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历史
1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新特点许宪春1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即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中国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的是产生于前苏联、东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家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即MPS体系;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在继续采用MPS体系的同时,逐步引入产生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民账户体系,即SNA体系;从9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放弃了MPS体系,转入了SNA体系。目前,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包括SNA体系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投入产出表、机构部门账户和资产负债表。(一)国内生产总值核算1、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建立和发展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是MPS体系的国民收入。这个指标反映的是物质生产部门,即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饮食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活动成果,不能反映非物质服务业的生产活动成果。改革开放以后,非物质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业、教育事业、科学研究事业、信息咨询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需要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以便制定正确的服务业发展政策,协调各产业部门健康发展。适应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国家统计局于8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SNA体系的GDP指标。1985年3月19日,国家统计局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阐述了开展第三产业统计和GDP核算2的必要性。国务院批准了这个报告。1985年4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在继续做好国民收入核算的同时,抓紧建立GDP核算。根据这一要求,国家统计局从1985年开始进行年度GDP生产核算。根据宏观管理部门的需要,1989年,国家1作者工作单位:中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电子邮件:xuxc@stats.gov.cn。2《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提的是建立国民生产总值核算,但在实施过程中实际上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主。2统计局开始进行GDP使用核算,即支出法GDP核算;1992年,建立了季度GDP生产核算。为了满足经济分析和管理对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国家统计局以MPS体系的国民收入和其他有关历史资料为基础,先后补充推算出1978—1984年和1952—1977年GDP生产核算和使用核算历史资料。为了弥补服务业增加值核算资料来源的缺口,国家统计局于1993至1995年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普查年度是1991和1992两年)。根据普查资料计算的1991和1992年GDP数据比普查前的数据分别高出7.1和9.3个百分点。为了保持历史资料的可比性,1995年,国家统计局根据第一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资料对1978年至1990年的GDP历史数据进行了系统的修订。为了向用户提供可比的GDP历史资料,1996年,国家统计局出版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核算司,1997a),2004年又出版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核算司,2004)。为了搞好GDP核算,提高GDP核算水平和数据质量,国家统计局于1997年编写并出版了《中国年度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核算司,1997b)和《中国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核算司,1997c);2001年又编写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手册》(核算司,2001),逐步规范GDP核算的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2003年,国家统计局把年度和季度GDP核算规范为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三个步骤;明确规定在发布GDP数据时,发布相关重要数据,必要时公布计算方法。(国家统计局,2003a)2、经济普查前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产业部门分类、主要资料来源和基本计算方法(1)产业部门分类经济普查以前,中国年度GDP核算把所有经济活动划分为16个产业部门,即: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察业和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3中国季度GDP核算把所有经济活动划分为8个产业部门,即: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2)主要资料来源中国GDP核算所采用的主要资料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统计资料,包括国家统计局系统的统计资料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二是行政管理资料,包括财政决算、工商管理资料等;三是会计决算资料,包括银行系统、保险系统、航空系统、铁路系统、邮电通信系统会计决算资料等。其中,国家统计局系统的统计资料是GDP核算的主要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统计、工业统计、建筑业统计、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统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劳动报酬统计、价格统计、住户调查资料等;国务院有关部门统计资料主要包括交通运输统计、海关统计、国际收支统计资料等。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国家统计局系统的统计资料。农林牧渔业统计主要指的是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总产值统计和中间投入统计。工业统计主要指的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生产销售统计、财务状况统计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4及个体经营户主要经济指标统计。建筑业统计主要指的是具有建筑业资质的建筑业企业5生产情况统计和财务状况统计。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统计主要指的是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企业6财务状况统计、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7财务状况统计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统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主要指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统计,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和其他投资统计。