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成立中华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成立新中国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次历史巨变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民族主义(民族革命)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民生主义(社会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创立民国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内容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核定地价”“国民共享”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内容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内容评价积极性:局限性:未明确反帝(族);未将整个封建主义作为斗争对象(权);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生)。此决定了资阶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核心前提补充和发展三民主义的评价:性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积极性:是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其局限性的决定因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三民主义内容1.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主要含义不包括A.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B.把反清与建立资产阶级的民族国家结合起来C.突出反满反清D.将反清与反帝结合起来2.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因为民权主义主要解决了A.夺取和建立政权的问题B.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问题C.怎样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关键问题D.思想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根本途径3.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了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A.民族主义B.民主主义C.民生主义D.民权主义4.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材料一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材料三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材料一至三体现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其主要内容是?民族主义;民族平等,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统治材料四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材料四反映民族主义存在什么缺陷?反映了什么问题?没有明确的反帝内容,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通过材料四,有人得出结论,孙中山的对外政策与清政府的对外政策没有区别,你如何认为?为什么?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是因为封建统治的腐败无能;孙中山承认不平等条约是为了换取帝国主义不干涉中国革命,是因为资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决不可能。”——1924年孙中山《在神户欢迎会上的演说》若夫革命主义,为吾辈所倡言……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反帝主张认清帝国主义面目,提出明确反帝主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一是给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以自由权利;二是剥夺效忠于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团体或个人的自由权利。使政治机构民主化,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实行新的选举制度,使人民能够真正参加管理政权。民主权利归谁所有?国民在什么机构内行使自身的民主权利?通过怎样的方式行使民主权利?缺少具体的可操作性,只是些抽象的概念民权具有普遍性、具体性和可行性—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较为空洞)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认识①不反帝→反帝②反满→民族平等①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平民共有②普遍平等比抽象提高①节制资本②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社会主义的好朋友)问: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有何异同?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一致(政治基础)相同:不同:1、民主革命阶段:有八小时工作制、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2、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评价①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②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进步意义: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台湾金门岛上的标语•5.毛泽东曾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A.新三民主义是三大政策的代名词•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C.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D.新三民主义有局限性,不可能实现6“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B.革命的进程和对象C.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解析:D。题中所指为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相比,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内容;同时革命所依赖的力量也由最初的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到全体民众。故D项为正确答案。7《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中国民族主义最根本的是反对帝国主义,A、B是国内的民族关系政策,C项是中国革命的力量是工农,故排除A、B、C三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8.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在现阶段上,对于经济问题,我们完全同意孙先生的这些主张。”对材料中“孙先生的这些主张”理解正确的是A.核定地价,土地归国家所有B.平均地权,限制资本家的剥削C.平均地权,土地归人民所有D.平均地权,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9.假如你是一位高考阅卷老师,在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该给分的是•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C.新三民主义是对三大政策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D.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10.图5为纪念辛亥革命的邮票,图案是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肖像。肖像的左侧,辅以孙中山亲笔题词墨迹:“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以下关于孙中山先生奋斗的业绩,叙述正确的是()解析:C。为防止袁世凯独裁,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故B项错误;孙中山没有直接发动武昌起义。北伐战争是1926年7月,孙中山已经逝世,故A、D说法错误。A.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领导、发动武昌起义B.为防止袁世凯独裁,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C.为推动民主革命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D.为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领导了北伐战争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毛泽东思想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著作集中概括了毛泽东思想。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才属于毛泽东思想。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完全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的第一次飞跃.阶段主要著作主要内容阶段特征中共创建-大革命1921-1927土地革命1927-1937抗日战争1937-1945解放战争1945-1949过渡时期1949-1956建设时期1956-1966《中国社会状况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分析中国革命的对象、革命的领导者、同盟军发端中国革命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等初步形成《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革命分为两步走,明确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描绘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成熟、并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指导思想七届二中全会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一系列问题,人民民主专政—丰富马克思的国家学说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报告》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和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丰富和发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典型题例】:毛泽东的下列思想产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思想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解析:A。①产生于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②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是1953—1956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提出于1957年。【典型题例】: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以下对毛泽东著作的贡献的对应连线不正确的是()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B.《新民主主义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C.《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解析: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发表于1925年12月,文章的中心是从各阶层的自身利益出发分析革命的敌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1930年1月毛泽东总结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提出来的。18.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党开始也是不懂得农民工作的重要性,把城市工作放在第一位,农村工作放在第二位。”此处的“开始”是指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4.(2011年1月茂名市一模16题)毛泽东的诗词是珍贵的史料,下列可用于研究抗日的诗句是()A.“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C.“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竞殒命,壮志也无违。”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3.(2011年1月广东四校高三联考16题)近代报刊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资料。以下是民国二十年《民间周刊》部分内容。下列内容有可能出现在刊物上的是()A.宣传新三民主义B.声讨蒋介石叛
本文标题: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12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