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第六章城市道路网规划
第六章城市道路网规划主要内容第一节城市道路网布局规划1第二节各级城市道路规划2第三节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3第四节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4第五节城市道路网络方案技术评价5城市道路网络规划应以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组织为前提,根据城市现状及自然环境特点,经济、合理地规划布局道路网络,同时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结合城市的具体用地情况组成道路系统。城市道路的功能城市道路功能交通功能公共空间防灾救灾形成城市结构形成城市结构的骨架防火带避难道路保证消防、救援活动市政管线、轨道交通的设置空间城市风貌、历史文化、精神文明城市景观保证通风、日照、采光沿路利用道路交通组成邻里居住区第一节概述一、城市道路网布局影响因素城市道路系统是组织城市各种功能用地的“骨架”,又是城市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动脉”。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城市用地布局形态城市交通运输系统1.自然条件水网城市道路网妥善处理道路与河流的关系•航道的等级和净空、桥梁的标高、桥梁与旧城道路的接坡及桥头的用地控制等问题;•填河筑路的问题,特别要注意干路两侧街坊的排水系统和道路标高。第一节概述1.自然条件水网城市道路网河网地区,城市道路网应符合下列规定:•道路宜平行或垂直于河道布置;对跨越通航河道的桥梁,应满足桥下通航净空要求,并应与滨河路的交叉口相协调;城市桥梁的车行道和人行道宽度应与道路的车行道和人行道等宽。•在有条件的地方,城市桥梁可建双层桥,将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管线设置在桥的下层通过;客货流集散码头和渡口应与城市道路统一规划。•码头附近的民船停泊、岸上农贸市场的人流集散和公共停车场车辆出入均不得干扰城市主干路的交通。第一节概述1.自然条件山区城市道路网山区城市道路网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道路网应平行等高线设置,并应考虑防洪要求。•主干路宜设在谷地或坡面上。•双向交通的道路宜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标高上;地形高差特别大的地区,宜设置人、车分开的两套道路系统。•当地形特别陡时,干路之间的联系也可以通过开辟隧道来解决。山区城市道路网的密度宜大于平原城市。第一节概述2.城市规模•如平原地区的中小城市多是在逐步发展一定规模的城市中心;相反,规模较大的城市往往具有较高开发强度的中心区,尤其对于特大城市来讲,多组团、多中心的布局有利于缓解城市问题,特别是交通问题。城市空间布局差异的影响•城市规模越大,居民出行强度、货物运输强度也越大,运距越长,那么城市规模越大,道路用地比例应越大,同时还要求提供较多的高等级道路,以满足最小出行时耗要求。居民和货物运输的影响•小城市可能会以步行和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等个体交通为主;大中城市对公共交通的需求较大。•对外交通联系上,大城市的对外通道和枢纽数量多,分布广,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十分紧密和复杂,小城市则相对简单。交通方式以及对外交通的影响特大城市、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在路网布局、路网密度、道路面积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小城市不要盲目照搬大城市的路网模式。3.城市用地布局和形状城市路网与用地布局的相互依托关系,使城市布局与形状成为影响路网布局结构的关键要素。城市用地的形状是受自然条件——山川湖海和人工影响因素——铁路分隔、城墙包围、矿区塌陷等的制约而形成的。•平原城市的用地布局往往呈现为团块状,城市路网也多表现为方格网,如石家庄;或方格网加环形放射,如北京。3.城市用地布局和形状城市路网与用地布局的相互依托关系,使城市布局与形状成为影响路网布局结构的关键要素。城市用地的形状是受自然条件——山川湖海和人工影响因素——铁路分隔、城墙包围、矿区塌陷等的制约而形成的。•有些城市由于地形、水文原因呈带状布局,其路网布局也表现为带状布局,如洛阳。3.城市用地布局和形状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因为在确定城市发展方向时往往优选平坦、地质好的用地,而这些用地也比较适合修建道路交通设施。