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枝干病害4.7.4腐烂、溃疡病类4.7.5丛枝病类4.7.6枯萎病类4.7.7寄生性种子植物害概说园林植物茎干病害种类虽不如叶、花、果病害多,但其危害性很大,轻者引起枝枯,重者导致整株枯死,严重影响观赏效果和城市景观。引起园林植物茎干病害的病原包括所有侵染性病原(真菌、细菌、植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等)和一些非侵染性病原(如日灼、冻害等)。其中真菌是主要的病原。园林植物茎干病害的病状类型主要有:腐烂、溃疡、枝枯、肿瘤、丛枝、黄化、萎蔫、腐朽、流脂流胶等。茎干病害的侵染特点:1.病原物在感病植物的病斑、病株残体、转主寄主上及土壤内越冬。2.病原物的侵入途径、传播方式因其种类而异。3.腐烂病和溃疡病有潜伏侵染的特点。园林植物茎干病害的防治原则:1、清除侵染来源、铲除转主寄主、消除昆虫媒介是减少和控制病害发生的重要手段;2、加强养护管理,提高园林植物的抗病力,是防治弱寄生性病原物引起的病害和环境不适引起的病害的有交手段;3、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危险性茎干病害的良好途径。海棠溃疡病分生孢子器海棠溃疡病初期症状海棠溃疡病后期症状文竹枝枯病一品红枝枯病樱花癌肿病香樟溃疡病黄馨枝枯病龟甲冬青枝枯病4.7.4腐烂、溃疡病类这类病害是指茎干皮层局部坏死的病害。包括:腐烂病或烂皮病;枝枯病;茎腐等。引起茎干腐烂、溃疡病的病原主要是真菌,少数病害也由细菌引起,冻害、日灼及机械损伤也可致病。病菌借风雨传播或借昆虫传播。大部分溃疡病的病菌为兼性寄生菌,经常在寄主的外皮或枯枝上营腐生生活。病菌多自伤口侵入。腐烂、溃疡病的流行常常是由于寄主受某种原因的影响而生长势减弱的结果。银杏茎腐病1.分布与为害:分布于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和新疆等地。除为害银杏外,还为害扁柏、香榧、杜仲、鸡爪槭、马尾松、金钱松、水杉、柳杉、板栗、枫香、剌槐、乌桕、桑树等多种阔叶树苗木,其中以银杏、扁柏、香榧、杜仲、鸡爪槭受害最重。有的地区苗木感病后死亡率达到90%。症状一年生苗木发病初期,茎基部近地面处变成深褐色,叶片失绿稍向下垂。后病斑包围茎基并迅速向上扩展,引起整株枯死,叶片下垂不落。苗木枯死3~5天后,茎上部皮层稍皱缩,内皮层组织腐烂呈海绵状或粉末状,浅灰色,其中有许多细小的黑色小菌核。病菌侵入木质部和髓部后,髓部变褐色,中空,也生有小菌核。最后病害蔓延至根部,使整个根系皮层腐烂。二年生苗易感病。有的地上部分枯死根部仍保持健康,当年自根颈部能发出新芽。病原病原菌为菜豆壳球孢菌[Macrophominaphaseoli(Tassi.)Goid],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壳球孢属。银杏茎腐病1、茎腐病状2、病部小菌核发病规律病菌是一种土壤习居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在适宜条件下,自伤口侵入寄主。寄主的生长状况、环境条件与病害的发生关系密切。夏季炎热、土温升高、苗木根茎部灼伤,是病害发生的诱因。苗木一般在梅雨结束后10~15天开始发病,以后发病率逐渐增加,到9月中旬停止发病。仙人掌茎腐病1.分布与为害我国福建、广东、山东、天津、新疆等地均有发生。是仙人掌类园林植物普遍而严重的病害,常引起茎部腐烂,最后导致全株枯死。症状病菌主要危害幼嫩植株茎部或嫁接切口组织,大多从茎基部开始侵染。初为黄褐色或灰褐色水渍状斑块,并逐渐软腐。后期茎肉组织腐烂失水,剩下一层干缩的外皮,或茎肉组织腐烂后仅留髓部。病部产生灰白色或紫红色霉点或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子实体。病原仙人掌茎腐病的病原有三种:尖镰孢(FusariumoxysporumSchlecht.)茎点霉菌(Phomasp.)大茎点霉菌(Macrophomasp.)仙人掌茎腐病1、病害症状2、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发病规律尖镰孢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病株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茎点霉及大茎点霉则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通过风雨、土壤、混有病残体的粪肥和操作工具传播,带病茎是远程传播源。多由伤口侵入。嫁接、低温、受冻以及虫害造成的伤口多时,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月季枝枯病1.