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章记忆结构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王菲《认知心理学》2020/1/202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两种记忆说•第二节感觉记忆•第三节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第四节加工水平说2020/1/203什么是记忆(Memory)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信息加工的术语: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回忆:2020/1/204编码、储存和提取编码(encoding)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以便更好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即信息的获取。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的信息形式称为代码(Code)。2020/1/205``存储(storage)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提取(retrieval)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体现记忆的好坏。2020/1/206要求关于陈述性知识的外显记忆的任务任务要求的描述举例外显记忆任务你必须有意识地回忆某些特定信息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谁陈述性知识任务你必须回忆某些事实你叫什么名字回忆任务你必须从记忆中重现一个事实、字词或其它内容填空检测系列回忆任务你必须严格按照你所听到的或看到的顺序再现一个系列的项目2-8-4-1,你必须按此顺序自由回忆任务你必须再现一个系列的项目,但可以按照任何你能想起的顺序来回忆线索回忆任务先给一系列成对的项目,然后给你呈现其中的一个,你必须回忆出与之成对的另外一个项目时间—城市;开关—红色;说到时间,你必须回忆城市再认任务你必须选择或以其他形式确认一个你之前学过的项目多选题与判断题内隐记忆任务你必须在记忆中保存某些信息,而且自己丝毫没有意识到你记住了它们。先给你呈现一个单词的前三个字母,然后要求你把它补充成完整的一个单词,写出你第一个想到的词。涉及程序性知识的任务你必须记住学习过的技能和自动化的行为,而不是某些事实。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的学习表4.1用于测量记忆的任务类型2020/1/207记忆研究历程1、长时记忆(LTM)研究,Ebbinghaus的方向;2、短时记忆(STM)研究,二战后;3、两种记忆说(长时记忆、短时记忆);4、感觉记忆(SM)。2020/1/208第一节两种记忆说•两种记忆说认为,记忆不是单一(长时记忆)的,存在着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两种记忆,它们彼此独立而又互相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两种记忆说的核心是承认在长时记忆以外还存在着短时记忆。2020/1/209初级记忆次级记忆遗忘刺激复述图4.1两种记忆系统模型(Waugh&Norman,1965)2020/1/2010短时记忆存在的依据•目前有很多证据说明短时记忆存在的真实性,这些依据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临床和动物实验◆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动物海马回摘除实验和电击实验2020/1/2011•2、自由回忆实验实验方法:先给被试按一定顺序相继呈现若干个音节、字词或其他项目,然后要求被试尽量回忆出已学习过的东西,但不必按照原先呈现的顺序来回忆。•把回忆结果以项目呈现顺序为横坐标,以正确回忆率为纵坐标作图,得到系列位置曲线。2020/1/2012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活动:下面给您呈现一些词语,看后请自由回忆。2020/1/2013宗教2020/1/2014文盲2020/1/2015颁布2020/1/2016特征2020/1/2017事物2020/1/2018趋势2020/1/2019适应2020/1/2020重视2020/1/2021政策2020/1/2022身份2020/1/2023•系列位置曲线(theserialpositioncurve)。•系列位置曲线可以分为3个部分:–近因效应(recentyeffect)–首因效应(primaryeffect)–渐进线(asymptote)图4.22020/1/2024实验研究根据两种记忆说所做的两种预测:(1)若增加每个刺激的呈现时间,就会增加复述的时间,使更多信息进入长时记忆,但不会对短时记忆产生影响;(2)若进行延缓回忆并防止复述,将损害短时记忆,但不会影响长时记忆。2020/1/2025图4.3单词在字表中的位置2020/1/2026•评价优:1)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记忆结构的问题,引出大量新的研究课题和实验研究,推动技艺和其他相关领域研究的开展;2)有力的促进了信息加工观点在心理学中贯彻;3)短时记忆是信息论、计算机科学等新兴学科的影响进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窗口。2020/1/2027局限:(1)来自加工水平学说的抨击,如:(2)短时记忆有限容量的性质未得到说明;(3)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也不像初期所想象的那样不同;(4)从遗忘的特征也很难区分不同的记忆结构。2020/1/2028第二节感觉记忆•在人们对心理现象的关注中,感觉滞留现象早已为心理学所确认。但感觉记忆却是在认知心理学兴起之后才被提出来的。很显然,这是对短时记忆研究深化的结果。•感觉记忆的信息虽然持续的时间极为短暂,但它在刺激作用以外,为进一步的加工提供额外的、更多的时间可能,对知觉活动本身和其他高级认知活动均有重要意义。2020/1/2029•目前关于感觉记忆的研究主要在听觉和视觉通道上进行。视觉的感觉记忆被称为图像记忆(IconicMemory),听觉的感觉记忆被称为声象记忆(EchoicMemory)。