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词两首《相见欢》《浣溪沙》
《相见欢》选自《南唐二主词》,作者李煜,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975年亡国降宋,后被毒死。相见欢,词牌名,又作“乌夜啼”。这首诗是他降宋后写的,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亡国前耿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南唐亡国降来后,李煜被幽禁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中,过着终日以泪洗面的凄凉日子,《相见欢》写的就是这种囚禁生活的愁苦滋味。写作背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默默无言,孤孤单单古诗翻译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那悠悠愁思(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无言独上西楼”,直接呈现出词人的孤独身影,不见一丝帝王气象。后主失国后,痛苦无人与说,也不愿与人诉说,说了何用?又有谁能理解自己?“无言”加上“独上”仿佛使人看到一个“斯人独憔悴”的孤独身影。西楼见月,夜已深沉,顾影徘徊,不能入寐,其人之浓重愁情可见。•他抬头望月,月如钩,在伤心人眼里,这残月不也象征着人事的缺憾吗?再向深院望去,冷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关锁着冷冷的清秋,多么清冷的环境啊!(此处明为写景,你认为仅是写景吗?“寂寞”一词该如何理解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写景写人,人景合一。自然不光写天上月,院内梧桐,而是写见桐见月的人,是深层次的抒情。寂寞的不是梧桐,不是深院,而是词人在梧桐深院中的感受。“锁”一是景物描写,种着梧桐树的寂静庭院为秋色所笼罩。实体的梧桐深院锁住了抽象的深秋,喻无情的囚笼锁住了多情的皇帝。二是暗指词人惨遭囚禁的悲惨遭遇。“锁”字下的重而真切,因为这是一个在清夜深秋的囚徒的感情体验。被锁者,实非“清秋”,亦人也。失去自由,生不如死。•上阕所写,全是后主眼中之景,眼前的一切都着上冷落凄清的色彩。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上片写景,用寂寞清秋的夜色烘托一个皇帝变为囚徒孤寂愁苦的心态。面对如此寂寞凄清之景,词人直抒胸臆,“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点出自己的“离愁”。他的离愁,不不是一般的男女离别之愁,而是失掉故国的深愁长恨。李后主的愁是“剪不断,理还乱”,可见愁之深,恨之长。其心中的滋味应是旁人所无法理解的。•离愁本是内心一种抽象的感情,后主把它写的很形象,此处用丝缕来比喻愁思,用剪不断,理还乱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以解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愁肠百结,难以排遣的心情。使人仿佛看到离愁就像一团转动的乱丝,紧紧盘绕着人,而无法摆脱。本词中最值得后人称道的就是对“离愁”的描写。你认为本词的描写妙在何处?“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句中“别是”一词,就是不同于一般,这是由君主变为囚徒的特殊滋味,是亡国哀愁。这种滋味,凡人未能尝试,只有自家领略。自己亲身尝过,尚且说不出,则他人又岂可明白。此所谓“无声胜有声”,此种无言之哀,更胜于痛哭流涕之哀。“别是一般滋味”也就是说不出是什么一种滋味,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下片用一个具体的比喻,把离愁比喻成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这离愁,不是一般的暂离故乡,而是亡国之愁。作者由一个皇帝变成一个囚徒,屈辱的现实生活,迫使他体验到一般人所尝不到的生活滋味。这个比喻深刻地反映出作者切身感受的无可解脱的愁苦。这首词上阕写眼中之景,下阕直抒胸臆,其实上下阕均为凄婉之情所笼罩。上阕情随景生,情景交融;下阕从具体描写到无法形容。百般写情,所以感人至深。这首词是李煜降宋之后写的,诗中表达了他的亡国哀思。“剪不断,理还乱”现在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处理解决。晏殊,字同叔,他是北宋初期的主要词人。晏殊在政治上是一个志得意满的达官贵人。他的词往往是结合宴游之余的消遣之作,抒写春花秋月的闲愁。含情凄婉,音调和谐,词风和婉明丽,风流蕴藉。著有《珠玉词》浣溪沙晏殊小园香径独徘徊。夕阳西下几时回?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开头“一曲新词酒一杯”,歌咏的是自己富贵闲适的生活。他是一位达官贵人,诗酒是其生活的重要内容。“一曲新词”表明诗人尤喜填词,而且常常饮酒助诗兴。可此刻,他感受到的是欢乐吗?•此刻他感受到的并不是欢乐,而是怅惘,而且是经年以来就埋藏在心底的一种寂寞与惆怅。自吟自饮,借酒消愁。“夕阳西下几时回”,是就眼前之景来抒写情怀。在落日的余晖中,常常使人产生暮年之慨,“几时回”是无疑而问的设问句,抒发了诗人感慨年华将逝之情。下片紧承上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中的“花落”。“燕归”是眼前景,“无可奈何”、“似曾相识”是诗人主观的感情。“无可奈何”表达了悼惜的情感,“似曾相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这两句对仗工巧,意致缠绵,语辞流利,语调谐婉,为后世传诵的名句。结句写诗人看到眼前花落、燕归的暮春景色之后惆怅的感情更为强烈了,于是在小小的庭院内、有落花余香的小路上独自徘徊,流连忘返。“香径”与上句“落花”相呼应,小路上到处是落花的幽香,可见花落之多。“独”字突出了形影相吊,孤寂冷落。“徘徊”一词通过人物的动作,又强调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绪。感伤年华易逝悼惜春光难留对比对比新旧去来下片怀旧惜春上片无疑而问几时回细节描写独徘徊1、词的上、下片各写什么的?试各用两个字加以概括。语言晓畅意蕴深广2、词的上、下片各抒发词人什么样的感情?3、为了加强情绪的表达,词的上、下片都用什么艺术手法?是怎样运用的?4、为了加强情绪的表达,词的上片的末句在句式的运用上很有特点;下片的末句描写也很讲究,你能够对此作点分析吗?5、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作的这首词风格比较鲜明,你能够说说这首词的风格特征吗?这是晏殊的名篇之一,其内容为悼惜春残,感伤年华。
本文标题:词两首《相见欢》《浣溪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744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