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 路基路面桥梁施工方案
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一、布置依据1、现行的技术规范、标准;2、现场踏勘所获信息及发包人澄清问题资料;3、本合同工程主要实物工程量、高峰施工强度及合同工期等。二、布置原则根据本工程地形地貌条件、施工环境以及施工特点,按照“因地制宜、按需设置;便于管理、方便施工;注重环保、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施工布置。1.严格按照合同文件及设计、监理有关要求,并结合本工程特点以及地形、地貌、周边环境,进行施工布置;2.科学地规划临建设施,尽量减少施工用地,降低施工成本。3.尽量降低运输费用,保证运输方便,减少和避免二次倒运;4.临时房屋及设施符合劳动保护、技术安全和防火规范要求;5.满足施工排水、防洪、渡汛要求;6.施工场地及营地均按要求配置足够的环保设施及消防设施;7.严格遵守当地运输管理、公安、供电、电信、供水、环保等有关部门的要求和规定。三、布置内容1.编制说明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清单图纸以及现场的实地踏勘,结合我公司多年来在公路、桥涵等类似工程施工中所积累的经验,依据我公司的施工、技术、机械装备和管理等综合水平编制标书,若中标我们将在此基础上遵循合同要求,进一步按照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编制出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照经过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实施。2.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1)路基在填筑前应对场地耕植土进行清理,然后进行地面压实,并规范要求的压实度分层夯(压)实。(2)路基填筑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应大于超过3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3)为了减少路堤路段在构筑物两侧产生不一均匀沉降,当构筑物施工方案采用先施工构筑物后填路基时,对于不便使用大型碾压的区域,必须配以小型压实机具薄层碾压或人工夯实,以确保压实度。(4)为了避免对公路沿线环境造成破坏,严禁深孔爆破,必须使用浅孔、松动,以免扰动山体,影响边坡的稳定性。(5)为强化路基的稳定性、增强路容路貌,必须加强各类边坡的合理衔接。挡土墙与自然边坡采用锥坡进行衔接,不用坡比挡土墙及不同坡比自然边坡之间的衔接,均采用“扭坡”进行过渡。第二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一、施工准备与甲方协议签订之后,本公司根据现场工程实际情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熟悉本地施工条件的优势,就近调集施工人员做好上场准备。由项目经理带领施工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计划部、中心试验室、综合办公室等在本地的人员10人进驻现场,进行前期准备,其余人员在10天内调集完毕,在最短时间内进驻现场。并组织精测人员根据施工图纸及业主提供的原始测量基准点、测量标志、基准线或水准点或其他书面资料,按国家测绘标准和本工程精度要求,对本工程测设施工加密控制网,并及时提交监理单位,直至获得认可,在此同时,我单位将陆续组织工程所需的各种施工机械、各项设备进场,联系各种材料厂家准备供料计划,并做好开工前的其他工作,按要求向监理提交开工申请报告。二、工期本工程计划工期:365日历天,具体开竣工时间以业主通知为准。三、组织机构本工程将根yezh据实际情况组建项目部,实行项目法管理,项目经理负责制。为了安全、优质、按期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我们计划安排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按项目法组建现场项目部。下设六部二室,即施工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计划部、财务部、后勤保障部、中心试验室、综合办公室。根据所设置部室制定出各项业务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职权分明。见附图。