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1-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Zn:65S:3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共40分)1.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最确切的是()A.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B.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C.可燃物不进行点火是不可能燃烧的D.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2.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A.提供可燃物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提供氧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3.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的原理的是()A、住宅着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B、烧菜时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C、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方的小片树林砍掉4.在煤矿的矿井里,为了防止瓦斯爆炸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A、进矿井时先做灯火实验B、准备好灭火器材C、通风并严禁烟火D、戴装有活性炭的面具5.关于易燃和易爆物品的生产使用和运输储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存放时要露天存放,紧密堆积B、搬运取用时要轻拿轻放不能砸摔和撞击C、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D、生产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6.“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A、CH4OB、CH2O2C、C2H6OD、C2H4O27.下列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化石能源B、它们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C、它们的蕴藏量是无限的D、它们都是混合物8.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不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A、燃起篝火烘烤食物B、太阳能热水器烧水C、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煤燃烧发电-2-9.选择燃料应考虑的因素是()①是否易于燃烧②是否生成污染气体③能释放多少热量④是否能稳定的燃烧⑤是否廉价⑥使用是否安全⑦是否容易储存和运输A、①③⑤⑦B、②④⑥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⑥⑦10.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A、甲烷和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11.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未来用于汽车的理想燃料是()A、天然气B、汽油C、氢气D、脱硫煤12.汽车尾气中有多种有害物质,会造成污染,汽车尾气中的下列物质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一氧化碳B、碳氢化合物C、氮氧化物D、二氧化碳13.以下措施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有效措施是()①少用煤炭做燃料②把工厂的烟囱升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经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利用太阳能开发氢能源A、①②③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14.现有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氢气三种物质,按照它们的某种性质可以归为一类,下列跟上述三种物质属于同一类物质的是()A、COB、N2C、SO2D、CO215.《人民日报》2007年5月28日报道:某市一酒楼因员工操作不当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当火灾发生时,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A.隔离可燃物B.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C.把棉被用水湿透,覆盖在可燃物上,防止火势迅速蔓延D.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16.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17.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3-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汽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但汽车尾气会造成空气污染。下列能源的使用最有利于防止空气污染的是()A.太阳能B.天然气C.汽油D.柴油19.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反应是CH4+2O2CO2+2H2O;C3H8+5O23CO2+4H2O。现有一套用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要改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应采用的措施是()A减小空气的进入量,增大液化气进入量B增大两者的进入量C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小液化气进入量D减少两者的进入量20.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①煤②核燃料③生物质能④石油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39分)21.(6分)填写下表:常见的灭火实例熄灭酒精灯火焰高压水枪喷水灭火防止火势蔓延,将部分树木砍掉灭火原理22.(8分)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随着全球能量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也日趋增强,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请你回答:(1)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能源有,,(请回答三种)(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两个由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例子:①②(3)生产生活中存在着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换,请你分别举例①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②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4)氢气热值高且具有的特点,因此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4-23.(8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发生装置与制取________气体相同。收集方法有_______,因为_____。或者是_______,因为_____。氢气的化学性质是(1)可燃性,反应方程式_;(2)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4分)近年来,全球变暖日趋严重,我们急需给地球降温(1)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燃煤发电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现有新技术先将煤与水反应生成合成气(主要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再将合成气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与高温水蒸气进行如下反应:CO+H2O=CO2+H2,该反应中一氧化碳具有性(选填“氧化”或“还原”)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物理性质不同,二氧化碳会从口(选填图中的“A”或“B”)出来,被封存,分离出的氢气用于燃烧发电(2)小丽设计了如上图所示的实验,在实验中能观察到色拉油a侧液面(填“低于”“等于”或“高于”)b侧液面,则说明甲烷也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25.(3分)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1)灭火毡灭火的原理是(2)灭火毡是由羊毛和铝制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制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却没有燃烧,其原因是(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26.(10分)一次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小红在实验室制取了一种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气体,收集在三个集气瓶中,让小刚通过实验确定该气体。小刚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将你的推断结果及结论填入下表空格中,并回答问题。-5-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推断结果及结论(1)取一瓶气体,闻其气味无气味可能是(2)移开另一瓶的玻璃片,将一燃着的木条缓慢深入瓶中。瓶口处未见火焰一定不是_______________木条的火焰熄灭一定不是(3)向第三个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在进行实验(3)时,除了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外,还可用___________来确定该气体。三、实验与科学探究(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27、(5分)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会火炬、火种被送上海拔8848.43米的珠峰峰顶。象征着光明、和平、友谊、进步、和谐的奥林匹克圣火首次在地球之巅燃起,照亮了每个人的心灵之巅。而“奥运火航天芯”再次奏响了“科技奥运”的主题。(1)“祥云”火炬设计有回热管,即用铝箔将铜棒贴在燃料筒外侧,使火炬上下的热量能够交流,这主要是利用了金属铜的性。(2)根据火炬、火种所处的环境不同,各种奥运火炬、火种灯采用的燃料都不相同。①悉尼奥运会曾使用丁烷(C4H10)作为火炬的燃料,请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②“高原火种灯”使用的是航空煤油,它主要通过石油分馏获得,分馏属于____________变化(填“化学”或“物理”);③珠峰火种灯选用了固体碳作燃料,并且完全采用了传统蜂窝煤煤炉的设计,即将固体碳做成碳柱,一节一节填充在容器内进行燃烧,这种设计的优点是:;(3)“祥云”火炬的核心设计是“双火焰”燃烧系统,即使当外部火焰意外熄灭时,内部火焰仍能使其迅速再次燃烧,此过程中,内部火焰的作用是。28.(6分)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A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6-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B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现象解释a试管中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b试管中的红磷没有燃烧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分别是①②【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B装置与图A装置比较,优点是。(2)小林同学指出图B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C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你赞同的预测是(填“甲”或“乙”),理由是。四、计算题(10分)29.锌和稀硫酸(H2SO4)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实验室里用3.25g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制得氢气和硫酸锌的质量各是多少?-7-第七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共40分)1.D2.B3.D4.C5.A6.B7.C8.B9.D10.D11.C12.D13.D14.A15.D16.B17.D18.A19.C20.B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2分)21.略22.(1)太阳能、风能、水能(2)C+O2CO22H2+O22H2O(3)干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4)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23.Zn+H2SO4=ZnSO4+H2↑;二氧化碳;向下排空气法,其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排水法,其难溶于水2H2+O22H2OH2+CuOCu+H2O24.(1)还原性、A(2)低于25.隔绝氧气温度未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用水灭火26.略三、实验与科学探究(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8分)27.(1)导热性(2)①2C4H10+13O28CO2+10H2O②物理③增大其与氧气的接触面积(3)使温度达到燃料的着火点28.(1)温度为达到红磷的着火点,(2)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空气(氧气)接触【反思与评价】(1)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2)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膨胀而松动【拓展与迁移】甲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且上述实验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1/5四、计算题(11分)29.略
本文标题: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721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