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 第6章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缆布线施工
1.学会使用电缆布线施工的常用工具;2.完成建筑物水平电缆和主干电缆布线施工;3.完成工作区信息插座的端接和安装;4.完成机柜和配线设备的安装和端接。本章的主要内容第6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缆布线施工6.1.1综合布线系统缆线施工范围1.屋内(建筑物内)敷设智能化建筑内的综合布线系统缆线的分布范围就是其施工的范围,它不包括为缆线服务的支撑保护措施(如管槽系统)和有关的空间(如电缆竖井等),也不包含应用系统的终端设备。因此,智能化建筑内综合布线系统缆线的施工范围有以下几部分组成:(1)由室外地下通信管道的人孔或手孔中引出的缆线进入建筑物,到设备间建筑物配线架或建筑群配线架终端连接的引入缆线部分。(2)由建筑物配线架接到建筑物内各个楼层的楼层配线架之间的主干缆线部分,即干线电缆的敷设。(3)由各个楼层配线架分别到各个通信引出端(信息点)的配线子系统的缆线部分。6.1综合布线系统缆线施工范围和要求6.1.1综合布线系统缆线施工范围(4)建筑物配线架、楼层配线架和通信引出端等处的缆线终端连接部分。工作区布线用于将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点,一般是非永久的,不属于综合布线系统的缆线施工范围之内。2.屋外(建筑物间)敷设按照国际标准和国标GB50311-2007的规定,除小区内各幢房屋建筑中都有上述建筑物内的缆线施工部分外,还需增加建筑物间的建筑群干线子系统。所以,智能化小区综合布线系统缆线施工范围是由若干个建筑物内缆线施工范围和建筑物间的建筑群子系统的总和。6.1综合布线系统缆线施工范围和要求6.1.2缆线敷设施工的一般要求(1)缆线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2)缆线在各种环境中的敷设方式、布放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3)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而损伤。(4)缆线两端应贴有统一正规标签,应标明缆线编号和用途,标签上的文字符号书写应清晰、字体端正和内容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制成。(5)缆线应适当留有余量,以适应终端连接、检查测试和需要变更(如拆除移动)的需要。缆线预留的长度应按照电信间、设备间内设备布置、安装在一般情况下,双绞电缆预留长度:在工作区宜为3~6cm,电信间宜为0.5~2m,设备间宜为3~5m;光缆布放路由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6.1综合布线系统缆线施工范围和要求1.缆线敷设要求6.1.2缆线敷设施工的一般要求(6)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非屏蔽4双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②屏蔽4对双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8倍。③主干双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④2芯或4芯水平光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25mm;其他芯数的水平光缆、主干光缆和室外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0倍。(7)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建筑物内缆线通道内较为拥挤的部位,综合布线系统应单独敷设。但与智能化建筑内弱电系统各个子系统合用一个金属槽道布放缆线时,各个子系统的缆线线束间应用金属板隔开。在一般情况下,各个子系统的缆线应布放在各自的金属线槽中,金属线槽应可靠就近接地,与各系统缆线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6.1综合布线系统缆线施工范围和要求1.缆线敷设要求6.1.2缆线敷设施工的一般要求1)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并应符合表6-1的规定。2)综合布线与配电箱、变电室、电梯机房、空调机房之间最小净距符合表6-2的规定。3)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见表6-3的规定。4)综合布线缆线宜单独敷设,与其他弱电系统各子系统缆线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5)对于有安全保密要求的工程,综合布线系统缆线与信号线、电力线、接地线的间距应符合相应的保密规定。