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79千米处。5·12汶川地震影响包括震中50千米范围内的县城和200千米范围内的大中城市。陕西、甘肃、宁夏、天津、青海、北京、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广东、海南、西藏、江苏、上海、浙江、辽宁、福建等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有明显震感。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人民币,四川损失最严重,占到总损失的91.3%,甘肃占到总损失的5.8%,陕西占总损失的2.9%。谭千秋谭千秋(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教导主任)谭千秋,男,中共党员,终年51岁,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导主任。湖南衡阳市祁东县步云桥镇岩前村人。1978年3月,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大学政治专业学习,1982年1月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绵竹东方汽轮机厂工作,先后在该厂职工大学和中学任教。从教26年来,谭千秋不仅教学成绩卓越,被评为特级教师,而且,在担任中学教导主任以来,他致力于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他爱生如命,在校园里看到一块小石头都要捡起来,生怕学生们在玩耍时受伤,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波及绵竹。在地震中,东汽中学一栋教学楼顷刻坍塌。当时,谭千秋正在这栋教学楼的教室里上课。危急时刻,他用双臂将四名高二一班的学生紧紧地掩护在身下。13日晚上,当人们从废墟中将他扒出来时,他的双臂还张开着,趴在课桌上,手臂上伤痕累累,后脑袋被楼板砸得凹了下去,献出了年仅51岁的生命,而四名学生则在他的保护下成功获救。那四个娃儿真的都活了吗?老谭!老谭!你说句话呀!昨天晚上我就听说,有个老师救了四个学生,我哪想到就是你呀!让我给你擦擦手吧,那上面有血,血迹已经发黑了。昨晚在操场上,你的手还是软软的,才过了一夜,咋就变得这么硬呀!前天,我们散步时,你的手还是热热的,怎么现在变得冰凉凉的也许,我该想到那个救学生的老师,就是你,老谭!我也是一名教师,我怎能不明白你对学生的感情?又怎能不理解你作为教师的选择?那一刻,如果我也在,我也会守护讲桌的,一定!可是此刻,摸着你又硬又冷的手,我的心还是疼啊!你感觉到了吗?我心心相印的爱人!最后的姿势——刘光凤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文中的情感。4.能把握重点内容,给课文分段。学习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了课文,你脑海中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3.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质疑解惑坍塌生死攸关tānyōu坍攸谭漱吱墟凹感撼诠释tánshùzhīxūāogǎnhànquánshì姓谭漱口吱呀废墟凹凸感动震撼诠释解释漱口喇叭解释释凹凸平常洗漱穿戴摇晃厉害坍塌瞬间塌陷废墟震撼姿势诠释大公无私腾空而起地动山摇血肉模糊眼含热泪永生难忘生死攸关绘声绘色妙语连珠张开双臂洗漱穿戴阴沉沉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笔墨纸砚锅碗瓢盆江河湖海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坍塌——(山坡、河岸、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下来。震撼——震动,摇撼。指心理受到强烈冲击。诠释——说明,解释。生死攸关——攸,所。关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再读课文,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1、5月12日清晨。2、舍命救学生的经过。3、地震之后。4、深情赞颂。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给课文分段。(1)5.12谭千秋老师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2-7)在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经过。(8-10)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11-12)人们对谭千秋老师的深情赞颂。1.地震之前,谭老师在做什么?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地震发生时,他是怎么做的?你体会到什么?2.地震之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老师的感受分别是怎样的?你有什么感受?3.人们是怎样赞颂谭老师的?拓展延伸第二课时1.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2.抓住文章的感情主线,理解谭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学习目标1、当地震发生时,谭老师的反应是什么?质疑解惑2、接下来的情况是什么样的?谭教师的反应呢?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语言描写2、接下来的情况是什么样的?谭教师的反应呢?但是,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动作描写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1、当人们发现谭老师时,他呈现给人们的是什么样的姿势?“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的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救援人员)“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获救学生)“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老师)2、人们对谭老师的回忆和评价是怎样的?侧面描写获救的学生刘红丽还告诉记者:谭老师身上的血一滴一滴地落在身下学生的脸上,几个学生吓得哭起来:“谭老师,你是不是受伤了啊?”谭老师硬撑着说:“我没事,放心吧!我鼓励你们一定要坚持,我当然就更得坚持了!记住我的话,你们一定要互相鼓励、一定要坚持啊!不论什么时候,永远不要放弃。”他们后来才明白,谭老师其实是拼尽自己最后的一丝力气给他们打气。他怕自己真实的状况会吓倒学生,让学生更添恐惧,就一直硬撑着,每隔一段时间,便虚弱地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不要放弃。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1、谭老师平时给师生的印象又是什么样的?2、你们是如何理解“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是谭老师逝世时的自然姿势,但正是这一姿势,挽救了四个学生的生命,体现了危难之际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以学生安危为重,恪尽职守、大爱无疆的高尚品质。这是爱的姿势,是责任的姿势,是英雄的姿势,也是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这个姿势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著,整个上身向前匍匐著,双手扶著地支撑著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著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著”。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著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著,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著,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著,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英雄谱·教师魂他们,一个个曾经活跃在讲台上的身影,今天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丰碑:谭千秋、胡蓉、向倩、李佳萍、汤宏、杜正香、严蓉、联芳、瞿万容、苟晓超、袁文婷、李宏勇、乔广平、何智霞、蒲斌、刘林秀、张辉兵、汤鸿、王周明……吟读着一个个滚烫的名字闪现着一个个感人的画面面对如此大灾大难生命之花竟那样绚烂请记住这些有名字的和许许多多无名字的英雄他们——光荣的人民教师用鲜血和生命实践着伟大的使命锻铸着崇高的尊严上天啊当你降灾难于人间可曾被这一幕幕深深地感动大地啊当你从震颤中恢复平静可曾看到一座座丰碑正在人们的心中高耸看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是对老师最好的致敬听帐蓬里传来的琅琅的读书声是给老师最好的送行孩子们说天堂里也有孩子他们也一定想听到老师动情的讲课声……还要一起走妈妈别担忧天堂的路有些挤有很多同学朋友我们说不哭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没有我的日子你把爱给活的孩子吧…妈妈你别哭泪光照亮不了我们的路让我们自己慢慢地走妈妈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记住我们的约定来生一起走尽管不想再去撕开记忆的伤疤但我们要记住一个他记住无数个他…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人生的价值是(),是为()着想,为(),为()着想......2、他()()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身下死死地()四个学生。3、(),()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拓展延伸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商隐搜集抗震救灾中的动人事迹,开展英雄赞颂会。
本文标题:6 最后的姿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74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