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亲爱的同学,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一位衣衫lǎnlǚ()的老人坐在润如油gāo()的地上,自言自语,强guō()不舍。其实,我们被他的表面现象所kuāng()骗,他心态平和,心无旁wù(),zīzī()以求,kuò()然无累。真正算是一位世外“高人”。2、张厂长在这个厂濒临倒闭的时候接受重任,可用《出师表》中的“,”一句来加以概括他此时的处境。(2分)3、《沁园春·雪》的中心句是,(2分)4、《武陵春》中写愁重的千古名句是,。它与南唐李煜的《虞美人》中写愁绪很长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4分)5、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写丁壮妇孺在炎炎赤日下辛勤劳作矛盾心情的诗句是“,”(2分)6、名著阅读,任选一题做答(4分)①初中三年,你一定阅读了不少文学名著吧。请从下面备选的人物和故事中,选择相关联的一组,概述所选故事的主要情节。不超过60个字。备选人物:鲁达孙悟空晁盖诸葛亮备选故事:三打白骨精智取生辰纲拳打镇关西草船借箭②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这对联概括了_________________一生的功绩。你能写出对联中下列各项的具体所指吗?八阵:_______________六出:______________七擒:______________五丈原:_____________三顾:______________东和:_______________北拒:_______________③《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各有优缺点,请你从中挑选一人,写出他的法名,并客观说明你对他的看法。人物法名:____,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根据下面句子的特点,仿写句子。(4分)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你倦怠无力了时,淡雅的馨香和醇美使你神情气爽;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母亲是母亲是8、下列句子均有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3分)⑴各地政府赦免农业税是农民收入逐年增长的原因之一。⑵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与交流活动,主动接轨上海,是我们战略重大的决策。9、中国古代关于清明、七夕、重阳,中秋等的诗词很多,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节日,写出相关诗词的连续两句。,。(2分)10、一个美国女士读了学者钱钟书的书,十分敬佩,要登门拜访。钱钟书在电话中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3分)钱钟书暗中作了比喻,联系语境作答:①钱钟书将“鸡蛋”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母鸡”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钱钟书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按要求回答问题。(共38分)(一)生日(13分)①30岁生日,我点燃了53支蜡烛。②妻子边找酒瓶边唠唠叨叨地说:“没听说谁的生日得提前两天过的,害得我啥也来不及准备。”桌面上摆着生日蛋糕、啤酒、果仁朱古力和许多带壳的炒花生,这最后一样是我母亲生前十分喜爱的食物。③屋里的电灯灭了,烛光的火苗一齐跳起了“迪斯科”,为它们伴奏的曲子,是我指定的一首由民歌改编的轻音乐曲《天女散花》。我的眼睛湿润了。④母亲穿着那件深蓝色夹衣坐在藤椅中,她已经病恹恹的,说话要强打起精神,只有脸上慈爱的神色是儿子每时每刻都能从愁容中分辩出来的。她说:“明天,是你29岁生日,过不过?”⑤我的心不禁震颤不已。母子异地生活多年,我从来就没有记住自己的生日,而它却像(),定时在母亲的胸怀里撞响。⑥然而,我不忍心让妈妈为此劳神,她患的是晚期肝癌,千里迢迢投奔到我所在的城市,唯一需要的是治疗和休养。我说:“妈,这次不过了吧,已经没这习惯了。”⑦母亲的眼光停滞在我身上,良久,又停滞在自己的足尖上,最后她说:“()”话语里分明藏有叹息和莫名的遗憾。⑧我们大家对她隐瞒了病情,但是她有了预感,因此,她有遗憾,我们是理解的。在她病逝之后我才发现,母亲深感遗憾的绝不限于这一点。给母亲立墓碑时,查阅她的生卒岁月,我吃惊地看到一行字:“生于1934年12月14日。”假如我们也想着给母亲祝寿的话,每年母亲的生日恰好是比我的早两天!⑨我懂了,可是懂得太迟了。母亲在最后的日子里惦记着儿子的生日,又何尝不希望儿子关切地问一句,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她的生日作些许表示呢!可是,儿子竟让她带着莫大的遗憾去了……⑩妻子和牧牧笑咧咧地入席就坐,一个为我斟酒,一个为我切蛋糕,牧牧举起酒杯,眨眨眼睛,大声说:“爸爸,庆贺你的生日!”我百感交集,本来湿润的眼睛更无法睁开了,我将牧牧抱过来骑在膝上,和他头碰头地说:“今天不是庆贺,是纪念。来,牧牧吹蜡烛。”牧牧吹一支数一个数,吹到20支就发现了问题,“怎么这么多呀!”儿子和妻子都看着我,眸子里映出不同色调的烛辉。我对儿子说:“吹吧,吹完了讲个故事给你听。”牧牧吹完了,我当真讲了一个“故事”,还告诉他别学“故事”里的那个人。他听懂没有很难说,但垂头啜泣的妻子肯定是听懂了的。11、第③段中,“我的眼睛湿润了”的主要原因是()(2分)12、第⑦段括号内添入母亲的话,最恰当的是()(2分)A.不讲究就算了。B.不讲究也可以。C.不讲究就好。D.怎能不讲究呢?13、第⑦段说:“话语里分明藏有叹息和莫名的遗憾。”第⑨段说:“儿子竟让她带着莫大的遗憾去了……”这两句话中的加点词能否互换?简要说明理由。(2分)14、简述第⑨段划线句子的含义。(2分)15、在第⑤段括号内填入一个最恰当的词语。(1分)16、说说第⑦段划线句子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2分)17、从全文看,文章的题目“生日”包含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2分)(二)学会感恩(14分)①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是,我们常常缺少一种感恩的思想和心理。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甲:,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③没错,感恩的敌人,是乙:。