分布与为害:又名月季普通茎溃疡病。我国上海、江苏、湖南、河南、陕西、山东、天津、安徽、广东等地均有发生。为害月季、玫瑰、蔷薇等蔷薇属多种植物,常引起枝条枯死,严重的甚至全株枯死。症状病菌主要侵染枝干。发病初期,枝干上出现灰白、黄或红色小点,后扩大为椭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灰白色或浅褐色,并有一清晰的紫色边缘,后期病斑下陷,表皮纵向开裂。溃疡斑上着生许多黑色小颗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原病原菌为伏克盾壳霉(ConiothyriumfuckliiSacc.),属半知菌亚门、腔胞纲、球壳孢目、盾壳霉属。月季枝枯病1、枝条上的症状2、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枝条的病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天,在潮湿情况下分生孢子器内的分生孢子大量涌出,借风雨传播,成为初侵染来源。病菌通过休眠芽和伤口侵入寄主。管理不善、过度修剪、生长衰弱的植株发病重。毛竹枯梢病1、病枝2、病菌子囊腔3、子囊孢子腐烂、溃疡病类的防治措施(1)加强栽培管理,促进园林植物健康生长,增强树势,是防治茎干腐烂、溃疡病的重要途径。(2)加强检疫,防止危险性病害的扩展蔓延。(3)清除侵染来源。(4)药剂防治。发病时可用50%代森铵、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80%“402”抗菌素200倍液喷施,或2ºBe的石硫合剂射树干或涂抹病斑。)。4.7.5丛枝类丛枝病的典型症状是树冠的部分枝条密集簇生呈扫帚状或鸟巢状,故又称扫帚病或鸟巢病。丛枝病通常是由植原体、真菌引起的。大多是系统侵染,病害从局部枝条扩展到全株需数年或十数年。竹丛枝病1.分布与为害:分布于我国竹子产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湖南、山东均有发生。为害刚竹属、短穗竹属、麻竹属中的部分竹种,以刚竹属中的竹种发生较为普遍。病竹生长衰弱,出笋减少。为害严重者,整株枯死。竹丛枝病1、病枝2、假菌核和子座切面3、子囊壳和子囊4、子囊孢子竹子丛枝病症状发病初期,个别细弱枝条节间缩短,叶退化呈小鳞片形,后病枝在春秋季不断长出侧枝,形似扫帚,严重时侧技密集成丛,形如雀巢,下垂。4~5月,病枝梢端、叶鞘内产生白色米粒状物,为病菌菌丝和寄主组织形成的假子座。雨后或潮湿的天气,子座上可见乳状的液汁或白色卷须状的分生孢子角。6月间假子座的一侧又长出1层淡紫色或紫褐色的垫状子座。病原病原菌为竹瘤座菌[Balansiatake(Miyake)Hara],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瘤座菌属。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竹的病枝内越冬。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由新梢的心叶侵入生长点,剌激新梢在健康春梢停止生长后仍继续生长而表现出症状,2~3年后逐渐形成鸟巢状或扫帚状的典型症状。郁闭度大,通风透光不好的竹林,或者低洼处,溪沟边,湿度大的竹林以及抚育管理不善的竹林,病害发生较为常见。病害大多发生在4年生以上的竹林内。泡桐丛枝病1.分布与为害:泡桐丛枝病在我国泡桐栽培区普遍发生,分布于河北、河南、陕西、安徽、湖南、湖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等地。以华北平原为害最严重。发病严重时引起植株死亡。症状幼树和大树发病,多从个别枝条开始,枝条上的腋芽和不定芽萌发出不正常的细弱小枝,小枝上的叶片小而黄,叶序紊乱,表现为局部枝叶密集成丛。一年生苗木发病,表现为全株叶片皱缩,叶腋处丛生小枝,发病苗木当年即枯死。有的病株花器变形,即柱头或花柄变成小枝,小枝上的腋芽又抽出小枝,花瓣变成小叶状,整个花器形成簇生小丛枝状。泡桐丛枝病泡桐丛枝病泡桐丛枝病病原病原物为植原体(MLO)。植原体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00nm~820nm,无细胞壁,但具3层单位膜,内部具核糖核蛋白颗粒和脱氧核糖核酸的核质样纤维。发病规律植原体大量存在于韧皮部输导组织的筛管内,随汁液流动通过筛板孔而侵染到全株。病害由刺吸式口器昆虫(如蝽、叶蝉等)在泡桐植株之间传播;带病的种根和苗木的调运是病害远程传播的重要途径。种子繁殖的实生苗发病率低;行道树发病率高;相对湿度大、降雨量多的地区发病轻;白花泡桐、川桐、台湾泡桐较抗病。丛枝病类的防治措施(1)加强检疫,防治危险性病害的传播。(2)栽植抗病品种或选用培育无毒苗、实生苗。