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重点要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一、此所云中国文化1、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国家政治,法律制度,宗教信仰,道德习惯,法庭警察军队等,都是文化2、狭义的文化:文字、思想、学术、教育、出版等3、文化的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4、中国文化:是说我们自己的文化,以别于外来的文化而言;这亦就是特指吾中国人素昔生活所依靠之一切(特就其社会人生来讨论)二、中国文化个性殊强1、中国文化独自创发,慢慢形成,非从他受2、中国文化自具特征(如文字构造之特殊),自成体系,与其他文化差异较大3、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文化(四大文明古国),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4、从中国以往历史征之,其文化上同化他人之力最为伟大,对于外来文化,亦能包容吸收,而初不为其动摇变更5、由其伟大的同化力,故能吸收若干邻邦外族,而融成后来之广大中华民族。此谓中国文化非惟时间绵延最久,亦空间上之拓大亦不可及6、中国文化在其绵长之寿命中,后二千余年殆不复有任何改变与进步,似显示其自身内部具有高度之妥当性、调和性,已臻于文化成熟之境者7、中国文化放射于四周之影响,既远且大中国文化之相形见绌,因外来文化之影响而变化,以致根本动摇,皆只是最近一百余年之事而已三、试寻求其特征1、为寻求中国文化之精神所在而做的工作①将中国文化在外面容易看出的、常被人指说的那些特异处,一一寻找而罗列起来②拈取其中某一特点为研究入手,设法解释它的来由。前后左右推阐印证,愈引愈深,更进而解释及于其他特点。许多特征贯串起来,原都本于惟一之总特征,便是寻到了家2、团体愈大,则团体中每一分子的责任感觉愈轻微;团体太大了,浸至于无感觉。若分析之,又可指出两面:一面是感觉力迟钝,一面是活动力减低3、中国文化的三大特征①广土众民(第一特征)有一种伟大力量蕴寓其中,但不知②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第二特征)为何(第四特征)③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第三特征)4、中国文化的两大古怪点①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后两千年的中国,竟然不见进步之可怪(第五特征)从社会史上讲,竟难判断它是什么社会之可怪②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罗素:“以孔子伦理为准则而无宗教”)(第六特征)5、严几道译《社会通诠》,根据其说来看中国的感受:①长期停滞之可怪②难于判断中国究竟在社会史上哪一阶段③中国的家族制度在其全部文化中所处地位之重要,及其根深蒂固,亦是世界闻名的老话有“国之本在家”及“积家而成国”。在法制上,明认家为组织单位(第七特征)6、中国开化既早,而卒为产生科学,又一科学①中国人自古在物质方面的发明与发见,原是很多罗盘针,火药,钞票,活字版印刷术,算盘,造纸②论理和数理,都是科学的根基中国讲论理在周秦之际百家争鸣时,倒还有些,后来竟无人讲起算术虽不断有人讲,亦曾造于很高地步,但终不发达,而且后来亦鲜进步,甚至失传综上所说:中国学术不向着科学前进这一问题(第八特征)7、民主、自由、平等一类观念要求①自由:经严几道译成“自繇”二字,其后乃以“自由”二字沿用下来但不能说这恰证明中国过去是封建社会,封建文化中当然没有近代之自由观念自由之要求在历史上始终没有被提出过,足证中国社会之出奇②平等与民主二词亦非中国人所习用者,但平等精神民主精神,在中国却不感生疏虽然如此,却要晓得其所发挥仅至民有与民享之意思即止,而民治之制度或办法,却无人提到民主、自由、平等一类要求不见提出,及其法制之不见形成(第九特征)8、欧洲人眼中所见中国文化之特点①政治之根本法则与伦理道德相结合,二者一致而不分,而伦理学与政治学终之为同一的学问——这是世界所知之唯一国家②此政治与伦理的共同基础,在于中国人所称之“天理天则”,理性于是对于君主的权力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效果③他们看中国所谓天理天则,恰便是他们所说的“自然法”,因而相信中国之文物制度亦与自然同其悠久而不变融国家于社会人伦之中,纳政治于礼俗教化之中,而以道德统治文化,或至少是在全部文化中道德气氛特重(第十特征)9、中国法系的特点①建国之基础以道德礼教伦常,而不以法律,故法律仅立于补助地位②立法之根据以道德礼教伦常,而不以权利。