劳动报酬统计主要指的是按产业部门分组的就业人员劳动报酬统计。价格统计主要指的是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房屋租赁价格指数统计。住户调查主要指的是农村住户调查和城市住户调查中的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调查。国家统计局系统的常规性统计主要采取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方式。例如,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的是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4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指的是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5具有建筑业资质的建筑业企业指的是满足建设部会同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信息产业部、民航总局等有关部门于2001年组织制定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的建筑业企业。6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企业包括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和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指的是年末从业人员在20人及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外贸企业一律包括在批发业中);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指的是年末从业人员在60人及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企业。7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指的是年末从业人员在40人及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企业。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生产销售统计和财务状况统计、具有建筑业资质的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和财务状况统计、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企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财务状况统计等采取的是全面调查的方式。这种调查方式的基本做法是: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定报表,企业统计人员填写报表,报送县一级统计局;县一级统计局将其录入计算机,逐级或直接报送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经营户主要经济指标统计、价格统计、住户调查则采取的是抽样调查的方式;计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农林牧渔业中间投入的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主要农产品中间消耗统计也主要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这种调查方式的基本做法是: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定抽样调查方法和调查表式,国家统计局直属的地方调查队或地方统计局派抽样调查员或辅助调查员对抽中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进行调查,国家统计局直接利用样本资料推算出全国数据,或者由省一级统计局利用样本资料推算出本地区数据,国家统计局汇总得出全国数据。(国家统计局,2003b)(3)基本计算方法中国年度GDP核算包括生产核算和使用核算,两者又都包括现价核算和不变价核算。现价核算采用的是当期的价格,不变价核算采用的是固定基期的价格。2000年以前,10年变动一次基期:例如,1981年至1990年,以1980年为基期;1991年至2000年,以1990年为基期。2000年以后,5年变动一次基期:2001年至2005年,以2000年为基期;2006年至2010年,以2005年为基期。下面简要介绍经济普查以前年度GDP核算所采用的基本计算方法。a、现价生产核算现价生产核算就是各产业部门现价增加值核算。产业部门现价增加值核算包括生产法和收入法两种基本方法。生产法就是利用所能获得的资料来源计算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和中间投入,求得该产业部门的生产法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收入法就是利用所能获得的资料来源计算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的四个构成项目,即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求得收入法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5针对不同产业部门的资料来源情况,经济普查前,中国现价GDP生产核算采用了生产法与收入法相结合的方法,农林牧渔业和工业增加值核算采用生产法,其他产业部门增加值核算采用收入法。b、不变价生产核算不变价生产核算就是各产业部门不变价增加值核算。不变价产业部门增加值核算包括两种基本方法:缩减法和外推法。缩减法包括双缩法和单缩法。双缩法就是分别利用产出价格指数和中间投入价格指数缩减当期现价总产出和现价中间投入,求得当期不变价总产出和不变价中间投入,两者之差即为当期不变价增加值。单缩法主要指的是利用产出价格指数缩减当期现价增加值,求得当期不变价增加值。外推法也包括双外推法和单外推法。双外推法就是分别利用产出物量指数和中间投入物量指数乘以基期的总产出和中间投入,求得当期不变价总产出和不变价中间投入,两者之差即为当期不变价增加值。单外推法主要指的是利用产出物量指数乘以基期增加值,求得当期不变价增加值。在中国不变价GDP生产核算中,农林牧渔业不变价增加值计算采用双缩法,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电通信业不变价增加值计算采用单外推法,其他各产业部门不变价增加值计算均采用单缩法。c、现价使用核算现价GDP使用核算,即现价支出法GDP核算,就是计算各项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其中,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等于货物和服务出口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计算公式如下:支出法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d、不变价使用核算不变价GDP使用核算就是利用相应的价格指数缩减现价GDP使用核算的构成项目,得出不变价构成项目,不变价GDP等于各不变价构成项目之和。3、地区GDP核算6从1985年开始,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西藏外,都与全国同步开展地区GDP核算,基本做法是,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定GDP核算方法,各地区统计局计算本地区的GDP数据。西藏的GDP核算略迟些,年度GDP从1985年开始试算,1987年开始正式计算;季度GDP从1999年开始计算。(二)投入产出核算20世纪70年代,国家统计局与原国家计委、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合作编制了中国第一张投入产出表——1973年实物型投入产出表。80年代初,适应改革开放初期宏观经济计划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国家统计局与原国家计委等有关部门合作开始编制MPS体系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先后编制出1981年和1983年全国价值型投入产出表。80年代中期,适应改革开放以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和制定第三产业发展政策的需要,国家统计局开始研究SNA体系的投入产出表。198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行全国投入产出调查的通知》,要求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国投入产出调查,
本文标题: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历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4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