组织机构框图四、施工工序路基填筑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配置一定数量的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装运;推土机、平地机整平;振动压路机及小型振动器具压实。为确保施工质量,加快进度,提高施工效率。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基面整修。项目部计划部综合办公室中心试验室财务部物资设备部安全质量部施工技术部后勤保障部五、测量放线工作1、恢复定线测量在地面上进行中线测量前,应根据设计部门交桩,对导线点及水准点进行复核,根据施工要求,道路每隔200~300m设一临时水准点。2、填挖方施工测量每一地段开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放线,测设中心桩、边线桩。施工中应经常检查各测量标志,对遗失或位置移动者随时补钉校正。六、施工部署根据设计图纸、业主给定的工期,再结合工地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施工方案:1.道路施工顺序:清理现场和拆除障碍物→边沟排水工程沟槽开挖→浇筑砼涵洞→沟槽回填→路基修整→道路基层→路面混凝土→路缘石。其中,协作单位施工任务施工同步进行。七、施工总方案1、施工用水、施工用电:用水从附近抽取,施工用电采用自备发电机发电。2、施工顺序:为了提高工效,缩短工期,我们拟采用交叉施工方案,后安装,由高处向低处,这样即便于施工运输,又可很好的掌握管道铺设坡度,有利于排水的通畅。即先施工道路涵洞工程后进行道路路面工程,然后再进行其他工程。3、施工方法:根据本工程施工线路较长、工期紧的特点,将本工程分为两个施工段进行交叉作业,流水施工的方法,以提高工程进度。4、施工具体步骤如下:施工准备推土机推土路基路基垫层涵洞路边护柱路面标志、及其他防护设施5、大型机械设备进场计划及顺序:按照工程施工顺序机械设备进场顺序为:两台推土机一台挖掘机整平仪一台装载机两台压路机六辆自卸汽车一台平地机一台洒水车6、实验设备的准备:砂石、水泥采购会同现场监理取样后,送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材料复试,及时取得复试报告,以便检查工程质量和现场监理的监督。八、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顺序安排(一)测量1、先根据总平面设计,检查所有永久性标桩,并在接管5天内将遗失的标桩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试资料和测量标志,进行复测,并将复测结果交监理工程师审核,然后进行施工放样。2、不得扰动有异议的地面标高。3、对所有标桩、转角桩、中桩、涵洞结构物起点终点、控制点、及监理认为对放样和检验有用的标桩,进行加固保护,对水准电、三角网点等树立易于辨识的标志4、所有测量标记都应涂上油漆,颜色要易于辨识,并做好标识纪录(二)、施工测量(1)路基测设1、根据一检查的永久标桩的标高,将标高引致路基施工段,根据施工图要求在路及两边定出路基标高标志,并进行保护。2、按照公路工程测设要求进行路基测设,以便控制路基土方的挖填和路面标高的控制,标桩放样后应随时检查。(2)、边沟、涵洞测设根据路基测试的标桩,按照施工图纸将标高引下沟底,以便控制沟底标高。(三)路基施工:A、路堤的填筑:依据测量放样的标桩,做好土方调配方案,并报审现场监理批准。①、路基基底的处理:清除路基基底内的垃圾、淤泥、积水,并将其翻松。②、填料选择:在保证路床内土质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下,填方路基填料优先选用天然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当采用细粒土填筑时,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规定。③、恢复路基中线并加密中线桩,测量标高,放出坡角桩,桩上注明桩号及填注高度。按设计施工图进行路基底标高测量,当填筑土的强度和透水性不同路基宽度较大时,应采用水平分层填筑,然后用压路机反复压至设计压实系数;当地面纵坡大于12%的深谷陡坡地段,从堤的一端或两端的某一高度将土倾倒入路堤底部,并逐渐延纵向向前填筑的竖向填筑法进行填筑;当堤身较高地形复杂时,可采用水平竖向混合填筑法填筑。压路机碾压时应先从路边向路中、先低处后高处碾压的原则进行分层碾压,每层厚度为20CM~30CM,每层碾压完毕后,在现场监理的监督下对碾压后的土进行现场取样并送实验室做好土壤压实试验,搜集整理好有关资料。(四)、砂砾垫层施工A、摊铺施工前对已填挖的路基进行洒水湿润,复测路基中线和路基表面标高。用推土机分层摊铺,每层摊铺厚度为8~20厘米,摊铺厚度达到设计标高后,检查是否有“离析现象”,及时进行换铺,然后碾压至设计标高。