各国法律在保障人权,民法则以物权债权为先,而亲族继承次之,此法律建筑于权利之上也,我国则反是(以义务不以权利)③法律既立于辅助道德礼教之地位,故其法常简,常历久不变(从汉代以迄清末不变)10、中国——超国家类型①[德]奥本海末尔《国家论》,中国近于他所谓的自由市民团体②罗素:“中国实为一文化体而非国家”③[美]派克:大意言中国不是一国家,而实为一大文化社会④[日]长谷川:“中国人自二千年之古昔,却早把国家当做‘不必要之恶’了”⑤雷海宗:“二千年来的中国,只能说是一个庞大的社会,一个具有松散政治形态的大文化区。”⑥罗梦册《中国论》:中国一面有其天下性,一面又有其国家性,所以是“天下国”认定中国为一特殊之事,不属普通国家类型(第十一特征)11、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中国自东汉以降为无兵的文化”(第十二特征)“无兵”:只有流氓当兵,兵匪不分,军民互相仇视,或因无兵可用而利用异族外兵12、钱穆称中国的文化为“孝的文化”(第十三特征)谢幼伟《孝与中国文化》13、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隐士”这一名词和他所代表的一类人物,是中国社会的特产(第十四特征)四、参考佐证的资料潘光旦《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人文史观》庄泽宣《民族性与教育》日寇侵占华北欲继续征服中国时,曾作《支那人心理之研究》综合各方所见,得其比较公认的特点约如下:①自私自利②勤俭(人人各有前途可求之自然结界,主要是得之于后天)③爱讲礼貌(此伦理本位的社会彼此尊重对方,相尚以敬让之所演成)④和平文弱(有出于遗传与成于后天之两面)⑤知足自得(一面是由理性早启,一面是由此社会特殊构造之所锻炼)⑥守旧(少有冒险进取精神,其所以必要守旧者,多决定于后天)⑦马虎/模糊(理性早启,与本能接连牵混,对外求知识之倾向乃大为减退)⑧坚忍及残忍(坚忍则显然是向里用力之人生训练出来的,不妨说坚忍亦足引致残忍)⑨韧性及弹性(生命上坚忍力养成之实际表见)⑩圆熟老到(此盖为中国民族品性之总括的特征)1、既是中国文化所结之果,在我们论究中国文化要义时,应当把它本原都予抉通2、研究大体以社会人生为主,于外未能照顾周遍总而言之,中国文化是一个整体,它为中国人所享用,亦出于中国人之所创造,复转而陶铸了中国人第二章从中国人的家说起一、冯友兰氏的解释家庭在中国人生活里关系特见重要,现在就是追问其所以然之故。冯友兰著《新世论》一书,有“说家国”“谈儿女”等篇,似在解答此问题他大致是本于唯物史观,以一方在产业革命前,一方在产业革命后,彼此生产方法不同来解释的1、凡未经过产业革命的地方,都是以家为本位,是即所谓之生产家庭化经过产业革命的地方,都是以社会本位行其生产,是即所谓之生产社会化2、强调这是两套不同的文化以家为本位的生产方法→以家为本位的生产制度→以家为本位的社会制度→一切社会组织以家为中心3、两套文化一古一今,而中国正处于如何转入现代化之一过渡时代中二、反证冯说未尽是中国人特重家庭伦理,蔚成家族制度,虽相沿自古,但各时各地亦有变化不用第一例:商鞅变法站在国家立场,实行军国主义,奖励耕战,用以对外。所以必要打破家族,而使个人直接国家,要国家直接掌握人民,其势便不容家庭家族在中间横梗、牵掣而弛散其组织关系第二例:瑞士1907年新颁民法重家庭制度。在其331条以下,特置家权一节,其最重要为家产共有,且于亲权之外并立家长权第三例:苏联①1939.2.24《莫斯科的转变》:“儿童的教导者实在是家长而非学校”②1943.2.22桂林大公报:家庭又成了根深蒂固的组织,被认为民族生命的基石③1944.3.5《纽约前锋论坛报》三、文化之形成及其个性中国一直是一个没有经过产业革命的农业社会,传统的风教礼俗,自要与它相适应。