接近。•东亚、东南亚语言联盟:我国南部的侗台、苗瑶语族诸语言,藏缅语族的部分语言和南亚语系的越南语,侗台语族的老挝语、泰语等等,在语音、语法的结构类型方面十分类似。语言的替换语言替换是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在语言替换时,通常是一种语言成为胜利者,保留自己的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并且按自己发展的内在规律继续发展,另一种语言则逐渐失去自己的本质而逐渐死亡。但可能会多少留下痕迹,形成语言底层。汉语历史上发生过多次语言的替换。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和语言大替换的时期。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民族的语言能够在替换中胜出,在政治上是否处于统治地位不是决定的因素。汉民族曾被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民族统治,但汉语总是在替换上胜出。语言替换还需要一个客观条件,这就是各族人民必须生活在同一地区,形成杂居的局面。元代蒙古人未与汉人杂居,因此未被汉语同化。自愿替换和被迫替换隋唐以前,自愿替换占优势,在隋唐以后,被迫替换的比重大一些。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是自愿替换的代表,金世宗和清太宗,拒绝被替换,但最终还是被替换。所谓自愿和被迫,这是就统治者所采取的政策而言的。而不是说被迫中没有客观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自愿中没有斗争。•替换的过程•先出现双语现象,最后导致一种语言排挤、替代另一种语言而完成语言的统一。•双语现象是指被替换民族的成员一般会讲两种语言:本族语和在替换中占优势的那种语言。这是语言替换的必经阶段•在双语现象阶段,必然会产生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即使是被替代的语言,也会在胜利者的语言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很多地名容易留下被替代语言的痕迹。东北的“哈尔滨”中“哈尔”是满语“江”的意思。•双语时期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也会在文字中找到一些线索。南北朝时期大量创造说文所无的新字,产生了一些异体字,书写形式有改变。满文原来用s代表s和z,用s来转写汉语借词中的ts。考虑与汉语对应的方便,新造一个字母代表ts。•通用书面语对地方方言的影响•方言中的文白异读:文读是通用语的影响下产生的,白读是本地方言自身产生的。•山西闻喜方言:“社”本地人交谈提到“社火”时说/sa/,“合作社”等词汇中说/siε/,“社会主义”一词中用/sә/。•不同时期的通用书面语可能不同,文读也可能有多个层次。•外族书面语进入本族语:•(1)同居一个国家共同体之中人口较少,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往往借用文化上占优势的其他民族的文字和通用书面语。比如我国的壮族,长期借用汉字并以汉语作为自己的书面语。•(2)借用其他国家的文字和书面语。比如日本、越南、朝鲜曾借用汉字、汉语作为自己的文字和书面语言。•(3)因战争征服,一段时期内以他民族的语言作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官方语言。如1066年,法国诺曼王威廉打败英国,在英国建立王朝,法语就成了英国的国家、宫廷、教会的统治语言。语言接触的一些特殊形式一、“洋泾浜”/皮钦语旧中国,“洋泾浜”指非正规学会的不登大雅之堂的外语,特别是英语。洋泾浜是上海外滩的一段,位于叫做“洋泾浜”的河流和黄埔江的会合处。鸦片战争之后,“洋泾浜”一带是外国商人聚集的地方,当地平民就用这种支离破碎的外语与他们通话。这种现象在世界好多通商口岸都有。根据中国人发英语business这个词的讹音,给这种语言现象起了一个学名,叫pidgin。外来者为了使当地人明白自己的意思,在语言上作出让步,简化自己的语言,夹入一些当地语言的成分。当地人在掌握这种语言的时候,会受到自己的语言的干扰,对它进行相应的改变。“洋泾浜”的特点:语音经过当地语言音系的适当改造,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词汇的项目比较少,往往要借助迂回曲折的说法。•HebelongeyChina-sidenow.他现在在中国•Youbelongplopa?你好吗?•Howmuchbelong?多少钱?•die-lo死了buy-lo买了wai-lo走开•双烟囱三桅汽船:Thleepieceebamboo,twopieceepuff-puff,walkalonginside,nocansee.(三根竹竿,两个吐烟管,走路的家伙在里面,看不见)•Chinglish•longtimenosee•look-see•nocando•no-go“洋泾浜”只有口头形式,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或第一语言。“洋泾浜”要么消亡,要么发展为混合语,成为某一地区人们通用的交际工具。•混合语/克里奥耳语•“洋泾浜”被作为母语来学习,就变为混合语。•非洲种植园,当地不同部落的劳工无法相互通话,以殖民者语言为基础形成“洋泾浜”,通婚之后,孩子以这种“洋泾浜”为母语。•混合语扩大词汇、严密语法,最后也可能变得和其他语言一样完备。•“洋泾浜”和混合语是语言远征的结果。•我国境内的土汉语和混合语•从宁夏经陇东、青海、川西到云南、贵州,是汉语和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相互接触的一个集中地区,称为“语言走廊”。•在这区域内流行着一种洋泾浜式的未作母语传递的“土汉语”。在语音、语法、词汇各方面都具有似汉非汉的特点。•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是汉、藏、嘉戎、羌、回等民族的杂居地区,当地流行一种土汉语。•阿坝地区的土汉语,声调由于受到当地没有声调的藏、嘉戎等语言的干扰而消失了。在辅音的区别特征和音节结构方面,邻近的汉语没有浊塞音、浊塞擦音,也没有复辅音,当地的少数民族语言却具有这些成分,这些成分被带入了土汉语。语法结构也出现了混杂形式:•头发剃没有。•在我国多民族混居的地区,还发现了为数不多的混合语。说这些混合语的人口都很少,但的确已经作为母语来传递。•如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的“倒话”。说倒话的人是汉族与藏族长期联姻的后代,有藏汉两个民族的血缘成分。倒话的词汇几乎全是汉语的,只有某些反映当地社会环境特色的语词来自藏语。但在音位成员和语法规则方面,倒话又具有明显的藏语特点。国际辅助语•从十七世纪起,不断有人设计国际辅助语的方案。出现过几百种,都没有获得成功。•比较成功的是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在1887年创造的世界语(Esperanto)“爱斯不难读”。兼采欧洲各大语言的词汇材料和语法格局,加以简化划一,可以说是欧洲各大语言的一个合理化的公分母。•语言一进入使用就会发生演变,结果就会出现分歧而形成方言。世界语需要不时规范,统一口径,才能保持其通用性。
本文标题:语言学纲要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691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