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四章-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训练(二)
第二节幼儿教师教学口语基本技能训练按照教学环节分,可以分为:教学导入语教学提问语教学讲授语教学指导语教学结束语教学过渡语一、幼儿教师的一般教学口语(一)教学导入语教学导入语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始,为了集中幼儿注意,引出教学主题而进行的语言组织。1、教学导入语的目的和基本要求(1)集中注意,吸引幼儿。(2)激发兴趣,为后续铺垫。(3)简单明了,不宜过长。2、教学导入语的一般形式(1)激发式导入。目的激发活动兴趣集中注意力如:•“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张有趣的图片,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变魔术……”。(2)谜语式导入如:美术活动《葡萄》。教学活动主题=谜底达到知识铺垫、导入教学的目的(3)故事式导入如:数学活动《种花》、《填图形》。教师最为常用的教育载体可以将幼儿轻松自然地导入到教学中可以满足幼儿好奇心,激发求知欲。(4)表演式导入让孩子们在欢快活泼的愉悦气氛中导入教学(5)直接式导入如:音乐活动“春天在哪里?”直接介绍课本,提出教学要求开门见山、直接明了教学提问语是指幼儿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要求和幼儿实际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加深理解与了解幼儿学习现状的教学语言形式,也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最多的教学口语。(二)教学提问语1、教学提问语的运用要求(1)问点准确,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应问点准确,避免让幼儿产生所答非所问,紧扣教学主题,以完成教学任务。如教师组织美术教育活动“放风筝”。(2)启发智能,有很强的针对性。通过提问强化对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设计教学提问根据幼儿的身心实际发展水平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兴趣爱好(3)难易适度,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按照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跳一跳够得着。启发幼儿去思考和探求,便于讨论。(4)层层递进,具有清晰的层次性。教师要设计好问题的梯度,让幼儿回答问题一步步向上前进,同时,思维也层层递进。第一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的基础。问题以点到为止,点拨为主,启发幼儿思考。如:教师组织数学活动“7的分解”。(5)注意慎用是非判断,避免对孩子进行错误诱导。教师应以正面问题为主流,谨慎设计使用判断题。问题设计时讲究科学与完整,避免对孩子的错误诱导。避免附和型问题,类似好不好啊?是不是啊等问题,因为没有意义而成为教学口语中的“废语”。举例(6)避免啰嗦性的无谓“废语”2、教学提问语的一般分类(1)连贯型提问连贯型提问也称重点式提问,即把提问语组织一个问题连接一个问题对幼儿进行依次发问。几个问题形成一个整体,引发幼儿跟随教师的提问,不断深入思考,解决教学难题,完成教学任务。如故事教学“小羊和狼”、教学活动《意愿粘贴》。(3)选择型提问对于容易弄错或者已经弄错的地方,用选择式提问的方式进行强调,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辨析。有时,在某种提问孩子回答不上来的时候,老师也可以用这种选择型提问,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举例(4)比较型提问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使用的突出分析比较的问题。在科学领域常用如:“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糖和盐那些地方相同?那些地方不同呢?”(5)反馈型提问针对教学效果反馈提出的问题,以使教师掌握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是否进行教学调整进行判断。如:“小朋友,你们明白了吗?”(6)探究型提问在幼儿回答问题时,对于一些关键点和幼儿可能的兴趣点进行深一步的提问。如:为什么?为什么高兴?怎么做的?(三)教学讲授语教学讲授语是教师在组织教学进行教授过程中,进行知识介绍、做法讲解所运用的教学语言。也称教学讲解语。教学讲授语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直接讲授2、故事讲授3、艺术讲授1、直接讲授直接讲授指教师在对幼儿组织教学和游戏时,直接向幼儿进行示范讲解、介绍游戏规则等所运用的语言形式。如:在绘画教学活动中的示范讲解、美工活动中的制作讲解、游戏活动中的游戏规则介绍、某些玩具的使用方法等。2、故事讲授拟人讲授是指教师在组织幼儿教学活动中,将需要讲授的教学讲授语用拟人的形式,用动物或植物等语言,对幼儿进行拟人化的讲解,吸引幼儿注意力,达到教学目的。如交通安全教育课“蓝皮鼠逛公园”。3、艺术讲授把幼儿难于理解的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传递给幼儿。而在设计使用过程中,拟人化的语言、比喻的方法是教师可以思考的一个方式。如:美术简笔画儿歌“小蜗牛”。(四)教学指导语1、正面指导2、纠错指导3、引发思考(五)教学结束语教学结束语,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结束环节,教师通常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主题、主要知识点、幼儿表现、探究的问题以及延伸活动等。•小结本次活动•概括表现•活动延伸(活动延伸是教师针对本次教学活动的主题或者本次活动中探究的问题,给孩子留下进一步探究和思考的空间,激发孩子们的求知和生活中问题的好奇心。)(六)教学过渡语教学过渡语是指教师在教学环节与环节之间,为承上启下,连接活动而运用的教学组织语言。教学过渡语主要有:1、直接过渡2、故事(角色)过渡(一)讲究表达方法,注意运用正面语言把“不要”、“不准”怎样,改为“应该”怎样,让幼儿清楚到底应该怎样做。更不能说反话,避免使幼儿不易理解,造成无所适从和心理影响。二、幼儿教师教学口语的注意事项(二)关注幼儿特点,注意运用具体语言应用正确的清晰的语言告诉孩子该做什么,用精炼的语言强化孩子的正面行为,尽量避免用禁止等消极语言组织幼儿的教学。(三)讲究语言策略,注意运用情感语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与幼儿建立起一种平等的交流关系,用教师的礼貌、尊重去熏陶孩子们的文明行为,避免一些反面消极的语言。经常运用文明语言。(四)关注幼儿思维特点,注意运用生动语言教师要注意运用生动、形象、具有儿童情趣的语言来描述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以吸引他们的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剪纸活动指导及组织相对枯燥的数学活动。(五)关注幼儿生活经验,注意语言引导作用教师在提问之前,自己先要想清楚应该如何用语言把幼儿从无关答案上引入到自己的目标范围之内,即尊重幼儿已有的经验,又达到教育的目标。意大利教育家瑞吉欧的一句话:“接过孩子们抛过来的球并抛还孩子。”