但是,真正忘恩负义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们常常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情谊、恩惠和德泽,以为是理所当然,便容易忽略或忘记,有意无意地站在了感恩的对立面。难道不是吗?我们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常常是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不仅常常被我们觉得就应该是这样,而且还觉得他们人老话多,树老根多,嫌烦呢。而我们自己呢,哪怕是同学或情人的生日,都不会错过他们的PARTY,偏偏记不清父母的生日,就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④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是属于前者;感受上苍懂得要抬头仰视,便是属于后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再弱小的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帮助,这样的人也是不敢轻视、不能忘记的。跪拜在教堂里的那些人,仰望着从教堂彩色的玻璃窗中洒进的阳光,是怀着感恩之情的,纵使我并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总是被那种神情所感动。⑤不懂得忏悔的人,一般也容易缺乏感恩之情。道理很简单,这样的人,往往丙:,一切都是他对,他从来都没有错,对于别人给予他的帮助,特别是指出他的错误弥补他闪失的帮助,他怎么会在意呢?不仅不会在意,而且还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帮助是多余是当面让他下不来台呢。这样的人,心如冰硬板结的水泥地板,水是打不湿的,便也就难以再松软得能够钻出惊蛰的小虫来,呜叫出哪怕再微弱的感恩之声来。(摘自《读者》2004年13期,有删改)18、请为文章空缺处选择恰当的成语,将代码填写在下边相应的括号里。(3分)选项:A.唯我独尊B.滴水之恩C.忘恩负义甲()乙()丙()19、在第②段末尾,作者写道:“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想想在生活和生命两个方面,我们需要对谁感恩?(3分)①面对生活:②面对生命:20、从本文可知,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之所以不懂得感恩,是因为:(2分)21、阅读文章第④段,请将本段的中心句摘录如下:(2分)请你为这一观点再提供一个事例:(1分)22、有人说:“现在的青少年不懂感恩”。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接着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就这一话题,说说你的真心话,50字左右。(3分)材料一:在前不久举行的“楚才杯”作文竞赛中,4200多名考生有近3000名讲述了自己被妈妈逼着参加奥赛、练琴、学画,做着永远也做不完的练习题的“悲惨遭遇”。在这些孩子的笔下,妈妈是“如来佛”,是“变色龙”,是“母老虎”……(摘自《中国青年报》2005年5月23日A6)材料二:一位农村孩子罗某在离家出走前给父母留言:“爸爸,您虽然对我很好,但我丝毫未察觉,因为您限制了我的自由。……我在家里,什么都不敢做,仿佛这不是我的家一样,我没有感受到家的温暖,反而觉得有些陌生了……(摘自《南国早报》2005年6月11日24版)材料三:有的家长指出:“放过母亲们,与其谴责妈妈,不如更多地引导孩子们学会感激,学会体谅,学会承担责任。”更多的妈妈则寄希望于将来孩子长大懂事后明白妈妈是为了他们好。(摘自《中国青年报》2005年5月23日A6)我认为(三)心中有景(11分)南山下有一座庙,庙里有一株古榕树。一天清晨,小和尚起来洒扫庭院,见古榕树下落叶满地,不禁忧从中来,望树兴叹。忧至极处,便丢下扫把奔至师父的堂前,叩门求见。师父闻声开门,见徒弟愁容满面,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急忙询问:“徒儿,大清早为何事如此忧愁?”小和尚满腹疑惑的说:“师父,你日夜劝导我们要勤于修身悟道,可是,即使我学得再好,人难免有死亡的一天。到那时候,所谓的我,所谓的道,不正如秋天的落叶、冬天的枯枝一样,被一堆黄土所掩埋吗?”老和尚听后,指着古榕树对小和尚说:“徒儿,不必为此忧虑。其实,秋天落叶和冬天的枯枝,在秋风刮得最急的时候,在冬雪落得最密的时候,它们都悄悄地爬回了树上,开成了春天的花,长成了夏天的叶。”“我怎么没看见呢?”“那是因为你心中无景,所以看不见花开。”面对落叶凋零而去憧憬含苞待放,这需要一颗不朽的春心,一颗乐观的心。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幸,在你不备的时候打击你,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为了等待这一天的到来而整日忧心忡忡,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不仅可以化解烦恼与不幸,而且每天都会有一种愉快的心情让自己的生命鲜活起来。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23、小和尚见落叶满地,不禁“忧从中来”、“愁容满面”,他为什么“忧愁”?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24、老和尚为什么没有小和尚的“忧愁”?他是怎样面对生活、对待人生的?(4分)25、“秋天落叶和冬天的枯枝,在秋风刮得最急的时候,在冬雪落得最密的时候,它们都悄悄地爬回了树上,开成了春天的花,长成了夏天的叶。”老和尚这番含有哲理的话,不由得使我们想起近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赞美“落花精神”的两句诗:“,”(2分)26、结合全文,仔细体会划线句子的意思,说说“鲜活”一词的具体含义。(2分)27、读了此文,你认为“心中有景”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对你有何启迪?(4分)启迪:。三、文言文阅读(22分)(一)(15分)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秦王谓唐睢曰:“
本文标题: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21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