对于具有安全保密要求的缆线应采取独立的金属管或金属线槽敷设。(8)具有屏蔽结构的电缆,其屏蔽层端到端应保持完整良好的导通性,屏蔽层的全程不得有中断的现象。如屏蔽层不连续完整,将会直接影响到屏蔽层的效果并使通信质量下降。6.1综合布线系统缆线施工范围和要求1.缆线敷设要求6.1.2缆线敷设施工的一般要求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敷设线槽和暗管的两端宜用标志表示出编号等内容。(2)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预埋或密封线槽的截面利用率应为30%~50%。(3)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聚氯乙烯硬质管。布放大对数主干电缆及4芯以上光缆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应为40%~50%。暗管布放4对双绞电缆或4芯及以下光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6.1综合布线系统缆线施工范围和要求2.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规定6.1.2缆线敷设施工的一般要求(1)在密封式线槽内布放的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互相交叉重叠,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牢靠,做到美观整体。(2)在缆线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当缆线为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5~l0m处应绑扎固定牢靠。(3)在水平、垂直桥架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双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别、数量、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间距应均匀,绑扎不宜过紧或使缆线外护套受到挤压或变形。(4)在建筑物内,光缆在桥架敞开敷设时,应在绑扎固定段落处加装垫套,以缓冲外力直接对缆线的影响。6.1综合布线系统缆线施工范围和要求3.设置缆线桥架和线槽敷设缆线规定6.1.2缆线敷设施工的一般要求4.吊顶支撑柱作为线槽在顶棚内敷设缆线采用吊顶支撑柱作为线槽在顶棚内敷设缆线时,每根支撑柱所辖范围内的缆线可以不设置密封线槽进行布放,但应分束绑扎在支撑柱上,力求整齐美观,缆线应采用阻燃型,缆线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5.建筑群子系统缆线敷设综合布线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缆线的敷设方式如采用架空、管道、直埋、墙壁及暗管敷设电、光缆等的敷设方式时,其施工技术、与各种设施之间的间距等应按照国家现行通信行业标准《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T5138-2005)中相关规定执行。6.1综合布线系统缆线施工范围和要求6.2.1双绞线电缆敷设工具6.2双绞线电缆布线工具图6.1小型穿线器图6.2穿线器图6.3线轴支架6.2.1双绞线电缆敷设工具6.2双绞线电缆布线工具图6.4朝天钩式滑车图6.5三联井口滑车6.2双绞线电缆布线工具图6.6手摇式牵引机图6.7电动牵引机6.2.1双绞线电缆敷设工具6.2.2双绞线端接工具6.2双绞线电缆布线工具图6.8剥线器6.2.2双绞线端接工具6.2双绞线电缆布线工具图6.9RJ-45压线钳图6.10双用压线钳图6.11AMP专用压线钳6.2.2双绞线端接工具6.2双绞线电缆布线工具图6.12110型单线打线工具图6.13110型4对打线工具6.2.2双绞线端接工具6.2双绞线电缆布线工具图6.14打线保护装置6.3.1引入建筑物的缆线施工在国家标准GB50312-2007第5.2.5条(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应选用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应符合设计要求。)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引入建筑物缆线的段落不长,但缆线对数(或芯数)较多,且缆径较粗,重量较大,因其性质重要,在敷设施工时,必须十分重视,认真细心操作。6.3引入建筑物的缆线施工和建筑物间缆线施工布线6.3.1引入建筑物的缆线施工1.引入管道管孔的选用和试通。