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对映异构8.掌握烯烃亲电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1.掌握平面偏振光、旋光性、比旋光度等概念。2.掌握对映异构现象与分子结构的关系;3.掌握对映体、非对映体、外消旋体、内消旋体、手性、对称因素等概念;4.掌握fischer投影式使用规定,及与Newman式、楔形式、锯架式的转换;5.掌握含有一个和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及R、S命名规则;6.了解环状化合物及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7.了解外消旋体的拆分原理;教学要点:同分异构现象碳链异构(如:丁烷/异丁烷)官能团异构(如:醚/醇)位置异构(如:辛醇/仲辛醇)互变异构(如:酮与烯醇)顺反异构对映异构构造异构constitutional立体异构stereo-同分异构isomerism构型异构configurational构象异构conformational环,双键的存在不能使碳碳键旋转造成的碳碳键旋转的结果分子式相同、构造式相同,构型不同且互为镜像对映关系的立体异构现象。第一节物质的旋光性一、平面偏振光和旋光性只在一个平面上振动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a水、酒精乳酸、葡萄糖物质的旋光性:能使偏光振动平面旋转的性质旋光物质(光学活性物质):具有旋光性的物质旋光物质能使偏光振动平面向右旋称为右旋体,用“+”表示;能使偏光振动平面向左旋称为左旋体,用“-”表示。旋光物质使偏光振动平面旋转的角度称为旋光度,用a表示二、旋光仪和比旋光度1.旋光仪ABCDEFa2.比旋光度t为测时温度,l为测定时光的波长一般采用钠光(波长为589nm,用D表示)。为了能比较物质的旋光性能,通常规定:1mL含1g旋光物质的溶液,放在1dm(10cm)长的盛液管中测得的旋光度为该物质的比旋光度。tal[]影响旋光度的因素:(a)被测物质;(b)溶液的浓度;(c)盛液管长度;(d)测定温度;(e)所用光的波长溶剂对比旋光度也有影响,所以也要注明溶剂.例:在20℃时,以钠光灯为光源测得葡萄糖水溶液的比旋光度为右旋52.5°,记为:)(5.5220水Dtaall计算公式:纯液体taalCl任一浓度的溶液式中:C--溶液浓度(g/mL);l--管长(dm)例:20℃下用钠光灯测定某葡萄糖水溶液的旋光度,所用管长为1dm,测定的旋光度a为+3.2°。已知葡萄糖在水中的比旋光度为+52.5°,求这个溶液的质量浓度。+3.252.5C1Ctaall-13.2C0.06gmL152.5第二节对映异构现象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一、对映异构现象的发现1.1808年,E.Malus首次发现偏光。2.1815年,J.B.Biet发现有些石英结晶将偏光向右旋,有些将偏光向左旋。3.1848年,LouisPasteur首次成功地把一个外消旋体分成右旋及左旋体。4.1874年,VantHof和Le.Bel提出,如果一个C原子连有四个不同基团,这四个基团在C原子周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排列形式,有两种不同的四面体空间构型,它们互为镜象,和左右手之间的关系一样,外形相似,但不能重合。生活中的镜像左右手互为镜象C*连四个不同基团的中心C原子称不对称C原子,又称手性C原子。用C*表示。CH3COHCOOHH*CHOHCOOHCHOH*COOH*二、手性和对称因素左手和右手不能叠合左右手互为镜象一个物体若与自身镜象不能叠合,叫具有手性.在立体化学中,不能与镜象叠合的分子叫手性分子,而能叠合的叫非手性分子.乳酸的两个模型的关系象左手和右手一样,它们不能相互叠合,但却互为镜象.在有机化学中,凡是手性分子都具有旋光性(有些手性分子旋光度很小);而非手性分子则没有旋光性.在生物体内,大量存在手性分子。如D–(+)–葡萄糖在动物代谢中有营养价值,D–(-)–葡萄糖没有。左旋氯霉素有抗菌作用,而其对映异构体无疗效。在药物中,手性化合物占50%以上。一对对映异构体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它们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无差别,差别是对偏振光有不同的反映。