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2017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2017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前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工作、领导坚强有力,全面推进巡视实践、理论和制度创新。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23次研究巡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每次都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巡视工作深化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和基本遵循。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共召开95次领导小组会议、12次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6次专题会议,狠抓工作落实。巡视工作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在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反腐倡廉等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成为党内监督的亮丽“名片”,赢得了党心民心。实践证明,巡视制度有效、管用,是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有效方式,破解了一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党内监督的难题,有力印证了我们党完全有决心、有能力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战略、战术双重意义。目录一、巡视工作《条例》修改的背景和重要意义二、巡视工作《条例》修改的重点解析三、巡视工作《条例》修改的五大重点四、学习宣传贯彻巡视工作条例一、巡视工作《条例》修改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共开展了12轮巡视,而2015年8月颁布新修订的《条例》时,第7轮巡视才刚刚进驻一个月,也就是说还有6轮巡视没有完成。而中央对巡视工作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23次研究巡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每次都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因此虽然仅仅过去了不到两年时间,中央对巡视工作却又提出了不少新的要求,巡视工作在实践中又有了不少新的成果需要用制度固化,因此修改《条例》显得迫在眉睫。随着管党治党的不断深化和巡视实践发展,党中央与时俱进修改《条例》,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深入推进巡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巡视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赋予巡视制度新的活力,彰显了中国特色民主监督制度的优势。根据十八届二中全会部署,巡视工作深入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围绕“四个着力”,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作为主要任务。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后,巡视工作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依规治党新要求,围绕“六项纪律”,突出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抓早抓小,强化遏制作用。十八届六中全会后,巡视工作聚焦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政治巡视,突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抓住了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修改《条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利于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发挥巡视监督政治作用,促进管党治党标本兼治。②推动巡视工作创新发展的需要在党中央坚强有力领导下,巡视工作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不断创新组织制度和方式方法,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巡视工作如期实现一届任期内全覆盖,中央单位巡视工作不断规范,市县巡察工作不断延伸,巡视巡察监督格局不断完善,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支撑。修改《条例》坚持实践探索在前、提炼归纳在后,全面总结吸纳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有利于指导工作、提高实效,为深入推进巡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③推进依规管党治党的需要党中央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不断扎牢制度笼子。巡视利剑经过五年磨砺,威力更加彰显,《条例》成为党内监督制度化的重要成果。修改《条例》严格遵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及时把政治巡视、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中央和国家机关巡视工作、市县巡察工作等实践创新固化为制度成果,有利于依纪依规开展巡视,进一步提高依规管党治党水平。二、巡视工作《条例》修改的重点要析十八届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制度建设,将修改《条例》纳入《2017年中央文件和党内法规制定计划》。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先后3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组织起草了《决定》(送审稿)。2017年5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决定》。纳入中央文件和党内法规制定计划召开三次专题会议讨论组织起草了《决定》(送审稿)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决定》《条例》修改工作按照“实践探索在前、提炼归纳在后”的要求,主要坚持以下原则。是坚持依纪依规,严格遵照党章和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做到衔接顺畅、规范准确。是坚持必要可行,对经过实践检验确有必要、正确可行的作出修改,确保修改内容能够得到贯彻。是坚持突出重点,不求面面俱到,重点解决事关巡视工作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坚持与时俱进,确保修改后的巡视条例充分体现中央精神,符合实践发展需要。“增、补、调”增加有关新要求补充有关新内容调整有关新条款1、根据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明确政治巡视定位2、根据明确中央新要求3、根据党内监督条例规定4、根据实践发展需要明确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任务明确巡视监督内容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巡视5、根据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要求明确市县巡察制度三、巡视工作《条例》修改的五大重点政治巡视要求写入《条例》的背景政治巡视首次提出是在2015年10月中央第八轮巡视的动员会上,会议指出,巡视是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巡视,是政治巡视不是业务巡视。我们党是执政党,所有违纪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归根结底都是破坏政治纪律,最终都会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动摇党的执政基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既要看形式、更要重内容、最终看结果。要通过巡视严明政治纪律,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此后的几轮巡视,中央均强调了“政治巡视”的重大意义。