穿放缆线的管孔必须与屋内的支撑铁架相对应,务必使缆线布置合理、整齐有序。如引入管孔是一层平排时,其选用顺序是先两侧、后中间;如为多层排列时,应先上层后下层。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一般规模不大,通常引入管道的管孔数一般不会超过24孔,最多为6层,每层4孔。所有缆线布置在建筑物的进线间内,布局要整齐,盘留的余缆要整齐合理,今后使用方便。对于管孔试通必须按操作顺序,用刷子和布块等物从建筑物向人孔方向牵引试通,达到管孔内干净清洁、畅通无阻的要求,能够满足穿放缆线的需要。6.3引入建筑物的缆线施工和建筑物间缆线施工布线6.3.1引入建筑物的缆线施工6.3引入建筑物的缆线施工和建筑物间缆线施工布线图6.15清刷管道和清刷工具6.3.1引入建筑物的缆线施工2.缆线牵引引入缆线距离较短,房屋建筑内和人孔中的操作空间有限,牵引缆线一般采用人工牵引方法。采用这种敷设方法时,应利用通信工具,由专人统一指挥、加强联络,务必要同步牵拉、齐心协力,要注意牵引拉力不应过大,更不得猛拉紧拽,以免过大的牵引力,对引入的缆线的外护套或芯线外护层产生很大的拉伸力,而出现损伤或潜伏性的障碍,会使线对的传输特性变化,甚至降低技术性能指标。3.协调施工在建筑物引入缆线的部位,通常会有地下管线系统拟设引入管线的地方。在设计、施工时应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置、配合协调,务必使各个系统都无矛盾或隐患而顺利完成施工任务。6.3引入建筑物的缆线施工和建筑物间缆线施工布线6.3.1引入建筑物的缆线施工4.检查引入缆线敷设完毕后,应检查缆线外护套有无异常,并按规定在进线间和人孔中将缆线固定牢靠,整理缆线余长并妥善布置,要求缆线的曲率半径符合规定。对所有缆线按规定设置和标明其主要内容的标记,内容应符合标准和使用要求。无论已使用或未使用的管孔应堵塞材料密封,防止污物或水气进入管内甚至进线间,尤其是处于低洼(如地下室)的地方。6.3引入建筑物的缆线施工和建筑物间缆线施工布线6.3.2建筑物间缆线布线从建筑物间综合布线系统缆线的施工范围来看,主要包含有以下内容:(1)各个建筑物之间互相连接的通信(或信息)缆线的部分的施工;(2)引入各个建筑物内与屋内相关设备连接的通信(或信息)缆线部分的施工;(3)由公用通信网或专用通信网引入智能化建筑群体或智能化小区内,与相关的通信(或信息)设备连接的通信(或信息)缆线部分施工。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缆线的敷设方式有架空和地下两类。架空布线方式又分为架空杆路和墙壁挂放两种;地下敷设方式分为地下管道、电缆沟(包括渠道)和直埋方式几种。6.3引入建筑物的缆线施工和建筑物间缆线施工布线6.4.1配线子系统水平电缆施工的基本要求建筑物内水平布线可选用天花板、暗道、墙壁线槽等形式。配线子系统的线缆虽然是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分支部分,但它具有面最广、量最大、具体情况多而复杂等特点,涉及的施工范围几乎遍布建筑中的所有角落。因此在水平电缆布线施工过程中,除了遵守6.2.2小节所述双绞线电缆布线施工的基本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电缆总是应该与墙平行铺设;(2)电缆不能斜穿天花板;(3)在选择布线路由时,应尽量选择施工难度最小并且最直和拐弯最小的路径;(4)不允许将电缆直接铺设在天花板的隔板上。6.4配线子系统水平电缆布线施工6.4.2线缆放线1.从纸板箱中拉线(1)撤去有穿孔的撞击块;(2)将电缆线拉出1m长,让塑料插入物固定在应有的位置上;(3)将纸板箱放在地板上,并根据需要放送电缆线;(4)按所要求的长度将电缆线割断,需留有余量供端接、扎捆及日后维护使用;(5)将电缆线滑回到槽中,留数厘米在外,并在末端系一个环,以使末端不滑回槽中去。6.4配线子系统水平电缆布线施工6.4.2线缆放线2.从卷轴或轮上放线缆较重的缆线必须绕在轮轴上,不能放在纸箱中。例如,大对数缆线,可先将缆线安装在滚筒上,然后从滚筒上将它们拉出,缆线轴要安装在放线支架上,以便使它能转动并将缆线从轴顶部拉出。施工人员要保持平滑和均匀地放线。6.4配线子系统水平电缆布线施工6.6.3线缆牵引技术(1)牵引4对双绞线电缆一条4对双绞线电缆很轻,通常不要求做更多的准备,只需用电工胶带与拉绳捆扎按要求布放即可。(2)牵引多条线缆穿过同一路由如果牵引多条4对双绞线电缆穿过一条路由,方法是使用电工胶布将多根双绞线电缆与拉绳绑紧,使用拉绳均匀用力,缓慢牵引电缆。牵引端的做法通常有以下两种。6.4配线子系统水平电缆布线施工6.6.3线缆牵引技术6.4配线子系统水平电缆布线施工图6.16牵引端做法(一)图6.17牵引端做法(二)6.6.3线缆
本文标题:第6章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缆布线施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81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