一个可以把偏振光向左旋,另一个则把偏振光向右旋。偏振光是检验手性分子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对称因素1.对称面(s)定义:若有一个平面,能将分子切成两部分,一部分正好是另一部分的镜象,这个平面就是这个分子的对称面。HCCClClHCHClClHCHHClCClCHClClH平面内翻转一定角度,实物和镜象重叠。它们是一种化合物。ClClHHClClHH分子中有一个对称面。有两个对称面:平面内翻转180度,实物和镜象重叠。结论:有对称面的分子,实物和镜象能重叠,无手性,无对映异构体,无旋光性。CHCH无数个σCHCHCH3H3C2个σOO1个σ2.对称中心(i)定义:分子中有一点i,以分子任何一点与其连线,都能在延长线上找到自己的镜象,则i点为该分子的对称中心。HHHHHHHHi有对称中心的分子,实物和镜象能重叠,无手性,无对映异构体,无旋光性。iHCOOHCOOHHCH3CH3HHHHHHHHHHCOOHHHCOOHHHCH3CH33.对称轴定义:穿过分子画一直线,以它为轴旋转一定角度后,可以获得于原来分子相同的构型,这一直线叫对称轴.当分子沿轴旋转360°/n,得到的构型与原来的分子相重合,这个轴即为该分子的n重对称轴,用Cn表示。CCClHClHHHHHHHHH线型分子有C∞对称轴对称轴不能作为分子有无光学活性的判据。HHHClClHHHHClClHHHClHHCl判别手性分子的依据A非手性分子--凡具有对称面或对称中心B手性分子--既没有对称面,又没有对称中心的分子,都不能与其镜象叠合,都是手性分子.C对称轴的有无对分子是否具有手性没有决定作用.OO有σ,无手性OO无σ,无i有手性OOOO有i,无手性第三节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一、对映体含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的化合物有两个互为镜象的对映体。两个对映体都有手性。乳酸3CHCHOHCOOHHCCH3COOHOHHCH3CCOOHHO通常对映异构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相同,差别就是旋光方向不同。20(–)–乳酸m.p53℃[α]D–3.82pKa3.97例(+)–乳酸m.p53℃[α]D+3.82pKa3.9720但在特殊条件下,对映异构体的性质有差别,即在手性条件下(手性试剂、手性溶剂、手性催化剂存在下)左旋、右旋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差特别大。例:右旋葡萄糖在生物体内作用很大。氯霉素左旋可以治病而右旋不能。二、外消旋体1.定义:对映体中等量左、右旋体的混合物。用(±)表示①外消旋体没有旋光性。②外消旋体和相应的左旋或右旋,除旋光性能不同外,其它物理性质也有差异,化学性质则基本相同。2.性质(±)–乳酸m.p18℃(+)–乳酸m.p53℃(–)–乳酸m.p53℃③在生理作用方面,外消旋体仍各发挥其所含右旋和左旋的相应效能。三、构型表示方法---费歇尔投影式COOHCH3HOHCOOHCH3HOH竖线在纸面下,横线在纸面上方。(横前竖后)主碳链竖的排列,氧化最高的C原子放在碳链的顶端。手性碳在纸面上①投影式在纸面上旋转180°,其构型不变。使用E.Fischer投影式注意问题CH3COOHHHOCH3COOHHHO旋转180°ABA=B②投影式不能在纸面上旋转90°、270°,变成其对映体。BACH3COOHHHOCH3COOHHHO旋转90°ABCOOHCH3NH2HCOOHHCH3NH2COOHNH2HCH3NH2CH3HCOOH⑥保持1个基团固定,而把其它三个基团顺时针或逆时针地调换位置,构型不变。⑤任意两个基团调换奇数次,构型改变。④任意两个基团调换偶数次,构型不变。③投影式不能离开纸面翻转180°。透视式这种表示方法比较生动形象,缺点是书写不方便。将手性碳原子表示在纸面上,用实线表示在纸面上的键,虚线表示伸向纸后方的键,用锲形实线表示伸向纸前方的键。COOHCH3H2NHCHOOCH3CNH2HCHOOCCH3H2NHCCOOHH3CNH2HC第四节含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一、含有两个不同手性C原子的化合物两个手性碳原子所连的四个基团是不完全相同。