这样,城市用地开发与道路网的规划建设就形成一种耦合。一般而言,用地布局、形状应与路网的布局、形状相吻合。但两者之间并不能仅仅是表象上的吻合,而是需要路网与用地产生的交通流量、流向相协调。平原地区城市向四面扩展均较为容易,城市用地的形状常成为团状,进而放射状道路将其变为星状,在其间需要用环路联系。当城市用地不断扩大时,环路的数量也会增多。内环路的位置视老城的大小,一般可在老城废弃的城垣或护城河上,事先埋好地下管线或停车库。在西欧,大多用此模式。受河流分割或受地形影响的城市在用地向外扩展时,往往沿着道路的延伸轴向外呈风扇状发展,风扇叶片间楔入绿地,以改善城市环境。如果不加处理,这些叶片间的交通联系往往要穿越中心地区。因此,在规划道路网时要设置切线,否则会增加中心区的交通压力。规模不大或功能相对独立的组团城市交通问题相对简单,组团之间的客运交通不多,但经由组团间道路的过境交通较多。在大城市,组团布局的交通问题就比较复杂,组团间的交通和市际的交通日益增多,产生相关干扰。因此,在道路网规划时,要重视联系各组团的“藤”,使之合理承担和组织各类交通。组团城市的中心组团往往承担市级综合服务职能,是城市交通的重心,尤其在节假日时客运交通更为集中。因此,对于中心组团的道路、停车场、广场和步行商业街的规划要留有余地。带形城市过境公路就是城市中的主干路。沿路经常开设大量批发市场和零售商业网点,吸引着大量人流和车辆在此停车装卸货物和购物,使干路可通行的车道宽度明显减少,车速下降。因此,为了保障道路的安全畅通,在规划道路网时,应归还并保护好干路的交通功能,并加强道路管理,维护路产、路权及搬迁妨碍交通的路边市场。4.对外交通设施公路在对外交通系统中,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关系最为密切。公路不仅可以承担城市与邻近城镇的联系,而且对城市发展方向具有引导作用。很多城市早期常常沿出入城公路两侧发展,甚至有些城市因过度依赖公路而呈现为狭长的带状。公路穿越城区将导致公路性质的改变和公路交通的复杂化。因此,必须协调过境公路和出入城公路与城市内部道路的关系,既要联系方便,合理衔接,又不允许混淆不分,造成公路穿越城区。4.对外交通设施铁路铁路线路和场站进入城市后,往往会对城市用地的发展形成障碍。因此,城市用地的划分和城市道路选线必须与铁路设施密切配合。沿铁路线平行布局成为常见的路网规划模式。但平行道路不宜过于靠近铁路,否则与跨铁路的道路需要修建立体交叉时,会造成工程技术上的困难和不经济。由于铁路旅客与货物均需要通过城市道路集散和转运,城市干路必须与铁路客、货站场有直接的联系。5.社会与人为因素城市道路网规划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历史条件、思想观念、土地开发模式等社会因素的制约。通常,除新建城市外,城市原有道路网对城市道路系统的规划和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原有道路网是新建道路的基础,在道路网规划中必须对城市交通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考虑对原有道路网的改造问题,要防止简单地将旧城道路向外延伸。有些城市的规划、设计人员和决策人员对道路功能和路网模式缺乏科学的认识,在道路网规划时片面追求形式和景观效果,或盲目效仿其他城市,出现了套用环形放射路网模式、热衷宽马路的现象,这需要进一步提高人们对路网规划的理念、要求和方法的科学认识。第一节概述二、城市道路网络布局结构城市道路网的形态受自然地形、历史形态、城市规模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实际形态往往各不相同。归纳为四种主要类型: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1、方格网式(棋盘式)最常见的一种道路网结构型式,多见于采用轴线对称的古城道路系统。北京旧城、西安、洛阳、太原、郑州、石家庄、开封、福州、苏州等城市的道路网都属于方格网式。主干道次干道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1、方格网式(棋盘式)优点:布局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和方向识别;交通组织简便,有利于机动灵活地组织交通。缺点:对角线方向交通不方便,道路非直线系数大适用:地势平坦的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局部地区清代北京道路系统唐长安城第一节概述2、环线放射式道路网由若干条放射线和若干条环线组成。一般放射式道路网演变过来的。放射式道路网有利于市中心对外联系,不利于各分区之间的联系,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加上一个或几个环城道路,便形成了环形放射式道路网。