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王安石变法之积贫积弱的北宋
五代十国形势图陈桥兵变赵匡胤,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国号“宋”,定都开封,年号建隆,史称宋太祖.宋太祖(927---976)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结束先易后难先南后北北宋的统治钦宗1125-27徽宗1100-25哲宗1085-00仁宗1022-63英宗1063-67神宗1067-85真宗997-1022太祖960-976太宗976-997在湖南岳阳,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我国南方三大名楼。岳阳楼始建于唐代,主楼三层,高19.72米。因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传四方。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岳阳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请问:范仲淹“忧”什么?第一节积贫积弱的北宋课标要求: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课标分解:兵虚财匮庆历新政内忧外患1.北宋初期权力的高度集中示意图.军权财权地方行政权皇帝一、兵虚财匮北宋建立加强集权建立:强化集权:960年;陈桥兵变;979年局部统一.中央:地方:军事:行政:①杯酒释兵权;②三分禁军权;③枢密院牵权;④更戍法和强干弱枝;分相权-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军事:行政:财税:司法:削节度使权;强干弱枝;文臣知州;通判监督副署;转运使转运赋税;司法隶属中央,死刑上报.科举:三级考;科目减;糊名法;增录取-扩政权强集权.2005年12月31日,一则消息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人民解放军按照2003年制定的计划,在总员额250万的基础上如期裁减员额20万。而这也是中国的第10次裁军了.北宋军队人数示意图实际的研究证明,北宋人口已经达到1亿,这比以前以为不足5000万要增加很多。——葛剑雄《中国人口史》(6卷)探究:为什么北宋的军队数量和其全国总人口不相对称?这种不对称性给北宋带来了什么问题?这么多的军队是不是意味着宋军的战斗力很强?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原因?探究:从真宗景德年间(1004)至英宗治平年间(1064),官员共增加了将近多少倍?是何原因?如此巨多的官员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虽然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但却导致官僚机构的迅速膨胀。到北宋中期,各级官僚达到17000多人。这比实际所需人数多出两倍。庞大的官僚机构中,有时三五个人担任同一项官职,互相推卸责任,不干实事,行政效率很低。呦?他怎么也当官了啊“冗费”的形成冗费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加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及高额赔款,都给宋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形成“冗费”。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12677万余贯所出无余13186万余贯北宋财政支出增长示意图2.你怎样看待这些权力的集中?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中唐、五代以来藩镇跋扈的局面,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却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到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王小波、李顺起义(993年—996年)二、内忧外患汉唐:是在农民起义之后建立起来的王朝,统治者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着手调整统治政策,使当时的阶级矛盾有所缓和。北宋是在兵变的基础上建立的,统治者为吸取五代频繁军事政变的教训,只注意调整和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而作为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小农经济没有得到较大的恢复和发展,再加上纵容土地兼并的发展,阶级矛盾在北宋初年就十分尖锐。探讨:以往的农民的起义主要发生在王朝的后期,如两汉、唐朝,而北宋则在一开始时,阶级对立就十分突出,这又是什么原因?北宋疆域图契丹人的发型1005年澶渊之盟材料(按:以下为宋辽澶渊之盟盟约内容)(一)宋辽维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主为弟,并称萧太后为叔母;(二)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称为“岁币”;(三)双方沿边州县各守边界,两边人户不得交侵……讨论: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澶渊之盟”?愁啊愁,愁到白了头。社会危机何时解,让我再无心忧……北宋愁眉不展的君主北宋皇帝愁什么?一财政困难二土地兼并三农民起义四辽和西夏的威胁结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三、庆历新政目的:时间:人物:措施:中心:结果:原因:影响:结论:挽救统治1043年宋仁宗、范仲淹、富弼整顿吏治夭折王安石变法的前奏范仲淹官僚贵族的反对和诽谤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核心措施:改革文官升迁办法、严格恩荫制度改革贡举制、慎选地方官裁并州县、减轻徭役、厚农桑1、宋初空前强化君主专制集权,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2、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3、民族矛盾激化,辽、西夏威胁4、庆历新政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强烈,宋神宗任用富有改革精神的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课堂小结选择题1、北宋政府奉行养兵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B、平息农民起义C、稳定社会秩序D、消除地方割据的基础C2.庆历新政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北宋王朝十分腐朽B.