COOHCHOHCHClCOOH**2-氯-3-羟基丁二酸CH3CHClCHClC2H5**2,3-二氯戊烷CH3CHOHCHC6H5CH3**3-苯基-2-丁醇HOOCCHOHCHClCOOHHCOOHOHCOOHHClHOCOOHHCOOHClH[α]-7.1°+7.1°(Ⅰ)(Ⅱ)HCOOHOHCOOHClHHOCOOHHCOOHHCl-9.3°+9.3°(Ⅲ)(Ⅳ)其中:Ⅰ和Ⅱ,Ⅲ和Ⅳ是对映体;Ⅰ和Ⅲ,Ⅰ和Ⅳ,Ⅱ和Ⅲ,Ⅱ和Ⅳ为非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不呈镜象对映关系的立体异构。简称非对映体a.物理性质不同。b.比旋光度也不同,旋光方向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c.化学性质相似.性质:随手性C原子数目增多,其对映异构体的数目也增多。分子中有n个不相同的手性C原子时,就可有2n个对映异构。可组成2n-1个外消旋体。二、含有两个相同手性C原子的化合物COOHCHOHCHOHCOOH**2,3-二羟基二羧酸CH3CHClCHClCH3**2,3-二氯丁烷HOOCCHOHCHOHCOOHHCOOHOHCOOHHOHHOCOOHHCOOHHOHHCOOHOHCOOHHOHHOCOOHHCOOHHOH(Ⅰ)(Ⅱ)(Ⅲ)(Ⅳ)(Ⅲ)=(Ⅳ)HCOOHOHCOOHHOH镜面对称面内消旋体:由于分子中含有两个相同的手性C原子,分子的两半部分互为物体与镜象关系,从而使分子内部旋光性相互抵消的光学活性化合物为内消旋体。用meso表示。凡是含有两个相同的不对称C原子的化合物,都有三种立体异构体:一个是左旋的,一个是右旋的,一个是内消旋的。内消旋体和外消旋体③外消旋体是混合物,可分离出具有旋光性的两种物质。①都不具有光学活性。②内消旋体是一种纯物质,不能分离成具有旋光性的化合物。mp[]D(水)溶解度(g/100ml)pKa1pKa(+)-酒石酸170oc+12.01392.984.23(-)-酒石酸170oc-12.01392.984.23()-酒石酸(dl)206oc020.62.964.24meso-酒石酸140oc01253.114.80第五节构型的R、S命名规则R-S标记法—是根据手性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在空间的排列来标记的:(1)先把手性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设为:a,b,c,d。并将它们按次序排队。abcd(2)方向盘法:最小基团d放在操作杆上,从d的对面看,a→b→c,顺时针为R,反时针为S.RS顺时针反时针基团次序为:abcd次序规则a.原子序数大小规则,序数大的原子优先。b.同位素规则:原子量大优先。c.外推规则:层层外推,先比较第一个原子,若第一个原子相同,则顺次比较与第一个原子相连的原子。如果第二个原子相同,则比较第三个原子,依次类推。-OR-OH,-CH2Cl-CH3,-NR2-NHR-NH2d.相当规则:含有双键或三键时,认为连有两个或三个相同原子(O)-C-OH(C)-C-HO-C=CH2H(C)-C-CH2H(C)-C-RO-C-HOCH2OHHCCH3COOHOHHCH3CCOOHHOS构型R构型CCCH3CH2CH3OHHCH3CH2CH3OHHS构型R构型CHOHCHCH2H3CS构型CHOHCOOHCHOHCOOH=S构型三角形法按大小顺序画三角形,最小基团在竖线上,顺R反S最小基团在横线上,顺S反RC-2所连接的四个基团的次序:OHCHOHCH2CH3CH3HC-3所连接的四个基团的次序:OHCHOHCH3CH2CH3HSR(2S,3R)-2,3-戊二醇CH3ClHC2:S构型C2H5ClH1234C3:R构型Cl>CHClCH3>CH3(2S,3R)-2,3-二氯戊烷CH3ClHC2:S构型C2H5ClH1234C3:R构型Cl>CHClCH3>CH3(2S,3R)-2,3-二氯戊烷COOHHHOCOOHHOHSR①R/S构型与物质的旋光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本文标题:对映异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95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