但说不定,也正因为受了风教礼俗的影响1、黄文山在其文化学建设论中,引有吴景超的三句话①同样的生产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内,与不同的制度及思想并存②文化中别的部分有变动,而在其先找不到生产方式有何变动③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之下,却找到相同的制度及思想经济虽为根基,但其上层建筑如政治宗教等一切,亦有其作用,且亦影响于经济2、经济不止无片面决定力,而且其势力将随着历史发展而渐减3、“非物质文化”中比较密切适应于物质文化之一部分,可称为“适应文化”——费孝通《社会变迁》4、“文化的原动力,显然在人的自身。”——米勒利尔《社会进化史》5、机械观错误①却是我们不要以为文化就是应于人们生活所必要来的②必要亦是不客观的③更不可把必要局限在经济这范围6、文化之形成,既非一元的,非机械的,因此所以各处文化便各有其个性,惟个性之强度不等中国人的家之特见重要,正是中华文化特强的个性之一种表现,而非为生产家庭化之结果,自亦非生产家庭化的社会之通例据我们所知,佛教基督教都是家族制度的敌人,本是不相容的,却在传入中国狗迅速被中国化,可见中国家族制度之强度固为何如总之,中国人的家是极其特殊的四、阶梯观与流派观1、独系演进论①定义:文化演进各处都循着一条路线,其表现之不同等,便代表此一条路线的各阶段②形成原因:实由十九世纪人类文明之突飞猛进,及达尔文进化论之影响③评价(一些学者):一半猜谜,一半穿凿武断,其方法实在是演绎的主观的↓衍生出批评派/历史派:只求了解某一小单位的真相,注意各别特殊情形,谨慎从事,不敢建立普泛原则理论2、几种迷误见解①把一切人类不分种族不分地域,都看成相同的(民族偏见)②对各处社会文化的不同,不容否认时,则持大同小异之说,以为不足重视(毫厘千里,学问不是大同小异)③恒进步论,以为历史总是前进的(有进有退,亦有盘旋)④循序渐进观,曾未意识到有躐等越级,或突变,或尚有他途难料度之事生命创进不受任何限制,虽然可能有其势较顺之顺序,却并无一定不易之规律3、我们的见解①人类社会之进化,不外乎是沿着生物进化来的,二者同为宇宙大生命之表现,前者实为后者之继续。在生物界中,虽不妨有高下之第,却无必进之阶②然而文化界与生物界,亦有大不相同处。生物界中,种与种是隔的;文化界中,一国一国却是通的。自近百年世界大交通以来,各处文化愈来愈接近,可能最后通为一体4、若把全人类历史作一整体看,前进之大势自不可掩,后又有“新演进论”出现“以我看人类文化前途,正应该把旧演进论之同途同归观念修改为殊途同归就对了。”5、人类文化史之全部历程:最早一段有些类近,乃至有某些类同,随后就个性渐显。其间现出几条干路,到世界大交通,而融会贯通之势成五、申述夙见结束上文1、中国非是迟慢落后2、中国已是陷于盘旋不进了中国走上了与西洋不同的路,却又走不出去,遂陷于盘旋不尽中国历史上只有一治一乱之循环,而不见有革命,既此盘旋不进之表露“上下交相牵掣,自陷于绝境。”3、中国较之西洋,是因其过而后不及的科学和德谟克拉西,在中国皆曾萌芽且甚早。后来之不见,是萎缩荒废了这不是无缘无故忽然萎废,乃是向别途发展去之结果4、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早熟第三章集团生活的西方人一、中西社会对照来看1、英美与苏联的对立——立国之道(社会构造)不同一方是个人本位的社会,一方是社会本位的社会。其问题,即在各偏一端,彼此相非难西洋在中世纪到近代,自近代到最近,始终就在团体与个人这两端,翻覆不已。生活与思想上最大的问题之一,即所谓“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极权主义”、“全体主义”……所谓此高彼低翻覆不已者:①德谟克拉西:虽远自希腊已征见于政体,但毕竟为近代乃有之特色。西洋社会人生,从中世到近代为一大转变。期间所经变革,外观上形形色色,骨子里一贯下来,原都相通。德谟克拉西风气,即构成于此。既经种种运动,许多奋斗,以致革命流血,而后乃得奠定其原则,实现其制度②近代这一转变,实在是对于其中世社会人生之反动。其中一贯相通的,无非“我”之觉醒,直接间接皆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之抬头。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是近代文化之主潮;从思想到生活实际,始
本文标题: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重点要点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929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