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新建温福铁路(福建段)I标三工区路堤沉降变形监测方案施工单位:中铁十五局温福铁路项目部三工区监理单位:监理联合体北京铁研福鼎监理站日期:2006年10月30日路堤沉降变形监测方案一、工程情况1、工程说明:温福铁路地处沿海地带,软土地基分布于滨海海积平原及海湾滩涂地段。软土分布、厚度较大、成因类型及地层结构复杂、工程力学性质差。我工区路基施工线路长,包含区间路基DK96+640-DK103+462与福鼎车站DK98+100-DK100+604,设计无软土路基,但填方地段地基承载力普遍偏低。为确保路堤施工安全和稳定,控制施工填土速度,修正完善设计,预测沉降趋势及工后沉降量,确定放置或预压卸载时间,提供路基竣工验收的依据,必须对路堤施工及工后地基的变形进行动态观测。2、质量要求采用复合地基加固地段,路基中心沉降每昼夜不得大于10㎜,边桩水平位移不超过5㎜。确保软土路堤施工工程质量达到铁道部现行的《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及设计要求。二、观测方法和观测方案1、观测技术及频度要求按设计要求在路堤填筑过程中必须进行观测,路基中心沉降每昼夜不得大于10㎜,边桩水平位移不超过5㎜。桥涵过渡段必需设置沉降板。(1)测量精度一般应达到二级水准测量标准,观测精度不低于±1㎜。(2)测量频度:在路堤填筑期间,应每天监测一次,各种原因暂时停工期间,前2天每天监测一次,以后每3天测试一次,填筑施工完成后,前15天内每3天监测一次,第15~30天每星期监测一次,第30~90天每15天监测一次,以后每个月监测一次至验交运营。沉降速率变化大时加密监测。2、沉降板和位移桩及仪器的选用(1)沉降板:底板(600*600*10㎜方形钢板)、肋板、底管、管接头、连接管和管堵组成,每节管的长度为20cm-30cm,两端有罗纹接头与空心管紧绞连接。(2)位移桩:坡脚外2米处与坡脚外征地红线处采用直径为10㎝的圆木,长度为100㎝。(3)全站仪采用莱卡TCR702、拓普康GTS-331型、,水准仪采用ALS32、DSZ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均已校验。3、观测方案(1)观测装置的埋设: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视加固地段的的地形地貌,坡脚两侧或一侧坡脚外2米、征地红线边各设一排水平位移桩(边桩),纵向间距复合地基50~100米。路基中心沉降板一般地段间距不大于50m,每个工点不少于2个监测断面。桥涵过渡段必须设置沉降板。①、沉降板的埋设:待原地面处理合格后开始进行路堤填筑前埋设。四周用黄砂填实并用水准校正水平,再用填料先将沉降板周围压实,以保护沉降板,填筑第二层填料,当填料符合压实度要求后,在设置沉降板的地方挖去填料,露出管堵并打开,测定杆头标高,两次高程之差即为两次观测间的沉降量。然后接长连接管并测杆头标高记录高程。戴好管堵,进行浅坑回填压实。接着再进行第三层填料的填筑,依次类推。需注意,带好管堵的连接管高度始终要比成形的填料层高度低,避免压路机直接碾压在沉降装置上造成损坏,起不到监测的作用。②、位移桩的埋设:按设计要求在坡脚两侧或一侧坡脚外2米、征地红线处各设一排地表水平位移桩,采用圆木桩。桩的入土深度随地基软硬程度不同而异,以不被踩动为原则。(2)施工过程控制在路堤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沉降及位移的监测工作。按设计要求在路堤填筑过程中必须进行观测,以路基中心沉降每昼夜不得大于10㎜、边桩水平位移不超过5㎜为准来严格控制路堤的填筑速率,如发现位移量超过以上任一限值时,应立即停止填筑路堤,必要时应卸载,待沉降量和位移量均在要求以内时方可继续进行填筑。在填筑过程中,应根据观测结果整理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分析土体的侧向位移值及其发展趋势,判断地基的稳定性。三、路堤沉降变形监测组织图1路堤沉降变形监测组织机构组长:时田波副组长:徐永奇副组长:高久军工程科:王晓东物资科:秦晓军试验室:王学喜质检科:邬岩路桥一队:丘易菊路桥三队:郝北京点头路基队:林友昌路桥二队:王泽平四、关于路基沉降及位移观测点的布设情况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及铁四院通知(2006年10月26日)的要求,我工区对软土路堤施工时需布设沉降及位移装置来预测沉降及位移趋势,确保路堤施工的安全和稳定。布点情况如下:区间路基里程地表水平位移桩路堤中心沉降扳备注DK96+94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DK96+99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97+000涵路过渡段DK97+240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97+250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97+335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97+345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98+06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DK98+100路堤中心1个桥路过渡段DK101+200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101+215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101+30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DK101+35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DK101+390路堤中心1个DK101+470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101+490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101+80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DK101+85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DK101+895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101+905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102+39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DK102+430路堤中心1个DK102+568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102+580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102+61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DK102+65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DK102+686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102+698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103+108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103+118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103+130路堤中心1个DK103+180路堤中心1个福鼎车站里程地表水平位移桩路堤中心沉降扳备注DK98+100路堤中心1桥路过渡段DK98+120路堤中心1个桥路过渡段DK98+15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DK98+200路堤中心1个DK98+25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DK99+20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DK99+250路堤中心1个DK99+30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DK99+350路堤中心1个DK99+380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99+405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99+450路堤中心1个DK99+50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DK99+550路堤中心1个DK99+60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DK99+650路堤中心1个DK99+70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DK99+750路堤中心1个DK99+80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DK99+90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DK99+950路堤中心1个DK100+00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DK100+050路堤中心1个DK100+10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DK100+150路堤中心1个DK100+20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100+220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100+260路堤中心1个DK100+295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100+325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100+37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100+430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100+470路基右侧坡脚2m;路基右侧征地红线边路堤中心1个DK100+490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DK100+510路堤中心1个涵路过渡段新建温福铁路(福建段)I标三工区软基段涵洞沉降变形监测方案施工单位:中铁十五局温福铁路项目部三工区监理单位:监理联合体北京铁研福鼎监理站日期:2007年3月10日涵洞沉降变形监测方案一、工程情况1.工程说明:新建温福铁路Ⅰ标三工区部分涵基础原设计不是软基,但承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DK99+388.24涵、DK99+394.6变更为基础加深1.0mC15混凝土,DK101+479.3涵、DK101+900涵、变更为基础换填1.0m级配碎石,DK102+573.6变更为基础换填1.5m级配碎石。二、观测方法和观测方案1.观测技术及频率要求(1)测量精度应达到二级水准测量标准,观测精度不低于±1mm。(2)测量频率:在路堤填筑期间,每填筑完一层观测一次地基沉降,填筑施工完成后,第0-90天每15天监测一次,以后每个月监测一次至监验交运营,沉降速率变化大时加密监测。2.沉降观测点和仪器的选用(1)沉降观测点:采用红油漆在涵洞边墙上涂刷明显的倒三角标志。(2)水准仪采用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3.观测方案(1)沉降观测布点:在涵洞进出口及中心的左右边墙处各设一个。(2)每填完一层路基后,及时测量沉降观测点的标高,整理相关数据,统计每个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累计沉降量。当出现累计沉降量过大,或不均匀沉降,及时报告监理及设计部门分析处理。
本文标题: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715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