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国家教师资格证 教育心理学 考试复习资料
第1页2015年最完整《教育心理学》条款式复习资料第一章概述(一)概念1.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育性原则: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3.行动研究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二)人物时间教育心理学的早期尝试:19世纪初+赫尔巴特教育心理学的里程碑: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三)类别研究内容:(5要素+3过程)(1)学与教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2)学与教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3)研究原则:(4原则)客观性、发展性、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性。(4)研究方法:(4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5)实验法:(2类)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四)发展阶段八阶段学习过程(加涅)(五)辩证关系学与教5要素与3过程间的关系:学与教的5种因素共同影响了3个过程,而且3个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第二章心理发展(一)概念1.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学习准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3.关键期:某一反应在某个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易于获得和形成,如果错过这一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4.图式: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5.同化: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6.顺应: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7.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在用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间的差异。8.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边事物的关系的意识。认知方式(认知风格):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9.场依存:当个体面对某一问题时,较多或完全依赖该问题空间的线索,从这些线索中搜索信息。第2页10.场独立:当个体面对某一问题时,根据自身内部的参照来搜索信息,做出判断。(二)时间儿童口头言语:2-3岁关键期、3-4岁高峰期(三)理论第3页(四)发展阶段类别:心理发展基本特征:(4类)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弗洛伊德人格结构:(3类)本我、自我、超我。自我意识:(3类)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认知方式:(4种分类)(1)场依存与场独立;(2)冲动型与沉思型;(3)辐合型与发散型;(4)立法型、执法型与司法型。席尔瓦和汉森的学习风格:(4类)(1)感官-思考型(掌握型学习者);(2)感官-感受型(人际型学习者);(3)直觉-思考型(理解型学习者);(4)直觉-感受型(自我表达型学习者)加德纳的多元智能:(8类)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交往、内省、自然观察者。(五)影响因素学习准备:(2因素)成熟、学习(七)辩证关系一、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1)学生的认知发展制约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适当的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理想的教学应该落实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二、认知方式的优劣关系认识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任何一种认知方式都有其优势、长处,也存在劣势、不足,既有有利于学习的一面,也有阻碍学习的一面。第三章学习理论(一)概念学习: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第4页变化。刺激的泛化:在条件反射建立初期,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也能够诱发条件反应。刺激的分化:只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而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不予反应。强化:凡是能够提高反应概率或者反应发生可能性的手段。潜伏学习:动物在未获得强化之前学习已经出现,只不过未表现出来。意义学习:符号所代表的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机械学习:学习者并没有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死记硬背。先行组织者: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二)理论联结学习理论第5页接受发现学习和意义机械学习的关系:接受学习并不一定都是机械的,而发现学习也并不一定都是有意义的。无论是是接受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可能是有意义的。关键在于学习是否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的已有知识进行了联系。第四章学习动机(一)概念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和内驱力。成就动机:激励个体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归因:个体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考虑。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二)理论第6页(三)类别动机的功能:(3种)激活、指向、强化。学习动机基本成分:(2类)学习需要、学习期待。学习动机种类:(2+3分类)(1)根据动力来源: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2)奥苏伯尔动机分类: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四)辩证关系学习动机分类间的关系: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属于内部学习动机,附属内驱力属于外部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1)学习动机一方面决定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学习的效果。(2)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与任务难度的关系(耶克斯多德森定律):(1)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随任务难度的不同而不同。(2)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使学习成效达到最佳水平。(3)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使学习成效达到最佳水平。(4)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成效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5)过了相当长时间后,几乎不忘。(五)影响因素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5+2因素)(1)内部条件:①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②成熟与年龄特点;③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④学生的抱负水准;⑤学生的焦虑程度。