主干道次干道国外很多大城市如莫斯科、巴黎,伦敦、柏林、东京的道路网,都由放射干道网发展到环形放射干道网。莫斯科道路网巴黎道路网戴高乐广场(星形广场)沈阳道路网成都如果没有环形路线,单纯放射状的线路有什么缺陷?由于放射状线路大多集中在市中心,如果没有环行线路,人流、车流不能适时疏散,势必造成市中心拥堵,影响人们顺利出行。环路基本作用•将起点终点均不在环线以内的交通吸引到环线上穿越截流•对进出市中心的交通起到分流作用,•一方面减少这些交通对环内道路的使用•另一方面将这些交通分散到多条放射路上进出截流•将环内长距离的交通吸引到环线上内部疏解放射路作用•有助于满足车辆的直达要求,减少绕行距离;•加强城市与外界、中心区与郊区新城之间的联系,促进城市副中心的形成;•加强城市内外环线之间的联系。•对于大城市,城市放射路可以将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在入城后与城市的快速路和主干路很好地衔接,使外来交通很快地切入城市中心区的外围,方便地进入城市各功能区内。第一节概述3、自由式道路网自由式道路网的形成一般都和城市的自然地形条件相关,如位于山区或水网密集地区的城市,道路的走向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难以形成较规则的路网,同时为了能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减少道路建设的造价和工程量,城市道路往往随地势而建,形成不规则的自由式路网系统。重庆香港第一节概述3、自由式道路网优点:充分结合自然地形,节约工程造价,并能创造丰富的城市景观。缺点:绕行距离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比较分散。适用:山区、丘陵、水系发达地区挪威——通天路第一节概述4、混合式道路网结合城市用地条件,将上述几种类型的路网组合起来。若规划合理,能够扬长避短。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如北京、上海、哈尔滨、南京、合肥等,采用方格式与环形放射式的混合形式。这些城市保留了旧城的方格网式,随着城市的扩展,为减小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设置了环路和放射性道路。是我国众多棋盘式道路网向现代城市交通体系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第一节概述5、线性或带形道路网一两条主要交通干道作为纽带联系,沿线两侧布置工业与居用建筑,从干道分出支路联系两侧建筑群。常见于组合型城市或呈带状发展的组团式城市组团内交通距离不大,多中心可以分散交通流,但也易形成狭长的交通走廊,加重纵向交通压力。第一节概述6、方格环形放射式道路网中心区为方格形,向四周呈环形放射式发展。7、手指状(巴掌式)道路网以多条放射线呈手指式发展,市区以外沿手指状的道路两侧规划一些重点建设区,各重点建设区之间以楔形绿带分隔,手指式放射线通过几条环路连接。8、星状放射式道路网星状放射式道路网是和子母城市的布局相配套的。9、交通走廊式道路网城市中心区道路网形成之后,城市沿着放射干道发展,形成交通走廊式道路网第一节概述三、城市道路网布局规划方法道路网布局规划一般采用先确定道路网规划指标和道路网空间布局形式,然后进行进行道路网系统分析,再布置专用道路系统,最后进行检验与调整。确定道路网规划指标确定道路网空间布局形式道路网系统性分析专用道路系统布置检验与调整第一节概述三、城市道路网布局规划方法1、道路网规划指标的确定道路网布局规划中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规划指标,主要有人均道路用地面积、车均车行道面积、道路网密度、道路等级结构、道路网联结度、非直线系数3514.923.4435015.310.117.217.623252615.81505101520253035404550纽约旧金山芝加哥华盛顿洛杉矶东京横滨大坂名古屋伦敦巴黎柏林巴塞罗那维也纳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道路面积密度第一节概述三、城市道路网布局规划方法2、道路网空间布局形式不同城市的道路系统有不同的发展形态。仅从每种道路网布局的特点出发是难以决定其优劣与取舍的,规划中应尊重已经形成的道路网格局,考虑原有道路网的改造和发展,道路网空间布局形式的确定是一个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
本文标题:第六章城市道路网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7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