用于摊铺的砂砾必须在现场监理的监督取样,送实验室化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到工程中。B、碾压碾压时采用从两侧向中间碾压的方法,边缘先碾压3~4遍。碾压时应随时,随时洒水,以确保砂的含水率。整体砂垫层层碾压两遍后,进行检查,发现砂窝或梅花现象,将此处砂挖出,在砂中拌入适量的砾石,翻拌均匀后补充碾压,局部出现“软弹、翻浆”现象时,将此处换除碾压。砂砾垫层应保证表面平整、坚实,符合设计要求坡度和平整度、压实度。填土碾压应分层,施工缝应留成阶梯形,不得留成直形,每层宽度必须保持在300~500MM。道路砂垫层施工完毕后,按设计图纸做好雨水井及其它井口。(五)、路基给排水工程A、边沟、涵洞提前做好边沟预制块的制作计划,制作边沟预制块前,做好原材料采购、试验工,先作,待材料试验合格后,经建立审查通过,再进行试块的制作。边沟、涵洞挖土1、开挖准备:沟槽开挖前了解地下埋设通讯、电缆、给排水管线颁情况,并做好标志,做到施工的顺序进行。2、测量:测量人员,应校核控制桩和临时水准点,认真阅读施工图纸,掌握有关数据,并做好记录,与施工人员密切配合,及时准确的做好测定管道中线、附属构筑物位置,并标明、核对永久水准点、核对原有管线接头处高程、用白灰撒放挖槽边线,堆土堆料位置、测量管线的地面高程埋设坡度板、中心桩,方向桩及水准点标明栓点和标志。3、挖槽A、挖槽前认真阅读图纸,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各段土质、地下水位、地下构筑物、槽上附近构筑物及施工环境等情况,合理确定挖槽断面和堆土位置,合理选用施工机械,并根据需要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B、在原有地下管网上挖槽时,应事先与有关管理单位联系,采取措施,防止损坏发生。C、如果地下障碍多,采用人工挖土方,根据开挖后的情况,如出现局部制约时,采用有支护施工,管沟开挖分段,将第一次挖出土50%外运,将第二段土50%运到前一段,保证施工现场无余土堆积。4、挖槽断面:A、根据施工图,考虑各层边坡及层间留台宽度,结构施工方便,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B、深沟槽,宜分层开挖。每层深度,机械挖槽根据机械性能而定,人工挖槽深2米,一层槽和多层槽的头槽,在条件许可时,采用放坡支撑,人工开挖的多层槽的中槽和下槽,一般采用直槽支撑。C、人工开挖多层槽的层间留台宽度、大开槽与直槽之间不小于10.8米,直槽与直槽之留0.3~0.5米。5、挖土及堆土A、挖槽时,应详细交底,内容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地下构筑物、及施工要求,并指定专人配合,及时丈量槽宽、深,防止超挖或少挖。B、机械挖槽,应确保槽底土壤不受破坏,留20CM由人工挖出。C、挖土时注意安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D、认真做好清槽,防止槽底土壤扰动或破坏。E、挖出的土方,在计算好填挖量的前提下,合理堆放,及时外运土方,堆土应堆在距槽1米位置以外,其堆土边缘至槽边的距离,应根据运输工具定。6、地基处理基底土需要换土时,应彻底清除,经检查合格,方可回填,回填材料及回填方法必须符合实际图纸要求,基地回填完毕后,必须经现场监理监督验收,基地回填是做好土工试验,并按照公路检测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做好实验报告。基地回填完毕后由专职测量工程师进行基地测量并报送测量结果给现场监理验收。(六)、路面施工1、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顺序:审核施工图设计及有关资料→原材料实验、准备施工配合比并报验审批→施工放样→清理下承层表面杂物→开工报验→模板制作、安装→厂拌水泥混凝土→运输水泥混凝土→摊铺→振捣密实→检测→封闭交通,洒水养生→开放交通。2、施工方案2.1、基层准备水泥混凝土面层要求有平整、稳定而均匀的基层,基层的横断面(横坡和标高)要符合设计要求。在修筑面层前,应对基层进行检查和修整。基层表面应仔细整平并压实。混凝土摊铺前,基层表面应清扫干净,并洒水润湿。对基层强度,应以基层顶面的弯沉值作为检查指标。2.2、测量放样在路面基层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放样工作,直线每段10米一桩,曲线段每3米一桩。同时要设胀缝,缩缝,锥坡转折点等中心桩,并相应在路边各设一边桩。根据放好的中心线及边桩,在现场核对施工图的砼分块线。对于曲线段,必须保持横向分块线与路中心线垂直。测量
本文标题:路基路面桥梁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81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