(六)关注语言情感特点,注意语言激励作用教师的语言应具有激励性,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去探索,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七)关注幼儿个体差异,给予幼儿必要指导教师力求“因人用语”。•内向、敏感的幼儿——亲切地语调和关怀的语气•脾气较急的幼儿——沉稳清晰,语速适中•年龄小的幼儿——儿童化、拟人化、重叠字词•年龄大的幼儿——坚定和亲切的语言(八)讲究教学口语艺术,形成个人教学风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丰富的感情、甜蜜的微笑、适度的幽默、机智的应变等等,都会成为教师教学口语的风格特点。1、在语音方面,幼儿声母和韵母的发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幼儿期是学习语音的最佳时期。2、幼儿的词汇数量不断增加。幼儿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词汇类别不断扩大,积极词汇不断增加。3、幼儿从语言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语法结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4、从外部语言逐步向内部语言过渡,并开始初步学习书面语言。知识链接知识链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语言发展的要求(一)目标要求: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知识链接知识链接叶圣陶:凡是当教师的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二)内容与要求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4、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5、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6、提供普通话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三)指导要点1、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2、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3、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4、对语言有障碍的儿童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对点案例}小班美术活动:一串葡萄(执教者:大连亿达世纪城幼儿园赵芝霞)一天,古文小朋友正在美工区玩自己喜欢的彩色胶泥。她用小手小心地将紫色的胶泥分成若干份团得圆圆的,并把它排列在垫板上,制作了许多的葡萄粒。古文自豪地对身边的于真浩说:“看,我的葡萄好看吗?”话音刚落,就吸引了几位小朋友围观。我蹲下来小声地说:“真可爱的葡萄宝宝!小朋友,你们知道葡萄宝宝是怎样长在葡萄串上的呢?”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瞧瞧你,谁也答不出来,他们很是好奇。⒈尝试使用橡皮泥制作葡萄。⒉能用团圆、压扁的泥工方法制作一幅葡萄画。⒊体验泥工制作带来的快乐。⒈观察(1)出示一串葡萄,引导幼儿观察。教师: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串葡萄宝宝,请小朋友看一看葡萄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幼儿1:紫色的。幼儿2:圆圆的。幼儿3:好多个在一起。⒈一串葡萄实物、教师范例、教师自制大操作单一张、黑板和遮布。⒉幼儿操作单,紫色的橡皮泥放在操作盒中(人手一份)。教师:一串葡萄是由许许多多的葡萄宝宝组成。许多的葡萄宝宝是怎样长在葡萄串上的?幼儿1:挤在一起的。幼儿2:一个挨一个的。幼儿3:手拉着手。(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葡萄画。教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幅葡萄画,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的葡萄宝宝长得是什么样子?幼儿1:是紫色的,圆圆的。幼儿2:有好多圆圆的葡萄粒粒。教师:它们是怎样长在葡萄串上的?幼儿:一个挨一个的,靠在一起的。教师:小朋友看看老师的葡萄宝宝是用什么做的?幼儿:橡皮泥。教师: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是怎样用橡皮泥做葡萄的。⒉示范教师:取一小块橡皮泥,把它放在手掌心里慢慢地团成小圆球,再把小圆球摆放在葡萄串里,用力一压,一个葡萄宝宝就做好了教师再示范制做两个葡萄宝宝,压贴时紧挨在一起。⒊创作教师:小朋友取橡皮泥时,要让葡萄宝宝长得一样大。让你的葡萄宝宝也紧挨在一起长在葡萄串的每一个地方。鼓励幼儿大胆地在幼儿操作单上制作葡萄,教师进行个别指导。4.欣赏引导幼儿欣赏同伴作品。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你的葡萄宝宝是怎样长在葡萄串上的?幼儿1:老师你看,我的葡萄宝宝紧紧挨在一起。幼儿2:我的葡萄宝宝是紫色的,可好看了。我做了许多葡萄宝宝。⒈将幼儿制作的一串葡萄作品,放到美工区供幼儿欣赏交流。⒉将幼儿作品打印出来,制成小图书,放入阅读区供幼儿欣赏交流。“一串葡萄”是教师依据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和实际发展水平,结合主题需要设计的以泥工贴画来完成一串葡萄的小班美术活动。教师根据“纲要”中对小班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应达到的目标和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确立了活动内容并制订了活动目标。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示范、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作和师生共同欣赏作品等环节,使每一位幼儿掌握了葡萄宝宝的制作方法,锻炼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增强了幼儿独立完成任务的信心,最终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其主要亮点是:1、拟人化的教学策略,生动形象。小班幼儿思维直观形象,教师巧妙的运用拟人化的口吻,清晰生动的教学语言贯穿于活动始终,不仅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也生动形象地清晰明了地讲解了制作一串葡萄的方法,便于幼儿理解。2、循序渐进的启发引导,突破难点。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引导幼儿如何将葡萄粒在轮廓线内贴满,不留空白。教师采用了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按照观察实物、观察范例、示范讲解的过程,每一环节教师都引导幼儿说一说“葡萄宝宝是怎样长在葡萄串上的?”让幼儿明白制作葡萄画时应把葡萄粒贴满轮廓,不留空白,有所重点地突破难点。
本文标题:第四章-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训练(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96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