(3)及时剪除病枝,挖除病株,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4)防治剌吸式口器昆虫(如蝽、叶蝉等)可喷洒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0%安绿宝乳油1500倍液、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可减少病害传染。丛枝病类的防治措施(5)喷药防治:植原体引起的丛枝病可用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氯霉素4000倍液喷雾。真菌引起的丛枝病可在发病初期直接喷50%多菌灵或25%三唑酮的500倍液进行防治,每周喷1次,连喷3次,防治效果很明显。4.7.6枯萎病类枯萎病是由病原物侵入寄主的输导组织而引起的一类病害。枯萎病主要由真菌、细菌、病原线虫引起。病原物借风雨、昆虫传播,自伤口侵入茎干,在植物的输导组织内大量繁殖,以阻塞或毒害或以其它方式,破坏植物的输导组织,导致整个植株枯萎。松材线虫病1.分布与为害:又称松枯萎病,是松树的一毁灭性病害。该病在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均有发生,但危害程度不一,其中以日本受害最重。此病1982年我国在南京市中山陵首次发现,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又相继在安徽、广东、山东、浙江等省(区)局部地区发现并流行成灾,导致大量松树枯死,对我国的松林资源、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且有继续扩散蔓延之势。我国台湾和香港也有发生。在我国主要为害黑松、赤松、马尾松、海岸松、火炬松、黄松、湿地松、琉球松、白皮松等植物。症状松树受害后针叶失绿变为黄褐色到红褐色,萎蔫,最后整株枯死,但针叶不脱落。外部症状表现,首先是树脂分泌急剧减少和停止,蒸腾作用下降,继而边材水分迅速减少。症状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外观正常,树脂分泌减少或停止,蒸腾作用下降;第二阶段,针叶开始变色,树脂分泌停止,通常能够观察到天牛或其它甲虫侵害和产卵的痕迹;第三阶段,大部分针叶变为黄褐色,萎蔫,通常可见到甲虫的蛀屑;第四阶段,针叶全部变为黄褐色,病树干枯死亡,但针叶不脱落。松材线虫病被害松树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松墨天牛成虫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松墨天牛幼虫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松墨天牛蛹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松墨天牛成虫产卵刻槽松材线虫松材线虫被害木材蓝变现象病原该病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hxylophilus(Steiner&Buhrer)Nickle]引起。松材线虫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滑刃科。发病规律在我国,传播松材线虫的主要媒介是松墨天牛。一般5月前后,从罹病树中羽化出来的天牛几乎100%携带松材线虫,主要分布在天牛的气管中,每只天牛都可携带成千上万条线虫。线虫幼虫就从天牛取食造成的伤口进入树脂道,然后蜕皮成为成虫。被松材线虫侵染的松树往往又是松墨天牛的产卵对象。病原线虫近距离由天牛携带传播,远距离则随调运带有松材线虫的苗木、枝丫、木材及松木制品等传播。枯萎病类的防治措施(1)加强检疫,防治危险性病害的扩展与蔓延。(2)加强对传病昆虫的防治是防止松材线虫扩散蔓延的有交手段。(3)清除侵染来源。(4)药剂防治。防治香石竹枯萎病可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苯来特500~1000倍液,灌注根部土壤,每隔10天一次,连灌2~3次。防治松材线虫病可在树木被侵染前用丰索磷、克线磷、氧化乐果、涕灭威等进行树干注射或根部土壤处理。4.7.7寄生性种子植物寄生性种子植物害是园林植物上的一类较常见病害。是菟丝子科和桑寄生科植物寄生园林植物引起的。寄生性种子植物从寄生植物上吸取水分、矿物质、有机物供自身生长发育需要,而导致园林植物生长衰弱,严重的导致植物死亡。菟丝
本文标题:4.7枝干病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970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