政治巡视写入《条例》是修改工作的重点和亮点政治巡视是十八届中央巡视工作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把政治巡视要求写入《条例》,是这次修改工作的重点和亮点,也是第九轮至十二轮巡视实践的成果转化。《条例》第三条明确规定,巡视工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不移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四个自信”,尊崇党章,依规治党,落实中央巡视工作方针,深化政治巡视,聚焦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巡视中,政治巡视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把握七个方面要求1、把握政治巡视-定位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目的,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根本途径,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根本保障。2、把握政治巡视-站位以“四个意识”为政治标杆,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政治任务,把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作为基本政治要求,突出巡视监督政治作用。3、把握政治巡视-要求坚定政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价值取向,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4、把握政治巡视-重点聚焦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突出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三大问题”,突出“两个责任”,突出“关键少数”。5、把握政治巡视-目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6、把握政治巡视-作用切实发挥震慑遏制治本作用,发挥巡视政治“显微镜”和政治“探照灯”作用,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7、把握政治巡视-战略推动形成中央巡视、省区市和中央单位巡视、市县巡察工作“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格局。一届任期内实现巡视全覆盖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十八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在一届任期内实现巡视全覆盖。截至目前,十八届党中央共开展12轮巡视,派出160个组次,对277个地方、单位党组织进行了巡视,如期实现了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目标,兑现了党中央政治承诺,展示了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的鲜明立场。《条例》认真总结巡视全覆盖的实践经验,在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建立专职巡视机构,在一届任期内对所管理的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全面巡视。”巡视全覆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只有全覆盖才能“零容忍”。完成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要深刻理解全覆盖的重大意义,坚决贯彻《条例》关于全覆盖的规定。1、加强统筹谋划,制定工作规划,科学调配力量,确保在一届任期内对所管理的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全面巡视。2、积极探索实现全覆盖的有效途径,坚持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相结合,灵活运用巡查式、点穴式、回访式、机动式等方式,增强巡视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形式保证内容,综合用好巡视成果,加强巡视整改督查,在件件有着落上集中发力,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巡视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中央和国家机关是党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中枢,权力集中、地位重要,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第一执行者”,又是各个领域、系统的领导者,理应在增强“四个意识”上做表率,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密切联系实际,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本领域、落实在具体工作中,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开展巡视工作作出了原则规定。为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条例》进一步提出具体要求,规定“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可以实行巡视制度,设立巡视机构,对所管理的党组织进行巡视监督”,强调“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加强对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巡视工作的领导”。目前,已有62个中央单位探索开展巡视工作。党组(党委)要把巡视作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巡视工作机构,完善巡视工作规则,规范巡视工作流程。党组(党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时听取巡视汇报,研究决定巡视成果运用,党组(党委)书记听取巡视汇报时的会议材料要报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备案。党组(党委)要强化政治担当,紧密结合实际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政治巡视定位,正确把握政治与业务的关系,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党的观念淡漠,党的纪律松弛,“两个责任”虚化,管党治党宽松软等问题,坚决防止“灯下黑”。市县巡查取得了实践成果《条例》规定,中央和省区市开展巡视工作,那么地级市、县一级要不要开展巡视工作、对市县乡一级党组织进行监督呢?在实践中,十八大以来各地陆续在市县开展巡察制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截至目前,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15个副省级城市全部建立了巡察制度,336个市地、2483个县区开展巡察,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此次修改,《条例》认真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系统总结巡察工作实践经验,要求“党的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委员会建立巡察制度,设立巡察机构,对所管理的党组织进行巡察监督”,同时规定“开展巡视巡察工作的党组织承担巡视巡察工作的主体责任”。可以预见,巡察制度在不久的将来会在市地、县区两级全覆盖,促进“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的巡视巡察一体化网络格局的尽快完成。拓展“两个责任”的内涵与外延将原条例中的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等情况进行监督”修改为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等情况进行监督”,这一说法拓展了“两个责任”的内涵与外延,是实践认识不断深化的体现。明确巡视工作监督的重点明确巡视监督重点明确规定巡视工作要“着力发现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2016年1月,第八轮巡视过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学思践悟”专栏文章《聚焦
本文标题:2017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0828 .html