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屋面防水施工方案交底
屋面防水施工技术交底卡编号:201510工程名称XX项目分项工程名称屋面防水施工技术交底交底日期2015-10-29施工队组项目主要管理人员、施工队主要负责人交底提要屋面防水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第一节概况本工程占地面积约25.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6.8万平方米本项目屋面防水层采用1.5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与3mm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结合的双防水层做法。第二节防水部位及相关做法防水部位做法屋面1、找平层:3mm厚1:3水泥砂浆粉光2、防水层: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3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隔离层:无纺布一层4、保温层:40mm厚挤塑保温板5、面层:60mm厚C20细石砼内配点焊钢丝网,6@200双向,6m×6m设通缝。6、1.3mm隔热漆,施做4度(仅F1栋施做,复合LEED要求)二、施工工艺与注意事项第一节结构闭水检查1.通风管等出屋面管道闭水落水管等闭水检查: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前,必须要对落水管、通风管等细部结构进行闭水实验,闭水实验检查无漏水情况下方可进行剩余部分混凝土封注。若检查有漏水,要采用高压注浆止水,再进行闭水实验,实验通过闭水要求方可进行剩余混凝土封注。2.屋面淋水实验屋面整体防水层施工前要先进行淋水实验,淋水流量不应小于5L/m2/min,淋水试验时间不应小于2h,检测区域不应有遗漏部位,若有漏水现象,该部位需进行注浆封堵,待淋水实验完全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防水施工。第二节屋面后浇带结构处理后浇带处防水节点做加强处理,结构闭水检查合格后,清理屋面后浇带处基面,后浇带范围表面应清洁,保持干燥,涂刷基层处理剂。若基层潮湿,不能保持干燥时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界面处理后方可进行刷涂2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一层,待此层防水涂料完全干燥厚,再刷涂一层聚氨酯防水涂料,涂料涂刷范围为后浇带每边外扩30cm。第三节卷材防水层施工本工程采用聚氨酯涂料及自粘聚合物沥青防水卷材。材料选用、防水施工工艺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规定执行。1.卷材防水层施工工艺1、基层清理: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转角处应做成圆弧形,局部孔洞,裂缝应修补严实,若整体平整度不够,要做找平层。表面应清洁,保持干燥,涂刷基层处理剂。若基层潮湿,不能保持干燥时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界面处理干燥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2、特殊部位处理,如附加层等,严格按照本方案防水节点处理方案施工。3、防水层施工:在处理好的找平层上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厚度约为1.5mm,待涂料干燥在施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卷材及涂料施工注意事项详见本方案相关说明那个。4、验收按照《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控制项进行一一对应验收。5、保护层施工:防水层验收通过之后,要马上进行保护层施工,保护层施工厚度严格按照设计要求。2.卷材防水层施工注意事项1、地下室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做好节点、附加层等处理,然后由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2、所有部位防水卷材均满粘。3、卷材采用搭接法铺贴,卷材搭接缝宽度:长边与短边均为100mm,上下层、相邻两幅卷材的搭结缝及主防水层与附加层搭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4、卷材搭结缝满粘,接缝压实后在接缝边缘再涂刷一层聚合物水泥粘结剂将接缝密封严实,接缝不允许有露底、打皱、翘曲、起空现象。5、立面复合卷材粘贴必须纵向粘贴,自上向下对正,自下向上排气压实,要求基层与卷材同时涂胶,卷材满粘。第四节涂料防水层施工1.施工流程2.涂料防水层施工工艺1、涂刷前准备工作:基层干燥程度要符合要求,修补并施工完成找平层。2、涂刷基层处理剂:涂刷时尽量用刷子刷薄,使处理剂尽量刷进基层表面毛细孔内3、配料搅拌:配料在涂刷前需搅拌均匀,配料应严格按照生产厂商提供的配合比现场配制,严禁更改配合比,配料时主辅料混合偏差不得大于5%。4、涂刷厚度:必须根据设计厚度及涂料的含固量确定每平方米涂料用量及需涂刷的次数。5、涂刷时间间隔:图刷防水涂料前必须根据其表干和实干时间确定涂刷时间间隔和每遍涂刷用量。3.涂料防水层施工注意事项1、涂料防水层一经发现有强度不足引起的裂缝必须立即进行修补,凹凸处也需要修补平整,基层的干燥程度应符合聚氨酯防水涂料的要求方可施工。