2020/1/2030一、图像记忆(iconicmemory)•当作用于视觉器官的图像刺激迅速移去后,图像随即在视觉记录器中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最常见的感觉记忆形式,是感觉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之一。•美国学者乔治.斯波林(Sperling,1960)首先用实验法证实了视觉器官的这种编码能力。2020/1/2031(一)早期研究记忆保持量的实验方法:整体报告法•程序:–用速示器短时间(50ms)同时呈现数目不等的数字或字母,然后立即要求被试尽可能多地再现。•结果:–当呈现的数字或字母数目在4-5个之间,被试可以全部正确地报告出来;–当数字或字母增加到5个以上时,被试的报告开始出现错误,正确报告的数字或字母平均为4-5个。2020/1/2032感觉记忆实验卡片CFXPLANTS2020/1/2033(二)部分报告法(partial-reportprocedure)•Sperling(1960)•实验方法–字母卡片:•12个字母,分成三行,每行4个字母;•一、二、三排字母分别对应高、中、低的短音。–程序(实验一):•卡片呈现(50ms)•立即给出短音信号(高、中、低音随机出现)•被试根据声音信号,报告相应一排字母。XMRJ高音CNKP中音VFLB低音2020/1/2034–结果:准确报告所要求的任何一行字母中的3个–推论:看到的字母为9个,即图像记忆的广度为9个以上。•存在一种感觉记忆,它具有相当大的容量,但是保持时间十分短暂。2020/1/2035(三)图像记忆的特性•1.方法:在部分报告法的实验中,应用延缓回忆,在刺激卡片与声音信号之间插人不同的时距,来研究感觉记忆的时间特性。•2.Sperling(1960)曾经在一个实验中应用4行字母,每行4个,共16个字母,并且系统地改变这种时距。应用的时距为0.1,0.15,0.30,0.50和1s,所得结果见下图。•2020/1/2036图4.42020/1/2037•从图中可知,即时呈现声音信号的回忆率为80%(12×80%=9.6);当声音信号延迟0.15s呈现,回忆率就从左右下降到约75%,(12×75%=9);延迟0.30s,则下降到约55%(12×55%=6.6);延迟超过0.50s,回忆率就与全部报告法的成绩相同。2020/1/2038Sperling(1960)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人的认知系统中,确实存在着感觉登记,即感觉记忆,它能够有效地保留由感觉通道输入的刺激信息。另外,尽管感觉登记的刺激信息量比较大,但是,能够将刺激信息保留在脑中的时间却十分有限和短暂。见图:部分报告法与全部报告法的比较2020/1/2039图4.5部分报告法与全部报告法的比较2020/1/2040•所有进入感觉登记中的刺激信息,由于受到人注意的认知资源有限性的制约,那些没有被注意的刺激信息很快就会消失殆尽。2020/1/2041•(1)方法:在实验中相继给被试看两组点子,分别来看,这两组点子是随机点图,但它们重叠起来就会构成VOH3个字母(见图4-6中A、B、C)。•3.Erikson和Collins(1967)有关视觉感觉记忆的作用时间的实验图4.6视觉感觉记忆实验用的点模式2020/1/2042•(2)实验假设:如果被试能从先后呈现的两组点子中,看出上述3个字母,那么这说明先呈现的那组点图像仍保留在感觉记忆中,可以与后呈现的一组点子相整合,否则就说明先前的感觉信息消失了。改变先后呈现两组点子的时距(0-500ms之间加以变化),根据确认3个字母的情况,就可以揭示视觉感觉记忆的作用时间。2020/1/2043•(3)结果(图4-7):图4.7不同时距对确认字母的影响Erikson和Collins,19672020/1/2044•被试看出3个字母的概率随着时距增加而逐渐下降,当时距为100ms,则下降到50%左右,而时距为300ms则降到40%以卞、这些结果与Sperllng的实验结果在总的趋势上还是一致的,同样也揭示了视觉感觉记忆的时间特性。更有意义的是它们表明在感觉记忆中还可进行像信息整合这样的加工。它不是有意进行的,不受人的控制。2020/1/2045••这个技术与Sperling的有两点不同:一是不用声音信号作为回忆线索,而用条形标记;二是每次只报告一个字母,不报告一行字母。•实验时先呈现字母卡片,然后立即或经过一定时距呈现一张白卡片带有一个条形标记,条形就打在原来字母卡片中某个字母的位置上,条形标记在什么位置,被试就要报告该位置上的字母。该实验的结果与Sperling是一致的,视觉感觉记忆的作用时间约为250ms。4.Averbach(艾弗巴赫)和Coriell(柯里尔)(1961)发展出一个类似部分报告法的技术。2020/1/2046•当应用的不是条形标记而是圆形,并在字母卡片呈现完毕后立即将圆形标记呈现在原先某个字母位置上,显得可将该字母圈起来,其余与条形标记实验相同,则被试只能觉察到圆形标记,而报告不出所要的圆形内的字母。在感觉记忆中,被圆形圈起来的字母好像被“洗掉”了。这个现象被称为“逆向掩蔽”,后面呈现的圆形对前面的字母图像产生了掩蔽作用。5.“逆向掩蔽”(BackwardMasking)2020/1/2047小结••1.视觉感觉记忆可将感觉信息存贮几百毫秒,保持感觉信息的原有的直接编码形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其容量至少为9个项目或更多。•2020/1/2048•2.由于方法的限制,目前还不能确定视觉感觉记忆的上限。因为(1)如果应用声音线索,那么增加字母行数,就需相应地增加声音信号数目,这样就使声音信号的加工变得复杂起来,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操作,从而对字母的保持产生不利的影响。(2)如果应用视觉条形线索,虽然这不会增加回忆线索的数目,但字母数目增多势必要增加字母位置区分的难度,同样会对感觉记忆不利。(3)存在着输出干扰,先提取的信息对后面信息的提取可有干扰作用。2020/1/2049二、声象记忆1.Moray等(1965)的实验研究设计一个“四耳人”实验——把4个扬声器放在一间屋里的4个角的位置,让被试处在当中的位置,使他可以同时从4个不同声源听到声音并能区分出声源,犹如人长了4个耳朵。2020/1/2050Moray等(1965)的实验研究2020/1/2051Moray采用全部报告法和部分报告法,结果:部分报告法的回忆成绩要优于全部报告法。与斯波林的视觉信息登记的实验结果相同,证实了听觉系统也存在着感觉信息的登记.图4.8莫瑞等人的听觉信息登记实验2020/1/20522.Darwin等“三耳人”实验。•达尔文(C.JDarwin)等人在1972年进行了更接近于波斯林的听觉信息登记实验。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图4.9
本文标题:第四章记忆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6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