((2)外部条件:①家庭条件与社会舆论;②教师的榜样作用。第7页(六)促进方法一、学习动机的培养:(举例)(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经培养学习动机。二、学习动机的激发:(举例)(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第五章学习迁移(一)概念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于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心向(定势):先前影响所形成的一种倾向性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将支配人以同样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二)理论(三)类别学习迁移的类型:(4*2分类)(1)根据迁移性质:正迁移、负迁移(2)根据迁移方向:水平迁移(顺向和逆向)、垂直迁移(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3)根据迁移内容:一般迁移(普遍迁移)、具体迁移(特殊迁移)(4)根据学习情境:远迁移、近迁移(四)辩证关系定势与学习迁移的关系:定势对学习迁移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阻碍的作用。(五)影响因素第8页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3因素)(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六)促进方法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举例)(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迁移。(3)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迁移。(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第六章知识学习(一)概念陈述性知识:人类心智运用口头或书面语言来表征事实、观念与概念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基本单元是组块。程序性知识:指导个体如何执行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知识(“做什么”、“怎么做”)。基本单元是产生式。时间序列、表象和命题的区分和理解。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的区分和理解。(二)理论(三)类别组块的种类:(3类)时间序列、表象、命题知识的分类:(2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知识学习的分类:(3+3分类)(1)根据知识本身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观念之间的关系:下位学习(类属性)、上位学习(总括性)和并列结合学习记忆系统的组成:(3部分)感觉登记、工作记忆(7±2个组块)、长时记忆(四)发展阶段遗忘的进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述了遗忘的进程和规律。(2)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3)遗忘进程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4)过了相当长时间后,几乎不忘。第9页(五)促进方法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举例)(1)明确知识学习的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在学习活动与使用知识的条件之间建立联系(3)深度加工学习材料(4)进行组块化编码(5)合理安排练习和复习第七章技能学习(一)概念技能: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操作技能(动作技能、运动技能):以肌肉骨骼的运动实现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外显动作方式。心智技能(认知技能、智力技能):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内部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高原现象:在练习到一定时期,技能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尽管练习很用心,但成绩提高不大,动作技能水平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反馈:学习者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并据此对其学习的方法和目标作出相应的调整。(二)理论(三)类别第10页技能的分类:(2类)操作技能、心智技能。操作技能的分类:(4*2分类)(1)连续和非连续;(2)封闭和开放;(3)精细和粗大;(4)徒手和器械。心智技能的分类:(2类)一般心智技能、特殊心智技能。运动感知的组成:(2部分)运动感觉、运动知觉。(四)特性操作技能的特点:(1)动作对象具有物质性。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骨骼肌肉。(2)动作进行具有外显性。操作技能的执行是通过外部显现的肢体运动实现的。(3)动作结构具有展开性。操作技能的每个动作都必须切实执行,只能加快速度,而不能合并、省略。心智技能的特点:(1)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心智技能的对象是客体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知识和信息。(2)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心智技能是在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完成的。(3)动作结构的简缩性。心智技能是借助内部言语进行的,可以省略、简缩,所以心智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省略和简化。(五)辩证关系技能与本能、知识、随意运动、习惯的区分。习惯的优劣:习惯没有水平高低之分,但有好坏之分。一般和特殊心智技能的关系:一般心智技能只能通过特殊心智技能得到表现,而特殊心智技能又必须建立在一般心智技能基础上。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别:(1)活动对象不同。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具有物质性,心智技能的活动对象具有观念性。(2)活动结构不同。操作技能的活动结构具有展开性,心智技能的活动结构具有简缩性。(3)活动要求不同。操作技能的进行具有外显性,要求学习者掌握一套刺激-反应的联结;而心智技能的进行具有内隐性,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联系(1)学习和发展过程的特点基本相同,都是由不熟练到熟练。(2)在具体任务和活动中,需要两种技能的协同活动。心智技能的获得和表现依赖于操作技能的内化和外化;操作技能的获得和表现需要心智技能的指导。(六)促进方法操作技能的培养:(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①示范与讲解相结合。②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③速度适当(2)必要而适当地练习。①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动机。②合理应用整体练习和分解练习。③恰当安排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④处理好联系与技能进步的关系,注意克服练习中的高原反应。第11页⑤掌握有关技能的基本知识和正确的联系方法。(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运动感知心智技能的培养:(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2)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4)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5)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第八章学习策略(一)概念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
本文标题:国家教师资格证 教育心理学 考试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62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