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第四章贷款业务的核算
第四章贷款业务的核算教学内容贷款业务的核算重点难点贷款利息的核算原则及账务处理贷款损失准备及抵债资产的核算第一节贷款业务的核算贷款也称放款,是商业银行将其吸收的资金,按一定的利息贷给借款人使用,并约定一定期限归还贷款本息的一种借贷行为。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之一,是商业银行资金运动的主要形式。商业银行通过贷款业务可以实现商业银行的预期利润,也可能增加银行的信用风险。所以银行发放贷款都要从风险和收益两方面同时考虑,以求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一、贷款的种类及利率(一)按贷款流动性划分1.短期贷款2.中期贷款3.长期贷款(二)按贷款发放保障条件不同划分1.信用贷款2.担保贷款包括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保证贷款:第三人承诺抵押贷款: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质押贷款: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3.票据贴现(三)按银行贷款资金的来源和风险承担对象1.自营贷款:银行以合法方式筹集的资金自主发放的贷款,风险由商业银行承担,并收取本金和利息.2.委托贷款:由委托人提供资金,银行根据委托人的要求代理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风险由委托人承担.银行收取手续费.(四)按贷款对象分1.单位贷款2.个人贷款(五)按贷款风险程度和质量划分1.正常类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的那部分贷款。2.关注类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的因素因素的那部分贷款。3.次级类贷款:借款人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的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归还本息。4.可疑类贷款:借款人无法保证足额归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难免要造成较大损失的那部分贷款。5.损失类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办法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本息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的那部分贷款。(六)利率(2011年7月7日)项目年利率一、短期贷款六个月(含)6.10六个月至一年(含)6.56二、中长期贷款一至三年(含)6.65三至五年(含)6.90五年以上7.05三、贴现以再贴现利率为下限加点确定二、单位贷款业务的核算原则1.本息分别核算2.商业性贷款与政策性贷款分别核算3.自营贷款与委托贷款分别核算4.应计贷款和非应计贷款分别核算非应计贷款是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没有收回的贷款;应计贷款是指非应计贷款以外的贷款。三、贷款业务的会计核算要求1.正确及时做好贷款业务的各项核算工作。2.严格履行贷款业务的各项核算手续。3.加强对贷款业务核算过程的会计监督。4.树立风险观念。5.做好各项贷款指标的计算分析工作。第二节单位贷款业务的核算一、设置会计科目1.贷款(资产类)核算银行按规定发放的各种客户贷款,包括质押贷款、抵押贷款、保证贷款、信用贷款等。按贷款类别、客户,分别“本金”、“利息调整”、“已减值”等进行明细核算。2.利息收入(损益类)本科目核算企业(金融)根据收入准则确认的利息收入,包括发放的各类贷款(包括银团贷款、贸易融资、贴现和转贴现融出资金、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和垫款等)、与其他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同业等)之间发生资金往来业务、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所取得的利息收入等。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等科目,按收入准则或按贷款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等科目。3.应收利息(资产类)企业发放的贷款,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贷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本科目,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利息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科目。二、信用贷款的核算1.发放信用贷款的手续:(1)借款人:申请签借款合同填制借款凭证(2)信贷部门:审核记账2.贷款发放的核算借:贷款—短期贷款贷:吸收存款—借款人活期存款例题:工商银行某支行收到信贷部门转来红旗商场的借款凭证一份,准予贷款,贷款金额为100000元,利率为4.86%,期限六个月,经审核无误,予以转账。借:贷款-----短期贷款100000贷:吸收存款---红旗商场1000003.贷款收回的核算(1)借款人主动还款的核算——签发支票会计分录:借:吸收存款—借款人活期存款户贷:贷款—借款人短期贷款户利息收入(2)银行主动扣收的核算贷款人到期未主动归还,银行可根据单位存款帐户余额,主动扣收.手续与借款人主动还款不同,且必须在借款合同中明确4.贷款展期的核算借款人可以在借款合同约定的偿还借款日期届满之前,向贷款人申请推迟偿还时间,也就是申请借款展期。如果贷款人同意借款人的展期申请,借款人就可以按照同意展期的期限推迟偿还借款时间。“延期”短期贷款展期不超过原贷款期中期贷款展期不超过原期限的一半;长期贷款展期不超过3年。每笔贷款展期只限一次。处理手续:不做转账处理,只在明细账上注明展期后的到期日即可。5.逾期贷款的核算(1)含义是指贷款本金到期(含展期后到期)后应当收回而未能收回的贷款。(2)核算借:贷款—借款人逾期贷款贷:贷款——借款人短期贷款逾期90天仍未收回时,应转入“非应计贷款”科目,并将已入账的利息收入和应收利息予以转销。借:贷款——非应计贷款贷:贷款——逾期贷款转销已入账的利息收入,转作表外核算。借:利息收入贷:应收利息收入:应收利息收到非应计贷款的还款时,先冲减本金,再收到的还款确认为当期利息收入。借:吸收存款——借款人活期存款贷:贷款——非应计贷款利息收入付出:应收利息三、担保贷款的核算(一)保证贷款申请时:提交借款申请书、保证人的基本情况、保证人同意保证的有关证明文件以及银行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审核同意:信贷部门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保证人与贷款人签订保证合同。贷款到期:借款人按时及时还本付息,借款合同和保证合同随即解除。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本息,银行可通知保证人履行连带责任,向保证人收取贷款本息和逾期利息。(二)抵押贷款1.抵押贷款的有关规定(P69)2.抵押贷款的核算(1)发放“证账分管”原则出纳记登记簿,会计部门记表外科目,收入:贷款抵押品××会计分录:借:贷款——借款人抵押贷款贷:吸收存款——借款人活期存款思考与信用贷款手续的区别(2)到期收回本息的核算抵押贷款要按期归还,一般不得展期。