变法内容不尽合理C.变法没有顺应历史潮流D.北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D3.下列对澶渊之盟的分析和认识,正确的是()①宋辽关系史上由战到和的转折点②北宋政府牺牲人民的利益换取苟安局面的产物③客观上维持了长久的和平④暴露了北宋统治者的腐败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B4.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基本评价是()A.弊大于利B.有利有弊C.利弊相当D.利大于弊D5.北宋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从反面证明了()A.官越多,工作效率越高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C.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利小弊大D.兵越多,战斗力越弱B材料2:《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不能止”。材料3: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阅读以下材料:材料1:“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思考:(1)材料1、2反映北宋中期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土地兼并严重,激化阶级矛盾(2)从材料3来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封建土地私有制材料1: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烂,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廿二史札记》材料2:北宋政府为了防止内患,奉行养兵政策,每逢荒年,政府招募饥民当兵,灾荒不断,募兵不已.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引自《张载集》回答:(1)材料1反映北宋中期出现了什么现象?影响如何?冗官,使得行政效率很低,增加政府财政困难,出现积贫局面。(2)材料2反映北宋中期出现了什么现象?影响怎样?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冗兵。军队战斗力下降,又增加财政负担,出现积贫积弱局面。材料: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枢密副史富弼的上疏》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称为“岁币”(“澶渊之盟”)思考:该材料反映北宋中期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社会问题:西夏、辽威胁宋,战争连年;赋役、徭役繁重;官吏腐败;激化了社会矛盾,人民反抗不断研究性学习如果你是当时的参知政事,你怎样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社会危机原因1土地兼并严重北宋统治者不抑兼并的政策,加速了土地集中的过程。2农民的反抗斗争土地兼并使农民丧失土地;为解决财政危机增加苛捐杂税,激化了阶级矛盾。3冗官、冗兵、冗费分化事权,官员重叠,“恩荫授官”、科举制的改革;(冗官)募兵、养兵的弊端;(冗兵)伴随着冗兵、冗官而来的是国用大增,每年还要给辽、西夏大量的银绢;(冗费)4辽、西夏的威胁守内虚外;冗兵素质低下,临阵多败;积贫边疆危机积弱阶级矛盾激化统治危机入不敷出财政危机填空题1.北宋建立之处,宋太祖赵匡胤把__________权、______权、____权都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_________.2.北宋之初,朝廷为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___________,每年又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_的方法大量授予官职,造成北宋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3.范仲淹认为,当时改革的中心问题是_________.但激进的改革措施,遭到__________的反对和诽谤,原先寄希望于新政“兴致太平”的宋仁宗逐渐动摇,“庆历新政”犹如昙花一现,推行仅一年就夭折了,但它揭开了北宋_________、__________的序幕.地方行政财军中央集权一职多官科举制恩荫赏赐整顿吏治官僚贵族革新除弊变法改革材料一初,太祖谓赵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十易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普曰:“由节镇太重,君弱臣强,今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言,我已谕矣。”材料二顷之,上与故人石守信等饮酒酣,屏左右谓曰:“我非尔曹之力,不得至此,念汝之德,无有穷已。然为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今终夕未尝安枕而卧也。”守信等曰:“何故?”上曰:“是不难知,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守信等皆惶恐顿首曰:“陛下何为出此言?”上曰:“不然,汝曹虽无心,其如麾下之人欲富贵何?一旦以黄袍加汝身,虽欲不为,不可得也。”守信等乃皆顿首泣曰:“臣等愚不及此,唯陛下哀怜,指示可生之路。”上曰:“人生如白驹过隙,所欲富贵者,不过多得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这是什么典故?这个典故反映了宋太祖集中了何权?目的为何?除此以外北宋初期还集中了哪些权力?材料范仲淹于庆历三年九月将《答手诏条陈十事》奏折呈给宋仁宗,提出了十条改革的主张:(一)明黜陟,按官员的政绩进行升迁。(二)抑侥幸,限制恩荫。(三)精贡举,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选择“经济之才”。(四)择长官,选好的地方官。(五)均公田,这主要均衡地方官员的收入。(六)厚农桑,采取措施发展农业生产。(七)修武备。整治军备(八)减徭役。(九)覃恩信,广泛落实朝廷的惠政和信义,主要是免去积欠的赋税和大赦方面的内容。(十)重命令,重视法律的制订和执行。(1)范仲淹这一改革主张的中心是什么?是否得以实施?(2)这一主张的实施效果如何?原因是什么?请回答: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石敬瑭
本文标题:王安石变法之积贫积弱的北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13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