2、配料要均匀,搅拌要充分3、节点处的密封处理,附加层的施工要达到要求。4、严格控制防水涂层的厚度和分便涂刷厚度及间隔时间,涂刷应表面平整、厚度均匀。第五节防水节点处理1.屋面防水层收头处理雨水斗详图1雨水斗大样2雨水斗:雨水斗与屋面板相接处,要先封注灌浆料然后进行闭水实验,闭水实验通过后方可封注剩余灌浆料。雨水斗局部详图(平行女儿墙剖面)落水管等出屋面管道施工前必须进行闭水检查,闭水方法详见本方案闭水检验部分,闭水合格后,施工防水层时,管根部要做加强处理,附加防水层做法:2mm聚氨酯防水涂料落水管、通风管等防水节点2.阳角处理第一层:内附加层先剪裁500mm宽卷材(长度可根据实际要求定)做附加层,立面与平面各粘结250mm。见图(2—1)灌浆料实际落自粘改第二层:主防水层一步:施工主防水层,将平面交接处的卷材向上翻至立面>250mm(亦可根据实际要求定)。二步:同一步相同,相对应方向。第三层:外附加层剪裁一块200mm正方形卷材,从任意一边的中点剪口直线至中心,剪开口朝上,粘贴在阳角主防水层上。(见图2—4)第四层:外附加层剪裁与上述尺寸相同的附加层,剪口朝下,粘贴在阳角上。(见图2-5)3.阴角处理阴角防水施工前,平、立面交接处的基层应先用水泥砂浆制成50X50mm的R角圆弧,然后再进行阴角防水施工。R角如下图所示:第一层:内附加层剪裁500mm宽卷材(长度依实际情况而定)做附加层,立面与平面各粘结250mm。见图(3—1)第二层:主防水层施工主防水层,将平面交接处的卷材向翻至立面>250mm(也可根据实际要求定)。见图(3—2)第三层:外附加层一步:将卷材用剪刀裁成200mm的正方形片材,从其中任意一边的中点剪至方片中心点,见图(3—3)。二步:然后将被剪开部位折合重叠,折叠口朝上,涂刷聚合物粘结料在阴角部位粘结压实。见图(3—4)第四层方法与第三层相同,只是折叠口朝下。4.保护层施工屋面防水保护层采用6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φ6钢筋双向中距200,6m×6m设通缝。(1)做隔离层防水层与保温层间干铺一层耐碱玻纤网格布做隔离层。(2)分格缝设置原则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分格缝,其纵横间距应控制在6m以内,沥青填缝。(3)粘贴安放分格缝木条1)分格缝的宽度不应大于40mm,且不应小于10mm。分隔木条应质地坚硬、规格正确,为方便拆除应做成上大下小的楔形,使用前在水中浸透,涂刷隔离剂。2)采用水泥砂浆固定于弹线位置,要求尺寸、位置准确。(4)绑扎钢筋网片1)钢筋网片采用φ6钢筋双向中距200mm,绑扎钢丝收口应向下弯,不得露出防水层表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2)钢筋网片要保证位置的正确性并且必须在分格缝处断开,可采用如下方法施工:将分格缝木条开槽、穿筋,使钢筋固定在屋面周边设置的临时支座上,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强度达到50%时,取出木条,剪断分格缝处的钢筋,然后拆除支座。(5)浇筑细石混凝土1)混凝土浇筑应按照由远而近,先高后低的原则进行。每个分格内,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混凝土要铺平铺匀,用高频平板振动器振捣或用滚筒碾压,保证达到密实程度,振捣或碾压泛浆后,用木抹子拍实抹平。2)待混凝土收水初凝后,大约10h左右,起出木条,避免破坏分格缝,用铁抹子进行第一次抹压,混凝土终凝前进行第二次抹压,使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无抹痕。抹压时严禁在表面洒水、加干水泥或水泥浆。(6)养护细石混凝土终凝后(12h-24h)应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天,养护初期禁止上人。(7)分格缝等细部构造的密封防水处理。1)细部构造屋面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与山墙、女儿墙等所有竖向结构及基础、管道等突出屋面结构交接处都应断开,留出30mm的间隙,并采用改性沥青密封膏嵌填密封。2)嵌填密封材料应先对分格缝等防水部位的基层进行修补清理,去除灰层杂物,铲除砂浆等残留物,使基层牢固、表面平整密实、干净干燥,方可进行密封处理。密封处理时,先将少量密封膏批刮到缝槽两侧,分次将密封材料嵌填在缝内,用力压嵌密实,嵌填时密封膏与缝壁不得留有空隙,并防止裹入空气,接头应采用斜槎。第六节材料选用及检验原则材料种类及标准防水材料种类材料标准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GB18173.1-2012聚氨酯防水涂料JC/T894-2009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主要物理性能指标:项目性能要求可溶物含量(g/㎡)≥2mm厚,1300;3mm厚,2100拉力(N/50mm)≥350低温弯折性-20℃,无裂纹不透水性压力0.3MPa,保持时间30min,不透水最大拉力时延伸率≥30%聚氨酯防水涂料物理性能第七节材料检验1.检验原则审核人交底人工程部质保部安全部劳务队长施工班组长及工人1.此表由交底人填写,接受交底人签字,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各保存;2.技术交底卡应及时归档,保存完整。
本文标题:屋面防水施工方案交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90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