会计分录:借:吸收存款贷:贷款——抵押贷款利息收入同时销记表外科目,付出:贷款抵押品××。出纳销记登记簿。抵押贷款到期,借款人如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银行应将其转入“逾期贷款”明细科目,并按规定计收罚息。如果逾期一个月以上,借款人仍无法归还贷款本息的,银行有权依法处理抵押物。(三)质押贷款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核算与抵押贷款基本相同四、贷款利息的核算1.贷款利息的核算原则(1)银行发放的贷款,应按期计提利息并确认利息收入。(2)发放贷款到期(含展期)90天后尚未收回的,其再发生的应计利息停止计入当期利息收入,纳入表外核算。(3)已计提的贷款应收利息,在贷款到期90天后仍未收回的,或在应收利息逾期90天后仍未收到的,冲减原已计入损益的利息收入,转作表外核算。2.定期结息的计息方法一般按季度(月)结息一次,每季度末月资产负债表日为结息日。定期结息是对未到期的一年期以上的各项贷款统一实行按季结息的一种计息方法。一般采用余额表计息或在贷款分户账上计息。应收利息=贷款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3.利随本清的计息方法.又称逐笔计息,是指银行按规定的贷款期限,于收回贷款本金时计收利息的方法。贷款归还时同时计收利息4.逾期贷款利息的计算5.账务处理(1)正常及逾期90天以内贷款利息的核算借:应收利息贷:利息收入(2)逾期90天以上应收未收利息的核算逾期90天以上应收未收利息转入表外核算。当期未收到时,收入:应收利息以后收到时,借:吸收存款贷:利息收入同时,付出:应收利息(3)已计提的贷款应收利息,在贷款到期90天后仍未收回的,或在应收利息逾期90天后仍未收到的先冲减原已计入损益的利息收入,借:利息收入贷款——利息调整贷:应收利息再作表外记录,收入:应收利息第三节个人消费贷款的核算一、个人消费贷款的基本规定(P73)个人消费贷款是指银行对个人发放的用于个人消费的人民币担保贷款。二、核算1.发放:2.收回:银行直接扣款或贷款人柜台还款款项是划给谁的?贷款减值一般按照贷款损失程度,按一定比例或方法计提,用于补偿贷款损失的准备金。因此被称为贷款损失准备。商业银行要定期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资产可能发生的各项损失。贷款损失准备的提取真实反映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增强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是会计谨慎性要求的体现。第四节贷款减值的核算一、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规定(一)计提范围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为银行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贷款,具体包括: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无担保贷款等)、银行卡透支、贴现资产、垫款(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拆出资金、进出口押汇等。对由银行转贷并承担对外还款责任的国外贷款,也要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银行不承担风险和还款责任的委托贷款,不计提贷款损失准备。2.贷款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判断标准)(1)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2)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3)商业银行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4)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5)无法辨认一组贷款中的某项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但根据公开的数据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贷款自初始确认以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已减少且可计量,如该组贷款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或债务人所在国家或地区失业率提高、担保物在其所在地区的价格明显下降、所处行业不景气等;(6)其他表明贷款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3.贷款损失准备的种类(1)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按年末贷款余额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用于防范商业银行整体经营风险。(2)专项准备:是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反映各类贷款内在的损失程度,提取的比例或金额越大,说明该类贷款的质量越低。(3)特种准备:为了预防国家、地区或行业风险,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二、贷款损失准备的核算1.资产负债表日,计提贷款减值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贷:贷款损失准备同时,借:贷款——已减值贷:贷款——本金借:贷款损失准备贷:利息收入收入:应收利息2.对贷款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贷款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已提高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借:贷款损失准备(恢复增加的金额)贷:资产减值损失三、核销贷款损失的核算核销条件(P78)1.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经批准转作呆账贷款借:贷款损失准备贷:贷款---ΧΧ贷款2.收回减值贷款时,(转销已提减值准备)借:吸收存款等(实际收到的金额)贷款损失准备(相关贷款损失准备余额)贷:贷款——已减值(相关贷款余额)资产减值损失(差额)例题:某银行于2006年1月1日向顺龙公司发放贷款1000000元,期限两年,到期一次还本利息,按年收取,合同利率10%,假设实际利率是10%。银行将本金大于等于1000000元的贷款作为单项重大贷款,06年12月31日银行对该笔贷款做减值测试,估计现金流量现值为850000元,银行收到利息100000元,2007年12月31日,贷款到期,银行收到本息1100000元。根据上述资料,做相关的会计处理。(1)06年1月1日,发放贷款借:贷款---本金1000000贷:吸收存款----顺龙公司1000000(2)06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借:应收利息100000贷:利息收入100000(3)收到利息借:吸收存款---顺龙公司100000贷:应收利息100000(4)对该笔贷款进行减值测试减值额=1000000-850000=150000借:资产减值损失150000贷:贷
本文标题:第四章贷款业务的核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63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